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因蓝-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索了几秒,姜可笙才柔声回答:“胜鑫的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在每一个调查和谈判环节都要更谨慎。”
“您从我刚来领克的时候,就一直带我一点一点向项目核心靠拢。这是我第一次在规模这么大的项目里做比较核心的工作,对这个级别的项目工作流程,有了比较清晰完整的认知。”比起平时在会议室里的强势,姜可笙的语速不快不慢,每一个字很诚恳。
她是真的感谢陈琳。
按理说,作为李知运空降后带来的人之一,陈琳应该处处刁难她。但实际上,陈琳反而要比李知运更上心她在每一个项目中的成长。
以前在投行,公司规模大团队人员多,每个人都只是负责其中一小部分的工作。如今的很多工作内容,都是姜可笙到领克后一步一步转换多个角色学习到的。
陈琳没有接下姜可笙那一段官方的发言,她将桌上的文件合上:“下周一上午有时间吗?”
“有的。”隐去心底的讶异,姜可笙轻点头。
“那和我一起去胜鑫。”陈琳干脆地安排。
下周一是胜鑫和领克签协议的日子,陈琳居然说要带她去?
办公室内有那么一瞬的安静,两秒后,姜可笙平静的声音响起:“好的。”
心底却已经在狂欢。
“Coco,我记得你刚来领克的时候,我问过你更愿意陪一个团队成长,还是在成熟的公司做一颗小螺丝钉。”陈琳站起来的同时有些费劲,要用手撑着桌面。
她走到窗边时,姜可笙才发现她一直穿的都是平底鞋。
陈琳将窗子打开,微凉的风便灌了进来。
她转过身,倚在窗台边:“到了这个节点,已经是时候要想一想你现在的答案,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
即便逆光,但姜可笙似乎看到从不苟言笑的陈琳,提了一下唇角。
那时的她以为陈琳是在考她是否了解风投的工作范畴,判断她适不适合在领克工作。
但如今……
姜可笙的视线落在陈琳不自觉又再度放在腹 * 部的手,又很快撇走。
时隔多年后重复提起以前的问题,她不觉得陈琳只是单纯的让她回忆初心。
…
从陈琳的办公室里出来,姜可笙的脑袋里全是陈琳逆光朝她翘起的嘴角。
大拇指揉上猛跳的太阳穴,她勉强笑着冲陈琳的助理点点头,快步离开。
回到工位拿了水杯,姜可笙刚走到茶水间门外,就听见自己的名字。
“Coco一大早就被Lynn叫去办公室了,你说,这意味着什么?”
“估计是警告吧,Lynn和Zack之间本来就……”
“当时Zack把Coco安排到A组,不就是为了恶心Lynn的么。现在他们两个又说是有那种关系,Lynn肯定抓这次机会反击回去。”
之后,茶水间内沉默了片刻。
姜可笙以为自己偷听被发现,刚打算神态自若地走进去,就听见手机锁屏的提示音。
“我老公今天送我儿子去上补习班的试听课,跟着旁听了半节,说水平太差。你之前是不是给欣欣报的德启家的课,怎么样?”
德启教育?
本来只是欣赏自己黑料的姜可笙闻言,咬住下嘴唇。
一股血气一路冲到颅顶,她深吸一口气拿起手机。
手机在她解锁的同时振动,是一条新消息。
【季昀:蛋黄酥好吃吗?】
第20章 Klein 愚者的爱情是一个轮回……
姜可笙思索片刻,没有直接进茶水间。
她回到自己的工位,想起仍旧在自己车后备箱的那一盒蛋黄酥,拿起手机回复。
【很好吃,谢谢】
将手机按灭收进口袋,姜可笙没再哪怕多看那聊天界面一眼。
领克b市分布的规模很小,不到中午,姜可笙将要一起参与协议签订的事情就已经传遍整个公司。
要处理的邮件太多,她也就由着那些声音去。
毕竟从小到大,她身边的声音就没有断过。
早已经习惯。
午饭后她通常都会去自己的车上躺一会儿,设好闹钟,姜可笙展开薄毯盖在身上。
蜷缩在后座,车内放着轻柔的日文歌,紧绷一天的神经终于放松。
梦见多年前那个黄昏的街角。
那是姜可笙在国外读研的第一年,B市的冬天没有雨雪。天气很干,狂风吹在脸上像无数个刀子。
她疯狂地赶完所有的论文,只为了能提早一些回来,借着圣诞节的新年假期和季昀多待一段时间。
把大半张脸埋在宽大的围巾里,她牵着季昀的手,走在B市的街头。
即便还没倒时差的自己再困,都要强撑着牵他的手多走一段路。
垂在身上的一截米白色围巾被风吹起,和他扬在空中的墨蓝色围巾末端,或近或远。
“季昀,我妈妈说,想过两天有时间两家人一起坐下吃一顿饭。”沉默间,她小心翼翼地开口。
声音透过厚厚的围巾,听起来有些闷。
包裹着她的手心一僵,姜可笙的心也立即揪了起来。
“现在就父母见面,会不会有些早。”
和 * 季昀作为同学从小相处到大,姜可笙太清楚他说话的习惯。
她也几乎可以断定,他的这句话不是问句。
是他一贯的清冷嗓音,但尾音却轻飘飘的。
穿过一条马路,街边的底商正放着旋律大抵相同的歌曲,大多与庆贺圣诞有关。
戴着会亮光发卡的小朋友从他们身边跑过,身后跟着不慌不忙牵手散步的夫妻。
一条街走完大半,她都没有听见他哪怕是一句对刚刚的话的解释。
姜可笙又向围巾里缩了一些,决定放弃刚刚的那个问题:“你想好以后的规划了吗?读完研究生之后,想做什么?”
“我想踏踏实实地做研究,读完图书馆里F区书架上的书。”季昀的答案,和一年前他们刚在一起,面临升学压力时的答案,一模一样。
“我说的是毕业之后。”她又平静地重复了一遍。
季昀的脚步放缓:“可可,你在R大时,去支教过吗?”
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姜可笙抬起头望向他的侧脸。
察觉到她的视线,季昀也偏过头来,嘴角是一如既往的微微弧度。
一双柔和的眼睛,和他面对其他人甚至是竞争对手时,并无两样。
她在季昀的面前,永远不是特殊的。
季昀是一个合格的男朋友,会倾听她的牢骚,会提醒她吃饱穿暖,会随叫随到。
但姜可笙总是有一种错觉,季昀从来都没有在她面前摘下过虚伪笑着的面具。
像极了一个合格的演员。
姜可笙的心底已经隐约有了答案,她摇摇头。
“我大三暑假的时候去大山里支教时,经常会站在很小的土操场上很久。看夕阳西下,还有整个随着夜色降临而静谧的山谷。”
又是一个路口,红灯,他们停下脚步。
“其实,我觉得那样的环境很适合我。”
季昀仰头看向一颗星星也没有的b市夜空,唇边的笑还是刚刚的程度:“我想写我想写的故事,表达自己想表达的观点。有余力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能帮助到别人的事情。”
即便是注意到她写在脸上的失望,他却依旧平和地把所有话说得完整。
“季昀,我不是考研招生的老师,你不用和我说这么空泛官方的话。”她嗤笑了一声,原本缩了一半在围巾里的头抬起。
她望着季昀的双眼,企图像以前那么多年的不自量力一样,找到他眼底的破绽。
这一次,她依旧没有找到。
红灯转绿,身侧的行人纷纷迈开腿。
擦肩而过间,偶尔有轻微羽绒服摩擦的声音。
只有他们依旧站在原地,直到绿灯再次转红。
刚刚的那一阵风已经散了,迎风互逗着的围巾末端又再度垂下。
冗长的沉默后,姜可笙才艰难地开口:“季昀,你的未来计划里没有我。”
他没有辩解,看向她的双眼平静如水。
“我们就到这里吧。”
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从始至终都没有哪怕是一个人愿意为对方改变。
马路 * 对面购物广场空地上的巨大圣诞树,在下一秒亮起五彩的小灯。
天已经彻底黑了,圣诞树顶端最大的那颗星星闪烁着,一切都和一年前一模一样。
浪漫得让她想主动踮起脚,不顾一切地吻上他。
但她最终还是从他的手心抽出自己的手,还笑嘻嘻得装作若无其事:“毕竟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在一个不合适的人身上。”
呼出来的白汽很快便消散在空中。
她和季昀在一起的一年里,没有争吵。
分开,亦没有。
离开时她没有回头,不知道季昀是什么样的表情。
但她知道的是,他没有追上来,手机里的消息界面也因此定格。
她长达十几年的暗恋,终于结束。
三十分钟的闹钟把她叫醒,姜可笙按掉提醒,抬眼望着车顶片刻,才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
薄毯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掉在地上,她坐起身,将薄毯折好。
手脚冰凉才会做这样的噩梦吧。
在心底逗着自己,姜可笙打开车门,整理好身上的套装。
从后座上拾起自己的手机,她瞥了一眼,将车门关上。
旧时光整理
锁好车,她转身走向楼梯间。
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偌大空旷的空间里回荡。
那条未读消息依旧躺在锁屏界面上。
【季昀:最近西海刚开海,螃蟹很肥。我妈妈那天看到你回来,想问问你要不要来一起吃螃蟹。】
…
相隔十公里外的房间里,穿着深蓝色睡衣的男人将热好的牛奶倒入杯中,时不时地望向电脑的方向。
但提示音一直都没有响起。
愚者的爱情是一个轮回。
第21章 Klein 总有人依旧
回到领克,姜可笙手里攥着手机,思绪依旧有些乱。
当年她追季昀的十年时光,消耗了太多的心神。
再有冲劲儿的倒追永动机,总会有想要放弃的一天。
以至于在分开之后,姜可笙半点没有想要谈一场恋爱的欲望。
就像小时候很喜欢吃一样食物就疯狂地天天吃,最后看到那样食物就再也没有胃口一样。
怀念和愿意重来,是两件事。
从办公桌上拿起水杯,她走到茶水间给自己接了一杯咖啡。
浓郁的咖啡香在整个狭小的空间内四散开,冲淡些刚休息后脑内昏头转向的不适。
盯着咖啡机按钮上的文字,姜可笙有一瞬间的失神。
一声“滴”声之后,她才回过神来,叹了口气。
“心情不太好?”
身后突然出现的女声,让姜可笙眉心一跳。
“Lynn带你去签协议是多好的机会,怎么还叹气?”见她没有反应,身后的人继续笑着揶揄。
姜可笙慢悠悠地将杯盖拧好,再转头时,脸上已经挂好淡笑。
她向旁边挪了个位置,后腰抵在桌台边:“不是工作上的事,是家里有些烦心。”
不知道是不是年龄稍长一些人的通病,原本排在姜可笙身后的人把杯子放在机器上,按下按钮,抬眼示意她说下去。
“我的小侄子今年 * 刚上小学三年级。感觉三年级就是家长眼里的年龄分段层,我表姐以前由着孩子随便淘,现在看到开学考的成绩天天头疼。”姜可笙双手摸着温热的杯壁,摇摇头,微皱的眉头看上去煞有其事。
闻言,女同事顺着接话:“报补习班了吗?”
“还没,”摇摇头,姜可笙看向同事的眼底多了些担忧,“这么小的孩子,怕给他报补习班,他就更不喜欢学习了,现在还是以培养兴趣爱好为主。”
“哎唷,这个年龄已经不小了。现在可不比咱们当年,好多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补课,不光是兴趣班。你看Linda家的孩子,英语、奥数、编程、马术,一个都没落下。”
姜可笙不动声色地把杯子握紧一些,自然地询问:“编程和奥数?”
“嗯,编程是在德启上的,奥数好像是阳帆,”接好自己的那杯咖啡,女人一边说着一边盖上瓶盖,“现在少儿编程不是很火么,上个周末我就带我女儿去试听了一下。”
“怎么样?”下意识地问完,姜可笙似乎是觉得不妥,又立刻添了一句,“我怕老师讲课不太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可能他更不喜欢学了。”
“我女儿觉得还挺有趣的,有点像少儿英语,更多是培养兴趣。我给你留一个电话吧,是德启的课程顾问。你和课程顾问聊,更细致专业一点。”
“谢谢,”姜可笙看她拿出手机,也跟着解锁自己的手机,“这个课程顾问我该怎么称呼?”
“小徐,徐年。”
话音刚落,姜可笙再熟悉不过的头像,便出现在新消息的个人名片上。
这世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