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 番外完结 >

第204章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 番外完结-第204章

小说: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 番外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倒是有,不过数量特别少。毕竟不好运输,而且因为价格太贵了,所以能买得起的人非常少。也就是以前那些大资本家买得起了。哎,那些人是真有钱。”
  有就好。
  苏曼脑子里已经想到了如何去谈这笔生意了。
  卖家具这种事儿,当然是找同行比较好。
  人家既然能把家具卖咱国内来,咱就顺着这条线卖出去。
  她又问道,“这些人一般在哪里可以找到?”
  “……苏厂长,我说这么久,你还没改变想法?”
  “你觉得我是那种会知难而退的人吗?咱要迎难而上。老孙同志,你太不了解我了。”
  你要是知道当初我是打开始就图谋你厂子的,你就会更加了解我了。
  孙厂长就无语了,只能让苏曼去找外事部的人问问。看看能不能安排一下。但是机会很少。
  找外国人,苏曼当然还是要经过正途的,不能私下里联络。要不然以后说不清楚。
  只不过说要让家具出口这种事儿,听起来太不靠谱了。
  要是这么直接说出去了,估摸着领导也不会重视,觉得她异想天开。
  苏曼在办公室里坐着揉脑袋,想了好一会儿,这才想了个好主意。忍不住摸着下巴笑道,“这老孙可真是我的福星啊。”
  她拿起电话,就给程副县长那边打了个电话过去。
  “老程,我苏曼。最近工作开展的怎么样?听说去年粮食收成也不是很如意啊,我心里挺替你着急的。说来说去,还是因为咱们县里穷,弄不到化肥。你说要是咱有一家化肥厂子,咱粮食还不可劲儿长?”
  电话那头,老程直叹气。道理当然都知道,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苏曼道,“老程,到了我们家具厂回馈南平的时候了。我决定为县里引进一条化肥生产线,成立一个我们南平自己的化肥加工厂。”
  程副县长差点吓得摔掉了电话。
  “苏曼,你别骗我哟。这种事儿可开不了玩笑的。”
  “我说的是真的,只要咱县里能和人家接上头,我就能砸锅卖铁也要搞到一条线。”
  “……”程副县长沉默了一会儿,“小苏啊,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又想干啥了?咱可是老搭档啊。”
  苏曼叹气,“也没啥,这不是想到上次孙厂长说咱那林木长得慢吗,我就琢磨着还是要有化肥。要不然几十年以后,那些后代子孙不是得骂死我吗?我就想到这了。老程,你尽管去和上面申请吧,路子找好了之后就和我说,我替你出面。出钱出力的事儿,交给我就行了。”


第245章 
  苏曼说的这个理由还是很能站得住脚跟的,毕竟当初孙厂长说起化肥种树的事儿的时候,程副县长当时也是在一边的,知道这事儿。也知道苏曼很重视林木的事情。
  本来程副县长也不敢相信苏曼会拿家具厂的资源为县里办事儿,但是现在涉及到了家具厂,他觉得苏曼这话不是开玩笑,那肯定是真的。
  而且这件事情的诱惑太大了,程副县长内心深处也不想管那么多了。甭管苏曼想干啥,只要能把化肥生产线弄到手就行了。
  “那小苏啊,这个事儿我得找县里商量,看看能不能联系到上面的化肥厂子。”
  苏曼当然不能让他们直接找化肥厂那边。她需要的是和外事部门接触。“老程,人家化肥厂那边也是刚引进的几条线。全国这么多县城,咱去要一条,别的县城就不能要?不说我们了,就是小冶县都能要的起。所以上面不会开这个先例的。”
  程副县长有些着急,“那可咋办?”
  “当然是直接从国外引进了。咱自己从国外搞的,别人还能说啥?有本事让他们自己去搞去。”
  程副县长又惊呆了,“从国外?小苏啊,你确定不是和我开玩笑吗?”
  苏曼在电话这头翻白眼,“你看我是个喜欢看玩笑的人吗?”
  “这倒不是……可你有把握吗,这和外国人打交道可不容易。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就喜欢剥削人。”
  “没事儿,咱穷成这样,没啥好给他们剥削的。反正老程,我只有本事从外事部门这边搞到生产线,要是化肥厂那边,为没辙。”
  程副县长能怎么说呢,毕竟有求于人。当然是人家说啥就是啥了。
  而且苏曼说的也挺有道理。从化肥厂那边引进技术,绝对是不可能的。全国这么大,一些大的地区都没搞到这东西。人家更不可能给他们一个小小的南平了。
  南平虽然现在依靠家具厂,比以前发展的好很多。也富裕起来了。可是和那些有天然优势的县里来说,还是有差距的。
  所以还是要按照小苏说的办。
  只要搞到生产线了,到时候南平粮食增产,老百姓吃饱肚子了,可比啥都强。咱也不用羡慕人家富裕的县城了。
  有了这个认知之后,程副县长在办公室也坐不住了。这种对于全县都有留意的事儿,当然是要赶紧办成才行。早一天办成,地里也能早点增加收成。
  于是赶紧的往高书记办公室跑。
  “小苏真的是这么说的?”高书记听到消息之后,惊讶的不敢相信。
  让他相信苏曼会无偿帮助县里,那他真是一百个不相信。苏曼能有这觉悟,家具厂也开不了这么大。
  瞧瞧她都让县里帮她的家具厂出了多大的力气了。
  程副县长保证道,“是真的,苏曼真的是这么说的。家具厂那边的林业也是需要花费的。小苏可能为了这个事儿着急了。不过一般谁会去用化肥种地呢,所以估摸着她到时候是想和县里讲条件呢。”
  “要是她真的能搞来化肥生产线,什么条件我都答应。”高书记二话不说到道。
  程副县长闻言就高兴笑道,“高书记,那咱现在该怎么做啊,这种事儿,咱也不好去找地区帮忙了。”
  高书记道,“这种事儿当然不能去找地区了。总不能啥事都找他们。这毕竟是我们自己开厂子的事儿。咱自己去省里找外事部门那边。”
  这会儿省里负责管外事部门的。这个部门可不是很好说话,人家都是和国外友人接触的。
  高书记头疼的拍拍脑袋。准备去找老赵一起商量,看看有没有七拐八拐的关系,能够联系到这个部门的人。
  赵县长得到消息之后,反应和高书记一样。他赶紧给苏曼打电话,问这事儿是不是真的。还准备找苏曼过来商量。
  苏曼可没时间过来商量这事儿。不就是找个外事部门联系吗,没啥好商量的。“领导,我保证,我对县里真心实意的。搞生产线也是实打实的。你们只管找外事部门,后面的事儿我自己去谈。我趁着这些日子先把外语给学好,回头好和人家交涉。”
  赵县长:“……”
  挂了电话之后,高书记就赶紧问道,“小苏怎么说?”
  “她说和老程说的都是真话。还说要抓紧时间学口语,就不过来商量了,让咱们尽管找人。”
  “她自己学外语去和人家交涉?”高书记对苏曼真是服气了。还说到时候还要找翻译了,现在看来,小苏这是要亲身上阵啊。
  就是很让人怀疑,这么短时间能学出个啥啊。
  县里这边要联系到外事部门那边可不容易。得想尽办法才行。为了这事儿,赵县长和高书记已经开始在脑袋里面想着七拐八拐认识的一些老同志了。只不过等联系上,再找人帮忙,肯定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苏曼也不着急。虽然找顾副省长那边帮忙,肯定是容易很多。可苏曼不是喜欢为了这种小事动用关系的人。顾副省长也不是那种什么忙都会帮的。所以苏曼压根就没想过自己去动手找关系。她可是替县里办事的,县里总不能捡现成的劳动成果。总要出点力才行。
  反正交给上面的人,总是可以办到的。一个正规的机构,找个见面的机会还是不难的。难的只是和那些人交涉而已。
  趁着这个等待的时间,苏曼就就每天都在认真练习英语。
  她本身外语就非常不多。上辈子她的很多客户就是国外的人。没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是不成的。
  只不过这几年没讲了,有些生疏了。所以需要重新联系一下口语发音,熟悉一下语言环境。顺便也要让自己的好口语有个说得过去的来源,总不至于一下子就会了。
  于是南平家具厂的工人们每天都能看到苏曼抱着英语书在读。模样特别刻苦。
  工人们感慨苏厂长的勤奋学习的精神,自愧不如。
  都当厂长了,中专也毕业了,还这么拼命学习知识。
  和苏厂长一比,自己这简直太不上进了。人家年纪轻轻能当上厂长,那还真是有道理!
  一个半月的时间,县里这边才终于和省里外事部门那边联系上了,而且约到了一个见面的机会。
  苏曼听到消息的时候,对于县里这两位的办事效果简直鄙视的没话说了。
  她觉得以后也该给这两位经常锻炼的机会了。
  偏偏高书记和赵县长还特别骄傲,和苏曼说起自己联系人的经过,也是满脸自豪,“得亏了我有个老同志就在里面当干事。人家内部帮忙就是容易多了。”
  高书记满脸笑容道。
  “……”一个半月才联系上,这要是自己再磨蹭点,这一年啥都不用干了,就等着这件事儿了。
  她笑着道,“那啥时候能见上面?”
  “后天,后天下午。咱直接去人家部门见面,谈引进生产链的事儿。”
  高书记说完,又有些担心道,“不过小苏啊,我认识的那位同志说了,这事儿不好谈。外国人不好说话。他们都是追求利益的人,和他们谈啥帮忙,那是不存在的。”
  “咱可不找他们帮忙,咱就是找他们买东西而已。反正甭管成不成,咱总要先试试看的。”
  高书记和赵县长见她这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就好奇的看着她,赵县长道,“小苏,你这是准备怎么谈?这可不是光钱的问题,咱还要有外汇。你们厂里能弄来外汇吗?”
  苏曼道,“如果事儿谈成了,外汇就没问题的。至于怎么谈……随机应变吧。就是不知道你们两位介绍的那位干事能力大不大,能不能帮忙安排见到外国来的友人。”
  “这个问题不大,反正就见个面。”
  苏曼就放心了,能见上面就成。
  她经常和这些人打交道,知道这些人很难缠。特别是现在国内还很穷,让人看不起的时候,估摸着更难缠了。不过看重利益就好,只要看重利益,就有的谈。
  过了两天,苏曼就和赵县长两人一起坐车前往省里见外事部门的人了。
  路上高书记和赵县长都有些紧张,苏曼则在心里想着自己的计划,倒是没觉得紧张。
  两人看着苏曼那样,顿时心生佩服。难怪小苏能办大事儿,瞧瞧这气度。


第246章 
  车子一路直奔外事处。进门的时候,高书记报了自己认识的那位干事的名字。门口守着的人就进去帮着喊人了。
  高书记认识的这个干事年纪也不算大了,二三十岁。叫郝大亮。据说当初也是自学外语,学的很不错,这才有了这个机会。
  而且人家现在也不是干事了,是个副科长。当然,对外还要称呼其为科长。
  还别说,人家这一身派头看着也格外不同。
  高书记这个县委书记在人家面前说话也是客客气气的。
  “老高啊,这事儿我可是尽力了,但是不好约。你也知道的,现在我们需要很多东西都要从国外进口。好多人都排着队呢。”
  “知道知道,这事儿是你费心了。下次你去南平,我请你喝酒。”
  郝科长道,“咱也不讲究这些,关键就是提醒你们,回头讲话的时候要注意点。另外,我们这边翻译人才比较少。你们得自己去学校里面找翻译。”
  高书记就看了眼苏曼,苏曼道,“没问题。”
  郝科长就看了眼苏曼,这才发现老高还带着一个漂亮的女同志呢。
  他顿时咳了咳。
  高书记介绍道,“这是我们南平家具厂苏厂长,这次主要是她来负责谈话。”
  苏曼礼貌道,“郝科长你好。”
  在女同志面前,男同志总是会收敛点的。特别是这女同志气质挺好。
  郝科长立马客客气气道,“苏厂长你好,这么年轻就当厂长了,年轻有为啊。”
  苏曼道,“都是多亏了领导们的信任。这次也多亏郝科长帮忙了。”
  “哪里的话,都是为集体办事,应该的。”
  高书记见他这个态度,顿时酸了。
  觉得这姓郝的特别不老实,对男同志和女同志还区别对待。难怪要安排去和外国友人接触。这样的同志就该去祸害外国友人。
  寒暄了几句之后,郝科长就带他们去会客室里面详谈。
  “这次排队的人不少,能给你们安排这半个小时的时间,已经很不错了。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