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完结+番外 >

第547章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完结+番外-第547章

小说: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众人才想起一句话,真的是跟谁长大的孩子像谁啊!
      就荣王府那一窝比的都是谁更阴的人,能养出瑾王这样我打你一定是你不对的人来吗?
      荣王府养不出来,但是瑾王养出来了,现在大家都见证了,的确是瑾王养大的没错了。
      先是赐婚紧跟着是还宅于朝,众人还没喘过气儿来,皇帝立太子了!
      立太子?
      没错,立太子!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把朝内朝外全都炸翻了,以杜涿为首的人自然是极力反对,在朝堂上的架势恨不能将瑾王给撕碎了!
      并力陈瑾王不轨之心,怒加斥责,怒急之下,居然来了个当朝昏倒!
      瑾王:……
      这一脚还没伸出去,他自己就倒了,这可不是他的锅!
      这回他是清白的!
      所有人都能给他作证!
      吉巍为首的人保持沉默,既不反对也不支持,站在墙头看风向。
      肖九岐照样厚着脸皮上朝,好像被立为太子的不是他的儿子,换做别人早就避嫌了,但是肖九岐丝毫不为所动,黑着脸往朝堂上一站,便是杜涿骂人的时候都要慢上一拍。
      皇帝主意已定,最后朝堂上实在是闹得不成样子,皇帝索性直接把先帝的遗旨拿了出来。
      满朝震惊,继而哑口无言。
      在座的诸位,哪个敢不要脑袋质疑先帝的遗旨?
      吉巍带着一班老臣,在朝堂上亲自验过了,的确是先帝的亲笔,没有丝毫作假。
      立太子的事情就在这一道圣旨之下定了下来,原本期待与明岁选秀的朝臣,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明年参选?
      选什么选,太子都定了,把女儿送进宫做什么?
      赶紧找个合适人家嫁了吧,不必进宫没奔头熬日子强?
      虽然大家都期待这皇帝能生个自己的亲儿子,也鼓噪着选秀进新人,其实那一抹希望就是朝臣们最大的动力。
      毕竟,皇上不是不能生,皇后娘娘还生了个福康公主呢。
      只要能生,万事皆有希望。
      但是最令人想不到的是,皇上立太子了,把太子定了下来,他们还有什么指望?
      如此一来上京继太子之位定下来后,最忙碌的便是说亲的媒婆了。
      立太子的仪式很盛大,肖翀前一晚就要离开瑾王府住进东宫,临行前,下跪给爹娘三叩首。
      傅元令强忍着不让自己落下泪来,紧紧握着丈夫的手,看着儿子的背影远去。
      熙玥靠在大哥身边,眼眶红红的,早知道这样,这段日子她就不总是往外跑,在家里陪陪二哥多好。
      她后悔了,特别后悔。
      立太子的伤感还没过去,秋闱开考。
      开考之前,又出了一件大事,瑾王妃将傅家在上京最有名的几处产业,包括西郊皇上赏给傅家的几处大工坊,冶炼工坊属于傅家的份额,还有万景林、竞春舫,所有赚钱的产业全都给了太子带去了东宫。
      满上京都震动了。
      大家都猜不透瑾王妃到底要干什么,没想到这还没有完,没几日,傅元令上书将云州海港与阙州海港原属于傅家的产业归还于朝廷,只保留最后三艘出海的海船,且不是傅家原本最大的海船。
      在众人眼中,这些基本上就是傅家最值钱的生意了,瑾王夫妻居然一劈为二,一份给了太子带入东宫,一份归还与陛下于朝廷。
      人人都认为瑾王夫妻这是傻了,若是换做别人,自己的儿子做了太子,还不得使劲往自家扒拉好处,怎么到了傅元令这里还把自家的产业往外送的?
      
第1434章:今天也是媳妇有钱的一天
      因为傅家这一连串的动作,肖翀坐上太子之位的冲击无异于少了很多。
      朝臣们最怕的便是太子的生父生母如此年轻,且财力雄厚,谁知道将来会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因此对瑾王夫妻十分忌惮。
      但是,随着瑾王妃跟瑾王将家中财产大半给了太子傍身,这意义自然又不同了。
      吉巍在家里跟老妻喜不自胜,为什么呢?
      还不是自己的大孙子以前只是瑾王府世子的伴读,现在可是太子身边的近臣,这是打小的情分,很少有人能匹及。
      当年他跟瑾王虽有不睦,但是后来将孙子送过去未必没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怎么也没想到瑾王府世子能坐上太子的位置。
      这可真是天降馅饼,最近吉巍除了上朝都不敢出门了,外头不知道多少人对他羡慕嫉妒恨呢。
      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眼光。
      吉夫人年纪也不小了,想起早年的事情,也跟着笑道:“是啊,这谁能想到呢。”
      谁能想到先帝留有遗旨,谁能想到当今陛下竟然真的能毫无芥蒂的立瑾王的儿子为世子。
      吉夫人说完这一句,看着自己的丈夫,慢条斯理地说道:“现在外头人都说瑾王夫妻傻透了,儿子做了太子,倒是让他们自己散尽了大半家财,老爷可听说了?”
      吉巍嘴角抽了抽,“傻?我就没见过比瑾王妃更精明的人,别人觉得她傻,不过是因为自己赚钱困难,手里就那么多银子,送出去一两就少一两。但是瑾王妃是别人吗?赚钱对她来说太容易了,她这可不是傻。”
      “老爷此话何意?”吉夫人也不太明白瑾王妃到底怎么想的,反正这事儿换到她身上,她自己是不舍的,有这么多银子,分给儿孙不好吗?
      给太子带走的就算了,但是两大海港的份额全都还给朝廷,这一年得多少银子?
      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她就这么送出去了,自然是遭人恨的。
      “李太后要回宫了。”
      “这么早?”吉夫人惊讶的说道,算算日子应该到年底才能回来。
      “李太后病了,陛下总不能视而不见,自然是要把人接回来养病。但是你知道,李太后对瑾王妃可没多少情分,再加上陛下立了瑾王的儿子为太子,你说李太后回来后会怎么做?”
      吉夫人一时说不出话来,想了想才说道:“老爷的意思是瑾王妃这样做,就是为了不给李太后发作的机会?”
      吉巍点点头,“瑾王府倒也罢了,并没有太多的产业,但是傅家不同。尤其是傅家进入上京后,这么多年置下这么多的产业,每年入账的银子何止是令人眼红。瑾王世子做了太子,最令人诟病的就是傅家的财力,现在瑾王妃将所有明面上最赚钱的产业大部分给了太子带走,最令人眼馋的海港的收益还给朝廷,你说李太后回来后怎么借机发挥?”
      没机会!
      吉夫人这些女眷可想不到这么深的问题,她们只看到瑾王妃傻,但是此时听丈夫这么一说,吉夫人竟是惊出一身冷汗。
      看着夫人的模样,吉巍轻轻一笑,“再说狡兔三窟,瑾王妃送出来的只是傅家到了上京后置办的产业,可你想想,当年傅家在潞阳府称霸,那家底本就厚实,瑾王妃又善经商,这么多年只怕傅家原本的产业在她手中少说也得翻个一番,别人只盯着上京这点东西,却不知道冰山浮于水面的不过一角罢了。”
      吉夫人深深地吸口气,看着丈夫说道:“真是令人想不到,瑾王妃的确是有大才。”
      吉巍深以为然,又稳又狠,能舍能弃,关键是自己有本事将送出去的东西还能再赚回来。
      最令吉巍佩服的是瑾王妃心中有大仁大义,若不是心有乾坤,又怎么能做出这样的壮举,既能替太子造势又能替瑾王府与傅家解危,别人觉得瑾王妃吃了大亏,却不知道这对瑾王妃而言不过是区区而已。
      吉夫人心里欢喜,瑾王夫妻好,这对他们而言也是好事,毕竟自己的孙子还跟着太子呢,太子的地位越稳固,他们家获利越深。
      现在想想当初老爷在朝堂上保持中立,只怕心里也存了这个念头。
      吉夫人长舒一口气,幸亏当年没拼命阻止孙子去给瑾王世子做伴读,不然哪有今日的风光。
      另一边,傅元令也在盘账,看看自己还有多少家底,主要是这些年几个大管事在外头放飞自我,买山置地开商铺,个顶个的厉害,她多数只看最终收益,很少去仔细盘算各地产业扩展了多少。
      肖九岐是个没钱的,他的手就不能过银子,只要有点银子出门不是遇到乞丐就是遭遇小偷,看到食不果腹破衣烂衫的人,他就忍不住接济。
      傅元令也知道他这诡异的运气,寻常出门,身上的顶多让他带个十两八两的碎银子,再多是没有了。
      当年父皇临终前将他的小私库给了自己,肖九岐自己挺感动的,但是他四哥初登基处处要用钱,他就从里头挑了两样做纪念,其他的都给他四哥填了朝廷这个大缸。
      除此之外,还有父皇母后在世时给他置办的产业,这个早就落到他媳妇手里了,还有封地的收入都在媳妇手里。
      现在肖九岐想要拿出点私房银子安慰媳妇,他都发现自己的兜比脸都干净,哎。
      只是这口叹息忧愁声还没咽下去,就看着梨花桂花荷花几个丫头一人抱了一摞账册进来,挨个的放在室内的八仙桌上,诺大的桌子,转瞬就摆满了。
      “王妃,库房里还有一箱,现在抬来,还是稍候再送来?”梨花笑着问道。
      傅元令也跟着笑,“稍后再说,你们先去库房整一下,对着册子把东西重新造册分类。”
      她的库房很多年没收拾过了,里头的东西有些早年的册子也模糊了。
      这可是个大工程,没个十天半月的干不完,荷花就道:“那奴婢们请尤嬷嬷她们搭把手吧,不然咱们这几个人得忙很久呢。”
      傅元令笑道:“行,去西城傅宅那边把窦妈妈跟宋大娘也叫来热闹热闹,她们就喜欢替我盘点库房。”
      “哎,奴婢这就叫人去请窦妈妈和宋大娘。”梨花笑着转身出去了。
      荷花跟桂花把账册简单地归顺一遍也退下了,只剩下肖九岐盯着一桌子的账册发呆。
      
第1435章:高居榜首
      傅元令看着肖九岐的神色,特别豪气的说道:“咱家有钱,你别听外头人胡说八道。”
      “这些账册怎么回事?”肖九岐定下神来,挨着媳妇坐下问道。
      “这些啊都是傅家原本的生意,以前在潞阳府时的家底。借着在上京的东风,傅家原本的产业至少也翻了三倍。”傅元令看着这一堆账册,“这些是上半年入库的账目,我只看了大概,具体的没怎么看,你陪我看看?”
      肖九岐木着脸随手拿起一本账册,也是巧了,是三连山那边的,他瞧了几眼就惊讶的看着媳妇,“仇行这是买地买到隔壁府县去了?”
      傅元令接过肖九岐手中的账册翻看一遍,这才开口说道:“当年三连山那边出现废弃铁矿的事情你还记得吗?”
      肖九岐当然记得,父皇还特意让人去查。
      “因为傅家有功,父皇赏了傅家一片山头。”
      “一片是多少?”
      “那边山不大,有十来座吧,挖矿是不成的,里头没东西,就是土山。所以仇行就把山上栽了果树,山下开垦荒田种了桑麻药草粮食,当年你出战南疆,后来粮草被谭贵妃母子做了手脚,傅家送往南疆的粮食虽然是打了寻求商户募集的名号,其实有一部分是赊欠的。为了还粮仇行那几年不停地开荒种地,所以咱们家不缺粮,因为粮多还因此在大干各地多开了不少的米面行。”
      肖九岐:……
      “还记得你当初去三连山想要买的那几座山吗?”
      肖九岐点头,当然记得,要不是那几座山,他怎么能娶到傅元令呢。
      “那三座山是煤山你也知道的,前几年挖的浅,后来越挖越深,煤的产量也越来越大,就这几座煤山咱们都吃喝不愁,进账极多。”
      肖九岐:……
      “哦,还有这个,这个你不知道,咱们家在西北还有几座玉矿。家里孩子们佩戴的玉,还有你身上的都是自家产的。”
      “除了这些,还有咱们家开在大干各地的商铺,米粮行就不说了,其他的还因为当初贩卖舶来货开的金银楼,绸缎行,茶行药铺,这些就更多了。”
      傅元令说到这里又笑着开口,“你还记得当年跟着戚若重的许多银、蔡十三还有贺朋举吗?当初只是个小管事,现在早已经放出去在各地做大管事了,个顶个的会赚钱。”
      肖九岐:……
      傅元令又继续翻了翻其他的账册,“哦,还有这个。早年朝廷是允许商户开采金银矿的,后来父皇收回了这项权利。咱们傅家原本是有金矿的,因为要还给朝廷,朝廷拿了两座锡矿来补偿。虽然锡比金贱,但是薄利多销,老百姓用锡器可比金器多多了。”
      肖九岐就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