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 >

第243章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243章

小说: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我想母亲也不会由着我管的。”管一个将来想当皇帝的女人,李初自问还没有这样的本事。
  “那你就不要管,只要看着就好。像现在这样置身于世外,这些事本就与你没有关系。”事情是她和李贤之间的事,关乎着权利,更是她和男人之间的争斗。
  武媚娘想要赢,但是她也很清楚,想赢并不容易,一步一步她要小心谨慎,更要懂得把握机会。
  李初轻声地道:“母亲,我希望母亲可以答应我一件事。”
  “好。”难得的武媚娘既然连问都不问是什么事,一口答应下了李初的要求。
  “不管母亲想做什么,我都不会阻止母亲。母亲要答应我不能伤害贤儿他们的性命。”武媚娘出手必然不会手下留情的,可是李初只要武媚娘答应不会伤及他们的性命。这应该也是李治想要的。
  武媚娘道:“虎毒尚且不食子。在初儿的眼里,我竟然比老虎还要狠毒吗?”
  李初解释地道:“我只怕将来有一天很多事情由不得母亲。太多的人会揣测母亲的心思,还有审视朝局做出一些他们认为可以让母亲开心的事情来。我有言在先,是希望母亲不要支持他们任何一个人。如果有人胆敢伤害我的兄弟,我定毫不犹豫的杀了他们。”
  这番话,武媚娘相信李初绝对会说到做到。
  “好,如果有人胆敢动他们一根毫毛,你只管杀了他们。”武媚娘相信李初,比相信自己还要相信。
  所以,如果将来真有那样的一天,那么武媚娘愿意让李初按她的心意去做。
  “天后,安定公主。”母女达成了一个约定,脚步声越来越近,适时的都止住了话题。
  见礼的声音传来,李初抬头看向那长得玉树临风的道士,淡淡地应了一声。
  “贫道多次见过太子、英王、相王,却是第二次见安定公主。”明崇俨开口,李初道:“确实。”
  眼前的这个倒是会见到李贤、李哲、李旦,都是因为李治和武媚娘让他们去见,但李初虽然日常进宫,李治和武媚娘都清楚李初不喜欢这些神佛之事。
  就算李初时常去佛寺,更有袁天师教她一身的好本事,她敬重的是他们的为人,却不是他们的道法。
  “明道长,你且为安定公主看看面相。”武媚娘素来都是直接的人,方才李初提起他们夫妻给所有的儿子都看过面相,独独她却没有。
  其实很多年前三位得道高僧和道长为李初看过的面相,那句定论李初是大唐福星的话,过去了这么多年,真真假假的武媚娘都弄不清楚了。也罢,今天正好明崇俨和李初碰上了,就让明崇俨为李初仔细的看看面相。
  “贫道正是为此而来。”明崇俨笑眯眯的看向李初,直言不讳,他就是为李初而来的。
  “请!”武媚娘明了明崇俨不知如何知道的李初进宫,所以为李初而来。那就请他一观李初的面相吧。
  李初站着由明崇俨看,上上下下的观李初的面相。
  “敢问公主的生辰八字。”打量了半响明崇俨朝武媚娘询问李初的生辰八字。
  武媚娘将李初的生辰八字道来,明崇俨听着掐指算了半响,“公主该是早夭之相,但公主死里逃生,自此与大唐的命运缠绕在一起,同样也和天后息息相关,公主在,大唐宁,天后必也安然无恙。”
  这样的一番定论,听的武媚娘一愣一愣的。
  “有大唐才有天后。也才能让天后往后更进一步。这一切都少不了安定公主。将来天后的一切定也会有安定公主承继。”明崇俨觉得说得还不够清楚,因此赶紧的补充,听得李初心惊肉跳。
  萧太后:“群主,在你以为一个道士会拉你后腿的情况下,他却推了你一把是何心情。”
  对于明崇俨这个人啊,萧太后她们的感观并不好,一个挑拨人间母子关系的人,虽然这或许就是武媚娘有意为之的,但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李初进宫来摆明要找人麻烦的时候,太后们可是十分同意的,连连的附和,就是想李初把这个假道士的皮拔下来,结果倒好,人家这哪里是想对付李初的,帮李初还差不多。
  吕太后:“承继天后的一切。这个信息落在武后的耳边,她是何心情?”
  提醒了所有人赶紧看武媚娘的脸色。武媚娘此时的脸色同样很震惊,显然没有想到明崇俨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明崇俨在这个时候再一次开口道:“公主能文能武,非太子和诸王可比。而且公主仁厚,与天后一心,天后有公主相助,正可谓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完全傻了眼,相交绝对想不到有这样的一天会被一个道士牢牢的将她和武媚娘拴在了一起。
  不,是告诉武媚娘她的重要性。
  李初想捉头,为难极了,这个道长,他到底是有真本事,还是假的?
  好奇得半死,同样也为难得半死。要是他能像对待李贤一样的对她,李初能把人怼死,现在人家却一个劲的说她的好话,叫她好为难啊!
  萧太后:“群主,坚定你的初衷,打击这个臭道士,你是为李贤而来的,不能忘记这件事的啊!”
  李初想想也对,不能因为人家说了一通对她有利的话就忘记自己的初衷,这是可耻的。
  “明道长对我的事知之多少?”李初震惊是震惊,可是没有忘记最最重要的事,虽然面带笑容,还算问得客气,总觉得有杀气。
  明崇俨轻声地道:“陛下和天后一直都对公主赞赏有加,可是贫道很清楚,公主并不相信我,或者更贴切的说,公主不喜欢贫道。”
  李初坦然地承认,“不错,我确实不喜欢你,不喜欢你一个方外之人,跑到长安来装神弄鬼,更不喜欢你借所谓的神佛之嘴,陈时政得失。最后,挑拨离间太子和母亲的关系。”
  听到这样直白的话,明崇俨脸上的笑意更深,“公主果然是直率之人,心里想什么都敢说出来。贫道佩服佩服。”
  连声的说着佩服,何尝不是对李初的肯定,明崇俨继续地道:“有些事公主比我清楚。贫道虽然是方外之人,可是生于大唐也该做利于大唐之事。”
  “不论其他,只道太子心胸,公主以为太子的心胸可堪大任?”明崇俨看出李初的不认可,显然并不认为明崇俨的心里真能有家国天下。
  明崇俨早就习惯了旁人对他的轻视,但并不在意,不论他人如何,只说李贤,李贤是什么样的人,李初不知道?
  “那也不是道长应该直言相告的话。”从李贤的身上入手李初一时无话可说。
  “贫道并不相信公主是个对修道之人有偏见的人。天下人,天下事,谁都有资格提出心中的看法,听闻公主办了一家百姓日报,报纸中刊登的很多真知灼见并不是朝中重臣所写,而是寻常的百姓,更有像贫道一样的方外之士。”
  不得不说明崇俨确实对李初了解甚深,连李初的手里都有什么,做了什么事他都一清二楚。
  李初道:“是的,确实有像明道长一样的方外之人,但是,他们更明白,天下太平不宜蓄意挑起争斗。所以他们不会像明道长一样,急于上位,明道长敢说自己不是爱慕权利之人,你不想要荣华富贵,名利双收?”
  明崇俨笑了笑接话道:“贫道虽然修道,但亦好荣华富贵,名利双收,公主认为不可?”
  不能说李初认为不可,而是有些人明明就是一个□□,偏偏还要立贞节牌坊,那就让人很生气了。
  所以,明崇俨承认自己就是一个好荣华富贵,想名利双收的人,李初还真不好踩人这点人设了。
  “贫道对天皇和天后说过关于太子的一切,其实公主很清楚,太子确实不堪承继。如果太子是一个能纳谏如流的人,当日能够辅佐孝敬皇帝的公主殿下,一定也会尽心尽力的帮助他。可是,他连公主都不能用。这样的一个人怎么有资格成为太子承继大唐的天下?”明崇俨这话说来眼中的失望不曾掩饰。
  吕太后:“群主这个人好像不是那种骗子。”
  宣太后:“略有同感。”
  孝庄太后:“修道之人也不是不可以参与政事,虽然他的话说的难听了些,而且也确实有挑拨离间的嫌疑。但李贤是什么样的人咱们也不能否认。”
  听着明崇俨的解释完全就是站在大唐的立场,为了大唐着想,才会指出李贤的诸多不是,全然存的都是一颗为国为民之心。
  “人是会变的。此时的太子或许不够格,不代表将来也会。”太后们的话,李初扫过,还是专心的应对明崇俨,“为臣也罢,为民也好。思家国安定,不挑是非,太了有改,当以太子进言,令太子改之,若太子依然不改,方可进言陛下天后,以令陛下和天后改之,而不是如明道长一句定言,太子不堪承继。”
  “明道长啊明道长,你看出来的事,难道天下的人都看不出来,所以需要你直言不讳的讲出来,让所有人都清醒?”
  这话说来,明崇俨道:“贫道不敢。”
  天下间的聪明人有多少,明崇俨万不敢说自己是最聪明人的一个。
  “那么明道长说说为什么那么多聪明人看出了太子的缺点,却没有一个人向明道长一样把话说得如此直接?”想把李初绕进去,让李初认可他是一个真正忧国忧民的人,他会评价李贤不堪大任,都是因为李贤确实如此?
  好一个心怀天下的道士!只是他要证明自己,天下的人,难道他们就不需要证明自己了,踩着一个太子上位,这样的事传扬出去,明崇俨定要名声大噪,明崇俨这样一个聪明人,会不懂?


第120章 明崇俨死
  被李初这样的直问,明崇俨第一次露出了惊愣的神情。
  他是以为自己说服了李初了,正要大松一口气,没有想到李初居然能想到从另外一个角度揭穿他的虚伪。
  “公主进如此不喜于贫道吗?”明崇俨很快的收起脸上的表情,不再让自己情绪外漏,而是如同一开始一样的平静温和。
  “我不喜欢你,因为从一开始你的出现就是一场骗局。除夕的宴会上围在你们身边的那些火是怎么回事?你想让我给你表演一下吗?你打着忧国忧民的借口,评论朝事,指责太子的不是。你只看到太子的缺点,那你看到太子的优点吗?”李初不会轻易的让人绕进去了,明崇俨装得就算再像也没有用,明崇俨从一开始的出现就是一个骗局。
  “身为人臣知太子之不妥,可以谏言,却不该道出不堪承继四个字。你是臣子,可以为天皇和天后出主意,让他们如何拨乱反正,想办法改掉太子的缺点,却不是从一开始就让身为天子,为父母者舍弃自己的孩子。你之所言,既有违于天理,更有悖于伦理,枉你自以为聪明,却不懂得天下思安,家亦思安的道理。”
  “你让皇帝和皇后对太子不满,那么太子是什么下场?没有给太子改过的机会,直接就把太子废掉,你就是这么忧国忧民为国尽忠的?而且你敢说。英王李哲,相王李旦他们会做的比太子更好?他们就确实的比太子更出色吗?”
  自己的弟弟都是什么德性,李初比任何人都清楚。可以说李治和武媚娘生的四个儿子。最最出色,最有本事继承大统的人就是李贤。
  李初冷笑的看着明崇俨,“我就剩下三个弟弟,除了一个太子被你说得不堪承继,你是指太子的品性不成,那么英王李哲,相王李旦,你就觉得他们的性格没有问题了?”
  比起李贤来,李显和李旦的性子更是有大问题。
  一个两个的都是性子软厚的人,如果说李贤不堪承继,他们两个,完全就是只能当个闲散王爷,好吃好喝的供着,做事绝对不能。
  明崇俨这下的脸色是真难看了,李贤的缺点他都能如数家珍,难道李显和李旦他就不知道?
  刚刚他解释了李贤不堪承继的理由,算他说的在理,但是他是不是也该解释一下李哲和李旦的事,他们两个人就真有明崇俨说的那么好。
  “貌似太宗。形似而神不似。连太子你都说不堪承继。英王和相王,你怎么就觉得他们可以担起这个天下?原以为你是个有眼光的人,没想到你就是这样有眼光的。”
  李初一番话怼下来,因为明崇俨一番话差点洗脑的太后们也一下子清醒了过来,脸色那叫一个不好啊,她们竟然被一个道士忽悠了啊!
  什么李贤的缺点,李贤有缺点,李哲和李旦就没有了,他们的问题更大,尤其是作为一个太子,未来皇帝的缺点,大得无法忽视。
  “好了,别冷嘲热讽的。”明崇俨一下子被剥了皮,无法反驳了,这个时候就是武媚娘出声了,“你的弟弟,还想让人一直说你弟弟的不是?”
  李初……别以为她听不出来武媚娘就是偏袒人。
  听出来了,那她都把明崇俨的脸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