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我的梦幻年代 >

第5章

我的梦幻年代-第5章

小说: 我的梦幻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我是北电02届文学系的……”
  “长这么好看,不学表演可惜了!”
  “……呃,我考过表演,老师说我台词水平太差,没过初试……”
  “要不在咱们剧里演个角色?”
  沈梦溪下意识拒绝:“我不行吧……”
  “没事,演个小角色……”
  “那我就感谢导演圆了我一个演员梦了!”
  ……
  有点小遗憾,但也理所当然,《蔷花红莲》还没上映,沈梦溪的名字也就在编剧圈子里稍微流传了一下……
  也没指望英达对他刮目相看。
  至于编剧工作……
  《地下交通站》是在剧本已经成熟的情况下,才开启拍摄的!
  根本轮不着沈梦溪指手画脚……
  而且才28集的分量,英状、白志龙老师一人写一半,足够了!
  不像《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前者两百多集,后者一拍就是三部,每一部都一百多集,这玩意指望英状、白志龙两位编剧肯定不够,哪怕加上英宁也不够。
  所以,俞白眉、邢育森等新锐编剧才得以参与编剧工作。
  原时空,沈梦溪跟俞白眉聊过天,知道他当年在《闲人马大姐》剧组的很多不公平待遇——当初他和另一个哥们为英达写马大姐剧本,写完不给署名,只署英达自己人的名字,最后双方决裂了,之后一直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真的,沈梦溪知道的情况:英达在业内名声不好,得罪了很多人,还出现了经济纠纷……
  后来转行做了主持人……
  不过,沈梦溪又没打算跟他混饭吃——他进组《地下交通站》,给他发钱的是制片组。
  制片组的负责人是吴建,也算沈梦溪的叔叔。
  吴建老师之前也是西影厂的制片人,后来出来单干,制作了一系列卖座电视剧,最有名的应该就是《青河绝恋》……
  回了房间继续写《鬼吹灯》。
  《精绝古城》已经‘写’的差不多了……
  此时,他还不知道,他的名气已经因为《蔷花红莲》小范围爆发了……
  主要托福李邵红,她买下了剧本,然后邀请了香港著名电影人邱礼涛担任编剧、副导演,宣布《蔷花红莲》正式开拍。
  而且在开机发布会上,面对记者的提问‘为什么原著作者没有参与编剧工作’,李邵红回答:“这是个新人写的剧本,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第九章 混在剧组
  以李导演的傲气,看不上《蔷花红莲》的原著剧本很正常……
  毕竟连《红楼梦》都看不上。
  对了,她拍《橘子红了》,也没看原著,照样拿了大奖,收视、口碑都很好!
  沈梦溪,算个哪根葱?
  纸媒报道了这件事,重点引用了李邵红的那句‘这是个新人写的剧本,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其实,现阶段,内地的娱乐圈没什么大新闻,或者说很多娱记对名人轶事不感兴趣……
  即便是逮着名人恋情说事,那也都是祝福居多!
  经常出现在娱乐版块的明星也都是港台那几个……
  内地明星嘛,很少见诸报端……
  别的不说,英达和宋常英的事情,都够写一篇五十万字小说的了,也没见……
  呃,倒也有媒体报道,但就是通报一下,连一点调侃的语调都没有……
  可能就是认为观众对这些没兴趣!
  娱乐圈更像是文艺圈……
  否则陈大导演看到《馒头》也不会那么生气……
  在陈老师他们那代人的认知里,媒体是来宣传电影的,记者是鼓掌叫好的,版面是为专访预留的,从来没人敢这么吐槽他,而且闹到全网皆知的程度!
  所以,他会说‘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
  由此可见,纸媒的保守程度……
  除了刊登一些正能量满满的事迹,还有一件事也能引发公众注意:笔战!
  韩少炮轰白烨,整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
  什么‘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真正的武林高手都是一个人的,顶多带一武功差点的美女,只有小喽啰才扎堆。’、‘中国式文学争论——上阵父子兵,伙同亲友团’、‘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
  纸媒全程刊登,销量大涨!
  这次的李邵红公开看不起《蔷花红莲》原著编剧,有几家敏感的媒体察觉到了这是个机会。
  找到沈梦溪,随口挑拨几句,最好能让沈梦溪说两句‘实话’——引发编剧和导演的争议……
  沈梦溪的人设忒好了,新人编剧,才华什么的先不说,李邵红作为前辈导演公开看不上他!
  啧啧,标准的废材开局,不来一句‘莫欺少年穷’,岂不可惜了!
  真的有不少记者开始调查起了沈梦溪。
  ……
  《地下交通站》需要很多群演,就连打灯的都被拉过去演了好几回日苯鬼子……
  沈梦溪还行,捞了个挺出彩的角色——王姓伪军,跟张春年还有刘亚津老师一起演。
  单元集名字叫《将计就计》,剧情:黑藤想出来一个馊主意,找来一批伪军组织了一支特别行动队,并请来专门“人才”来培训,让这帮人专门冒充八路军战士下乡,试探周边乡镇的反应。
  沈梦溪饰演的就是其中一名伪军……
  还行,这两集没有石青山……
  《地下交通站》当然是好剧,但也不是没毛病,最大问题就是逻辑——一旦遇到什么难解的问题,蔡水根还有小石头的秘诀就是找石队长!
  逼王石青山!
  八百里外,开枪干掉鬼子……
  好像不是他,不过他也是传奇英雄,快枪石青山,不逊于燕双鹰的名角!
  当然,从剧本创作来看,石青山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用来收尾的,一个故事必然要有一个开始,一个结局……
  除开剧情推动外,就是帮助整部电视剧维持一定的张力,不至于因为情景喜剧的题材淹没了抗日的主题。
  不要忘了,《地下交通站》本质是抗日剧!
  鼎香楼后院,八个人坐在地上,听着刘亚津饰演的‘八路相关人才’训练讲话,沈梦溪脑袋上斜扣着伪军专用的帽子,手里端了条中正步枪,认真听着刘亚津说词:
  “第八,不许虐待俘虏,意思就是说,对缴枪投降的人要优待,不能打,不能骂,要好吃好喝好生招待,愿意留下来打鬼子的,我们欢迎,愿意回家的,我们发盘缠!”
  “这条最好!以后见到八路,不用那么玩命跑了,直接投降!”
  “你们现在就是八路……要投降也是向皇军投降,呸,向鬼子投降……你们指望他们优待俘虏,做梦吧!”
  “没错,别说投降了,咱们现在跟着人家卖命,也没见他们给过优待!”
  “可不是嘛,又半年多没法饷了!”
  沈梦溪赶紧接词:“没发饷也就算了,更缺德的是,每回扫荡的时候都让咱们跑前面,挡枪子、趟地雷!”
  “撤退的时候一转身,嘿,他们跑前面去了……”
  总共三回露脸机会,这是第一回……
  就日常聊天,没啥问题。
  接着往下拍……
  ……
  忙活到晚上八点,结束一天工作,沈梦溪赶紧脱下臭烘烘的军装,回了酒店,冲了个澡,把空调温度打到最低……
  总算舒服了!
  躺了才一会,手机响了,是陈立明的号码,沈梦溪挂断,用房间电话拨了过去……
  “我在山东呢……跟组。”
  “写个毛剧本,剧本都是现成的,我跟着打打下手……”
  “潜规则个屁,整个剧组就没见过女的!”
  “《地下交通站》,情景喜剧,英达导演……”
  陈立明听着沈梦溪的吐槽,嘿嘿直乐……
  他了解沈梦溪,这货一天不勾搭妹子,心里就难受,憋在和尚班……
  啧啧……
  听完他的牢骚,陈立明这才道:“我跟你说件事。”
  沈梦溪:“啥事?”
  “有个记者来采访我……”
  “采访你?你怎么了?”
  “……是通过我询问你的消息。”
  沈梦溪楞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什么玩意?问我的消息?我有什么消息?”
  陈立明解释道:“好像是《蔷花红莲》确定开拍了,荣兴达那边整了个开机发布会,有记者……不是,你自己上网搜一下不行吗?”
  “我懒得上网搜我自己的信息……你跟我说一下呗!”
  陈立明想了想,然后道:“原话我记不住清楚了,好像是李邵红导演说你的剧本有问题,看不上你的剧本……”
  沈梦溪立刻反驳:“……我剧本有问题,她们干嘛还买?”
  “我也这么跟那个记者说的!”
  “卧槽!你怎么说的?”


第十章 要不要撕一波?
  陈立明算是把沈梦溪的底都给露了……
  呃,阐述过程添油加醋了一番。
  什么,《电影世界》、《当代电影》撰稿人,《第十放映室》撰稿人,《蔷花红莲》只是他一堆剧本中的一个……
  那牛逼吹的,反正在陈立明口中,沈梦溪绝对是才华横溢、博古通今。
  但是为人低调……
  沈梦溪一听,急了:“你说这个干嘛……”
  “怎么了?我说的不是实话吗?”
  “……就算是实话,你也不能往外说啊!”顿了一下,沈梦溪道:“你没看出来,他想挑拨我跟李邵红导演撕逼吗?”
  “撕逼?”
  “就是吵架……”
  “你怕了?”
  “我怕什么……我就是嫌麻烦……算了,这事以后再说,你现在在哪?”
  “在北京……”
  沈梦溪奇道:“你不是回老家了吗?”
  “不回了,我得陪着媳妇,她最近在试镜一个角色。”
  “什么戏?”
  “《大旗英雄传》……”
  “制片人是哪位老师?”
  “游建鸣!”
  “那你找下李大为导演,让他帮忙引荐一下……”
  “她说想凭实力……”
  “咋了?认识人不算实力?”沈梦溪立刻恢复情圣状态:“你怎么这么死脑筋?你背着楠姐把这事给办了,你觉得她会生气吗?”
  楠姐,江楠,陈立明未过门的媳妇。
  “……那我试试?”
  “嗯。”
  挂断电话,沈梦溪赶紧上网搜了一下《蔷花红莲》开机发布会,果然,有一段李邵红导演提到原著剧本的话题……
  原话‘新人剧本,过于想当然,很多东西不完善,所以,我们会推翻重新改编’……
  卧槽,难怪陈立明生气。
  还是那句话,你丫既然看不上老子的剧本,干嘛要买呢?
  这就是圈内的大导演……
  原时空就这样,一堆傻逼导演总在感慨‘这行真缺好编剧啊!’
  给你们好剧本,你们照着拍了吗?
  沈梦溪记得他有个同学叫张皇图,满腹才华,还在学生时代就帮着青年话剧院写了几个不错的话剧项目,后来入行了,始终遇不上靠谱的制作,一次次修改大纲初稿,一次次最终没了响动,干脆考了教师资格证,回老家当老师去了……
  不可否认,他肯定会是个好教师,但是,一位好编剧就这样消失了。
  ……
  决定追踪报道这件事的记者叫魏无常,新京报的娱记。
  他就感觉这事有搞头!
  尤其是简单调查了一下,大概知道了这个人的一些经历。
  83年生人,新锐编剧,前段时间差点出圈的《,中国大片怎么了》就是他撰笔写作的。
  连陈恺哥,他在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看不上,更何况李邵红了……
  新人挑战权威!
  这是最有意思的话题,节奏带得好,哪怕李邵红不回应,也能卖个好几期!
  更何况,以李邵红的性格,她会不回应吗?
  四处打听,总算知道了沈梦溪现在在山东潍坊跟组呢……
  ……
  《地下交通站》还在拍摄,这集是‘从天而降’,讲述美国飞行员无意间降落鼎香楼,上演了一场虎口脱险的故事……
  饰演国际友人的是大山……
  临别互相祝福,大山撕掉大衣后面的标语“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送给水根……
  这是煽情的戏……
  沈梦溪看着两人临别互相祝福,说有缘再见,有点小感慨:“他们要是再见面,就是在朝鲜了。”
  副导演布和刚好听到了,没忍住:“……卧槽!你这人……”
  “……咔!怎么了?”
  英达很不满的看了眼布和……
  布和赶紧解释:“刚梦溪说了句话,把我惊到了!”
  “……什么话?”
  “他说‘他们要是再见面,就是在朝鲜了。’”
  沈梦溪赶紧道歉:“对不起,我就是一时嘴快……”
  英达瞪了眼布和:“……行了,再来一遍!”
  然后,本来很好的拍摄环境,愣是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