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完结+番外-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安公主夫妻笑而不语,永泰公主夫妻就更不会说丧气的话。
倒是肖九岐毫不客气的说道:“老头,翻过年给零花钱啊。我年前到手的银子,看到没有,这街上小孩手里提的灯笼,全是我的银子买的。”
众人:……
知道你是散财童子,但是也没这么花钱的吧。
帝后早就从傅元令那里听过一句,倒是不觉得意外,皇帝看着儿子,“就你那漏财手,钱不给孩子们花,也白白便宜了街上的小贼。好歹做了点善事,好意思跟朕讨赏?”
“儿子跟爹要钱花,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肖九岐才不在乎脸皮厚不厚,掌心朝上,钱到手再说。
皇帝轻笑一声,“年前抄了那么多家,你怎么还这么穷。”
肖九岐差点蹦起来,“您这话这不是打我的脸吗?我跟老头要钱那是您疼儿子给零钱花,但是私下昧抄家银这种缺德事儿我能干吗?等开了朝我抬着抄家册子,咱们朝上去对账,少一分银子,我让我媳妇百倍赔给你成不成?”
傅元令:……
这关她什么事儿?
掌柜带着人送上茶点来,众人围坐喝茶,抬头就能看到窗外的龙灯闪烁,再加上肖九岐上蹿下跳的闹腾,一屋子的热闹。
肖九岐折腾够了,坐到傅元令身边去,没骨头般的靠着她,唉声叹气的说道:“媳妇,新的一年,我这又得吃软饭了,我家老头不管我了啊。”
皇帝:……
“吃都堵不上你的嘴,你管着造作局,朕不给你俸禄?”
“那点银子能干嘛?我媳妇头上一根钗都打不起。”肖九岐哭穷,他是真穷。
皇帝木着脸,傅家有钱,就傅元令的穿戴,只怕上京没些底蕴的勋贵都比不上她!
“哦,那你还是吃软饭吧。”皇帝面无表情的落井下石。
众人:……
傅元令一口茶差点喷出来,惊悚的看着这对父子,这是要干什么?
肖霆面无表情的坐在另一边,眼睛不时的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傅元令的身上,又慢慢地挪开。
楚王倒是嘴角带着笑,似乎对这样的情形毫不意外。
只有几位公主跟驸马目瞪口呆,吃软饭这种事情,父皇这是认真的吗?
不丢人吗?
第1161章:你还想换个人?
皇帝不搭理肖九岐胡蹦跶,看着皇后说道:“这熊孩子,握着你的嫁妆还好意思跟朕哭穷,我看就是惯的他。”
“您说的是,要不明儿个臣妾收回来?”皇后戏谑的问道。
皇帝:……
皇帝假装没听到,转头看着几位驸马,“之前朕已经说过,等明日开始,你们三个就去西郊盯着,若有闲暇去参加几场文会听听。文会知道吧?之前在灯市上那百花谱的邀请函就是文会上胜出的学子所做,在上京很有些名气。”
“我媳妇的产业,诸位姐夫别客气,去了多多花银子啊。”肖九岐紧跟着说了一句。
众人:……
肖九岐才不管别人高兴不高兴,自己高兴就成了,兴冲冲的看着杨霁英,“大姐夫,我瞧着你还是省着些,听说东陵府闹了蝗灾,这不是赶上朝廷打仗也没顾上你,这回兄弟保住你的荷包不出血。”
杨霁英:……
真的,伤疤不用这么揭出来,谁还不要点面子啊。
“哎哟,我二姐夫跟三姐夫有钱,阳崇府跟定繁府可比东陵府强多了,没有天灾也没人祸,风调雨顺的,小本生意,两位姐夫多多照顾啊,你们兄弟这软饭能不能硬吃全看你们了。”
鹿玉坤:……
孔弘义:……
谭贵妃气得脸色都变了,正要说话,却被女儿拽了拽衣角,只得闭上嘴,却听着女儿笑吟吟的开口,“竟不知道文会是九弟妹办的,真是令人惊喜,是要好好去看看。”
举办文会,就能多跟文人学子有交流,笼络学子之心,这……可真是想的够长远的。
关键是,父皇竟对这样的事情不以为意,丝毫没察觉到傅元令的心思。
长乐公主只觉得心头上石头又压了一块,文会这种事情,父皇到底是怎么放心交到傅元令手中的?
皇帝看着不争气的儿子满嘴胡言,瞪他一眼,这才看着傅元令说道:“西郊那边你都准备好了?”
傅元令笑着应道:“不敢说全部备好,不过心里已经有了章程。开春先填湖造坝,建造水排,沿着环城湖这么一排排下去,这工期短不了。如此一来,就很缺少工匠,父皇,不知道您许诺的工匠什么时候能到?您瞧,我这里百废待兴,只等您这东风了。”
“朕把这件事情交给刘松谨了,他是你义父,还能拖你的后腿?”皇帝看着傅元令说道。
傅元令脸上的笑容都没了,一脸惊讶的看着陛下,“那您可真是高估了儿媳,我义父这人别的不好说,但是就这刚正不阿的性子无人出其右。尤其是牵涉到亲眷家人,那他老人家就更得查的仔仔细细,这可真是要误事了。”
皇帝笑着说道:“怎么,你还想换个人?”
傅元令难得眼巴巴的看着皇帝,“父皇,您就看在儿媳现在真的很缺人的份上,您帮着催一催啊。”
“让小九去。”皇帝幸灾乐祸的看着儿子。
肖九岐面无表情,“我不去,我得罪了我媳妇的义父,那以后还能不能登门?这种事儿,不干!”
皇帝被逗笑了,“回头朕问一句,不过刘松谨做事一向严谨,朕把差事交给他就是信任他,你也得有准备。”
傅元令大喜,“多谢父皇,有您这话儿媳就放心了。”
皇帝叹口气,“你这张口就要几十万工匠进京,这可不是小事,朕交给别人怎么能放心,虽说刘松谨做事严谨会慢一些,但是你还是要等。”
“是。”傅元令恭敬应下。
其他人都是吃了一惊,几十万工匠?
肖霆都镇住了,一点没听说几十万工匠的事情,知道西郊要招工匠,以为还会像以前一样,哪知道这次竟然如此大动干戈!
肖霆的脸色极其难看,心头沉浮不定。
楚王却是一脸镇定,毕竟傅元令早就跟他通了气。
几位驸马现在再看瑾王妃,都少了几分之前的轻忽,听着陛下跟她之间的对话,这不像是小打小闹的样子。
杨霁英看妻子的份上,已经是对瑾王妃很看重,但是没想到现在听了这一席话更为震撼。
陛下说的西郊,到底是怎么样的西郊!
他实在是太好奇了,恨不能立刻插上翅膀去看看!
大干这几年内忧外患不断,但是东陵府也是重灾之地,他们杨家世代镇守东陵,自然是不愿意看着百姓生计艰辛,要是能有法子改变就最好了。
杨霁英眼睛里都冒出火光来,皇上让他们去做这件事情,真的是太好了,他一定好好的跟着学。
最好是把九弟妹的本事都学回去,他爹的鞭子那滋味实在是不好受啊。
龙灯从窗前慢慢的划过渐渐地又往西城的方向而去,追逐龙灯百姓也跟着长街奔走,前呼后应声势浩大。
皇帝起身站在窗前,看着这一幕,大概得了民心就是这样的心满意足的感觉。
夜已经深了,众人打道回府。
护卫陛下跟皇后她们回宫之后,几位王爷再加上驸马公主就要各自回府。
公主还是要回公主府。
肖九岐最不在乎礼数的人,打个招呼,直接带着自己媳妇走了,就他的王府距离皇宫最近,他还是走的最早的。
其他人也都习惯了瑾王的性子,众人笑着告别,各自归家。
傅元令是真累了,上了马车就闭上眼睛,等到了王府,都是肖九岐把人一路抱进了屋子里。
傅元令好在还挣扎着起来梳洗更衣,等她进了帐子睡得喷香,肖九岐这才痛快的洗了个澡,等他回来,媳妇早就睡得沉了。
长臂一伸,把人抱在怀里,闻着熟悉的香气自己也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一早,肖九岐要去上朝,翻身起来,就惊动了傅元令。
傅元令还有些乏,但是今日西郊那边几位驸马要过去,她不能偷懒,索性陪着肖九岐一起起身。
“再睡会儿?”肖九岐看着媳妇这么累很是有些心疼。
“不睡了,今儿个有正事,等忙完我再回来补觉就成。”傅元令抱着肖九岐的脖颈让她把自己拽起来笑着说道。
第1162章:你怎么好意思的
傅元令难得有这样撒娇的时候,肖九岐看着她把人抱了起来,唉声叹气的说道:“明明我以前就想着吃饱了睡,睡饱了吃,没事出去称王称霸的潇洒日子,怎么现在过得这么忙呢?”
傅元令:……
这样咸鱼的生活,你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
“人生总得有点目标,总不能将来儿子提起来老子的时候,就只能想起你那些‘潇洒’的功绩吧?”傅元令笑的明媚,大眼睛里带着戏谑。
肖九岐只觉得心头一阵阵的颤动,就想把媳妇摁回帐子里,上什么朝啊!
只可惜,他媳妇是个心怀大志的人!
俩人洗漱更衣,坐在桌前用早膳。
早上难得宋大娘做了个冬瓜豆腐汤,这汤味清鲜,里头放了扇贝瑶柱,一口汤下肚,只觉得这大冬天的人心头都暖和了。
肖九岐连喝三碗,又吃了一笼什锦蒸饺,外加两个炸油果子,真是心满意足啊。
傅元令见他吃得香,不知不觉的自己也多喝了一碗汤,俩人吃完饭一起往外走。
肖九岐就道:“你现在去西郊会不会太早了?”
太还没亮呢。
“从这边坐着马车过去要一个时辰,等到了地方工匠们都开工了,不早。”傅元令接过仲夏递过来的暖手炉揣在掌心,侧头看着肖九岐,“等你下了朝来接我,带你去看看西郊新的工坊。”
“行,你等我。”肖九岐一口答应下来,想起今儿个要抬着账册上朝堂对账,把那些老不羞的脸皮扒拉下来往地上踩,狠狠的给老头出口气,就觉得心头畅快。
一群尸位素餐的混蛋,真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呢。
欺上瞒下的好手段,这回把脸皮揭下来,看他们怎么办。
肖九岐不坐马车,骑在赤乌上,看着傅元令坐着马车离开,自己这才带着裴秀跟杨叙离开。
傅元令一路往西郊走,路过西城的时候,也没停下去宅子里看看。
一街之隔的地方,就是乔家的宅子,她还是别下车了。
马车摇摇晃晃进了西郊,日头已经升了起来,工匠们已经往来做工,整个西郊就像是一头刚苏醒的巨兽,往来有度,人流不息。
傅元令披着狐皮大氅下了车,站在高处往下看,远远地就能看到元礼跟元信正在带着人忙碌,她抬脚就慢慢的走过去,看到有工匠正在做标记。
“大姑娘来了。”
“大姑娘安。”
“大姑娘……”
人群一下子沸腾起来,傅元令在西郊的威信很高,又经常出入,这边的工匠基本都认识她,此时一照面就认出来了。
傅元令笑着对大家说道:“这么早就出工,厨房那边给大家熬热汤驱寒没有?”
“大姑娘吩咐的,厨房每天都熬汤送来,多谢大姑娘心善。”工匠们扯着嗓子回道。
傅元令笑着点头,那就好,大冷天的做工不容易,天寒地冻不喝点热汤,人就容易生病。
今年冬天冷,土地冻得瓷实,想要填湖造坝挖土就不是个容易事儿。
傅元令顺着湖边慢慢走,看着元礼跟元信说道:“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元礼就说道:“奴婢找人问过,有些工匠们说,可以弄些柴草点燃将土地化冻然后再挖土就很容易了。只是买柴不太现实,没那么多的柴可买,尤其是冬天本就是缺柴的时节。”
“冶炼工坊那边的炉渣呢?”傅元令问道。
“有一部分弄去铺路,剩下的都留着,只是因为矿石的事情之前受刁难,冶炼工坊那边有段日子没怎么开窑,炉渣也不是很多,目前来说,大姑娘要用的话,怕是只能勉强造一两处水排。”元信说着直叹气。
要是夏秋的季节哪里缺柴烧,可现在大冬天的家家户户都缺柴取暖。
老百姓家是烧不起碳取暖的,冬日多是储存柴草取暖。
傅元令转身看着环城湖,蔚蓝湖面就像是一块宝石熠熠生辉,她看了好半响,忽然说道:“那就担水化土,用柴烧地化冻所费甚巨,但是用柴烧热水再用来化土那就节省多了。”
元礼跟元信眼前一亮,是啊,怎么没想到这个主意呢,还是大姑娘有办法。
“那奴婢这就让人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