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 >

第42章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42章

小说: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可不一定。
  现在重要,以后还重要,贩卖人口的都是亡命之徒,就算明知如此,还是不好赶尽杀绝,把他们都逼得不死不降,只会让落在他们手里的人面临危险。
  李初的想法何尝不是想杀了他们,但是武媚娘的话没有错。总不好逼得人真的不管不顾,不死不休?
  将恶人绳之以法很重要,救人更重要。
  恶人死不足惜,可是那些无辜的人,他们若是死多少人会为他们伤心难过,为恶人陪葬,不值得。
  李治道:“李氏宗族若有涉案者,一个都不能放过,就得严惩,否则长此以往,旁人都没有事,就李家的事最多,李氏还有什么资格治理天下?”
  对李家的人要求严格,这就是给李氏的人一个警惕,让他们最好都老实点,不该碰的事最好就不要碰,要是他们敢伸手,李治就敢把他们的手给砍了。
  李初暗暗给李治竖起大拇指,李治正好一眼看着,冲着李初点道:“看,初儿也这般的认为。”
  “皇上,皇上,门外跪着几个老王爷,都是听说永王的事,想为永王求情。”李治才说要严惩李家的人,这下好了,李家求情的人来了。


第032章 你们在教朕?
  李治都从来觉得李家是有问题的,但是这些问题没有爆出来,他就一直没有多管,现在好了,一个个都不肯老实,一个接一个的来是吧,来的好,来着他就一并解决了。
  “跪在外面?”李治问上一句,想知道人来了是不是都跪在外面?
  “是!”来报的内侍那是看清楚情况了才来的,确实人都跪在外面,好几个呢。
  他们这些当下人的已经开口请他们起来进来了,有什么话大可进来和李治慢慢的说,何必把事情闹得这么僵,这么大呢,要是谁都下不来台,最后吃亏的会是谁啊?
  当皇帝的万万不会吃亏的,只能是他们这些有求于人而来的老王爷。
  李治冷笑一声,冲李初道:“初儿和我走一趟。”
  武媚娘莫名,李治竟然想让李初和他一起出去面对这些老王爷,一时间没明白,李治完全没有要解释的意思,李初不敢不听亲爹的话赶紧的下前扶着李治一起出去。
  李治一边走着一边问起李初道:“李家的人都来求情,你说要不要听他们的?”
  “当然不要,李家是皇室,他们是王爷,吃着百姓的俸禄,还做出有损百姓的事,若是放过人,往后只会让人笑话我们大唐没有法纪,万万不能。”李初连想都没有多想就否认了此事,坚定的不同意因为有人求情就要把人放过的。
  “他们要是敢求情,我就给他们说说昨天我进门看到的都是什么样的场面,一群半大的少年郎,那原本可能是我们大唐的未来,可是因为权势不如人,十几个人都由着一个大唐的王爷来欺辱,他们挺有脸来求情啊?”李初提起昨天的事,李治的脸一僵。
  李初并不知道李治的脸色一变是为何,李治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要说说。
  “初儿,昨日所见之事,你不可再同任何人提起了。”李治最后只能这般地叮嘱李初,李初没有完全明白李治的意思。
  不过她还是反驳地道:“老王爷们来为难父亲,我得护着父亲,不能让他们以为父亲是随便定人生死的,父亲要杀的人,都是犯下大唐律法,而且有悖天理之事,人人得以诛之,父亲要诛其人,因其当诛。”
  说得这般坦荡,而且还是一心想维护李治,李治反思自己是不是想得太多,想得太坏了?李初还是个孩子,那些事李初完全不懂的好吧。
  李治头痛了。他就算知道李初是不懂,可那些事情李初看到并不好,在他的面前李初怎么说都可以,到了外面说给外人听了,一个个都以为李初是个怎么样放浪形骸的人,对李初来说并不是好事。
  “初儿的心意我都明白,只是有些事,初儿尚小不懂,总之父亲让你不要和任何人提昨天你看到的事,你便不要提,记下了?”李治不好跟李初解释这些事,只好要求李初一定把话记住,往后不能和别的人提起。
  李初不懂,不懂就得问啊,往群里冒个泡:“太后们,我这父亲是怎么了,我怎么弄不明白?”
  宣太后听着问:“昨天看见的事你没有任何的感觉?更没有任何的想法?”
  李初摇头:“能有什么想法,一个老男人和一群少年在一起怎么回事,不过都是断袖之癖之类的。”
  宣太后再问:“你都明白这个道理了,还不知道你家父亲大人要和你说的是什么话吗?”
  就算刚刚还是不明白,现在必须也得明白了,无奈地一叹:“当父亲真是不容易。”
  吕太后:“你以为当母亲就容易,等着看好了,你这爹不好宣之于口的话一定会让你母亲和你说的,我们就等着看看武后怎么为你启蒙。”
  启蒙二字用在这种事情上总些奇怪。不过李初还是感谢:“好,我明白了,太后们辛苦了,你们继续,我还是应付我的父亲大人去吧。”
  已经明白李治一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李初朝李治点头头答应道:“好!”
  说话这一会儿的功夫,父女已经走到殿外,看到三个胡子白发的老头跪在殿外,不知是不是养尊处优好些年了,跪着不甚自然,或许也是因为年纪大了,年纪一大的人嘛,体力不行,难免就会撑不住,坐下去了一时就起不来了。
  李初不厚道的想着,还是随李治往他们走近。
  “皇上!”见到李治倒是都记得见上一回礼,李治道:“诸位伯父此来何意?”
  受了礼也没让他们起来,就算这是长辈又如何,他更是君,大唐的君王,作为一个君王,凡事当思为国为民,一家之事,哪怕就是想为家,也得想想清楚家与国是否有冲突,若有冲突也要取舍。
  不用说,李治一向懂得怎么样的取舍,从来不用别人提醒他。
  自左而来略瘦一些的老人连忙地开口道:“皇上,皇上,永王也是你的伯父,无论他犯的什么错,那都不能把人关进大牢啊!”
  听听这话说的,不管犯的什么错都不能把人关进大牢,不把人关进大牢那是要关到哪儿去?
  李治听着倒是没有一下子否认,附和地点头道:“朕听明白你的意思了,那你认为不把人关进大牢是要弄到哪里去?”
  这垂询的样子,李初等着呢,她可不认为李治打算由外人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因此不发一言地等着下文,看吧,下文这不就来了,来这里的人就是想劝李治吗?
  他们想劝,李治是他们想劝就能劝得的人?
  想想长孙无忌,那是何等的人物,更是扶着李治登上皇位的人,嫡亲舅舅,比起他们这些人来谁更亲近一些?
  要是让李治来回答的话定是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我家舅舅。
  但是为了收回大权,李治是怎么做事的,他不曾手下留情,该杀人该拿人的时候,就是亲舅舅他都不曾放过。
  这么多年大权在握的李治,还能比以前更好说话,由着人拿着亲情不顾国法,损及大唐的江山?
  被李治反问着似乎还会听他们意思的样子,立刻让他们来精神了,冲着李治大声地道:“皇上,我们这些伯父是这样想的,我们李家的人,天下都是李家的,我们不管做什么,那都不算过份,旁人也就罢了,断没有自己人打自己脸的意思是吧?”
  李初嗤之以鼻,真是为他们的脑子默哀了!
  余光看向李治,李治的眉眼尽是冷意,偏偏面上的笑容不减,乍然一看好像还在笑着鼓励你继续说下去,把你的想法尽都说出来,我都听着。
  李初抖了抖了,别人不知道李治对这件事的愤怒,李初适才亲耳听到李治说过要如何处置的人再清楚不过。
  “皇上,做错事是要罚,那也得看是要怎么罚的,总是我们李家的人,捉我们李家的人不和皇上说一声说不过去,听说是一个小娘子把人擒住的,这样的小娘子多管皇家的闲事,万万不能放过她。”自左而来的第二个人有些黑胖,脸色黑得像炭一样,说出口的话,怎么听着都让人不高兴呢。
  李初拧紧眉头不悦想着,她可就是捉了永王的人,不乐意她把人捉了,还跑到她爹面前告状要处置她,好过份!
  “依你们所见,那位捉人的小娘子应该如何的处置?”李治继续地问,李初只管安心地听着,她的亲爹还会坑她不成?
  借着她坑人她倒是相信。当然还是兴奋的,借着她坑别人是绝对的有可能的,李初期待着。
  “皇上,我们李家的人自然得由我们李家的人来处理,一个不知名的小娘子太可气了,定不能轻饶了。”竟然还想处置李初来着,李初在想一件事。
  武媚娘把她昨天做的事已经宣扬出去了,这些人没听说?还是认为那都是假的?
  开口闭口的想处置一个小娘子,一个普通的小娘子能认出堂堂的王爷来?
  李治越想越为眼前的这些人着急,一个个的脑子不知道想什么。
  李治冷笑地开了口,“诸位伯父的意思朕都听明白了,你们认为永王做的事没什么问题,不仅没有问题,拿下他,把他送到朕面前的人你们还想让朕处置了。朕是不打算处置的,初儿,昨天是你拿下的永王,问问你的堂祖父们想怎么处置你。”
  唤着李初站出去,有什么话都跟李初说吧,他当父亲的在旁边听着,只要他们说出来的处置他同意了,就可以让李初受罚。
  李初配合无比地站出来,朝着三位跪着的人作一揖,“诸位堂祖父,李初受教。”
  本来告状想要李治处置人说的理由是什么来着?啊,李家的事李家自己处置,不想让别的人插手。
  可是李初可是李治的女儿,亲生的,这不是李家的人?
  说出由李家人自己来处理李家事的两个人一时间都呆着了,不知如何是好。
  李初抬起头道:“李初是大唐的公主,受惠于百姓,原想为大唐,为父亲排忧解难,不料竟然坏了祖父们的好事,着实是李初之过,祖父若想处置李初只管开口,李初绝无怨言。下回要是不小心碰到诸位祖父,诸位放心,我还会像对待永王一样的对待你们,不假他人之手,直接送到父亲的手里。”
  ……没想好要不要开口的诸王再听到李初的话,一时僵住了,半响后还是那黑胖的老人指着李初道:“你是认为你没错?”
  李初挑起眉头问道:“诸位祖父若有指责李初听着,请诸位指点李初错在何处。是不把大唐的律法放在眼里,还是没有仗着自己出身李氏,作为皇帝的女儿,大唐的公主欺压于人?”
  “又或者倚老卖老,一来就跪下求情?啊,这不能说是求情啊,应该说是施压才对。孝行天下,贵为长辈的人一来二话不对地跪下了,皇帝是晚辈,你们还不是一个人来的,三个加起来都快三百岁了,多难得的长辈,皇帝不敬,谁人会敬你们?”
  明嘲暗讽,说着自己实则已经不知道说到谁的头上。不傻的人听着气得一个个指着李初道:“放肆!”
  “好了!”当着李治的面想教训李初?这是当李治不存在的吗?
  李治一出声,到李治的面前摆架子,想当着李治的面教训李初的人,随着李治一喝,尽都看向李治。
  李治看了半天的戏,似乎觉得已经足够了,因此朝他们正式的开口道:“大唐的天下,李家的天下,更是朕的天下。身为李氏宗亲,不能帮着朕打理天下也就罢了,朕给的,天下百姓给李氏宗亲的一切,你们都不思回报,还想乱朕的天下,帮着外人对付朕?”
  “你们认为朕处置对朕不利,对大唐不利的人还处置错了?若是不想再留在李氏,不想成为李氏的宗亲,自可以离开李氏,朕绝不强留。”
  还以为李治要求着他们这些人留下,李家没了他们就没办法活下去不成?
  笑话,连大唐天下为何能够立足,有什么资格得天下都分不清楚,还想到他的面前给李初脸子看,把对大唐有利的人除掉?
  没想到李治话说得如此不留情面,一个个都心急如焚,想和李治细细论论。
  李治道:“诸位虽是长辈,是伯父,可是父亲在时亦曾说过,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朕永不敢忘,你们是想跟朕说,朕不应该听父亲的,就应该听你们的?”
  借他们十个胆子他们都不敢说李世民这位太宗的错,大家是兄弟不假,李世民在的时候他们全是缩着脖子做人,不就是因为李世民比起李治来更加的强势,但凡是李世民做下决定的人和事,他们都不敢多言。
  原以为李治年少的时候是个温和的人,长大以后会是一样的温和,眼下所见只怕是他们看错了。
  李治就算温和,成为帝王多年,这些年更是大权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