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完结+番外-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镇国公府怎么做,反正咱们府上得把二少奶奶接回来。”尤嬷嬷呵呵一笑,“二夫人有的头疼了。”
怀了孕的儿媳妇那就是个金疙瘩,有了肚子里的孩子护身,二夫人想要再拿捏二少奶奶就不容易了。
毕竟,镇国公府又不是个摆设。
傅元令打起精神,“今日祖母那边有的热闹了,元信去给我告个罪。就说我身体不适,明日再去给祖母请安。”
这种时候她就不去看石氏的热闹,免得惹火上身。
元信应了一声,笑着说道:“奴婢这就去。”
看着她一脸看热闹的模样,元智叮嘱一句,“别惹事,赶紧回来。”
“知道了,我有分寸,放心吧。”
要不是元信的身影太过于兴奋,元智就真的信了,死丫头,肯定要去看热闹。
不过,她也想去啊,真想看看二夫人那张高高在上的嘴脸是怎么吃瘪的。
不负众望,元信回来的时候一脸的八卦,看着大家说道:“那钟妈妈不简单,笑眯眯的对着太夫人说,我们家姑娘怀个孕瘦了整整一圈,看上去怪可怜的,要不是知道太夫人最是仁善的,还以为我们姑娘受了什么委屈呢。人家这指桑骂槐的话,听着就让人兴奋啊。”
傅元令也觉得有点意思,看着尤嬷嬷问道:“您对这个钟妈妈熟悉吗?”
能见面说上几句话,想来是认识的。
“算的上熟悉,以前在娘娘跟前当差的时候经常打交道。”尤嬷嬷笑着说道。
傅元令就明白了,尤嬷嬷以前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钟妈妈是信国公夫人跟前的管事妈妈,两下里自然有打交道的时候。
“那这个钟妈妈是何等样人?”
“是个聪明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却又知道深浅。”
傅元令就乐了,“这下可有意思了。”
傅元令猜的没错,信国公府因为自家姑娘被婆婆故意刁难回娘家诉苦,结果正好诊断出有了身孕。
本来儿媳妇跟婆婆顶嘴回了娘家,不管是是非对错都是儿媳妇要吃亏,毕竟顶着个顶撞长辈不孝的帽子,这可有点沉,娘家根基浅的那都抬不起头。
就像是杨露跟母亲关系不好,这样的事情打死不敢做,也亏得大夫人不是石氏那么刻薄。
偏偏信国公府根基深,家里出仕的叔伯兄弟多,亲爹又是信国公,有些实权在手,而且儿子最近又进了京卫司,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唐安珍就有底气回娘家诉苦。
结果现在又查出有身孕,而且前提还是石氏纵容通房蔑视正妻,挑衅正妻,信国公夫人怎么会不借此机会下石氏的脸。
傅元令想着唐安珍那性子虽然不讨喜,但是却还有几分运道。
“祖母怎么说的?”傅元令比较关心这个。
太夫人的态度很重要,这将决定这对婆媳以后相处的模式。
傅元令很厌恶石氏,也不喜欢唐安珍,但是相比起来还是唐安珍略好些。
元信就笑着说道:“太夫人得了这样的好消息自然是大喜,欢天喜地的要二夫人去把二少奶奶接回来好好养胎呢。”
第八百九十九章:傅宣瑶的婚事
傅元令早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从当初老伯爷定下这桩婚事,她就知道这二人的性子做婆媳,只怕是一年两年的安生不了。
毕竟都是娇滴滴的大小姐出身,一个嫁了人当了那么多年的当家主母,在自己没回来之前在伯府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另外一个跟石氏同样出身显赫,又同样被家里娇惯着长大,没怎么受过委屈的人,进门给人当儿媳妇,别的不说,就谦恭温驯这几个字都要学几年才能体会到真意。
“以后跟二房的人少打交道,尽量避开,实在是避不开也不要多嘴。”傅元令轻声叮嘱道,她要是跟着去了避暑行宫,留在府里的人跟二房对上,可不会占什么便宜。
几人都忙应下来,丝毫不敢怠慢,毕竟她们这边跟二房的关系实在是尴尬。
嫡母继女的关系,本来就容易被人好奇,现在二夫人那边吃了大亏,她们要是撞上去,指不定会怎么样,还是别给姑娘惹麻烦的好。
太夫人那边热闹了一上午,到了下去,傅元令才去给太夫人请安。
太夫人略有些疲色,尽管午睡起来也掩不住眼下的青色。
“令姐儿,快来坐。”太夫人见到傅元令就高兴,“说是你不太舒服,这会儿可好了?”
傅元令看着太夫人就笑着说道:“让祖母担心了,没什么大事,昨晚上没睡好,早上起来就有些头发懵。后来又听说信国公府那边来了人,我就不好过来了。”
太夫人知道傅元令这话的意思是石氏在这里丢脸,她一个继女过来岂不是看石氏的热闹,这就不好了。
“你啊,总是想得这么周到。”太夫人直叹气,“你说这事儿闹得,我让你大伯母跟着去国公府走一趟,有你大哥的面子在,国公府那边也不会太过分。”
毕竟现在唐越泽跟傅元宪都在京卫司当差。
傅元令不好表态,只是笑了笑,看着太夫人就道:“眼瞅着您就要抱重孙了,这可是大喜事,祖母是该高兴的,别为了那些琐事劳心费神。”
太夫人一把年纪了,按说早就该颐养天年,只是这府里一直不怎么太平,自然也就无从说起修养一事。
提及重孙的事情,太夫人的神色就更不好了,许是傅元令这个孙女实在是太周到老城,太夫人跟她有事商议惯了,一时也不觉得说起这些事儿有什么不妥,就道:“你说你大嫂到现在都没好消息,我这心里七上八下,这进门都要小一年了,想着要不先抬个姨娘?”
傅元令没想到太夫人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一想这样的做法在大户人家很常见,这种事情她一个未嫁女自然不好多嘴,只得隐晦的说一声,“大哥现在初到京卫司,那边可不比寻常衙门轻松,孙女的意思还是问问大哥的意思。”
太夫人微微皱眉,好一会儿才说道:“问过了,没松口。”
傅元令看着太夫人郁郁的神色,倒是没有故意添堵的意思,显然是真的担心杨露不能生,她想想就说道:“您也别担心,大嫂身体没有问题,只能说缘分未到,再等等就是。”
太夫人叹口气,这事儿有些闹心,但是也不想多说了,大孙子现在已经不是她能随意掌控的人,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就这样吧。
反正,她这个当祖母的问过了,尽过心,何必招人烦。
这件事情翻过去,太夫人又开始发愁傅元玉跟唐安珍的事情,但是这事儿涉及到石氏这个嫡母,太夫人知道傅元令肯定不会多掺和,自己也就没提,反而说起另一件事情,“最近有媒人上门来,问的是你二妹妹的婚事。”
傅宣瑶的婚事?
傅元令定定神,“有祖母您做主,二妹妹一定会有个好归宿。”
太夫人接着叹气,“你说之前府里的境况不好的时候,也就不怎么为难,反正找个差不多的人家,不愁吃喝,当个正房,一辈子安安稳稳的就行了。可现在反而是不好办了,高不成低不就。”
傅元令就问道:“不知道上门的是哪家?”
“通政司的经历赵大人家的独子。”
傅元令对这个人没什么印象,显然是梦中没有交集的人。
但是,通政司的经历官居七品,在上京这地界,七品官真的是多如牛毛,一点也不稀罕。
傅元令虽然倒也不看重官职大小,但是一听到独子,就觉得这事儿还是悬了。
独子要娶个庶女,图什么?
果然,就听着太夫人说道:“七品官罢了,可偏生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还敢上咱们门上来提亲,只怕人家相中的不是你二妹妹,是看中了你大哥在京卫司,太钻营了。这样的人家嫁过去,儿子多半养的任性,还是算了。”
“祖母说的是,婚嫁大事事关终生,您这样为二妹妹着想,只怕她知道了要哭鼻子了。”傅元令笑道。
太夫人心里难免有点点心虚,毕竟以前她还想着家里的庶女联姻是应该的,家里养她一场,绫罗绸缎穿着,山珍海味吃着,也该为家里做贡献。
可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再这样去做,心里就有些不忍了。
到底在府里养了这么多年,真要送出去给人磋磨,想想也有些难受。
老了,真是心软了。
“再看看吧,索性也不是很着急。眼下还有件要紧的事情,今年七月你就要除服了,可想过怎么办?祖母的意思,是要给你办个热热闹闹的除服宴。”太夫人说起这件事情神色就认真起来。
傅元令忙摇摇头,“除服宴就罢了,多谢祖母好意。只是那时候怕是我还在避暑行宫那边,未必能赶回来。”
太夫人一听这话,愣了一下,看着傅元令,“今年你还要去行宫避暑?”
傅元令点点头,“怕是要去的。”怕太夫人误会,她就解释一句,“傅家跟内廷府那边有点生意,正好跟御前有关系,我得走一趟盯着。”
太夫人知道傅家跟内廷府一直有生意往来,但是没想到还能跟御前扯上关系。
第九百章:落人笑柄
傅元令不好把事情说的直白,只能这么隐晦的讲一句,毕竟南疆那边的矿脉是个秘密。
好在太夫人对这些事情也并不感兴趣,只是有些担忧的说道:“就算是不办除服宴,等你除服时,那你还回不回潞阳府拜祭你母亲?”
太夫人想以傅元令的性子肯定要回去的,果然就听她说道:“会的,到时候我会跟皇后娘娘请旨离开行宫。”
太夫人心里叹口气,“既是这样,到时候就让你大哥护送你回去,回了潞阳,伯府若是无人陪你回去只怕会落人笑柄。”
傅元令犹豫一下,看着太夫人就道:“到时候还要看大哥那边得不得闲,这次去行宫大哥只怕也会去的。”
太夫人:……
这就有点不好办了。
想了想,太夫人看着傅元令,“若是你大哥哥不得闲,就让你四弟陪你回去。”
傅元令失笑,“四弟要准备秋闱,怎么好耽搁他的时间,您放心吧,我就算是自己回去也没事的。”
太夫人摇头,“这可不好,若是你不介意,不然还是让你二弟陪你回去。”
傅元令面色一囧,只听着太夫人最后提及傅元玉,只怕也是猜到这里头的尴尬处。
看着太夫人这样为她着想,傅元令想了想就道:“现在还有些日子,您就别担心了,到时候看情况吧。”
“也好,此一时彼一时,兴许到时候你大哥就有空呢。”太夫人能看得出傅元令还是有些排斥二房,也就不再提这事儿。
陪着太夫人说了会儿话,傅元令就准备起身告辞,没想到这个时候大夫人回来了。
傅元令见大夫人前呼后拥的进来,笑着起身打招呼。
大夫人原本板着脸见到傅元令顿时就笑了,“大姑娘也在,你身体可好些了?我原想着忙完过去看看你。”
“劳大伯母挂心,就是昨晚没睡好,早上有点头晕,现在已经好多了。”
大夫人见到傅元令是真的开心,但是问了这句后,就先给太夫人问安。
太夫人瞧着大夫人进来的时候脸色不怎么好,皱眉问道:“人没接回来?”
大夫人脸色一僵,哭笑不得的开口,“这事儿可真是不知道怎么母亲说,儿媳笨嘴拙舌的。”
“你就直说。”太夫人的脸色也有点不好看起来。
大夫人一向是个和稀泥的人,能让她为难,一定是有什么事儿不好说。
大夫人也不避讳傅元令,正要开口说话,傅元令就起身告辞。
太夫人摆摆手,“你留下听听,不用避嫌了。”
傅元令只好又坐下来,其实不用听也能猜到几分。
信国公府那边肯定是要让石氏处置了那个通房,石氏指定不肯。
果然,傅元令猜得没错,大夫人苦着脸,“您说这事儿就是一个通房的事情,把人直接打发除府嫁了就成了,可是二弟妹非不送愿意,只说已经跟了二少爷的人,怎么能再配给别人,这不是丢二少爷的脸,只愿意把人接到自己院子里去,却不肯送走。”
太夫人脸沉下来,“不过是一个通房,别人的能打发就她院子里的不能打发?既然这样,你去传我的话问问,当初伯爷身边的通房她是怎么处置的?她要是这样说,当初她进门后伯爷身边被她打发走的通房,我现在就把人找回来塞她院子里去,看她怎么说。”
太夫人是真的生气了,孙子好不容易娶个高门第的媳妇,自己本身有心疾就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