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 >

第315章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315章

小说: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吓得武承嗣和武三思心惊胆战,武三思急忙解释,“公主误会,臣等绝无此意。”
  就算真的有这种念头,也绝对不可敢在李初的面前承认,可是李初已经完全明白他们两个的想法。
  纵然他们不承认,李初也只是轻轻地瞄了他们一眼,“其实我很期待你们出手的。所谓分个高低,总得你们动手,我还手才能让皇帝陛下看个一清二楚。没有你们的无能怎么衬托出我的才能。”
  在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李初这样说话,多少人掩着嘴偷笑。
  而武承嗣和武三思的神色一下子黑的跟煤炭似的,他们不是不想说反驳,可是从年少时李初就已经比他们聪明,比他们能干,压的他们完全喘不过气来,和李初为敌,他们什么时候占过便宜?
  就算现在是大周的天下,可是上面当皇帝的人更是李初的亲生母亲。
  武媚娘难道会为了他们而和李初撕破脸皮?他们如果不是主动进犯李初也就罢了,一旦他们有这个心思,第一个饶不得他们的人就是武媚娘。
  “公主殿下文武双全,非我等可比,我们岂敢不自量力。”关键时候还是武三思比较识时务,连连认怂,就希望李初能够放过他们。
  “那么不想和我为敌,往后管好自己,不要处处想着排除异己。朝中的诸位宰相都是天下的栋梁,不是你们可比的,如果你们胆敢陷害忠良。我会第一个饶不了你们。”
  最近武承嗣和武三思都不安分,处处网罗大臣,他们以为帮着武媚娘登基成为皇帝就是大大的功臣,所以他们想向天下人展示,如今这天下已经是武家的天下,他们最大的目的是下一位皇帝的继承人。
  有野心很好,李初不能否认眼前的这两个人都是有野心的主,但是……
  李初缓缓的走向武承嗣和武三思,只是这样走过去,却吓得他们不由自主的后退,李初一声嗤笑,“两位王爷怕我会当众杀人吗?只是想走过去和两位王爷说一声,手千万不要伸的太长,否则的话你们会追悔莫及。”
  武承嗣和武三思怕极李初,就想离得李初远远的,所以哪怕李初只是靠近他们,也足够令他们心底发寒,不受控制的想逃离。
  李初一声嗤笑,一下子让他们清醒过来,他们竟然怕李初至此,有什么必要,这里可是明堂。
  挺直身板,想要转身和李初说几句话,可是李初根本不给他们机会转过身,冲一旁的大臣们道:“让诸位见笑了!”
  不不不,最近的武三思和武承嗣太嚣张跋扈,眼前的这些朝臣们,哪一个不是心中怀有怨恨,可是却是敢怒不敢言,毕竟这可是皇帝的亲侄子,如今大周刚立他们还摸不清楚武媚娘的心思,所以自然不会贸然出手,那么也就因此而不得不让武三思和武承嗣继续嚣张跋扈。
  如果说一开始对李初上朝的事情心生不满,虽然被武媚娘硬逼着不得不答应不得不认可,但总是想尽办法该如何把李初赶出朝堂,如今看到李初把武承嗣和武三思压的喘不过气来,多少人心里暗暗叫好,也就不再觉得李初上朝是什么不能容忍的事。
  这个时候内侍扬声高呼,“陛下莅临。”
  纷纷都归列,一个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李初既然是左相,那么自然是首位。一身大红的朝服,分外的惹眼,至少武媚娘走进来的第一眼就看到了李初。
  万绿丛中一点红,如今这朝堂之上,除了武媚娘就只有李初一个女郎,武媚娘坐在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上,李初立在下面这诸多男人之中,偏偏,那么多的男人却无法掩盖李初的光芒。
  想到昨天传来关于李初得到诏书之后发出欢喜的笑声,武媚娘不得不开始反思,她以为把李初推出来是对她很好的一件事,但是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李初已经足够强大,再让她继续发展下去,将来的一天,或许武媚娘不管愿意或是不愿意,都只能将皇帝的位子传给李初。
  “参见陛下。”所有人都朝武媚娘见礼,武媚娘内心是复杂的,可是这个时候不能反悔了。
  “众卿平身。”武媚娘抬起手让所有人起来,同时注意到武承嗣和武三思的神色非常不好。
  一眼扫过李初,李初似乎察觉武媚娘的目光抬起头与武媚娘对视,母女二人无声交锋,随后又默契的移开视线。
  武媚娘冲李初道:“今日是安定公主第一次上早朝。往后你是大周的左相。为相之责你可清楚?”
  既然武媚娘心里犯嘀咕,自然就得想办法打压李初。
  “上承下启,调和阴阳罢了。所谓职责说什么不重要,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李初岂不知武媚娘就是有意出言为难,但是她既然敢站在这朝堂之上,接受了武媚娘的诏书,她就清楚武媚娘会知道这一次提拔她有利有弊,那么武媚娘一定会打压她。
  就算不在这朝堂之上,武媚娘也绝对不可能放过她,明刀明枪的可比暗箭好防的多了。
  “想必陛下也不是只要听好话,而是要看实事。”人还是务实的好,李初是一个务实的人,武媚娘从本质上也是一个务实的人。
  这个时候李初指出来,就是希望武媚娘少拿那些话来试探,这点小伎俩压根对李初没有用,将来要是李初做错什么事,反倒有可能让武媚娘抓住她的把柄,抓住这些把柄,才有可能如武媚娘所愿的拉李初下马。
  不过在此之前,武媚娘也得想清楚了,她是不是真的想拉李初下马?
  “诸位都听到安定公主的话了?大周不养废人,你们都得踏踏实实的做事,向安定公主学习。”虽然李初反击,武媚娘同样可以轻而易举的化解。
  “臣等谨听陛下教诲。”开头就这母女交锋,多少人看得明明白白的,只是没有把话说出来。
  但是母女之间不管怎么交锋,并没有耽误大事。其他人也只当做根本不清楚这回事。
  毕竟李初说的没有错,武媚娘要的并不是一味说好话的人,而是做实事的人,真正做到立于天下能安百姓的人。武媚娘就算听到的都是不好的话,也会重用这样的人。
  “眼看科举在即,既然安定公主已经上朝,那么你们政事堂也该商量一下这一季的科考题目。”因为李初是左相,那么就意味着这件事是李初挑头,再加上武媚娘早就已经下诏书让李初作为主考官,所以这件事确实应该加快的准备好。


第151章 考题
  “陛下放心。”第一个出声的人是李初,李初那么说出话来,所有人都不自觉瞄了李初一眼,偏偏李初就好像完全没有感觉到他们的视线,让人只管的看,哪怕武媚娘同样看过去,李初泰然处之。
  武媚娘在想自己在李初这个年纪的时候,有没有像李初这么沉得住气,最后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李初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难怪她也敢动那样的心思,可是武媚娘却不觉得生气,反而有一种从所未有的成就感,那么多的孩子里,就只有李初最是像她,不,更贴切的说是李治和她的结合。
  说起心狠手辣来李初绝对没有学到武媚娘的半点。但凡李初要是狠的下心来,就不会有武承嗣和武三思今天能站在朝廷之上。
  “都有什么事说说吧。”武媚娘把自己最是在意的事情叮嘱人一定要办好,同时也让其他人有什么话都只管说。
  早朝嘛,有些事李初可以开口,但有些事李初还不太清楚,也就不便开口,所以剩下都是其他官员禀报,这也让李初意识到一件事。
  自从李治驾崩之后,李初这些年一直没有碰过政事堂的奏折,所以对于很多事了解的不算太透,看来她得连夜补功课。
  算了算,她要补的功课有多少?同时也思量要怎么样定下科举考试的题目。
  先把这几年所有的文书看个遍再说。出题考人总得结合实际。
  一个早朝,除了刚开始李初和武媚娘针锋相对了半响,后面李初一言不发,武媚娘也全当做没有看见李初在那儿发呆。
  武媚娘很清楚,李初就算发呆想的也是重要的事情,至于朝堂之上,这些人说的话有些能听,有些却不需要听。
  而且武媚娘一开始就把李初放到左相的位置上。就是想看看李初,一个没有总理过任何朝事的人,能不能压的住政事堂这些老臣。
  就算李初是公主,既是大唐的公主也是大周的公主,但是,宰相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看看政事堂的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一年一年的积累,从底层开始做起,不管是地方还是中央,全部都已经轮了一遍。该知道的事都已经知道,最后才能成为宰相。
  不错,李初确实去过地方,也对军政大事有所了解,但并不意味着她对官场上的一切都明明白白。
  而武媚娘要的就是想看看李初究竟对这些事知道多少。
  站在武媚娘的立场,既希望李初一知半解,又希望李初吃透眼下这天下官员的制度。
  如果李初能够做到这一点,武媚娘在想武家的这些人谁能和李初成为对手?大抵也就只有一个武敏之可能做到吧。
  武媚娘的目光落在武敏之的身上,武敏之现在也是正式堂的宰相之一,如果李初心甘情愿的嫁给武敏之,那该有多好,他们两个双剑合璧,武媚娘也就不必担心了。
  就算心里再怎么想,武媚娘也清楚李初是看不上武敏之的。同时,武媚娘也想到这些年来李初对她的冷淡,那如同陌生人一样的态度,令武媚娘十分不喜。
  其实有的时候武媚娘也在想,若是她没有因为想把李初和武家人牢牢栓在一起的心,是不是会完全不一样。
  以前的时候,武媚娘并不能体会李治对李初陪伴在身边那种感情的寄托,武媚娘以为自己的心已经够硬硬的,再不需要任何人出现在她的身边安慰她,守着她。
  可是,这一年年的日子,总是让武媚娘想起以前的时候,李初陪着她说话,同她撒娇,帮她解决许多的麻烦。
  武媚娘才意识到,原来有李初陪伴的日子要比现在还要快乐许多。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李初,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不求回报的为她付出。
  至少这一辈子,武媚娘碰到的就只有李初一个人,只有李初一心一意为她谋划,也只有李初会在生死关头第一时间站在武媚娘的面前,为武媚娘挡住所有的刀剑。
  “陛下,陛下。”武媚娘忽然想得出神,下头的朝臣连连叫唤,这才把晃神的武媚娘唤回来。
  “何事?”虽然刚刚是武媚娘出神开小差了,但是武媚娘依然板正一张脸不失威严的询问。
  “臣等请除李唐宗室的属籍。”终于把这最重要的目的说出来,理由,说话的人也想好,“如今是大周的天下,再不是李唐的天下。李唐的宗室,他们也不再是皇族。还请陛下将他们全部除名。”
  这样的人说出这样的话啦,摆明了就是拍武媚娘的马屁。
  武媚娘第一反应就是看向李初,“你怎么说?”
  虽然李初在出神,可是忽然提到关于李氏宗亲的事,李初立刻回过神,“此事在陛下,不在我等。陛下想除就除,想不除就不除。但是,陛下既然承认你这个天下是从高祖、太宗还有高中手里接过的,所谓与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今日之大周天下,将来会怎么变化,却是未必。那么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希望陛下能够善待。”
  如果非要从规矩来说,确实已经是武家天下,这就是武氏的皇族,再也不是李唐的。
  但是就连武媚娘自己都承认,这个天下是从李唐那里继承过来的,所以武媚娘需要急于抹杀李家的任何人吗?
  矛盾总是有人特意引发的,武媚娘如果觉得现在的太平日子过的不妥当,非要挑起争斗。行啊,随便她。
  但是武媚娘最好想清楚了,这个天下现在是大周的,但是将来呢?一定还会归到李唐的手里,至少在李初这里就绝不允许武家的人承继这个江山。
  所以李初好言相劝,说什么与人为善,何尝不是提醒武媚娘,如果现在她不能善待李家的人,那么将来也不要指望李家的人善待武家的人。
  凡事就得想的长远一些,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一时的气而为自己埋下祸根。
  李初目光灼灼的盯着武媚娘,希望武媚娘能够考虑清楚,不要肆意妄为。
  没错,武媚娘是想把李氏宗亲的人一网打尽,尤其是那些高祖太宗的后代。
  但是在李初坚持的情况下,武媚娘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自然而然往后想要再对他们动手,也得问问李初答不答应。
  武媚娘刚刚登基为帝,正是百废待兴,需要稳定人心的时候。既然不能行酷吏政策,而且要开女科。此时此刻的武媚娘就应该好好的考虑考虑怎么样把所有的那些站在中立立场的人变成支持她的人,而不是为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