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 >

第130章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130章

小说: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破人心的目光说出他此生最最在意,最最不愿意面临的一切,他要是敢拿此立誓,好,李初容他再继续说下去。
  但并非全无私心的人,而对李初的咄咄逼人一时无声,武媚娘再一次开口,“都退下吧,陛下累了。”
  被李初逼得没有办法再硬气的进言想让李初去突厥和亲的人,总不能连武媚娘递他的台阶都不受,再和李初僵持下去吧?
  谁能知道连立誓都敢说出口的李初最后能再说出什么样的话?
  “臣等告退。”告退,告退,必须的告退,李初不是一般的公主,看李治全然不管,一心要护着李初的样子他们就该明白,往后少和李初杠上,杠一个李初他们原以为很容易的,不想李初已经不好对付,背后更是靠着李治。
  终于把臣子都打发了,李初没有说话,从曲和的手里拿过食盒,“父亲莫气,来尝尝我的手艺。孩儿最近研究厨艺,收获颇丰。”
  李治听李初绝口不提和亲一事,知李初压根没有放在心上,作为正主的李治适才气得不轻都不禁叹一声,又迅速收敛了怒意。
  “初儿既然亲自下厨,媚娘来,我们一道尝尝。”李治轻声地招呼武媚娘过来,一道试试李初的手艺,武媚娘原就在李治的身侧,她知道李初最近一直都在研究,厨艺,眼下看来,李初是有所成了?
  武媚娘走到案前,含笑地道:“妾借皇上的福气,可以一尝初儿的手艺。”
  可不是,李初就是为了李治才会亲自下厨的。
  李初赶紧的道:“不管初衷为何,最后只要是父亲和母亲都能得利即可。父亲,母亲快来尝尝。”
  一语双关,想是李治和武媚娘都能听懂。
  李治绝口不接话,倒是指着桌上道:“收拾收拾,我瞧瞧初儿都做了什么好吃的。”
  案上都是折子,各种各样的折子,德福暗松一口气,还是他们公主殿下好,来得及时,火灭得也快。
  德福听命上前收拾折子,李治想起什么道:“折子给初儿拿过去,我们吃的时候正好你看看,与突厥的决战该结束了。”
  让李初看折子什么的,武媚娘并无异样,李初惊得不可置信地问道:“父亲,你莫开玩笑。”
  “并无玩笑,你看看。”李治认真地告诉李初,德福不管许多,只管收拾案上的折子,至于是放好还是拿去给李初看,再议再议。
  曲和已经将食盒里的菜拿出来摆上,四菜一汤,刚打开李治便闻到香味,“不错,闻起来很香。”
  压根没有把李初的震惊放在心上,意示人给他筷子,李治接过拿在手上,夹了离他最近的一道菜吃了,入口即化,口感甚佳。
  “嗯,不错,初儿手艺不错,不像是第一次下厨的。”李治吃了感觉极好,随口的一句,李初只当作没有听见,上辈子的事早就过了,这辈子她就是第一次下厨,熟练的过程中做了多少试验都不能否认她第一次下厨的事实。
  李初放开折子的事不提,给武媚娘亦递上筷子,“母亲也试试。”
  看李治颇是享受的样儿,武媚娘取过筷子夹了一口食下,一眼看向李初,不想李初连下厨都颇有天赋,果真是天之骄子?
  脑子闪过的念头,武媚娘并未说出口,点头赞道:“不错!”
  得到武媚娘夸赞,李初眉开眼笑的,李治连着又试了其他的菜,每一个都让他满意,最重要的是吃了口齿留香。
  “吃着像是肉,却不是肉,怎么做的?”李治吃完问起一开始心中存的疑惑,适才没有吃完不必询问。
  李初俏皮地道:“自然是用菜做出来的,父亲的身体往后要忌食,尤其不宜多吃肉,味更不能过重,只有这样才能调养好父亲的身体。另外,如此菜色要是拿出去卖,父亲和母亲以为如何?”
  要做生意的人,群里的太后们都盯着,李初就是想忘记都忘不了。
  李治挥手道:“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朕信得过你。”
  信得过三个字代表什么武媚娘最是清楚不过,如同她也相信李初一样。
  “看折子去。”李治没有忘记自己一开始的打算,意示李初赶紧的看折子去,李初皱着一张脸道:“父亲来真的。”
  李治点头道:“自然是真的。快看,看完之后告诉我,顺便去看看你哥哥。”
  顺便什么的,未免太坑了,李初无奈地道:“父亲,哥哥的折子怎么能让我来看。”
  “弘儿那里已经有人送了一部份过去,看完,你过去看看他,一道商量然后一起给我上个折子,把我想知道的事说说。”
  李治把目的一摆明,李初……
  “你明明是想听哥哥的意思,为何要拉上我?”李初觉得凡事总是留一线的好,跑到李弘的东宫和李弘一起讨论折子,再一道上折像什么样?
  李治一眼瞥过李初,“让你做事很难?”
  “父亲不如让我们每一个都给你上个折子,那也比我去寻哥哥商量后一起上折的好。”李初抗议,李治做事不靠谱还不许人说了?
  武媚娘出言相劝地道:“陛下,初儿说得没错,弘儿眼下的压力不小,万万不可再给弘儿施压,太医们都说了一定要让弘儿静心安养,切忌多思多虑。”
  凡事总要想想怎么样才能对李弘真的好吧,李弘的身体是他们最最在意的事,若是李弘真的因为他们施加的压力太大,身体有个损失,最最心疼在意的人是谁?
  李治才想起此事,李弘的身体……是啊,太医早就说了,李弘的身体要静养,万万不能乱来,若是有个万一,后果不堪设想。
  “罢了罢了,折子看完,随后给我写出法子。”李治退而求其次,主意依然让李初出,谁都别想拦着。
  只要不是让她到李弘的面前刺激李弘,让李初怎么样都行。
  武媚娘笑笑地道:“正好,妾也想看看初儿对朝事所知几何?”
  群中的太后们在此时出言了,宣太后@李初一记,“群主,莫不是武后以为你在跟她抢权?”
  绝对的有可能啊!李初何尝心中没有这样的担心。
  可惜的是李治压根不觉得,冲李初道:“多向你母亲学习。”
  “陛下说笑了,我都是陛下教的。”武媚娘面上含笑着,李治一顿道:“皇后的本事却不是朕教的。”
  听得李初胆颤心惊,武媚娘行事像谁,各自都是有数,武媚娘在最好的年华,最是好学上进的年纪进了宫,在李世民的身边呆了近十年,李世民的所作所为尽都牢牢的刻入武媚娘的骨子里,还真不是李治教出来的武媚娘。
  “孩儿以为所有的谋心识人之术都是一脉相承的,竟然不是?”武媚娘心里怎么想的李初不可知,但李初并不想让武媚娘难堪,因此插嘴说上一句。
  李治自觉失言,是啊,他确实不应该在李初的面前如此说起武媚娘,但武媚娘的行事与李治的风格并不相同,相较之下,李治将自己要教的,想教的都教给李初了,武媚娘的本事,他同样希望李初可以学到。
  “再说了,父亲怎么知道母亲的本事我没有学到。难道要说出来的教导才是教导?观言行举止,孩儿不能学了母亲的?”李初侧过头问起李治,同时看向武媚娘问道:“母亲以为呢?”
  武媚娘认同地点头道:“妾一直认为初儿是好学之人,用不上的时候自是看不出她同谁学的本事,用上的时候自可一目了然。人心,权谋,一脉相承。陛下以为呢?”
  含笑地望向李治,李初要是再察觉不到眼前两位的气氛有多古怪,她枉费被太后们教了许多年。
  到底是又出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搞得李治和武媚娘又是暗流涌动的?
  当着她的面都交起锋来?
  萧太后@她一记,“看折子,高宗已经让你看折子,想必折子里一定能知道你群主的想法。”
  对,看折子,她要看折子,李治让她看折子她就乖乖的看折子去,暂时莫管两人。
  “父亲,母亲,我看折子,我看折子。”李初提醒他们,她乖乖的听话做事去,你们二位有事没事都别闹了,让人看得心惊。
  “看吧,看完了写写你的看法。收拾收拾。”李治都吃完了,桌上的碗筷还没有动,提醒一声,人往殿内去。
  李初看向武媚娘,武媚娘自然而然地坐在李治的龙椅上,“看吧,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在这儿。”
  说实话,李初巴不得她不在这儿,但是她没胆子赶人,只好老老实实地应一声是,让人给她搬个案几给她看折子。
  “别怕,以前你父亲也偶尔让你看折子,你且当从前一般就是,用不着担心害怕的。”武媚娘看出李初的紧张,劝起李初来。
  你什么都知道,更特意的提醒人,是想吓人还是安抚啊?
  李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母亲,这是奏表,不是谁都能看的,偶尔看几份是因为父亲让我看,现在全让我看,我紧张不应该?”
  倍儿老实,她是一个好孩子,突然得到如此殊荣,心里总有些不安。
  武媚娘朝她笑了,“无事,凡事有一就会有二,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只管安心的看,胆子一向大的你,用不着为此事不安,用不着。你父亲现在做的都是他认为自己应该做,而且是利于大唐的事。”
  宽慰李初,让李初用不着把此事放在心上,风轻云淡地让李初想捉头,她果然道行太浅。
  “可是初儿,你要知道,一但你迈出一步,往后你再没有回头的余地,不会有人允许你回头的,你确定你要走?永远都不会后悔?”武媚娘郑重地提醒李初,更将自己的心里话道明,“站在我的立场,我并不希望你走出此步,因为我走过的路,我比谁都清楚此路有多难走,稍有不慎,迎接而来的将是无尽的深渊,摔下去更会粉身碎骨。”
  是的,前路会很难,武媚娘仅仅是将危险都告诉李初。
  “虽然你父亲对你寄以厚望,可是同样会尊重你的选择,你只要道一句不愿意,那么此事我会为你劝服你父亲,不是非要让你担起天下的重担不可的。”武媚娘凝望着李初,她不能确定李初现在走的路,面临的危险,李初懂是不懂,无论懂与不懂,她都应该劝李初一回,让李初将来不会后悔。
  李初想了自己,想了群里的太后们,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想成为一个任人摆布的人。
  生在皇家,不想让人随意地摆布她的命运,她要怎么样?
  强大,足够的强大,只要足够的强大,她就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
  原本她选择的是另一条路,以商道为始,将来能够让人不再无视于她。
  现在李治给她另一条路,让她可以走得更快一些,更稳一些,或许是有危险的,但说一句没良心的话,有武媚娘在前面为她顶着。
  李初朝武媚娘扬起笑容,“当年母亲在开始的时候怕吗?”
  单纯仅是好奇地问,并非要武媚娘一定得回答不可,李初已经道:“我相信母亲哪怕害怕,可是想到将来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不用由人决定生死,母亲定是愿意牢牢的捉住机会,不肯放过的。时至今日,我更相信母亲无悔。”
  “我是父亲和母亲的孩子,我的父亲能不畏人言用母亲,我的母亲能不怕刀山火海前行不退,我怎么能比你们都不如?”说着说着李初语音一转,俏皮地向武媚娘吐了吐舌,“再不济我还有你和父亲,还有哥哥,足以。”
  李初觉着地说,她可是他们的孩子,就算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起码得不坠他们的魄力吧?
  武媚娘听完李初的话,微怔后却笑了,是啊,她都不怕走过来的路,她的孩子更多不会害怕的,她不必太担忧。
  更何况她的孩子说得没有错,当初只有她自己,她都能一往无前,现在到李初,别的不敢保证,她却一定会是李初最坚实的后盾。
  “好。”李初能够想清楚,决定了以后的路要怎么的走,甚好!
  李初得到武媚娘的一声好,暗松一口气,太后们的心早就提起来了,此时何尝不是松了一口气,
  吕太后:“我是真担心武后自己出头,却容不得旁人出头,要是如此群主可太难。”
  萧太后:“还好还好,武后不是小气的人,不至于容不下群主,真是李家祖宗保佑。”
  说着李家祖宗保佑的萧太后怎么听起来那么渗人呢?
  李初拿着折子看起来,“请母亲赐教。”
  既然各自都已经打定主意,都不怕前面的路有多难,那就走吧,一往无前,再不后退。
  母女二人分坐,各自查看奏折,太后们都帮忙看,随之与李初总结,“看得出来武后在朝中的势力已经很大了。”
  李初何尝不是看得惊心,难怪李治不高兴,换了谁来都不高兴,武媚娘捉住一切的机会壮大,利用李治一次一次的放过,不断地蚕食大唐的各方势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