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完结+番外 >

第315章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完结+番外-第315章

小说: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织锦工坊一下子火了。
      朝堂之上,皇帝心里得意,总算是扬眉吐气!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皇帝挖坑
      朝堂之上还没商量出来个结果,结果织锦工坊这边大小工坊几乎被抢赁一空。
      尤其是那几条激励人心的标语,更是被楚王一系的人放在朝堂上细说,短短半月功夫,户部尚书的老脸从满脸褶子到长成发面包子,走路带风,说话有劲,兜里有钱了!
      这谁能想到结果会是这样呢?
      有了织锦工院的开门红,紧跟着皇上在朝堂上提出,在西郊织锦工院以北的荒地将会建冶炼工坊,整体运作方式跟织锦工坊大相径庭。
      朝臣:……
      坏了,皇帝也钻进钱眼里去了。
      “皇上,如果要在西郊建造冶炼工坊,难道要将大干各地的各色矿石运到上京?这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只怕得不偿失。”龙承志自然要反对,这要是冶炼工坊也进了傅家的掌控,那太可怕了。
      吉巍闻言就看着龙承志说道:“龙相怕是忘了,陛下所言冶炼工坊,是粗炼过后的矿石运往上京,大干各地的铁矿工坊都是将矿石粗练一遍,然后再送往军工坊冶炼军械等物。”
      “即便是粗炼过的矿石,数量也极其庞大,若是从大干极南之地运往上京,几乎跨越整个大干,只怕这路上的运费都要比矿石昂贵!”龙承志反击。
      吉巍大笑,“龙相莫非忘了海运?陛下力排众议花费巨资修建阙舟海港,除了海船能往外贸易,对内亦能将南方偏远之地各色物资通过航运抵达上京。”
      阙舟海港跟云州海港最大的不同便是在此,云州不能连接内湖,但是阙舟海港内通湖泊,外连大海,能极大地加快大干南北货物的运输。
      龙承志闻言面色一僵,如今阙舟海港还未建造完毕,各种航线未定,他一时没能想起这个。
      吉巍大力支持圣上冶炼工坊建造,有理有据,且能解决最大的运输问题,朝堂之上反对者渐渐声歇。
      且吉巍年轻,很多想法跟朝上老臣故步自封不同,他很愿意为大干的兴盛奔走,不仅大力支持织锦工坊,如今冶炼工坊提上朝堂,吉巍甚至于愿意替圣上督办此事。
      且,吉巍不太愿意冶炼工坊跟织锦工坊般半官半商,毕竟冶炼工坊涉及军械等机密,自然是朝廷完全掌控最好。
      但是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户部新进口袋的银钱要用到西临关,并没有更多的银子建造冶炼工坊。
      吉巍觉得朝廷可以效仿织锦工坊募资,既然织锦工坊都能做到,没道理冶炼工坊做不成。
      吉巍雄心勃勃,觉得此时大有可为。
      皇帝嘴角抽了抽,看了吉巍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爱卿愿意为朕分忧,朕心宽慰,既然如此,爱卿尽可一试。”
      吉巍什么都好,就是不太懂商事,撞一撞南墙就知道厉害了。
      楚王:……
      他此时内心极为不平静,看着父皇挖了个大坑给吉巍,他还能怎么办?
      只能看着吉巍跳下去。
      冶炼工坊跟织锦工坊能一样吗?
      织锦工坊之所以容易募资,那是因为民间这种工坊极为普遍,百姓参与度高对之了解,对于自己熟悉的东西,别人才会安心拿钱。
      相反冶炼工坊下的金银铜铁都是掌控在朝廷手里,像是金矿银矿之类虽然开放给民间可采矿的权力,但是挖出的矿石是要卖给朝廷的,并不能私下建造冶炼工坊炼制。
      铜铁等矿山更是掌控在朝廷手里,以前还能宽松一二,这两年已经下达律令凡民间发现铜铁矿都要交由朝廷采矿。
      这样的情况下,冶炼工坊大部分相关的矿产都是朝廷私产,民间商户不懂冶炼技艺,也不懂矿石优劣,对于完全不认识的领域,你怎么有法子让别人轻易掏钱?
      楚王预料不差,吉巍雄心万丈,但是事情进展并不顺利。
      与之相反的织锦工坊如今基本建造完毕,已经租赁出去的工坊这几日已经开始有工匠出入。
      因为工坊的工匠一开始就是傅家在负责招募教他们手艺,因此这些工匠的户籍并不是在织锦工坊,而是成立了人匠会盟专管此事。
      傅元令将工匠单独独立出来成立人匠会盟,也是为了防止有人在工坊拿着工匠作妖,生事,如此工匠与工坊相互牵制,如此倒是互为臂膀。
      何况现在工坊是以租赁的方式给商户租用,若是工匠与工坊绑定,难免到时候会有商户动了将工匠带走的心思。
      若是分开,即便是商户想要把工匠带走,也得经人匠会盟,自然就有了掣肘。
      眼下虽说有些麻烦,但是长远看是好事。
      所以现在分开管理之后,优势就慢慢凸显出来,哪里工坊开张,人匠会盟就会将相应的工匠调度过去,只要商户提前去人匠会盟写个文书就好。
      就在织锦工坊以北大片荒地被圈起来,冶炼工坊的招牌已经立起来,但是特别的凄凉,没什么人气。
      工部那边倒是有工匠可用,但是建造冶炼工坊首先你得出图纸,每种冶炼工坊的建造完全不同。
      冶金工坊,银工坊,还有铜铁锡各工坊要建造的冶炼炉不同,需要的温度不同,所用的冶炼工具也不同,每一种工坊都要极为细致的图纸。
      吉巍第一次接触这种事情,特别花了心思去了解,也是真的尽心尽力,还召了相关的工匠询问具体事宜。
      甚至于还去拜访造作局,亲登荣王府求教。
      吉巍做事是个谨慎的人,造作局那边送来的图纸,他自然是不会全信,还令人去大干官家工坊问询搜寻图纸以便校对。
      这边搜罗各色图纸的同时,吉巍也让人放出招募工匠跟商户的消息,工匠倒是有很多人询问,但是商户……
      没有!
      吉巍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带着一群幕僚连夜商议,想要找出症结所在。
      另一边,傅元令也只思虑一个问题,织锦工坊里女工不少,虽说都归人匠会盟,但是女工跟男工不同,事务更琐碎。
      傅元令琢磨这件事情数日,最后还是觉得这事儿得跟皇后娘娘商议一二。
      于是傅元令又进了宫,这次去的凤仪宫。
      皇后见到傅元令很高兴,尤其是这次的事情皇后真是越看越喜欢,又心疼她怀着身孕还要操心。
      而且,儿媳妇只要进宫,那就一定有好事!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可惜没有如果
      傅元令被皇后娘娘摁着喝了一盏燕窝羹才听她说正事。
      “人匠会盟之所以单独设立,是不想跟织锦工院绑在一起以后徒生是非。”
      傅家的管事管理就是这样,人账分家,戚若重是大管事,但是他不管账,有专门的账房先生管账,但是铺子这一年进出货物戚若重自己那边也会有个底账,如此对账的时候就能互相查看牵制。
      也好比朝堂上文臣武将壁垒分明,互相牵制,才能走得更长远,要是文武坑瀣一气,那皇帝不就是个摆设了吗?
      织锦工院跟人匠会盟也是这么个意思,匠人跟工坊各自独立,又能互相牵制。
      不像是造作局那样,匠人就是造作局的奴隶,就算这样造作局还有个人匠总管府呢。所以现在造作局是荣王府一言之堂,连皇帝想要动都非常被动。
      皇后听着觉得傅元令这想法很好,难怪生意能做这么大,傅家果然是有些门道的。
      “匠人又分男女,我是想让母后分派个管事嬷嬷过去帮着管着人事,只管女工的。女工这边多是做绣娘跟织布工居多,做管事并不很累。等女工这边上手,慢慢的男匠那边也能接手了。”傅元令笑着说出自己的目的。
      皇后一愣,“你不用傅家的人去管?”
      傅元令轻轻一笑,“织锦工坊是半官半民合作,匠人管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母后,不止是织锦工坊,以后咱们凡事跟朝廷合办的工坊,都会这样分配。您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您身边的人管着这些女匠人,外头也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傅元令说得不够直白,但是皇后听明白了,这有助于她的声望更上一层楼,更能全面碾压谭贵妃!
      皇后声望越高,以后对楚王对瑾王都是极大的好事,要知道积累声望是很艰难的事情。
      皇后在后宫坐在后位上这么多年,很多事情都要忍气吞声,做出大气宽容的姿态,就是为了让她的名声更好,名声好了,有了百姓支持,这后位才能更稳。
      “你……”皇后叹口气,她没及想到傅元令会为她想到这些,“你可以自己去做。”
      “儿媳要这些东西做什么,我只是个喜欢赚钱的人,商人不需要太高的声望。”傅元令摆的正自己的位置,肖九岐又不想做那个位置,她把自己的声望弄的太好不是好事。
      皇后看着傅元令柔声叹气,“你这孩子啊。”
      活的太明白了,知道什么能要,什么不能要。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傅元令浅浅一笑,“有您这么疼我,就是我的福气。”
      皇后就笑了,“这事儿本宫会跟皇上回禀,另外,带上秀宁吧。”
      傅元令颔首,“您觉得合适就成,四嫂做事沉稳,心性良善,是个好人选。”
      楚王要争储位,徐秀宁是得积累声望,从现在开始也好。
      说完正事,皇后又让舒和宣太医来给傅元令诊平安脉,然后就被告知要好生修养,不宜过度耗费心神。
      傅元令:……
      之前还跟娘娘保证自己身体倍棒!
      皇后心里更心疼了,知道傅元令这么劳心费力是因为边关将士缺少钱粮,现在户部一大笔进账,总算是能缓口气。
      “你最近这段日子就好好养着,其他的事情本宫自会替你周旋。”皇后板着脸。
      傅元令一想大事都做完了,剩下的事情戚若重跟元礼元智都能帮上忙,她还打算让元信去人匠会盟,元礼去织锦工坊,元智还是在竞春舫,戚若重还是把控全局。
      再把庄新荣、管华阳跟常永寿几个用起来历练,现在手中也不算是很缺人手。
      傅程在云州海港,傅义石乘舟在阙舟新港,傅仁在西北马厂,仇行在三连山坐镇,几个大管事各自坐镇一方,都已经上了轨道,傅元令自然就没那么焦虑。
      “我听母后的,您放心。”
      看着傅元令乖乖的答应了,皇后心头一软,想起自己的女儿远嫁东陵,数年不得一见,她是把傅元令当女儿疼的。
      皇帝知道傅元令到了凤仪宫,晚上就来凤仪宫落脚,皇后就把人匠会盟的事情说了说。
      皇帝:……
      他神色有些复杂,对上皇后柔和的笑脸,轻笑一声就说道:“那就有劳皇后了,人匠会盟……小九媳妇把这些人交到你手里,这是为了以后跟造作局打擂台啊。”
      当然,皇帝心知肚明傅元令的小心思,就是为皇后张目,让她声誉再上一层楼。
      皇后闻言叹气,“我这身体不好操劳,我原想着这事儿陛下从后宫再找一人出来担着也成。”
      皇帝抿抿唇,随即笑了笑,“还是辛苦皇后,名正言顺。再说交给别人,朕不放心,交给你最妥当。”说道这里一顿,“小九给你找的医女,你最近可还吃她的药方,管不管用?不然就还是吃太医开的方子。”
      “已经有段时日没吃了,太医也说是药三分毒,得停半年再说。”皇后柔声细语的开口。
      皇帝闻言就认真打量皇后的气色,面色微微发黄,眼角也有了细密的皱纹。但是比起以前真是好多了,之前皇后脸色不仅发黄还带着些灰败的气息,看着就让人心惊。
      皇帝下意识的握着皇后的手,“朕瞧着你气色尚好,停一停也好,总是吃药嘴巴里也没味道。”
      “皇上说的是。”皇后笑着应了一句。
      皇帝在凤仪宫就寝,一夜没怎么睡好。
      皇后管了人匠会盟的事情,声誉只会越来越高,老三,老四,小九……
      一直到后半夜,皇帝才沉沉睡去。
      皇后管了人匠会盟女匠的事情随着皇后身边的董嬷嬷出宫前去人匠会盟上任,自然就无法遮掩了。
      谭贵妃要气疯了,她岂能想不到这里头的好处!
      好一个傅元令,就她自己折腾出多少事情!
      谭贵妃第一次有心无力,这种感觉太糟糕了。
      傅元令太会折腾了,替皇上解决了户部没钱的大事,又给皇后添了一个增加声望的差事,而她……还在原地踏步。
      而她儿子,又被楚王牵制在上京无法动弹。
      她第一次真心实意的后悔,当初怎么就没当机立断把傅元令嫁给儿子,如果当初她要是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