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厨杂役的现代生活 完结+番外-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牛肉羹吃起来有爽脆的口感,越吃越想吃。
张素勤喝了一口汤,却忍不住先拿起一根肋排啃,肋排很入味,焦香四溢,底下垫着的土豆片吸了肋排的油脂,土豆香、肉香结合在一起,简直叫人欲罢不能。
张爷爷啃不动牛肋排,就品尝没人动过的豆乳布丁,表面撒着的应当是熟豆粉,豆香浓郁,甜而不腻、入口即化,挖到底下还有惊喜,藏有软烂香甜的红豆。
有点像是果冻又不像是果冻,依然适合老人小孩。
张爷爷吃得差不多饱,就发了一张照片到微信群里,并说道:“每道菜都很满意,不来尝尝你们会后悔的。”
那道豆腐鱼他没吃,是麻辣口味的,但看三个孩子被辣得直吸气还是往嘴里塞,就知道味道肯定不差。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2…10 23:00:27 ̄2020…12…11 23:52: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catty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0章 荔枝肉
像张素勤这样的老顾客有很多, 他们相信许爸,也相信许秧的厨艺,就过来捧个场。
除了这一些人, 新店的优惠也吸引了不少的路人。
还有看了朋友圈过来的。
许秧的店开业,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帮忙宣传了,远在青田村的许胜也不例外。
他当年在桂城卖小吃, 尽管是以学生为主, 但也积累了不少人脉,好几个微信群还在,虽然没刚开始那么活跃,但也没成死群。
而许胜群里的那一批学生陆续毕业,分布于天南海北,聊天的主题也变成了各地的美食。
秦书媛已经毕业三年了,当年她经常光顾许胜的九孔小火锅, 可惜老板不做之后,她就再也没吃过。
不过许胜推荐的许家美食小店味道也很好, 一到休假, 秦书媛就会约上好友去那边打牙祭。
可惜的是, 最近两年许家美食小店一跃成了网红店, 去买吃的要排很久的队。
秦书媛已经很久没去了。
这次她看到许胜群里和朋友圈在推荐一家即将开业的饭店,说是许家美食小店的小老板开的。
许胜更是言之凿凿地说, 当年九孔小火锅的配方就是小老板给的,并且他还把小老板的厨艺吹嘘得多好多好。
秦书媛有些好奇, 正好那天她休假, 就决定约上当年的舍友梅子一起过去探店。
两人毕业后留在桂城工作生活,偶尔一起出来吃吃喝喝,感情很不错, 梅子听说是去探新店,很爽快地答应了。
梅子最近开始做视频,她也不是全职的,就是业余爱好,喜欢跟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
“梅子,走吧。”秦书媛朝一个穿着青色连衣裙的妹子挥挥手,递给她一杯冰的柠檬蜂蜜水。
“我们来的时间比较晚了,不知道还有位置不?”梅子看了眼手机的时间,一点了。
“听说是一点半之后不在接新客人,我们还来得及。”秦书媛和梅子坐手扶梯到四楼,很快就找到了青禾鼎。
她们运气有点不好,没位置了,只能等桌,而在他们前面还有两桌人在等着。
“要等吗?还是晚上再来吃?”秦书媛问道。
梅子摇头,“既然来了,等就等在。”
然后过了一点,她们就发现服务员不在发等位的号了。
梅子非常好奇,就采访招待的服务员:“别家是恨不得等位的客人越多越好,怎么你们还拒绝客人?”
服务员挂着礼貌的微笑:“厨师是需要休息的,若是过于疲惫,会影响菜品的品质,这是对客人的不负责任,所以过了时间段我们就不再招待客人了。”
“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说法。”梅子与秦书媛对视了一眼,突然有些期待了。
好在她们的运气不错,等了十几分钟就有位置了,手机点单即可。
在等位的时候,她们已经把店里的菜单了解过一遍,并低声讨论过了。
这一家店做的并不是说哪一个菜系的菜,应该是家常菜为主。
两人点了一份小份牛腩煲、炒粿条、小份排骨山药汤、荔枝肉。
“这个酸梅汤很好喝,你试试。”秦书媛喝了一口饮料,眼睛一亮。
梅子正在看他们前一桌的上的菜,都是她们没点的。
她拿着手机,征得邻桌人的同意,拍了他们的菜。
“对比一下,看看我们会不会踩雷。”梅子小声说,“不过这酸梅汤确实很棒。”
就是冲着这个饮料,就算菜不好吃,她会考虑给个中等的评价的。
两人正小声说着,隔壁桌的评价就传进了耳里。
“本来以为是新店,味道一般,没想到挺好吃的,我最喜欢这道茶香鸡。”
“我最喜欢的是小烤肉,五花肉烤得焦香四溢,又不会柴,店家还贴心送了生菜。”
“这家位置挺偏的,店家好像没做宣传,我都没看到传单。”
“价格都还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只要一直维持这个水准,我下回出来吃饭还选这家。”
“刚才服务员不是说了吗,会限制客流,给厨艺足够的休息时间,这样还能赚钱吗?”
“赚钱是肯定赚的,可能会少一些吧。”
梅子和秦书媛听了一耳朵,他们的菜就陆续上来了。
山药排骨汤,汤白而不浊,排骨酥烂,山药绵软,山药香、肉香融合得恰到好处。
“牛肉好嫩,底下垫的竟然是黄瓜和茄子,有点特别。”茄子软烂,吸收了牛肉的香味,很下饭。
让梅子意外的是,这黄瓜不知道怎么处理的,竟然没煮烂,不仅味很足,还很爽口。
梅子调整好镜头,一道菜一道菜地试吃并说自己的感想,知道荔枝肉送上来。
荔枝肉装一个类似盏的餐碗里,边缘有黄瓜丝点缀,倒是有几分意趣。
“从外表看,这道荔枝肉很过关,但是大家都知道,这道菜要做好还真的挺难的,反正我吃过这么多家的荔枝肉,没多少让我满意的。”
梅子对着手机的镜头说道:“我们看这荔枝肉,单看外表确实很像荔枝。”
“唔,酸甜可口,这酸味不会刺,很柔和,而且这肉脆嫩、有点酥肉的感觉,不会满口淀粉。”
“而且这家荔枝肉的垫菜竟然不是土豆,也不像马蹄,像是白地瓜,很爽口。”
秦书媛忍不住说;“现在不是荸荠的季节,用白地瓜代替很正常,你快趁热吃,等会荔枝肉就绵掉了。”
最后上来的是炒粿条,这是粤省那边的菜,秦书媛坚持要点的,她喜欢吃粿条。
“看这盘粿条,希望不要太油腻,媛媛,你先尝尝。”梅子说,这盘粿条好不好吃,秦书媛更有发言权。
秦书媛直接装了小半碗,夹了一筷子粿条送进嘴里,她嘴巴动了几下,忍不住加快了进食速度。
“这个粿条好吃,梅子,一点都不油腻,非常香,口感非常好。”秦书媛催促道,“我也不是啥美食家,不知道该咋评价,反正就是很好吃。”
梅子试着尝了一口,同样很惊讶:“跟我们以前在学校吃的完全不一样,粿条口感不会烂,酱香味很浓,口味应当是片甜点,如果是辣的就更好了。”
梅子没再多说什么话,埋头苦吃,两人的食量都还可以,吃完粿条后,各盛了半碗饭,配着牛肉煲下饭。
两人把三菜一汤全部一扫而光,撑得不行,梅子收起手机,把视频保存好:“好好吃,这家店会火的。”
秦书媛点开菜单:“下回我们多叫几个人来,多点几个没吃过的菜。”
梅子点头,见隔壁桌添菜了,他们似乎是听到刚才梅子和秦书媛的话,加了一盘荔枝肉。
两桌的人对视一笑。
梅子拿起手机,这结了账准备走,就见秦书媛正把杯子里的蜂蜜柠檬水倒掉,把酸梅汤倒进去。
她先是一愣,也忙跟着照做,刚才的菜太好吃了,反倒把这个酸梅汤抛到一边。
许秧一直密切关注着群里的消息,见到大家的评论都不错,她不由松了口气。
等客人都送走,服务员、厨师都出来吹空调喝冷饮。
说实话,今天中午招待的客人并不少,但是厨房忙中有序。
除了卢梓鸣,其他几位厨师都是有过后厨经验的,一致觉得改造过的厨房很好,做起事都很舒心。
就是太早下班了些。
不过开业第一天,能有等位的客人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毕竟店里的优惠力度没有非常大。
杨霞卿、叶向东、李知秋等人都是晚上才过来的,许秧亲自招待了他们。
对于店里的饭菜,他们也都给予了认同,跟许秧的手艺比是肯定有差距,但在这样的商场里,肯定是名列前茅的。
为了给许秧宣传,杨霞卿继续拍视频发到网上,她的粉丝这些年积累不少,为朋友宣传,并不会引起反感。
梅子把视频剪辑了下,也发到了几个视频网站,而她没有想到,接着杨霞卿那边的人气,她还小红了一把。
梅子看到评论、弹幕直线上涨,决定再做两期的青禾鼎的视频,说实话,她对甜品挺感兴趣的。
青禾鼎开业一周后,客流量达到了高峰,口碑也做出来了,不少客人十点半就来等着用餐了。
而到了高峰期,外面等位的人更是不少的,倒是成了四楼的新风景线。
毕竟能让这么多客人等位的,也就只有那几家开了多年积累大批老顾客的店了。
这家店成功做起来了,许秧就不再每天待在店里,刘莹和许澈就很上心,对于进货的食材等审查比较严。
配送的食材要是不合格,那就换一家,在桂城,做饭店生意的供货商可不少。
许秧稍微放下心来,准备找下青灵食肆的店址,同时跟齐舟聊聊开店心得。
然而八月底,一个让意想不到的消息把她打懵了,陈显住院了,癌症晚期。
查出来太晚了,手术不行,而化疗的话,身体也撑不住。
陈显本人也不愿意在医院里耗着,想要在农庄里走完最后一程。
陈显生病的消息一放出去,许多圈内的老友纷纷致电问候,有不少更是亲自飞来探望。
许秧一得到消息就赶过去农庄看望老人家,陈显的精神很好,一点都不像是病人。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2…11 23:52:54 ̄2020…12…12 23:56: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地瓜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拾柒 66瓶;深蓝至极 30瓶;地瓜 20瓶;霧琴 4瓶;e月月 2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1章 食肆恢复营业
陈显在和老朋友喝茶聊天, 许秧跟他说了两句话就出来,在池塘边看到了红着眼眶的王海。
王海从初中毕业就跟着陈显学厨了,这位老人就像是他的父亲一样, 除了教予他厨艺,还教他各种为人处世的原则。
“你没事吧。”许秧也蹲下来,看着眼前盛开得鲜艳的荷花说道。
“他的身体一直很好, 也定期体检, 怎么会这样呢?”王海想不明白。
许秧沉默着,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合适。
不论是现世还是修真界,都有无法治愈的疾病。
而她所学均与医无关,对此也无能为力。
王海似乎也没想许秧回答,他自顾自地说道:“我查了许多资料,也问了许多医生,基本都没办法了。”
“我甚至拿师父的八字去算, 去问那些看事的人。”王海显然是着急了,“我说说服师父去看, 你帮我劝劝。”
“……”许秧有些懵, “这种人绝大多数是骗人的, 而且师父不会同意的。”
“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只能试试这样的。”王海声音沙哑,几乎要哭出声来。
许秧沉默了会, 不知道怎么想到了李知秋,“要不, 去青隐寺看看?那里的大师总比较靠谱吧。”
她能理解王海的心情和举动, 换成是家里任何一个人碰到这样的情况,她说不定想到的法子更为疯狂。
这次看过陈显之后,许秧就回去了, 不过她跟王海一直保持联系。
她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劝说陈显的,据说去了青隐寺,并在那附近住了下来。
根据医生的判断,陈显熬不过两个月,所以许秧九月去看了他老人家一次。
陈显的精神状态比许秧预计的要好,人是更瘦了,但精神饱满,每天都去青隐寺的厨房里帮忙做斋菜,帮忙研究了好几道好吃又健康的菜式。
陈显不放心,跟前跟后地看着,陈显不耐烦,就打发王海去给寺庙里的师父跑腿。
“许秧,在这里我感觉挺好的。”王海的状态比上次她在农庄看的时候好很多。
“作息准时,生活简单,对调养身体确实有帮助。”许秧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