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完结+番外 >

第309章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完结+番外-第309章

小说: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京西郊除了造作局之外,还有大大小小不少的作坊,只是各商户的产业,规模不大,布局不一。
      现在将一整片的荒地圈起来都给了织锦工院,从规模上看,比造作局也就小了一圈。
      要建造工坊需要大量的泥瓦匠,民间的泥瓦匠都是小股几十个人,多的上百个人,很难成规模,要是招这样的泥瓦匠一来不好管理,二来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傅元令就盯上了工部。
      肖九岐就带着媳妇的期盼去了工部要人,毕竟这织锦工坊也有朝廷一半嘛。
      工部做大工程那是习惯的,只在部里记名的泥瓦匠就不下万人,调千余人出来也不是不行。
      要是别人工部尚书可能还得推一推摆摆架子,但是瑾王亲自上门要人,那张锅底脸就跟大年夜的门神似的凶神恶煞,再想起这位在朝堂上那张嘴怼的人恨不能就地重生,他觉得自己还年轻,在尚书的位置上还能再尽忠十几年,不想英年早逝。
      于是,工部尚书爽快的批了人。
      千余工匠到场,傅元令又让人从民间召集会做饭的厨娘为工匠们做饭,接连半月西郊热闹的很,甚至有机灵的小商贩挑着挑子前去兜售零嘴等物件赚点小钱。
      西郊忙碌的同时,傅元令也在商盟挑选了制作纺具的商户与之合作定做纺具,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
      年前傅元令就给仇行写信将三连山那边荒山种植的桑麻押送至上京,等这边建造的差不多,那边也该到了。
      转眼就开了春,身上的厚棉衣也换成了夹衣,傅元令的肚子也已经有点凸显了。
      元礼跟裴秀都从西北回来了,一回来就接手了西郊的事情,裴秀期盼的婚期暂时又泡汤了。
      俩人成了未婚夫妻,元礼使唤裴秀可顺手了,没半月裴秀觉得自己俊朗的小白脸都黑了三分。
      这边工坊建造如火如荼,另一边边关送来急报,北疆扣边。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见印如见我
      今年冬日,北疆连降大雪,牛羊都冻死不少,百姓困苦不堪,刚一开春就蠢蠢欲动,接连几日骚扰边关,半月前更是抢了大干的一处镇子,百姓死伤无数,牛羊粮食洗劫一空。
      皇帝震怒。
      朝堂之上关于北疆之事战或不战又引发了激烈的争执,主张出战的人,自然是希望能扬大干国威。
      主张谈判的人自然是以国库不丰为由,两派争论不下。
      楚王在朝上一言不赞,吴王也并未表明立场,肖九岐当然支持打仗啊,北疆踩到脸上了,难道不该踩回去狠狠地揍一顿吗?
      因为这件大事,西郊织锦工坊的事情都没多少人关注了。
      傅元令命人出了详细的招募工匠的细则,尤其是女工,像是绣娘之类的工位,更是言明与其他工匠待遇相同,如此好多家里又适龄女孩的人就着急忙慌的来报名。
      这多好的机会啊,孩子不花钱就能学手艺,学完就能赚钱回家,就算是出嫁了只要不离开工坊,就继续能在里头上工赚钱。
      家里女孩多的人家,以前多遭人嫌弃,现在就有多讨人喜欢。
      商盟整日人满为患,易家跟卢家都派了人前来帮忙,看到这样的场景,俩家人心里喜滋滋的。
      当初傅大姑娘提议时他们还是有些不赞同的,当然也没胆子反对,但是心里都不看好,这得多花多少钱。
      但是看着现在这样子,就想着大姑娘说的话,做生意不能只看眼前,他们羞愧的脸都红了。
      傅元令将织锦工坊的事情全权交给戚若重等人去做,自己则开始调度西北那边的事情。
      她一直在担心,没想到担心成了事实。
      梦中也有这么一场战役,当时前去的就是肖霆,具体过程她不是很清楚,当初石氏跟傅宣祎拦截外头的消息不让她知晓,但是她知道傅家前后拿出了上百万两银子给肖霆。
      这一场战役比南疆要短一些,不过也近一年的功夫才算是打赢,更不要说后续还有更多的事务,比如重建边关,安抚战地灾民等事宜。
      打仗最倒霉的就是百姓了。
      她知道肖九岐肯定是要去的,至于楚王去不去现在不好说,毕竟楚王跟吴王现在在朝中的地位很是有些说不得,皇帝对两位王爷的态度也令人捉摸不透。
      西北只要去打仗,别人傅元令不敢说,但是肖九岐一定会去。
      她下意识的摸摸自己的肚子,自然是不想让他去的。
      只要打仗,就有风险,岂能不令人担心。
      尤其是肖九岐又不是坐在打仗调兵遣将之辈,他一定会带着人冲锋在前。
      她心里并不平静,西北所有商铺管事的名单摆在面前,她半天也看不进去一个字。
      之前说的再好,真到头上,那种感觉也不是谁都能体会到的。
      肖九岐回来时,就看到傅元令坐在窗前发呆,细细的眉峰微蹙,眉眼间带着几分轻愁,不知道在想什么,一双眼睛怔怔的。
      他看着她,脚步不由得停了下来,这还是第一次见她这样。
      肖九岐也不傻,自然就想起了北疆扣边的事情,唇角微抿,只觉得脚步有些沉重,慢慢的进了屋走到傅元令跟前,她还没发现他。
      “我回来了。”肖九岐靠着傅元令坐下抓过她的手握在手中。
      傅元令这才回过神,看着肖九岐愣了一下,笑着说道:“回来了。”说着看着窗台上的沙漏,“怎么今日这么早?”
      “嗯,有点事情跟你商量。”
      肖九岐说着,就看到傅元令的手指微微一紧,他忽然就有些说不出口了。
      两人之间一下子沉默下来。
      好半响,傅元令定下神笑了笑,“你要走了?”
      肖九岐惊讶的看着媳妇,“你怎么知道的?”
      “除了这种事情,还有什么事情是让你都不好开口的。”傅元令到底不是儿女情长的人,缓过那股劲儿,自己也就好了,“不是说朝上还没争出个结果来?”
      肖九岐点头,“就算这样,北疆扣边,朝中也要派人过去坐镇边关。我……自动请缨的……”
      傅元令看着肖九岐有些紧张的神色,他这样的人何曾做事情还要看别人脸色的,她这样不过是担心自己而已。
      傅元令看着他,“我知道你会这样做,你放心去,但是有一点,要活着回来。我现在不能离开,织锦工坊的事情刚上手,后续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在上京,等织锦工院这边上了轨道,那时候我大概也已经生了,若是你还不能回来,我就去找你。”
      若不是肚子里的孩子,傅元令只会把织锦工院的事情交给戚若重监督,自己会跟着肖九岐去西北,但是现在不行,肚子里的孩子经不起长途跋涉。
      “你不用去,我现在过去也只是在边关坐镇,不会轻易出兵。”肖九岐安抚傅元令,“我以前不怎么在乎这条命,但是现在不会,你放心,我一定活着回来见你们。”
      “什么时候走?”傅元令问道。
      “明日。”
      傅元令没想到这么急,愣了一下,随即说道:“我让人给你收拾东西,要带的东西很多……”
      “不用收拾了,轻装简从,我们要连夜赶往边关,带着行囊太累赘。”肖九岐紧紧握着傅元令的手,“后头会有辎重车跟上,到时候让他们带上就好。”
      “……好。”傅元令觉得自己的笑容都要挂不住了,“那我也得给你收拾个包袱带着,至少带一身换洗的衣裳,还有些应急的药膏药材,不会太重,你放心。”
      肖九岐看着傅元令的脸色,知道不让她带只怕她不安心,就道:“那行,你别动了,让尤嬷嬷她们去做就成,咱俩说说话。”
      傅元令站起来的身子闻言又慢慢的坐回去,把尤嬷嬷跟元信叫进来吩咐几句。
      打发二人出去后,这才看着肖九岐,拿出一本名册递给他,“这个你拿着,是西北傅家商行管事名单,还有这枚傅家印信,见印如见我,钱粮随你调动。”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等我回来
      肖九岐看着被塞到手中的印信,又看着傅元令笑了,“你把我当小孩儿不成,没这么严重……”
      “我知道。”傅元令打断他的话,“只是这样我会安心些,仁叔跟元秋都在那边,马场那里我也已经安排妥当,我希望你要是出征带上元秋。”
      肖九岐拒绝的话对上傅元令的眼神时就噎了回去,笑着说道:“行,我听你的。”
      傅元令这才带了几分笑意,仔细想想自己还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想了半天觉得都差不多了,看着肖九岐才有闲心问道:“四哥那边怎么打算的?”
      “四哥现在不好轻举妄动,即便是出征,也不能自己主动提出来。而且现在西北的军情还没那么严重,我先行一步去看看情况再说。”肖九岐道。
      傅元令一想也是,毕竟在梦中这场战事并没那么严峻,肖霆那样的废物去了西北都能全须全尾的回来,肖九岐只要不冲动必然没大事儿。
      “那你答应我,做事情三思而后行,动手前想想我跟孩子。”傅元令看着肖九岐柔声说道,“我们娘俩在上京等你。”
      肖九岐把人抱进怀中,“我知道。”
      他现在的命可金贵着呢。
      肖九岐看着傅元令神色好了很多,就对她说这次的安排,“明日一早我就要离开,这次随我出行的有京卫司一部分人,另外五军都督府会派遣一万兵马,四哥那边也会安排两个幕僚随我离京,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你不用担心。”
      傅元令不太懂的行军打仗,但是听到楚王派遣了两个幕僚跟随心里真是松口气,又听到是五军都督府出兵,至少现在肖霆的手还没伸到五军都督府,她又安心几分。
      两人没说多久的话,楚王那边就派人请肖九岐过去。
      把肖九岐送走,傅元令就去看尤嬷嬷跟元信收拾的包裹,东西都是照她吩咐收拾的,她满意的点点头。
      唯一可惜的是,傅家的药材铺子不多,之前并未在这一块下多大的功夫,就去想商盟里哪家是做药材生意的,倒是可以联手在西北多开几家药材铺子。
      只要有正当的名目把药材运去西北,到时候万一用的上,这就是救命的东西。
      思来想去商盟的都是小商户,倒是颜家是专做药材生意的大商户,想要跟颜家谈生意,傅元令就得多想想。
      毕竟颜家也是上京五大商户之一,不会像是小商铺只要利益不错就能去西北开铺子。
      尤其现在战事将起,去西北的风险太大,颜家未必会同意。
      傅元令特意找了戚若重来问颜家的事情,戚若重跟颜家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年关夜市的时候,想了想就说道:“属下实在是不清楚颜家的打算,颜家跟别家也有些不同。”
      颜家是颜老太君当家,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女儿招婿上门,生了个独子颜栋,如今在外行走多是颜栋,但是家里大事还是老太君当家。
      女儿颜虹跟丈夫成立东夫妻和睦,家里的生意现在两人也多是培养儿子上手。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颜家如果是分身乏术,很有可能不会在西北开铺子。
      傅元令叹口气,这有点不好办。
      戚若重看着大姑娘这样,想了想说道:“不一定非要在西北开药材铺子,咱们也可以从别处买了药材直接运往西北,虽然说成本可能高一些,但是也不是花不起。”
      反正大姑娘开药铺是为了王爷,困难的就是货源的问题。
      颜家那边肯定有自己的药田,也有可靠的渠道,但是未必能合作。
      傅元令觉得有些道理,看着戚若重,“你先去跟颜家谈一下合作的意向,听她们什么意思,要是真的不想合作咱们就自己来。”
      戚若重答应下来,当天就去了颜家。
      第二天一早,傅元令早早的就醒了,没有惊动肖九岐,自己起身去了外面简单梳洗下,就直接去了膳房。
      膳房里宋大娘正在包饺子,看到王妃来了忙起身,“王妃,您怎么过来了?”
      “我来看看。”傅元令看着宋大娘已经包了不少在盖垫上,她坐下来也拿起饺子皮包饺子。
      是肖九岐喜欢吃的什锦馅的水饺,各色时令蔬菜加上木耳笋干鲜肉拌在一起,又鲜又香。
      傅元令会包水饺,但是不常包难免有些生疏。
      出门饺子回家面。
      傅元令想要亲手给肖九岐包一碗水饺给他吃,是她对他的心意,盼他一路平安。
      肖九岐醒来没看到人,赶紧披上衣裳往外走,出了寝室,就看到傅元令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水饺进来了,他不由愣了一下。
      “起来了?先去洗手吃水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