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年代-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日拿下3600万的票房成绩……
好莱坞的七大动画工作室,分别是迪士尼、皮克斯、蓝天动画、照明娱乐、索尼动画、华纳动画和梦工厂动画……
这七家动画作品在内地有基本盘。
华纳动画——整体量级最小,《逗鸟外传》、《乐高蝙蝠侠》,没引起大的动静;
索尼动画,平均质量最一般,《蓝精灵》、《精灵旅社》,票房破亿,但在好几百亿的市场面前,票房破亿算个卵子;
然后就是蓝天动画了,《冰川时代》五部电影都在内地公映过,有很强大的IP号召力……
后面的四个动画公司,后面会提到……
《冰川时代4》大卖,而且终结了《与神同行》的连冠,沈梦溪没什么好说的……
……
话说梦溪公司,存在感最低的是谁?
赵莉影!
按理说她也有作品——《我的黑色小礼服》,票房大卖五个亿呢!
但她真的很少出现在媒体报道里,真·工作狂。
她享受被工作包围的感觉,也就是拍戏。
还不算收视率保证——《陆贞传奇》、《花千骨》明年开播……
这是好事,因为片酬偏低,800万打包,跟糖糖一个价,最近一年,糖糖接了五部电视剧,小赵接了三部电视剧,两部电影,抽空还跟张含芸一起跑商演……
她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但再喜欢,也得从剧组出来宣传电影了,她主演的浪漫轻喜剧《教师日记》定档8月3号。
这电影参考了《触不到的恋人》,就是前后两年里,有两个老师分别来到乡下的学校当老师、给孩子传授知识的同时自己也获得成长的故事。
因为学校偏远,环境恶劣,经常没水没电、还不时蹦个蜥蜴什么的,两个老师不知不觉中跟孩子们产生了感情,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记在了日记里。
两人的日记都留在了柜子里,彼此都看了对方的日记。
两人互相欣赏,但肯定有男友、女友之类的现实阻挠,后来,两人碰面了,电影结束……
这电影主要卖点就是明星+爱情,明星阵容:赵莉影、陈潇……
第四十二章 大话谁都会说!
《教师日记》:原来这世界上有一个人,做你做过的事情、听你听过的歌曲、看你看过的书、走你走过的路、欣赏你欣赏过的风景……
我们爱好相似、追求相同、理念相契,虽然未曾谋面,却如同认识了很久……
终于相见时,微笑如同老友……
就这样一直到老……
很浪漫的爱情,导演是文牧野,监制苏仑。
这种小清新的电影基本上算是梦溪锻炼新人导演的一种方式。
电影投资很低,演员们主要签的也是片酬+分红模式。
再加上广告植入,整部电影实现了没有上映就已经收回成本的壮举……
但是呢,梦溪爱情片,底盘就是两个亿!
赵莉影很清楚,《教师日记》票房如果低于两个亿,就代表她的首秀是失败的……
所以,配合宣传,当然,也有那么点小私心,她跟陈潇炒起了CP。
炒CP很简单的:找几个自媒体发个似是而非的通稿。
一起上综艺,培养潜在cp粉,通过土豆、微博剪各种cp视频;
社交媒体上如豆瓣、微博、抛出涉及两人话题,0吸引更广泛相关讨论;
合作新剧,运营剧中和真人CP!
比方说陆地CP,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那阵子各种捆绑,我就不写通稿标题了……
当然,炒CP其实有风险,要是太火了,很容易被反噬……
这些,沈梦溪不知道……
就算他知道,也不可能反对——鱼塘养的鱼总有一天要被别人吃掉的!
……
公司,沈梦溪办公室,张一某在看剧本——《痛苦与荣耀》,沈梦溪写的剧本,他的下一部戏。
“您觉得怎么样?”
“……非常好!”
阿某放下本子点头……
《痛苦与荣耀》,原本讲述的是一个晚年电影导演萨尔瓦的生活,也算是阿莫多瓦的自传体影片。
一个处于晚年的电影导演的生活故事,包含初恋、第二次恋爱、母亲、死亡、与他合作过的一些演员,时间跨越60、80年代和现在,一种不适应的空虚感导致他现在无法拍电影……
沈梦溪以阿某为原型,做了一些修改。
没错,他准备说服阿某出演《痛苦与荣耀》……
这个电影非常难拍:首先,在主题维度上,涉及了亲情、友情、爱情、事业(导演生涯)、病痛以及死亡等重大主题,每一个主题均可以独立成为一部影片的重心。
同时时间维度跨越之广:从童年至老年。要在一个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维度里讲述清楚,其难度是超出想象的。
原剧本,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套层结构将这件难事,轻而易举的实现了——老年导演萨尔瓦多年轻时极具天赋,斩获了许多荣耀,32年前,因为对自己电影《滋味》非常的不满意,而息影至今。数十年来,身体和精神的痛苦一直伴随他,却终于有一天,重新看了自己拍的最后一部电影,开始扭转自己过去的看法,和这部电影和解。
整个故事围绕着《滋味》展开。
沈梦溪则改成了《未命名》电影……
剧本还需要完善——毕竟涉及到阿某很多隐私,他也只是听说的!
“您能出演吗?”
“我?”
张一某苦笑一下:“我还是算了吧,观众不会喜欢看我这张老脸的!”
“……不是,这个电影算是致敬《八部半》、《野草莓》,没有打算拿多少票房!”
没错,一年多的空挡,沈梦溪决定拍一部阿某主演的电影,冲击一下戛纳、奥斯卡……
噱头足够,没准能实现市场丰收……
“我考虑考虑吧……”
阿某终究有点不舍得这个剧本……
“没事,我也要完善剧本,怎么也要等到《长城》公映了,再启动这个项目……”
阿某点头,然后问沈梦溪:“《陆犯焉识》你看了没?”
“看了一遍……你要想拍就拍呗,我提个意见……”
“你说。”
“这电影可不可以做成黑白影像?”
“啊?”
“就最朴素的电影模式……”
“你不担心市场?”
沈梦溪笑了笑:“……张导,我们公司不缺能赚票房的导演,缺的是能拍好的艺术电影的导演!”
阿某点头,正准备说点什么,有人敲门,是赵劲松。
“那我先走了……”
“我送送你吧……”
……
送走阿某,赵劲松问沈梦溪:“张导跟你聊《陆犯焉识》?”
“对,他很喜欢那个故事,准备开拍……我同意了。”
赵劲松闻言,点了点头……
他对阿某有信心——阿某的电影有基本盘,《失恋33天》、《狄仁杰》两部电影夹击,《山楂树之恋》差点破亿……
然后问:“《与神同行》破15亿,要不要搞个庆功宴?”
“……亚洲票房汇总了吗?”
“日苯还没下映,截至到现在,全亚洲票房3。32亿美元,韩国票房8600万美元……”
沈梦溪笑了笑:“开个庆功宴吧……对了,《教师日记》票房怎么样?”
赵劲松:“还行,首周六天1。4亿,预计总票房应该能有3亿……”
首周六天1。4亿……
这成绩放在去年,不够看,但放在今年,很不错了!
所以,沈梦溪满意道:“那一起庆祝吧!”
“嗯……”
赵劲松没走……
沈梦溪奇怪地看了看他:“还有什么事?”
“华宜昨天召开了《太极》发布会,宣布定档国庆……”
“早就知道了……没事,《大赢家》铁定能赢!”
赵劲松摆了摆手:“不是这个,是陈果富说了一句话。”
沈梦溪:“嗯?他说什么?”
赵劲松掏出手机,照着读:“我这个人平时是比较含蓄和低姿态的,陆续有好几部电影也加入了同一档期,这就说明人家没有把《太极》放在眼里。在我导演或监制的电影里,只有《风声》、《狄仁杰》在十一档期上映,这两部电影都没有败。所以我认真地奉劝同档期影片请慎重考虑!”
沈梦溪有点惊讶地抬头:“原话?”
“对,原话!”
“这么狂?”
“我们已经回应了……”
“怎么说的?”
“宋航接受采访回了一句:“大话谁都会说,我倒是觉得应该请他们慎重才对。”
等了半天,没有后文了……
沈梦溪无语:“就这?”
第四十三章 让它滚蛋!
陈果富很少说大话的!
他的形象一直都是彬彬有礼,很文雅……
为什么突然说大话?
他急了!
今年国庆档电影太多了:周闰发的《铜雀台》,章紫怡+张东建《危险关系》,范饼饼也有《二次曝光》,以及徐争执导,沈梦溪编剧,宁昊监制的《大赢家》……
国庆档蛋糕就那么大,对手都不比你弱多少!
《太极》能拿多少?
而且,陈果富自己未必看好《太极》,但上下两部加一块2。2亿的成本,实在没什么卖相——男主角不是功夫巨星李连结,而是个没有表演经验的武术冠军袁晓超,导演冯得伦只有小成本电影的拍摄经验。
他必须咬紧牙关……
因为这个项目是他一手促成的!
据说华宜内部不是很看好《太极》,是陈果富执意要做的……
因为《天地英雄》跟华宜兄弟结缘,先后监制了《天下无贼》《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李米的猜想》等电影,成为内地首位“百亿监制”,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事业正火,但已经出现了危机。
在外人看来,华谊和陈果富是天作之合,但导演出身的陈果富对自己的认知还是一个做艺术的人,在他看来,决定电影往哪儿走的,绝对不是财务专家或者什么片场领导,而是赌徒艺术家决定的!
他有一句经典语录:做电影就像赌博,因为别的行业的评判会有一些标准,艺术行业却没有一个可共参考的统一标准!
他在华宜扮演的,就是“赌徒“一角!
但这和投资方拍摄一部电影是为了盈利的诉求却出现矛盾。
赌对了,皆大欢喜。
华宜上市后,虽在2010年《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狂赚了一笔。
但在2011年已经有下坡路的趋势。
除了《新少林寺》有可能稍微赚了一点钱,诸如《全球热恋》《雪花秘扇》《星空》《开心魔法》《老夫子之小水虎传奇》等电影都损失惨重。
这些赔钱电影陈果富到底负多少责任很难考证,但那几年华宜投资的新导演基本上都是台湾来的……
《星空》的林书宇,《转山》的杜嘉怡……
这两部片子全都巨亏!
尤其是《星空》,1500万美元的成本,票房没到1500万人民币……
2012年华宜急需占领市场第一,至少要跟唐仁分庭抗礼——他必须弄大片。
所以,鼓捣出了蒸汽朋克+功夫大片!
但这不是你可以狂傲的理由。
沈梦溪道:“这样,你让《大赢家》官方微博回一句:国产喜剧差不多到了十亿阶段了,不是《大赢家》就是《一镜到底》、《泰囧》,奉劝同行们耗汁尾汁……”
还没完,赵劲松又说了句:“《环形使者》可能也要定档国庆!”
“……《环形使者》?”
“一部中美合拍片……据说是DMG投资……”
“向上举报,我们《源代码》都不敢占国庆档,它凭什么?”
赵劲松点头:“那我去多联系几个人……”
“……嗯,最好直接联系佟钢……”
……
“现在有很多国外电影,一个完全的美国故事,国内的一些投资基金,投点小钱,加上点中国元素,带上个中国演员,就叫‘合拍片’了,其实只能算是‘贴拍片’,这是非常可怕的!”
“目前一些进口片因国内资金的注入,改头换面以‘合拍片’身份进入内地市场,不受任何限制,不仅使大量电影投资资金流走,还挤占了市场空间,对国产片形成威胁。合拍片不占分账片的比例,它们进入内地市场,实际上相当于增加了进口片的份额,自然会对国产电影的票房形成挤压。”
“超过一亿美元成本的商业大片,有多国资金注入已经是惯例,从这个角度来讲,大部分好莱坞大片都已经是合拍片了!”
“我非常反感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我们做合拍片,主要目的是借船出海,打通海外市场,顺便安排幕后人员学习海外技术,《源代码》中方工作人员占了1/3,《长城》,中方工作人员占了3/5,后期、特效,75%都在国内制作……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