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 >

第235章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235章

小说: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初应下一声,让李末继续去看她喜欢的一切,想买的就买,想看的就看。
  这样一逛,月都快到半空了,宵禁也到了,李初道:“我们要回府了,再不回去南衙禁军要将我们捉进大牢了。”
  “他们敢,他们要是敢捉我们,正好让我进去看看大牢是什么样子。”李末不害怕,倒显得十分的期待,李初可不想让李末以身犯法,就为了进大牢看看。
  “末儿,什么事都可以试,可是有违大唐律法的事我们不可以试,我们是大唐的公主,受大唐百姓供养,哪怕不能为大唐的百姓做很多利于他们的事,也不可自毁百姓对我们的尊敬爱护。”李初苦口婆心的教导李末。
  李末听着微微一顿,问道:“一个犯法的人,不管是因为什么初衷,可是总是犯了法,犯了法,就会坏名声?”
  “更会让你失去许多人对你的信任,他们会在想,一个不懂守法的人,他有什么可以值得他们相信?”李初顺着李末的话提醒李末,让李末可以加深这种念头的,不要,也不能犯下这样的错。
  “法是用来约束人的,不仅仅是普通的百姓,也是我们这些达官贵族,百姓若是心中无法,就会起斗殴之心,达官贵族若是心中无法,就会草菅人命,贪污受贿,目中无人,我们如果想管别人,就得要自己先守好规矩,身正而无畏。”李初更同李末讲起课来,十一二岁的人,最是叛逆的时候,得讲道理,不管她将来怎么中二,都不能忘记自己要做什么事的前提都是不能犯法。
  李末听着李初难得严肃的话,郑重地点头道:“我记下了。”
  “乞丐婆子,竟然敢偷我们店的东西吃,打死你,打死你。”这么走准备回府,不想却在一家酒楼前看到三四个人在踢打着一个衣衫破烂,辨不清面目的人,李末可是个善心的孩子,看到了立刻上去喝道:“你们住手。”
  正在打人的青年们听到一喝顺着声音看了过去,脸上挂着笑容地问道:“小娘子,这婆子偷我们的东西,我们就是给她一个教训,没有其他的意思,这点小事就不劳你操心了。”
  看李末的衣着打扮,那是富贵之人,酒楼的人总有点眼色的,更别说站在李末后面的李初了,那眼神往青年们身上一扫过来,青年感受到了压力,正是因为如此,对李末客气的说话。
  “就算偷了你们的东西,那你们也别把人往死里打,想要草菅人命吗?”李末可是才听李初说了一通的课,这就立刻的用上了,目光望向青年们,显然是不满他们这样动手打人的。
  “看小娘子说的,打死人是不曾有意,但也要给她点教训,也让那么想吃白食的人瞪大眼睛看清楚了,我们这酒楼不是他们可以随便来闹事的地方。开门做生意那不是开门做善事,小娘子要是不想让我们打她,不如帮她把吃的东西那钱给付了。”
  青年是个聪明人,打人,不过是因为拿不到钱,只能出的下策,要是有人愿意帮这个婆子出钱,那就用不着脏他们的手了。
  李末拧紧了眉头,李初在后面已经丢出几个铜板到青年的面前,青年身手不错,一下子全都接住了,一看手里的几个铜板,倒是想开口的,李初道:“想来她不过是进去抢了一些剩饭剩菜来吃,就你们这样的酒楼,她这样的人进去了,你还能给她上好酒好肉?这点钱,绰绰有余。”
  有理有据,就算眼前的人想反驳一二,面对李初那双洞察若明的眼神,只能客气地道:“夫人说得极是,多谢夫人了。”
  给了钱,那就是他们的客户,青年最后道的一声谢,不再看那婆子一眼,带人往里去了。
  那被打得都绻成一团的婆子似乎意识到自己得救了,而救她的人就在她的跟前,连连朝了李初和李末磕了几个头,人爬起来就想跑。
  “等等,你等等。”李末出声喊住婆子,朝李初道:“姐姐,我们不如带她回府,府上的人不少,要是她手脚利落,不如给她一个差事,也好过她这样。”
  李末是起了善心,李初笑了笑道:“好。”
  只是一个人而已,倒是没有什么关系,带回去,可用或是不可用,一查就知,若是可用的就留下,不可用的就把人赶出去。
  “你听见了,你可愿意?”李末得李初的同意,赶紧问起婆子,那磕了头就想走的婆子听到李末的话自是感激涕零的,回头又是冲她叩头,却发不出声音来。
  李末也发觉了,不太确定地询问道:“你不会说话?”
  婆子磕头连忙摇头,她是不会说话,一直都不会说。
  李末有些犯难了,婆子一通比划,李末是看不明白的,李初瞧着问道:“你说你会写字?”
  婆子没有想到自己比划有人看懂,连连点头,李初道:“好,若是想随我们回去,你就站起来跟着。”
  李初是不想拂李末的意,李末竟然想把人带回去,那就带回去,至于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会不会是别人派来的人,日久自会见人心,她那府上,有着别的主子的人并不在少数,多一个也不多。
  婆子乖乖的跟上去,李末朝李初小声地道:“会写字的人,却是一个哑巴,这好奇怪!”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你啊,不要太好奇,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追根究底最后吃亏的会是好奇心太强的人,记下了?”李初同李末小声地说着,也是劝她不要好奇心太强,会给自己招来祸事的。
  李末小声地嘀咕道:“有父亲和母亲在,我才不怕。”
  后台如此的强大,好奇,她就是好奇也不怕。
  “你啊,就没有想过有一天父亲和母亲来得不够及时你该如何是好。好奇要有度,不能事事都追根究底,心里有了数,不多问,不多管,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你把自己知道的事,想知道的事都嚷得天下皆知,会有人觉得你做得很好,为此而感激你?你知道的,不代表是别人愿意知道的。”李初一番玄之又玄的道理说下来,李末拧紧了眉头,可怜巴巴地看着李初道:“好难懂。”
  李初莞尔一笑,“待将来你经的事情多,自然就会明白,我现在和你说的话,落在你的耳朵里,那就是几句不值一提的话,来日吃了亏,你会明白的。”
  教是要教的,不代表教了就确定保证李末听进去,记在心上,将来总会有人来教会李末的。
  “听姐姐这样说,我觉得我还是不要知道的好。”李末是个聪明人,很快的感觉到不对,吃亏才能学会的事,不如还是不要学的好,否则将来她是要吃上多少的亏才能学得会?
  李初更笑了,“这可由不得你,人在这世上有太多身不由己的事,纵然你我是公主也一样。”
  拧紧了眉头,李末嫌弃地道:“长大了一点都不好。”
  这话说得李初更是笑了,“不好吗?谁以前小的时候总说自己要长大,要像我一样。”
  “那是小时候不懂事,我现在懂事了,那我就不想长大了。”李末觉得确实不好长大,长大了要面对的问题太多,多得她一点都不想去面对。
  “那可由不得你,小时候你想长大,不可能让你一下子长大,如今你在慢慢长大了,也由不得你不想。长大,是人的必经之路,避不过,想去避,不如想想怎么样让自己变得强大,可以去面对任何的问题。”早就已经接受长大会面对的种种问题,李初解释给李末听,不管李末是高兴或是不高兴的,事情都由不得她。
  李末嘟哝着,不乐意也不想要这个结果,可是李初却没有安慰她,长大,不是安慰就能抹灭的存在。
  就这样,李初不安慰,李末生气,一路上竟然都不再和李初说话了,一个孩子闹脾气,李初且由着她闹,更不曾说出李末最想说的话。
  “青芜,送太平公主去休息。”人虽然没有到,房间定是都准备好的,李初知道李末在闹脾气,只吩咐青芜送李末回房去,李末气呼呼地回头瞪了李初一眼,跑开了。
  “公主,太平公主这是生气?”卫因小声地说,李初道:“无事,她生她的气,谁都可以生气,她也不例外。”
  看他们公主浑然不在意的样子,卫因道:“太平公主出宫来,简直是找罪受,公主又不是宠人的人。”
  慈心咳嗽一声,提醒卫因最好别什么话都乱说。
  李初给了卫因一个赞赏,“不错,这回卫因看得明白。”
  李末在宫里那是人人都捧着,就怕惹她不高兴,所以事事都如她的意,到李初这儿,李初可不纵人,闹脾气可以闹,反正李初是不会去哄的,话,说出去的是事实,李初定不会为了让她高兴就改了。
  长大,谁想长大,长大了就要自己撑起自己的天,就要去做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可是,终究他们依然要长大,依然的接受长大的事实。
  “人带下去好好安顿,让她将自己的来历全都写出来,其他的事,你们知道怎么办。”李初没有忘记那位婆子,虽然人是李末要带回来的,只是这个时候李末是不会想起如何来安置这个人的。
  “是。”曲和应声去办,人的事全都是曲和在办,哪个人的来历都是他经手查出来的,府里上上下下的人,各自都负责什么事,也都是曲和说了算,李初把这个用人的权交给曲和,曲和做得很好。
  李初交代完即走了,曲和的目光落在那位婆子身上,“跟我来。”
  谁也没有注意到婆子在进入公主府时,眼中闪过的光芒,是不是,她遇到真正的贵人了?
  李初没有把婆子的事放在心上,可是曲和却在半夜将婆子写下的东西十万火急的送到李初的面前,李初好在没有睡下,曲和急急地道:“公主请看。”
  好久没有看到曲和的脸变成这样了,因此李初接过他递来的纸,三大张的纸啊,写得满满的,上面的字十分端正,可见是经过多年练成的,能写出这样一手好字,难得,难得。
  待看完上面的内容,李初的眼中闪过惊讶,“这件事有多少人知道?”
  “除了奴,并无他人得知。”曲和是第一个经手这份东西的人,因此在看完后的第一时间就给李初送上来了,眼下,不过就是想看看李初还有什么样的吩咐。
  “这上面所指的人,素日行事如何?”李初对于满朝的臣子都有相对的评价,曲和来的时候也将相关的文书取来,给李初送上去。
  李初在看完的人的全部履历后,拧紧了眉头,“既然是因为上官仪发迹的。”
  “公主此人深受天皇和天后的信任,仅凭一个婆子的几句话,若是将此人捉拿问罪只怕不可行。”曲和有些担心的提醒李初。
  “所以如果想要将此案定论,就得拿出真凭实据来。你去仔细的问那个人,不妨明明白白的告诉她,如果想要将一个朝中大臣拉下马来,只凭她这些话不够的。问她要证据,如果她有证据可以证明,那么这件事我会帮她做到。”李初的眼中闪过坚定,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公平了,如果明知道有人取而代之,她一个当公主的也不去管。将来这个大唐的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
  “此事是否要和天皇和天后说说?”曲和纯粹就是询问李初的想法,毕竟这件事关系重大,尤其这个人还是李治和武媚娘的重臣。这么多年来为人行事还算出彩。
  摇了摇头,李初答道:“没有证据之前谁都不许说,这是朝中重臣,没有证据就胡乱说话。这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她很清楚李治和武媚娘是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不能轻易的把这件事捅出去。
  曲和听明白了,应下一声是,李初再叮嘱地道:“这件事你去查,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是。”明了李初的意图,曲和应得十分爽快,这就退了下去。
  一旁立着的人,虽然听到李初和曲和的交谈,但是他们都不清楚事情的始末,听来也是云里雾里。而李初在最后吩咐了曲和此事不能让别的人知道,所以一般人也不敢询问究竟怎么一回事。
  只是这夜李初竟然一夜不眠,人就坐在踏前,手里拿着曲和送上来的两份东西,别的人不清楚曲和到底送来的是什么,可是太后们一清二楚。
  萧太后:“这样的事屡见不鲜,群主想管想要杜绝只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李初:“世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正是因为不容易,所以才更要做。竭尽全力的去做。”
  事事若是都知难而退,那么还会有谁来坚持这个世界的公理,或许一个人能做的太少然而还是得做。
  李初握紧了双手,“我有一个想法。”
  她才说完吕太后已经接话:“这种查案的事最好的人选当然是狄仁杰了。”
  不错,李初正有这个打算。事情是不能告诉李治和武媚娘不错,可是狄仁杰是正直聪慧的人,像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