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 >

第362章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362章

小说: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惧和忧愁最是令人迅速苍老,现在的李哲就像一个小老头子。
  和李初站在一起,谁人见着都不会说他是弟弟,而李初是姐姐。
  吕太后:“武皇是不是有点过分,一见面就想挑事儿?”
  萧太后:“这个时候把李哲弄回来,你说武皇是不是想挑事儿?”
  明摆着武媚娘就是希望李初和李哲斗起来,所以当然,一见面,武媚娘就另有所指。
  没想到李哲听到武媚娘的话反而道:“是我自己没用,姐姐为母皇操劳国事尚能照顾好自己,我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反而没有办法照顾好自己,让母皇担忧了。”
  完全不敢责怪武媚娘和李初半点,虽然李哲比谁都清楚自己会变成这个样子,就是武媚娘造就的。
  那又怎么样呢?李哲以前的时候不是武媚娘的对手,现在更加不是。
  所以在武媚娘的面前,李哲就得表现的恭恭敬敬,半分怨尤都没有。
  宣太后:“武皇好意思吗?想挑事,是她能轻易挑得了的?她以为就她有威严,我们群主就没有了,我们群主不仅有威严,更有亲情爱护,这个时候李哲有可能站在武皇这一边?”
  当年的时候李哲成为皇帝时,太后们全都看不上李哲的那点表现,不过现在看来,眼前的这位比起当年来更识时务。
  识时务好,识时务就不会和李初抢,甚至会和武轮一样双手把皇位给李初奉上。
  武媚娘看着久久不动的李哲,李哲弯着腰,比起当年来更加恭顺。
  并不奇怪。在她的威压之下活了这么多年的李哲更明白武媚娘有多可怕,绝对生不起半点和武媚娘作对的心思,可是同样的,李哲也绝对不敢和李初挑衅。
  武媚娘目光流转,最后落在李初的身上,李初敏锐的察觉,却没有作声。
  “旦儿和末儿都进宫了,你们姐弟一道说说话吧。”武媚娘挥手让他们退下去,给他们时间和空间好好的叙叙旧。今天晚上也是重头戏。
  武媚娘嘴角勾勒起一抹笑意,给李初准备的礼物,现在只是开始。
  “是!”李初领着李哲一道退出去,果不其然看到门口守着的武轮和李末,武轮和李末见到李初同李哲都显得十分高兴,武轮上前捉住李哲的手,“哲哥哥。”
  久违的一声叫唤听的李哲老泪盈眶,李末同样的唤一声,一时间相对无语凝噎。
  “我们到隔壁去,好好的说说话。”李初反应的快,招呼大家一道往偏殿去,有什么话坐下再说。
  “是!”全都是听李初话的人,李初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乖乖的照做。
  一道前往旁边的殿堂之中,也没有外人,相互坐下,自有宫人上茶来,武轮道:“哲哥哥能回来是件好事。”
  “我也没有想过有一天我还能回来。这么多年多谢姐姐照顾。”李哲何尝不是感慨颇深,从离开洛阳的那一天起,他就以为这辈子他都不可能再回到洛阳。
  没想到,一别十来年,既然会有回来的时候,这些年来,多得李初派人照看,否则的话,他的日子会更难。
  李初凝望着他,脸上的神情带着无言的悲伤,“终是没能照顾好你,否则的话你也不至于此。”
  苍老的李哲在李初看来,就是她没能照顾好李哲的最好证明。
  “我这样和姐姐无关,是我自己过于无能,但凡我有姐姐一半的本事也不会让自己落到这个地步。我想就算换了姐姐处在我的位置也定然会让自己过的很好的,而不是像我这样惶惶不可终日。”李哲自己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过于懦弱,他没有办法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变化,更无法直视武媚娘的强势和威严。
  因此李初要把罪过往自己的身上揽,李哲认为不必。
  “姐姐已经把我照顾的很好了。”李哲很肯定李初的所作所为,一个人在最难的时候,有人愿意拉他一把,这份恩情,李哲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身在皇家成为武媚娘的子女,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难处。能够照顾好自己已经极不容易。再拉上他们这些当弟弟的,李初的责任重大。
  那么多年过去了,李哲很清楚当年自己确实犯下大错,否则的话,李初也不会任着武媚娘把他从皇位上拉下来。
  或许一开始的时候,李哲是怪李初没有帮助自己,可是想了这么多年,李哲总算想通了,他自己不是当皇帝的料,当不好一个皇帝,也就怪不得武媚娘废了他。
  他自己都不敢和武媚娘抗衡,又怎么能责怪李初没有为他和武媚娘抗衡呢?
  李初望着李哲,经历那么多的压迫和恐惧,李哲终于比当年成熟了很多。
  对于李初来说这算是好事吧。李初思量着,提醒一句道:“今天晚上你们都要小心。”
  武媚娘绝对另有准备,不会那么轻而易举的让他们姐弟团聚,高高兴兴。
  武轮看了看四下,压低声音地道:“太子之事?”
  李哲听到太子两个字连忙摆手道:“我绝对没有此心。”
  当年的李哲就不想当太子,赶鸭子上架,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后来他也想过尽自己所能的当回一个太子,将来的皇帝,只是终究一步错步步错。
  现在的李哲能够回到洛阳来,不再像以前一样担惊受怕,处处被人盯着,他已经很高兴了,一点也不希望自己在成为众矢之的。
  “姐姐。”武轮和李末都已经知道李初的心思,也愿意帮助李初达成她的心思。现在他们姐弟之中唯一一个不知道李初心思的人就是李哲。要不要和李哲说清楚,这就是李初决定的事情。
  李初明白他们的意思,看向李哲道:“如果真让你再成为太子?”
  “不,姐姐,当年我推不掉,现在可以,旦儿,旦儿他也当过皇帝,让他来,让他来。我怕,我是真怕。”李哲吓得整个人站起来后退着,面上惊恐万分,好像李初说的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我也不想。”眼看李哲把事情推到自己的头上,武轮赶紧表态。
  目光落在李初的身上,李哲虽然惊恐不安,毕竟才刚回来,却又提起太子的事情,很显然从前李唐皇室的太子不好当,现在武周江山的太子同样也不好当。
  比起李治来,武媚娘定然更可怕,谁能愿意再当一回太子?
  李末在这个时候道:“你们要是都不想不如我来。”
  姐弟之间可以开诚布公的说话,李末不介意自己当个引子,李哲听着镇定下来道:“与其让末儿来,不如姐姐来,若是姐姐来,母皇想必会高兴的,我们,我们也能解脱。”
  前面有人顶着,他们这些站在身后的人就能轻松许多,李哲一直觉得,当年两个哥哥在前头的时候,是自己最幸福的日子。
  如果李初真的可以成为武媚娘的太女。将来更能继承皇位,他是求之不得。
  眼睛发亮的盯着李初,那份迫切,所有人都看得分明。
  “你们可不要忘了,做主的人是陛下。这番话从今往后不必再提,你们只要记住,不管陛下做什么决定,都由陛下说了算,我们只要听陛下的就可以。”武媚娘不过就是想挑起李初他们姐弟之间的争斗,很显然不敢和武媚娘斗的人,同样也不会和李初斗。
  李末一句话引出李哲的心里话,对他们来说目的已经达到,足矣。
  “姐姐说的是。”李初能够牢记这一点,也让他们牢记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一个两个的都应着是。
  姐弟开始聊起这些年来的经历,有意避过李哲经历的那些痛苦李初问起李哲这些年来自己送去的衣食等物李哲是否收到,一样样的问,李哲都想起来,件件都收到。
  在最难的时候能够收到那些东西,对李哲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那时候的他无尽的欢喜。
  “公主王爷。宴会已经准备妥当,陛下请几位过去。”聊来聊去,时间过的很快,天也快黑了,武媚娘身边的人过来相请。
  四人说得挺好的,虽然分别多年,可是总有书信往来,知道李哲的日子难,他们也尽自己所能的帮助李哲,说了几句话,所有的生疏消失不见,就好像那么多年前他们在一道说话聊天。
  内侍来报,四人都止住话题,一个个整理衣着,对视一眼,一如当年的默契,李初站起来,“走吧。”
  接二连三的人跟在李初的身后,一到走往宴会的方向。
  看着这样的四位,宫人的眼中流露着晦暗不明的意味,最后低下头随他们而去。
  他们四个到的时候,李氏宗亲的人,武家的人,全都到齐了。城阳长公主居于首座,看到他们四人行来时,脸上露出笑意,其他的李氏宗亲的人神情复杂得多,在落到武家人的身上,却都是流露着恨意,只是稍纵即逝,很快的恢复。
  “见过诸位长辈。”在座李氏宗亲的人确实都得李初换一声长辈,所以李初领着弟弟妹妹们给他们见礼,所有人也受之无愧。
  “公主这一仗,不战而屈人之兵打的漂亮。”李初对东突厥用的手段,所有听闻的人都叹为观止,第一次知道仗能这么打的。
  “多年准备,方有今日的成就。”李初可不诱导人,对付东突厥李初能用的办法,并不是对所有的国家都能用,如果不是李初和东突厥之间的商贸往来过于亲密,而且牢牢的掐住东突厥的经济命脉,这场仗打得就没有那么容易。
  瞧瞧李初和契丹打的一仗就是拼实力,看谁的脑子好看,谁的将士不怕死。
  “那也是公主早有先见之明,料定东突厥来日必会进犯,所以早早做好准备。此大功,公主受之无愧。”对李初心悦诚服,五体投地的人不要太多。无论勇敢,智谋,李初哪样都不差。如果李初是男儿,是皇子,岂有武媚娘的今天。
  一直由李初压制着不能对武媚娘称帝一事有任何不满的李氏宗亲,那也只是将所有的愤怒隐藏在平静的面具之下。看到李初的出众,就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现在他们最盼望的就是武媚娘赶紧退位。
  “也是朝廷调度有方,若没有几十万大军陈兵在外,纵然我有再多的手段也施展不开来。所以功劳非我一人,而是大周上上下下一道努力的结果。”李初都到这个地位了,压根不需要抢什么功劳来撑场面。
  知道这一仗是她打得如此漂亮,谦虚的话就得不要钱的丢出去,要知道直到如今,武媚娘都没有对李初的功劳行以赏赐,有些事就能懂了。
  武媚娘既然不想让李初把所有的功劳揽在身上,李初自然得配合一二。
  反正有功没功,不是武媚娘认不认就能否认的,李初愿意按照武媚娘想要的去做。就只是为了防止武媚娘出手算计。
  眼下的情况不比从前,武媚娘绝对会咄咄逼人,一步不让的抓着李初的把柄。
  所谓的功劳,所谓的封赏,有时候都可能是要你小命的东西。
  “说得好!”武媚娘的附和声传来,随后便看到武媚娘走了出来。
  一身的明黄常服,上面绣着五爪金龙,头戴金冠,一眼扫来,不怒而威,方才因为李初的功劳正高兴着的人,武媚娘扫来时,连忙低下头,不敢与武媚娘争锋。
  “拜见陛下。”无论如何见到武媚娘的第一时间都要参拜武媚娘。
  武媚娘落在李初的身上,抬起手道:“都起来吧,入座。”
  没有入座的人也只有李初他们姐弟四个,武媚娘一说,各自入座,李初最长,也就坐在最前方,离得城阳长公主最近,对面为首的武家人自然就是武敏之。
  武媚娘举起酒杯道:“今日是家宴,是朕特意为哲儿和初儿接风洗尘的。来,共饮一杯。”
  接风洗尘做的什么大家心知肚明也就不点破了,纷纷和武媚娘一道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一杯落腹,武媚娘又开始说话。“此次东突厥吐蕃契丹一道进攻能够打赢这一场仗多亏初儿,所有人朕都已经论功行赏了,只有你到现在都没有赏赐下,你可是心中有怨?”
  “陛下言重了,身为朝臣子民,为百姓而战,为天下安定而战,只是分内之事陛下何须放在心上。”李初不以为自己的功劳有多大也没想过让武媚娘赏赐她什么,现在的武媚娘,绝对不会希望李初再次出头。李初真正想要得到的,已经得到。
  “你竟然无所求?”武媚娘一脸惊叹,不可置信地望着李初好像没有想到李初,竟然是如此无欲无求的人。
  李初才不上武媚娘的当,武媚娘想要否认李初的人品,李初是什么人,武媚娘这一招有用,“我要的都已经得到了也不算无所求。”
  这一场仗是李初打赢的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在百姓的心里,李初如同战神;在将士的心中,李初更是运筹帷幄的大将军。军心民心,李初收获,所以武媚娘有没有对自己论功行赏李初确实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