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年代-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是说谁?”
“等下再告诉你……”
窦文涛哈哈一笑,转移话题:“好了,我们聊聊《狩猎》……我看很多媒体说这电影的来源是迈克尔杰克逊?”
“……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沈梦溪摆了摆手:“事实上,这个故事是我看了《虐童疑云》、《熔炉》之后产生的想法……那两部电影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那如果小孩撒谎呢?都说童言无忌,小孩子不会撒谎,可如果她就是说谎了?怎么办?”
“至于迈克尔·杰克逊,是南茜……我们的制片人提的意见,她听完我的想法,立刻想到了杰克逊卵同案……然后我们赶紧立项拍摄!”
窦文涛愣了一下,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答案,好半天,让他才问了一句:“不是你想到的?”
“我没想那么深,我就想拍一个众口铄金的故事,人言可畏……”
他接着道:“上映后……我们注意到IMDb、推特很多流言都提到了杰克逊,然后我们的公关就围绕着杰克逊展开了……毕竟,《熔炉》,美国评委不知道……”
“有个问题啊,就是奥斯卡为什么允许公关?”
“可能跟美国的选举制度有关,而且每年这么多电影报名,评委不可能都看过,而这个时候,评委的个人喜好和公关公司的游说就占据一定的因素了。”沈梦溪接着补充一句:“推荐你看看《好莱坞报道》的一篇叫‘经典公关战役:《萨翁情史》VS《拯救大兵瑞恩》’,详尽介绍了整个事件的经过……”
“那是不是说公关做得越好,拿奖的概率就会增加?”
“前提是你的电影够出色,能够被提名,奥斯卡的权威性在于选片本身,他不会出现烂片被提名的现象……公关之所以被允许,是因为都在一个界限之上!”
奥斯卡确实是权威代表,通常都是用某一领域的奥斯卡来比喻其地位的崇高性,比方说新闻界的奥斯卡——普利策。
当然,这个基准是美国电影工业的全球领先地位!
就好像NBA全程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但它就是好看,NBA总冠军的含金量甚至超过世锦赛……
“拿了奥斯卡,感觉有什么变化吗?”
“还好,没有太大变化,我的工作重心一直都是电影,本身就是制片人……周围的人一直很尊重我,这种尊重跟我拿没拿奥斯卡关系不大。”
“那你有没觉得自己创造历史了?”
沈梦溪摇头:“……又不是华语电影拿了奖,李胺老师当年的《断背山》已经拿过一次奥斯卡最佳导演了……”
窦文涛有点急了,你丫这么淡定,是装逼还是真的?
“就没有什么惊讶的事吗?”
“……我对《狩猎》的票房很惊讶,听说昨天的票方是6900万,这个真的没想到。”
第二百章 录制(下)
沈梦溪出道以来,很少以导演身份参与录制,最近几年更是干脆拒绝了大部分的专访邀约。
也就宣传电影的时候,会露个脸……
这次携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名誉归来,肯定会有很多人关注,甚至把他的话逐一解读……
为什么承认公关?
免得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把他捧上神坛……
窦文涛问他接下来的工作重心会不会继续围绕奥斯卡,他摇头:“不会了,我是中国电影人,就算拍摄,也会拍华语电影……”
“说到华语电影,《长城》算不算?”
沈梦溪纠结了一下:“《长城》应该算中美合拍吧,主线剧情是骑士的成长,男主角被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怪兽感化了,加入进来……”
“是传统的救世主模式?”
沈梦溪赶紧摇头:“怎么可能,那么蠢的故事,我可写不出来!”
顿了顿,他补充一句:“好莱坞的孤胆英雄拯救银河系……这种片子很好拍,也很容易做特效,但压根经不住逻辑分析,美国人觉得可以,是因为他们建国时间短,没见过世面,在中国人发育五千年的成年人思维里,某一个体,单独就能解决星球级别的灾难,这样的意淫,想都别想,我们的价值观告诉我们,怪兽入侵,必须要统一战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可能成功!”
“你这么说,我很想看啊!”
“还在做特效……估计年底差不多特效完工,然后3D,剪辑、调色、上字幕,我们定下是明年6月14号全球公映……至少会在八十几个国家、地区开画!”
窦文涛接着道:“你不是要跟莱昂纳多继续合作吗?”
“嗯,本来还有一部《触不可及》,是真人真事改编,我写的剧本……但我要忙着《长城》,没有时间,找了尼尔·博格担任导演……”
之后的话题聊到了《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
“好莱坞也就这样了,最好的都放进来了,剩下进不来的也就是有一些比较低俗、色情、裸露或者黄段子那种戏,真正一线的大戏实在都已经进来了,34部引进片跟20部引进片其实没有太大差别,大家也没必要当成大事……”
“所以你一点也不担心?”
“担心是肯定担心的,你让我拿耗时两年准备的《与神同行》对擂《变形金刚3》,我肯定不干……”
聊了很多,沈梦溪也算敞开心怀:
“类型化之后,最重要的是确定主流电影的定义,粉丝电影是亚文化,不能成为主流……”
“娱乐属性和社会属性兼容的题材肯定是主流题材,我们准备做的《智取威虎山》就属于主流电影,跟主旋律稍微沾边……”
“我们的电影市场时间很短,如果需要一个确切的时间点的话,就得从阿某的《英雄》开始掐算,那还是2002年底的事,满打满算也才十几年,以前也有电影,但那时候电影是一种工具,拍电影是一种特权,以前拍电影,你得加入制片厂,跟组学习,从场务做起,一点点升级,差不多40岁了,可以拍第一部电影了!所以,张远的《妈妈》、王晓帅的《极度寒冷》、贾章柯的《小武》包括娄烨的《苏州河》都被禁了,因为你不是体制内的人,你就不能随便拍电影!”
“为什么鼓吹新浪潮?因为新浪潮那批导演用的设备是最简单的,大型商业片,剧组动辄几百人,各种新机器,别说很多导演了,就连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操作的!”
“我在美国呆了半年,了解很多规则,比方说商业片不能杀小孩,恐怖片领域,约定俗成的规律:男人先死,然后是胸大的再死,长得不好看的,戴眼镜的往往是最后的幸运儿等等……”
“给你绝对的自由,你更大的可能是拿出一部更糟烂的!在框架内做出超预料的,才是能耐!不管你信不信,创作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限制。”
甚至聊到了为什么看电影,沈梦溪笑着道:“《一一》里面有段话,我觉得说得很好,‘如果电影跟过生活一样,那谁还会想去看电影啊,过生活就好啦。’但是呢,‘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
“周国平先生说过: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电影也是,无用但有味。”
“这个可能是我对电影最初的认识,而且将贯穿我的人生!”
结尾,窦文涛让沈梦溪说一下自己‘成功’的经验……
沈梦溪皱眉想了想,然后总结一句话:“一定要多接触新东西,我跟艺某导演聊过,他说他每年会抽出两个月时间看看新电影,了解一下现如今的电影形势……”
“其实,我觉得我们国家不缺少好导演,缺少那种能把一件事抽丝剥茧讲清楚的导演!”
“慢慢来吧,不急……”
……
录制结束,沈梦溪又跟窦文涛探讨了一下《土豆耍大牌》的定位问题——窦文涛想加几个嘉宾,弄成《锵锵三人行》那种形式。
沈梦溪倒也没意见,只是提醒他不许聊政治话题!
差不多十一点,沈梦溪回到酒店,今晚就歇在象山了,柳亦非得拍广告,暂时留在美国。
总算能一个人冷静一下了……
老实说,《狩猎》拿最佳导演,他有想过,一方面,今年入围的几个导演没有特别强势的,《狩猎》的话题度最高;
所以,他才会全力公关……
另一方面,针对哈维的策略很奏效。
但是最佳影片,还是有点超过了预期!
只能说迈克尔·杰克逊的牌面很好使。
打开手机,有好几个未接来电,还有很多微信消息,内容大同小异,祝贺他拿奖……
你拨通了赵劲松的电话:“喂……”
“庆功……行吧,庆一下……”
“少邀请几家媒体……”
“对了,我得休个假……至少两星期,我现在看到项目报告就想吐!”
第三卷
第一章 四月
任何娱乐新闻都有它的时效期,学传媒的都知道:明天的新闻是金子,今天的新闻是银子,昨天的新闻是垃圾!
所以,进入四月,讨论《狩猎》的很少,讨论沈梦溪的也没有几个了……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老茂这个浓眉大眼的老家伙……
07年,老茂携妻儿一起做客北京电视台的《神州音画》节目,老茂动情地介绍说,因为儿子在国外留学,他和妻子儿子从1999年开始整整分居了八年多,思念之情每日剧增,自己深感对不起妻儿……
……
沈梦溪从捷克回来的……
本来想去法国呆几天,地铁站一股子尿骚味,实在撑不住,凡尔赛文学诞生之地果然不同寻常!
难怪最快投降,就这破地,有什么坚守的必要?
干脆转道去了捷克,顺便理解了一下捷克对电影扶持的力度,比方说退税的啥的……
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光环还是挺有用的,全程捷克电影官员陪同解答……
中国电影为什么爱去海外取景?
一方面,政治搭桥:表态支持,比方说《功夫瑜伽》,就是访问印度之后,定下的项目;
另一方面则是经济驱动:去外国拍片有补助……
很多国家都对制片系统提供补助,支持国外电影到本国拍摄。
比如,韩国有30%退税的政策,匈牙利有25%,捷克有20%。
假如花3000万元拍摄,如果有25%或者30%退税,那就能省差不多900万元,对于出品方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笔钱。
捷克不仅提供很好的政策方面指引,还协助寻找外景地……
选择在哪里拍,主要看什么故事,《内在美》男主角可以在捷克,也可以在巴黎……
既然巴黎没有好的政策,那就选择捷克!
对了,《内在美》的导演定了苏仑……
他回国,第一件事就是找了宁昊他们吹逼——东欧的姑娘真好看!
“身材高挑,腰肢纤细,皮肤白皙,简直了。”
徐争:“你又没吃,好看不好看的,跟你有什么关系?”
沈梦溪争辩道:“我看着赏心悦目,心情好!”
“……啧啧……”
“你们啊,肤浅,只知道从肾看姑娘,我现在已经进化到了看脸!”
瞎掰了一阵,聊到了《狩猎》的票房……
这电影国内票房拿下6。7亿人民币,助推全球票房超过6。8亿美元,创下了不小的奇迹——毕竟成本没到5000万美元。
“他们说你现在导演费是1500万美元,而且有价无市!”
“……主要是无市,没人请我做导演,就算有,我也会拒绝。”
沈梦溪对导演这份工作谈不上热爱……
拍《海边的曼彻斯特》完全是被王佳卫刺激到了,拍《狩猎》,则是想拿奖……
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了,没有必要再勉强自己。
梦溪这么大公司,光合作导演有接近二十位,签约导演三十几位(电视剧、网剧导演),也用不着他亲自出马。
沈梦溪想到了什么,对宁昊说:“对了,《无人区》可以安排上映了!”
“真的吗?”
“嗯,我准备明年上……《泰囧》、《一镜到底》之后,你们几个人气、国民度会更高,到那时候再上《无人区》,经济效益会更大!”
宁昊点头:“……也行。”
“郭凡的《伤心者》是3号上映吧?”
郭凡没回答,宁昊抢答:“嗯,清明节~伤心者,今天我们都是《伤心者》……这宣传口号我都会背了!”
“我们都是伤心者……太踏马中二了,谁负责宣传?”
“咱们的宣传部门!”郭凡解释:“没办法,《伤心者》的故事太简单了……而且《伤心者》原著流传程度不怎么广,必须要多加点料!”
《伤心者》,1999年作品,除了引入了“时空转换”这个概念以外,似乎没有任何“科幻”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