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保卫战-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皇太后悠悠地叹口气:“谁不想自在无忧,可是哀家入宫的时候,就是背负了常家的兴衰荣宠,一人肩负了那么多人的命运,哀家不算计别人,别人就会算计哀家。要想活下去,就必须要时时自危。
关于这个,你褚月华应该感同身受。而且哀家没有你这样的运气,一进宫就是最为高贵的皇后,有哀家一路扶持着你稳固了自己的后位。哀家那是踏着尸山血海步履蹒跚地摸爬到今天的,背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像你想的这样轻巧么?说丢就丢掉?”
太皇太后一向高高在上,是从没有说出过这般感伤的话来的。显然,这两日的软禁生活,对于她的心境,多少还是有了不小的影响。
“若想保住常家荣华,不是处心积虑地踩着别人的尸体往上爬,而是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爱民如子,那么,百姓自然会抬举着常家立于巍然不倒之地。
你为了笼络我父亲,将我母亲嫁入褚家。当你得知常至义为了夺取兵权与西凉人勾搭成奸,害死我父亲的时候,竟然同流合污,不仅替他遮掩罪行,还帮他杀人灭口,暗中谋划,一错再错。
常家已经失去了民心,被长安百姓恨之入骨,全都除之而后快,常家自取灭亡,能有今日下场只是必然。”
………………………………
第二百九十七章 说话解闷的故人
太皇太后缓缓撩起眼皮,用浑浊的目光上下打量月华一眼:“成王败寇,如今哀家一败涂地,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月华摇摇头:“我固然恨你,但是不得不承认,你令我很敬佩,许多话都蕴含了一生哲理,乃是难得的真谛。唯独这一样认知,你大错特错。”
“哈哈,”太皇太后突然就大笑起来,笑得泪花不止,声音里满是苍凉。
“孤寒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当初比你还要虚心聆听哀家的教诲,将我奉若良师神灵。你们两个人是哀家最为得意的孩子,也是哀家最后悔教诲的。
我呕心沥血教诲你们,处心积虑地将你接进宫里,反过来,自己却败在了你们的手里。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哀家是自作自受。若是没有你褚月华,陌孤寒绝对不可能这样轻而易举地铲除我们常家。”
月华一声冷笑:“万物有因果,不过是天理昭彰,疏而不漏罢了。”
月华说这样一席话的时候,站在太皇太后面前,居高临下,浑身都是王者风范。
这令太皇太后极是不舒服。已经有很久,没有人敢这样对自己说话了。谁见了自己不是俯首帖耳,唯唯诺诺?
她的头又开始隐隐作痛,“噌”地站起身来:“那你也要记住,你如今得罪了整个常家,在朝中孤立无援,哀家倒要看看你引以为傲的帝王宠爱能够有多长久?”
月华微微一笑:“那您老人家可要好生保重自己,否则有些道理,你永远都不会明白,即便是到了黄泉,也是执迷不悟。”
“你来做什么,也像太后那样耀武扬威吗?”
太皇太后依旧雍容华贵,毫无一丝一毫作为阶下囚的卑微。
月华摇摇头:“我听说您在慈安宫里一个人极是沉闷,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所以寻了几位故人过来伺候您。也好陪您说话解闷。”
太皇太后冷声一笑:“你将哀家恨之入骨,能有那么好心?”
“原本的确没有这样好心,可是您每日思虑过甚,对您的脑疾没有好处。所以,月华不得不费心关照关照您。只要你没有时间胡思乱想,那么你的脑疾才会有起色。”
太皇太后已经隐约觉察到了危险的意味,尤其是月华那淡然如风的笑,令她的心也开始“噗通”直跳。
“谁?”
月华笑笑,转身对着殿外吩咐道:“带她们进来吧。”
门外一声应答,屋门打开,有几位打扮一新的妇人低着头,缓缓走进来。
太皇太后有些愕然,眯着眼睛打量对面几位妇人。
妇人见了她也不行礼,慢慢抬起头,冲着她咧嘴一笑:“嘿嘿。”
太皇太后手一抖,手里的一串佛珠扯断,珠子“噼里啪啦”地掉落在地上,滚落一地。
她已经从那些妇人满是沧桑的布满沟壑的脸上,剥离出她们原本的样貌来。
“你们……你们……”
“嘻嘻,你还认得我们吗?”
妇人满脸懵懂,歪着头,冲着太皇太后顽皮地眨眨眼睛。
太皇太后的身子隐隐开始颤抖,摇摇头,艰难地吐出几个字:“不认得!”
一个妇人猛然凑过头去,她的脸在太皇太后面前无限放大,瞪圆的瞳孔里是太皇太后仓皇躲闪的脸。
“可是为什么本宫好像识得你?”
太皇太后退后一步,扭过头去瞪着月华:“这就是你找来伺候哀家的人?”
月华抿嘴笑着点点头:“听说人年纪大了,就会怀旧,总是喜欢想起以前的回忆。这些故人一定能令您老人家想起许多愉快的往事。”
想当初,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先帝这些妃嫔打入冷宫里,一囚禁就是二三十年。她们全都是您的手下败将,想必,您日日面对她们,一定很有成就感。”
“哀家不需要!”太皇太后厉声喝道,明显已经是色厉内荏。
月华压低声音道:“她们每次见到我,都向我打听你的消息,说要将你碎尸万段。她们如今神智已经不太清楚了,时好时坏,但是总是对你念念不忘。我很好奇,若是她们知道您就是太皇太后,你以后的日子会是怎样的?”
“没想到,你竟然这样心狠手辣!”
太皇太后终于无法保持淡然,厉声呵斥。
月华轻轻一笑:“这不是您老人家一直都希望的事情吗?你为了将我锻炼成一匹狠毒的狼,煞费苦心,害了香澈的性命,这都是你罪有应得。”
太皇太后身子抖得就像风中落叶一般,气怒难当,压抑不住地愤恨。
这些嫔妃的确是她曾经随手拿捏生死的手下败将,但是如今,却是噩梦!
“你不要忘了,就算是常家倒了,哀家膝下还有长公主,你这样折磨哀家,南陵王不会坐视不管的。”
“折磨?”月华疑惑地眨眨眼睛:“她们可都是曾经身份尊贵的妃嫔,您的儿媳,本宫让她们承欢膝下,一起孝敬您老,比那些粗手笨脚的宫人可仔细多了,谁敢非议?”
“你?!”
月华缓缓地踏出慈安宫的殿门,然后转过身子,慢慢抬起手,指向太皇太后,唇畔噙着一抹得意的笑。
“你们一直在找的太皇太后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众妇人猛然变了脸色,抬起头厉声质问:“原来你就是那个老妖婆?!”
林嬷嬷顿时觉察不妙,一个箭步上前,慌乱地左挡右突,大声叫喊:“来人哪!保护太皇太后!”
慈安宫里声音嘈杂,各种疯疯癫癫的叫喊声不绝于耳。
从今天起,太皇太后的慈安宫,就是第二个干西四所。
而干西四所,将空置起来,名存实亡。
月华扬起脸,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转身看看瑞安宫的方向,心里一声苦笑,接下来,自己应该如何面对太后呢?
对付宫里的妃子,或者是下人,她自然是有一千一万种手段,但是对方是太后,陌孤寒的亲生母亲,在心底里,月华自然是不想与她交恶的。甚至于,她内心深处,还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与太后化干戈为玉帛,融洽和美地相处。
此事十成十那就是泠妃撺掇的,皇上重用褚慕白,泠妃心里不平衡,就要替沈心才讨个权势。
其实太后自己心里也应该明白,那沈心才究竟是什么材料,膏粱纨袴,不学无术,让他带兵,将会更加横行霸道,还不知道会闯出什么滔天大祸来。
道理一大堆,但是要顾忌太后的颜面,不能直白地去讲,尤其是这些道理从自己的嘴里出来,听在她的耳朵里,肯定就会变了味道。再说,自己费尽口舌,可能也不及泠妃的一个字。
绞尽脑汁半晌,也没有一个好的计较。
回到干清宫,月华一直心不在焉,门口处有人殷勤地给行礼请安,她头也不抬。
“皇后娘娘。”
身后的小太监继续提高了声音。
月华这才转过身来,疑惑地问:“有什么事情?”
小太监手里提着一个小巧精致的藤编提篮,里面装着彤红似火的几个柿子。
“皇上差人去太行山里摘了一些水晶柿子回来,吩咐奴才给皇后娘娘送几个过来尝尝鲜。”
刚刚过了中秋节,有成熟得早的柿子已经红透了,但是真正好吃,还是要被霜打过之后,才去掉苦涩,真正甜得像蜜一样。
此时倒是新鲜,月华伸手拈起一个,漫不经心地问:“皇上那样忙,怎么还让人特意跑去山里摘柿子?”
小太监笑着道:“听说是这两日太后娘娘着急上火犯牙疼,许多果子不敢咬,随口提起一句,皇上就记在了心里。”
“喔,”月华点点头:“就是看起来好像还没有熟透。”
“这一路上骑马颠簸可不敢摘那捏起来软塌塌的,等回了京也就烂成了泥。若是急着吃,娘娘吩咐姐姐们用温水泡上一日,或者是放在密封的坛子里,撒点白酒,放两个苹果都可以。”
月华笑笑:“哪里就有这么馋嘴了,多放置两日也无所谓,辛苦公公专程跑一趟了。”
然后转身示意身后的玉书去接。
小太监奉迎地笑笑:“皇后娘娘客气了,贵公公说了,娘娘想吃什么果子,尽管开口就是,否则我们这些做奴才的,怕掂量不好您的喜好。”
荣贵乃是内务府的总管,也是太皇太后的人,平素里没少贪墨,暗地里也不少得罪太后。这是太皇太后倒台,见风使舵,紧赶着来巴结自己来了?
小太监不提倒也罢了,这一说,月华的心里就是一动。
她转身笑眯眯地道:“本宫还果真偏爱这水晶柿子,劳烦回去跟贵公公说一声,这摘了多少的柿子全都给本宫送到干清宫里来。”
月华说话极是客气,柿子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但是小太监顿时有些为难:“可,可这柿子。。。。。。”
这柿子那是皇上给太后特意寻来的,月华大包大揽地吃独食,这太后跟前可不好交代。
“怎么,很为难吗?”
小太监也是个机灵的,想着行与不行,自然上面有人顶着,还轮不到自己跟皇后娘娘说“不”。
他讪讪一笑:“哪敢哪敢?奴才这就回去传话。”
言罢一溜烟地回了内务府。
内务府总管荣贵的确为难,特别为难,比当初夹在太皇太后与太后之间还要为难。但是皇后的命令,那可不敢违逆,再而言之,太后自己定然是巴结不上的。大不了,再派人快马加鞭给太后重新寻一些来补上罢了。
两厢权衡,不敢耽搁,立即吩咐人将所有的柿子全都送去了干清宫。
………………………………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举荐
太后终于熬成了号令后宫的新主人,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立规矩,晨昏定省自然是不能免的。
前些时日,因为月华伤重,将养身子,常凌烟又有了身孕,所以许多铁打的请安规矩都有了特殊。现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泠妃就主动提出一如既往那般请晨安。
太后是有心想要在众人面前给月华一个下马威,东风压西风,让宫里人都明白,办事应该看谁的脸色。
紫禁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又没有不透风的墙。
泠妃已经将月华吃独食,霸占水晶柿子的事情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她知道,末了不忘添油加醋:“她褚月华未免也太目中无人了些,竟然不将太后您放在眼里。那内务府的管事也趋炎附势,拿着皇上给太后的心意来讨好她,一副狗奴才的嘴脸。”
太后忍气吞声许多年,虽说这后宫里包括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是她经手的,但是有些事情她是哑巴吃水饺,心知肚明。
这些年里,她就像是拿着阖府钥匙的管家,辛苦奔波着宫里的事情,太皇太后才是真正的颐指气使的主人,她的手可以伸到这座紫禁城的任何角落。
她无时无刻不是在太皇太后的掌控之中,包括内务府,执掌着整个后宫吃穿用度的地方。总管荣贵那是唯太皇太后马首是瞻,对那老太婆言听计从的,对着自己阳奉阴违,背地里还不知道做过多少阴损自己的事情。
整个后宫里的人全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视作透明的空气一般,当初对太皇太后俯首帖耳的人,她的心里也有数,每一笔帐都在心里记得清清楚楚。
如今她终于扬眉吐气,老虎不发威,这宫里的人全都将自己当做病猫么?早就应该让那些趋炎附势的奴才撂下钥匙滚蛋。
杀一儆百,荣贵这个奴才绝对不能留!太后当时就有了计较,一定要寻一个由头,命人撤了荣贵的管事职位,发落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