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皇后保卫战 >

第184章

皇后保卫战-第184章

小说: 皇后保卫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华不禁哑然失笑:“你什么时候对于这些儿女情长的事情也这般上心了?”
  陌孤寒放下手中朱笔,搁置在笔架上,一本正经道:“只要是关于你的事情,朕向来都不会马虎。更遑论,这可是一等一的大事,不是儿女情长这般简单。”
  ………………………………


第二百六十四章 舌战群王妃
  第二日,月华就听怀恩说,各个府上的世子爷全都浩浩荡荡地进宫了,大行李,小包裹,奴仆环绕,将宫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陌孤寒命侍卫守在宫门口,检查行礼,除了必要的换洗衣物,其他的东西一律不得带入宫内,奴仆更是直接打发了。送行的几位王妃全都珠泪连连,心疼得叫苦连天。
  翰林别院陌孤寒命令有重兵把守,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而且,这把守的御林军,全都是褚慕白亲自挑选出来的士兵,里面伺候的清一色小太监,也都是荣祥逐个挑出来的。
  这群公子哥们就算是再纨绔混账,到了这皇宫里,全封闭,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也只能乖乖地受着,谁敢在皇宫里嚣张?
  两天后,褚慕白便亲率三千骑兵,护送李腾儿离京,子衿自然也是照旧女扮男装,混在队伍之中。
  陌孤寒警惕了两日,见褚慕白走了以后,朝中果真是风平浪静,一如往常,连个水花都没有起,方才放下一半心来。
  月华身子好起来以后,仍旧没有搬离干清宫。陌孤寒将她当做珍宝一样呵护着,对于她的起居膳食格外精心。
  怀恩不用再辛苦伺候,但仍旧经常来干清宫陪月华说话,这是陌孤寒应允的。
  七日过后,是各王府第一次可以进宫探望的日子。早朝还没有散,各个王府的锦盖马车就已经候在了宫门口,不时掀开车帘,眼巴巴地瞅着宫门,满是急切。
  魏嬷嬷被月华留在了干清宫,对她伺候得更加用心,只是极少主动到月华跟前来。
  她站在寝殿外,低声禀报:“几位王爷府上家眷还有二舅奶奶过来给娘娘请安,正候在宫外。”
  月华不禁就是一怔,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群王妃们聚在一起,跑来给自己请安,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有什么说道。
  她诧异地抬起头来:“几位王妃都来了?”
  魏嬷嬷低着头:“一个不落,都来了。”
  那就是说辰王妃也在几人里面,她在其中扮演的什么角色?只是随大流跟过来的?还是撺掇几人来的?
  月华后来详细打听过这位辰王妃,陌孤寒说当初先帝对辰王寄予厚望,所以挑选皇子妃的时候,也格外精心。这位辰王妃出身书香世家,父亲乃是国学大儒,朝中有许多官员都是她父亲的门生。
  她自幼聪颖过人,品行端方,与辰王两人婚后琴瑟和鸣,感情甚好。而辰王对于自己爱妻心里有所愧疚,所以极是疼宠。
  月华对于不能笼络辰王为陌孤寒所用,仍旧是有些惋惜的,有心再探探辰王妃的口风。只是众目睽睽,二舅母也相跟着,自己如何能不动声色,还又把陌孤寒的心意转达给她呢?
  月华不过略一沉吟,魏嬷嬷以为她不想见:“要不婆子找个理由将她们打发了?”
  月华摇摇头,想吩咐丫头做事,“香沉”两字就差点脱口而出。自己面上一黯,发现如今身边连个可以放心使唤的人竟然都没有。
  她向着外面探探头,正巧怀恩兴冲冲地进来。
  月华冲着魏嬷嬷挥挥手:“请王妃们进来吧。”
  怀恩一步踏进来,惊讶地问:“外面怎么有好几位命妇?装扮得一本正经的,是来拜见娘娘的么?”
  怀恩以前位份低,又久处深宫,所以极少见这些王妃命妇,并不熟悉。
  月华点点头:“是几位王妃进宫看府上世子,顺便过来请安。”
  “我就说呢,又不是年节,怎么还结了伴?”
  月华冲着她招招手:“怀恩,劳烦你受累,帮着做件事情。”
  “娘娘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就是,怎么这样客气?”
  月华冲着她低声耳语道:“你帮我去吩咐底下宫人,给几位王妃沏几盏莲子茶来,其中给辰王妃的那一盏,里面多加莲心,但是不要声张给别人知晓。”
  “莲心?那岂不苦死了?怎么下咽?”
  月华淡然笑笑:“我自有用途,一会儿再解释给你听。”
  “嗯,”怀恩点点头:“我这就去,正好避开了她们,看着就头大。”
  言罢赶紧急匆匆地出了寝宫。
  怀恩也就是前脚刚刚出去,魏嬷嬷便带着几位王妃进了外殿,一字排开,给月华请安见礼。
  月华赶紧赦免平身,命人赐坐。然后笑吟吟地道:“几位王妃正好来得巧了,本宫刚刚命人煮了莲子安神茶,是太医院院正给的方子,一会儿宫人端过来,都尝尝。”
  莲子茶可不是什么新鲜物件,王妃们都略有腹诽,但是仍旧恭敬地谢恩。
  月华缓缓扫过众人一眼,浩王妃是常家二爷府上嫡女,她自然是识得的,司马氏也相熟,另外三位王妃年岁比自己要年长许多,只有宫宴之上两三面之缘而已,月华也只是勉强能分清各自身份。
  她留心打量一眼辰王妃,虽然是常服,但是头上却带着凤冠,不是寻常装扮。极明显,她今日进宫,分明就是早就有过来拜见自己的打算。看来,几人的确就是相约好了有备而来,至于目的,不言而喻。
  月华缓缓一笑,也不跟几人兜圈子,径直开门见山:“这是都去翰林别院看过几位世子了?”
  众人异口同声:“谢皇后娘娘恩典,刚刚去探望过。”
  “几位世子都生活得还好吧?”
  几人暗中频频使眼色,谁都不愿意抢先出头,所以顿了片刻之后,又都敷衍着点点头:“还好。”
  “那就好,皇上对于几位小世子的教导,极是用心,亲自过去巡查过几遍,再三叮咛,应该是差不了。”
  “别的倒是还好,就是这当亲娘的,心里惦念得很。”
  司马氏依仗着自己的长辈身份,第一个开口道。
  她的一句话,便令几人胆量全都大起来,纷纷诉苦道:“是呢,自小都锦衣玉食,奴仆环绕习惯了的,冷不丁离家跑来宫里,我们这做母亲的,心里日夜担心,寝食难安的。”
  月华微微一笑:“我听说住处都是一水儿的江南织造的柔锦罗缎,天热时还置了冰盆,全天候消暑的凉茶、冰镇的酸梅汤备着。吃食也都是御膳房里的御厨专门负责,伺候的下人俱是荣祥公公精挑细选的机灵人,请问,大家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月华说的话,那都是事实,半分虚假也没有。但是这些公子哥不能如在外面那样自由,花天酒地,呼来喝去,处处受管束,所以一见到自己母亲都叫苦连天。但是,陌孤寒做的,果真令人无法挑剔。
  宁王妃讪讪地笑笑:“皇上和皇后一片好意,我们若是再挑剔出什么来,那可就果真是不知好歹了,我们感激还来不及呢。就是娘娘还没有为人母,不知道这当娘的心思。身边冷不丁地少了他们,心里都空落落的,只巴不得平素能守在跟前。若是能隔上几日回府住上一晚,就更好了。”
  这便是几个人今天来的真正目的了。
  月华敛了脸上的柔和,一本正经道:“皇上原本是想等世子们学成之后便先外放历练两年,再堪大任的。听宁王妃这样说话,皇上想要委派他们什么差事还要斟酌一二了。还是宁王妃就只想让世子守在跟前尽孝?”
  虽说都是王孙贵子,嫡长子又可惜世袭爵位,但是谁不想让孩子也能进朝堂有一番作为?月华一句话还回去,令宁王妃有些汗颜。
  “孩子们大了,翅膀硬了,自然是要历练,但是我家世子刚刚十三岁,年岁还小,第一次离府,自然不习惯,眼看着都瘦了一圈,我这当娘的,看着要心疼死了。”
  说完用手中帕子沾沾眼角,语气里颇多埋怨。
  “十三岁?甘罗十二岁拜相,孙叔敖十三岁勇斩双头蛇,荀灌十三岁突围解救襄阳城,皇上十三岁已经当朝理政,我家兄长十三岁已经杀敌无数,立下不少赫赫战功了。”
  月华感慨一声道:“虽然本宫如今还没有为人母,但是懂得大家这做母亲的心思。严父多忠孝,慈母多败儿,正是因为这个缘由,老祖宗以前就有规矩,宫中皇子出生以后,一律不能养在嫡母膝下,或者是寄养在皇子所,或者是皇后统一教养,就是害怕溺爱捧杀了我陌氏子孙。
  我陌家的江山是陌家先祖们齐心协力打下来的,同样,固守这片锦绣河山,一样是要依靠亲兄弟。对于前些时日发生的事情,皇上痛心疾首,他说,这些孩子将来都是长安的栋梁,是要挑起我长安重担的,若是再不闻不问,放任他们继续不学无术,花天酒地,那么,将来,他如何放心重用他们?
  皇上也是一片苦心,世子们在宫里依旧是锦衣玉食,还能多学习治国安邦之道。夜间宿在宫里,不为别的,就为了收收他们的心,免得老是去那花街柳巷,掏空了身子。怎么几位嫂嫂还过来兴师问罪来了?那你们倒来说道说道,他们留宿在宫里,对皇上有什么好处,对世子们有什么坏处?”
  月华说这样一番话的时候,有理有据,振振有词,而且神色端凝,浑身散发出不可亵渎的威势来。
  众王妃原本就听说这皇后娘娘不是简单人物,如今一番唇枪舌战,见她字字珠玑,令人无法辩驳,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开口,提前几人聚在一起,义愤填膺,准备了许多说辞,这时候全都没了下文。
  ………………………………


第二百六十五章 有妻若此,夫复何求
  “唉!”司马氏左右扫望一眼,一声轻叹:“这祸端,是我家那个不长进的常凌桓招惹出来的,却连累众位王妃与世子爷骨肉分离。我心里委实不落忍。所以,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娘娘求个情,好歹让孩子们身边伺候的下人跟随一个,知冷知热的,我们也放心。”
  “二舅母这是对皇上安排伺候的人不放心了?”月华微微挑眉。反唇相讥。
  “不是不放心,而是世子们的生活习惯外人毕竟不懂不是?”浩王妃立即帮着司马氏说话。
  “无论什么样的生活习惯,来了这里都要适应,因为,好的生活习惯只有一样,但凡不同的,都是恶习。”
  月华要让司马氏两分颜面,但是对于浩王妃自然不用太过客气,直接毫不留情地顶了回去。
  她说话犀利,其他的王妃自然就不敢轻慢,出口要再三斟酌。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褚月华可是陌孤寒的心尖宠。
  一阵默然,宫人们煮好了莲子茶,端着进来,恭敬地递给几位王妃和司马氏。
  月华率先转移了话题:“都尝尝看看味道如何?太医说滋补效果不错。”
  几位王妃平日里也是山珍海味,自然并不稀罕这种寻常饮食,但是都敷衍着尝了一口,纷纷颔首应承:“这冰糖放得恰好,正好清甜适口。”
  月华不动声色地看了辰王妃一眼,被苦得蹙眉咧嘴,吐也不是,咽也不是,勉强忍着吞咽下去,再也不敢尝第二口。也不知道怀恩往里面放了多少莲心。
  一旁的浩王妃似乎是觉察到了,扭头问道:“辰王妃如何这样表情?很难下咽吗?”
  辰王妃听别人说话,自然知道自己的茶定然是与她们手中的不同,如何敢直白地说出来?只能敷衍道:“这些时日着急上火,嗓子疼得厉害,一吞咽汤食就像针刺一般。”
  月华正好趁势说道:“早知如此,应当用带心莲子给辰王妃煮茶,那样可以去心火,止肿痛,莲心虽苦,但是苦口利身。”
  一句话一语双关,别人听不懂其中含义,但是辰王妃却是心中犯了嘀咕。她掀开盏盖,便见到莲子茶上面漂浮着一层的莲心,怪不得这样苦涩。
  皇后娘娘分明是话中有话,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嫌弃我不懂她的一片苦心?还是在暗中讥讽我们夫妻二人太多心了?
  她是个聪明人,与辰王向来鹣鲽情深,有什么事情也不隐瞒她,将陌孤寒寻他的来意明说了,只是隐瞒了些许机密的事情。
  她对于陌孤寒愿意重用辰王有些许意外,她也了解自己的夫君,空有一腔的远大志向,治国安邦的锦绣策略,却只挂了一个闲散王爷的名头,郁郁不得志,心底是盼望着能有一展所长的时机的。
  只是他败给了太皇太后,输给了陌孤寒,只能一事无成。
  当时,她也与辰王一样,心里是有疑虑的,感觉陌孤寒多疑,必然是有什么阴谋诡计,不会诚心诚意地启用自家夫君。
  而翰林别院的突然成立,多家世子被拘禁在宫里,犹如风云突变。她和辰王两人那是心知肚明,陌孤寒分明就是借此掌控几位王爷与常至义。同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