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个字足够说明了武媚娘很满意现在的自己,这一条路走下去,她定然不会回头的。
“将来我不知道媚娘能够走到什么地步。但是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我和媚娘相遇的时候,媚娘可以告诉我,这一生你不后悔。”再次相遇只能是死后了,李治的时日不多。
虽然李治的身体每况日下,回光返照依然让朝中的重臣们看到精神抖擞的李治,都以为皇帝陛下的身体好转,从此,就能再揽大权。
可是李治在不断的安排身后诸事,而在见到裴观的时候,看到裴观虽然风尘仆仆却依然显得清朗的面容,夸赞李初一句道:“我儿果然好眼光。”
既是夸裴观同样也是夸李初。
不得不说,李治对于裴观还是很满意的,从前看不到裴观的容貌,但是就裴观的所作所为。虽然不愿意出仕为官,但是这些都无伤大雅。因为裴观一直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有时候和李初更可称得上是殊途同归,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管别人用怎么样异样的眼光看待都无所谓。
这样一个完全不管他人眼光的行事准则,对于李初来说很好,娶李初为妻的裴观也很好。
李治见了裴观,更单独的和裴观谈了一夜,那个晚上,他们究竟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因为就连德宝也被李治打发出去,谁都听不到他们到底谈了什么。
不过裴观回到公主府和李初见面,称赞一句,“陛下是真心实意疼爱公主的。都说帝王之家无真情,但是陛下对公主是真心实意的想让公主好。”
“我知道。”就算从前或许是不知道的,但是现在的李初很明白李治是在为她准备后路。
“公主不要难过,生老病死,这是不能改变的自然规律。不要忘了陛下有很多是留给公主去做。”裴观抱着李初说着这一番不算是安慰的话。
李初应一声,有些事知道是知道,但是接受总是需要过程的。
大唐的天下终将再迎来风雨,本来身体好转的李治忽然倒下,这一次李治再也没能站起来,原本能够看清东西的眼睛也再一次失明。
但是对此李治已经不以为然,面对守在他身边的李初,李治出言安慰道:“我的身体初儿早就知道了。也知道过不了多久我就会离开你,这么多年你一直陪在为父的身边。这么多的孩子,也就只有你最喜欢守在我的身边,听我说话,为我做事。你的一份孝心,我比谁都明白。所以就算我现在去了,你也尽你所能的陪伴了我,让我在最后的时光里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你不需要再为我的离去难过。”
听到李治的宽慰,李初依然控制不住的泪如雨下,“父亲,你别这样说,我更想父亲长命百岁。”
“长命百岁,谁都想。可是就算不能,能够看到我们长大的初儿是什么样子,我这个当父亲的,也就了无遗憾了。外面是不是下雪了?”李治询问李初不确定自己听见的是不是暴风雪的声音。
李初点头回答,“是,下雪了,外面下起大雪,父亲想去看看雪吗?”
李治应一声,“还没看到初雪就倒下了,这些日子一直躺在屋里。听外面的动静,雪下的一定很大。这个时候去赏梅一定很好看。”
“父亲想去我陪父亲去。”李初想的没有多想便回答李治。
李治露出了笑容,“好,我们去赏雪,去看梅花。”
“公主,外面的雪那么大,太医都说陛下要静养。”听到李初竟然要带李治出去赏雪看梅,德福有些担心的提醒。
李初道:“好好照看父亲就可以,我也是大夫。”
正是因为李初也是大夫,所以她再清楚不过,如今的李治是什么状况。回光返照,如今这一倒下随时都有可能会死。
临死之前不管李治想做什么,李初都会尽她所能的帮李治达成。
“你们呐!”李治扫过一眼德福,冷冷的哼了一声,表露出对于德福的不满。
李初招呼他们准备衣裳,还有火炉,更让人准备了坐驾,与德宝一道扶着李治坐上去,往宫中能够赏梅看雪的地方去。
这个地方也早早的做好了准备,该布置的布置,该加暖的加暖。保证李治抵达的时候感受到的都是热乎乎的环境。
“虽然看不到,但是能够听见雪落的声音,还有梅花。总比关在屋里要好受许多。”安置好了楼阁,李治坐在铺着毛毯的摇椅上,朝一旁的李初笑着说起自己的感受。
就算看不见又怎么样?他能想象到,风雪交加的时候,梅花绽放的美丽。
“关在屋里久了,总喜欢外面的清新空气,父亲要是喜欢,以后每天我都带父亲出来。”李初能够理解一直躺在病床上的人,不能出来就在黑漆漆的屋里,连自己都开始讨厌那样发霉的自己。
“出来一回就好了,要是每天都出来,只怕你母亲要骂你了。”李治笑笑的说,能出来这一回,他心里已经很高兴了。
“我又不怕母亲骂我。”李初说一句大实话。引得李治笑得更开怀,“是啊,你从来不怕我,更不怕你母亲。”
“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竟然会成为大唐的皇帝。那个时候,大哥和四哥争得不可开交。还有三哥在中间不断的搅和。太子之争太过血腥,我原以为总会是哥哥们为我在前面挡尽风雨,我只要在后面做一个闲散的王爷,读书修书,逍遥自在。”有些过去的事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又或许是因为快要死了,李治忽然觉得特别的清晰。
这些话,李治闷在心里很久,久得让他不由自主的就说出口,李初道:“父亲这个皇帝当得很好,哪怕是伯父他们在,他们也不见得能做得比父亲更好。”
“可是,我也亲手毁了扶我上位的舅舅,对我恩重如山的舅舅。”或许这是李治一生中最无法原谅自己的一件事情。
“皇权为重,如果不拿长孙国舅开刀就不会有今天。”
作者有话要说:瞪大眼睛去捉虫,我真的找到的都改了……
第135章 薨逝
李治有自己的心结,这点心结李初想为李治开解了。
或许李治不算是一个好外甥,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好皇帝。
“天下太重太重的,哪怕您想当一个好外甥。都不会轻易达到。从父亲成为帝王的那一天开始,您首先考虑的就是大唐江山,如何让大唐稳固。这一点,哪怕长孙国舅怨恨你下手太狠,步步紧逼,但是他也定然会理解你为什么会做到那样的地步。”像长孙无忌那样的人,必然能明白李治这样借他之手打击了所有的世族,对于大唐来说是多好的一件事情。
“舅舅,他会理解我所做的一切吗?”听到李初的话,李治显得有些空洞,不能确信。
“会的,你知道的,长孙国舅并不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就算一开始他或者会怨恨你,但是,尘埃落定了,当他看到如今的大唐时,他一定会欣慰,亲手扶持你成为大唐的皇帝。”眼前的李治太需要别人的肯定,曾经在那么多光芒万丈的兄长中,他是最让人忽视的一个。
就算是他最亲爱的父亲,有时候也一样忽视他。
当年的长孙无忌虽然扶持他成为太子,更让他稳坐皇位,但是他也一样是压在李治头上的一座大山,压的李治喘不过气来。所以,李治才会费尽心思地想要扳倒长孙无忌,既是为了大唐,同样也是为了自己。
“我是一个好皇帝?”李治再一次询问李初。
李初肯定的回答,“父亲,你是一个好皇帝,大唐的好皇帝。”
李治伸手握住李初的手,“将来会不会有人笑话我,说我扶持起了你母亲,让她大权在握?”
“夫妻本为一体,母亲的也是你的,母亲所有的成就也都是父亲的。世人更会说父亲有识人之能。若不是有父亲,就绝对不会有母亲的这一天。”李治亲手将武媚娘扶持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哪怕是他都不能再轻举妄动的将武媚娘废黜,这是李治从来没有想过会面临的问题,可是李治接受了。
虽然他的心里依然会担心害怕,将来百年之后会不会有人笑话他。
“身为帝王在一时做一时之功,只凭母亲所作所为,就要批判父亲的人,父亲又何必在意他们的只字片语?”想要得到别人的肯定,不仅是活着的时候,就算是死了李治也同样想。
李初道:“祖父发动玄武门之变,多少人说他弑兄杀弟,但是那又如何?他依然开创了贞观之治,就算是父亲也一直都在效仿祖父想要开创这样一个盛世,父亲做好了一个皇帝,尽你所能的让大唐得到了太平,令百姓得以安乐。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抹去的功绩。至于在其中所用的手段,他们认同也好,不认同也罢,父亲问心无愧。”
人不能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管别人怎么想。
“哈哈哈……”李治愉悦的大笑起来,他高兴,他是真的高兴。
“我们初儿就要这样洒脱,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只管去做你高兴做的事,莫管别人怎么看你。”李治是羡慕李初的,肆意的她。这个女儿能够活的这样张扬肆意证明他也是个好父亲,是不是?
“真是想再多看看我们初儿。”效果之后,李治的眼中却落下了泪,他是多希望能够再看李初多一眼,看看这个大唐的天下,这个他一辈子殚精竭力,费尽心思想要经营好的天下。
就这一句话,让李初才刚止住的泪再一次控制不住的落下。
李治道:“虽然早就知道自己要死了,可是总想再多活一些时间,不想死,不愿意死,却不能不死。”
“父亲。”李初哽咽地唤,李治侧过头的问道:“是不是当年的时候,弘儿也是这样想的,那样的不甘,却不得不接受死亡的到来。那个时候,弘儿那么很年轻。”
提到李弘,皆是哽咽,李初已经不知如何说话,李治突然紧紧地拉住李初的手,“你可记得你还欠为父一件事?现在为父就让你做到这件事。”
“父亲,你说,不管是什么事,我都一定会做到。”李初握住李治的手郑重的告诉李治。
“一定要护住大唐江山,一定要让大唐江山传承下去。”致死李治惦记的都是这件事。“我越发看不透你母亲,我不知道她将来会做出什么事情来,会不会连皇帝她都会废了。”
“所以你要答应我,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事,一定要护住大唐的江山,让他传承下去,任何人如果敢毁了大唐的江山,你就杀了他。用我给你的权利把他们全都杀掉。你的弟弟们,他们软弱无能,你要护着自己也要护住他们。如果他们担不起重任,那么帝王人选就由你来决定。我已经让人给你备下密诏,这份诏书你可以罢黜任何一个无能的皇帝。”这番话是李治在李初的耳边说的,出他之口入李初之耳,绝对没有第三个人能听到。
“大唐的江山,你的弟弟们,我全都交给你。”听过这一生最相信的人只有李初,如今也只能将所有的一切都交给李初。
“父亲。”李初知道李治一定会给她留下大权。但是却没有想过,连废黜皇帝的权力竟然都给了她。
李治拉住她的手,“别怕!就像这么多年来,你一直朝着一个目标前进,现在这个目标和你先前做的一切都不冲突,你依然按照你原先的做法去做。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护住大唐的江山,护住你的弟弟们。”
话说着,李治已经将一份诏书塞到李初的手里。这就是李治所说的密诏,一份可以废黜皇帝的密诏。
“把它藏好了,不要让任何人发觉。”李治牢牢的捂住李初的手,不让任何人看见,他到底给了什么东西李初。
之所以出来赏雪看梅,都是为了避开所有人的耳目,让他可以将这份密诏送到李初的手里。
有了这份密诏,从今往后,大唐江山就交给李初守护了。
“好。”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李初忍住不让它落下,也紧紧的将内密诏照牢牢的握在袖中。
李治似乎做到了最想做的事,开心的笑出声,“真好,我把所有的重担都交给了你,如释重负,以后,辛苦你了。”
这样一个重担原该是皇帝担起的,可是皇帝没有能力,他的儿子没有一个能像李初一样出色,他便只能将大唐的重任全都交给李初。
“我知道会很难,可是父亲没有办法。如果你哥哥还在,会有你哥哥和你一路同行。但终究这条路到了最后只能让你一个人去走。”帝王之路千难万难,而李初走的这条路会比帝王更难,李治都知道,可是他没有办法了。
李初握住李治的手,“此生守护大唐江山,守护李氏,儿甘之如饴。”
不想李治在最后因为对她的愧疚而放不下,走不开,李初告诉李治这条路,她选择走,从一开始就是她选择的,所以她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