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年代-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便看了下《杨门女将》的首日票房:660万……
啧啧,这票房,估计连张白芝的片酬都收不回来!
至于《东成西就2011》,好不到哪去,首日成绩720万,葡萄越来越不要脸了,明目张胆的收养老金。
据说这电影路演时候,有人提出来不好笑,葡萄说‘因为你不快乐,所以没有笑!’
“喂……佟局……我在上海。”
手机响了,是佟钢的电话。
“明天嘛?几点?”
“好,我肯定到场!”
电影局还是出场了,张卫平直接说了:你不给我涨分成,不涨票价,《金陵十三钗》就不给你发拷贝!
贺岁档了,很多院线指望贺岁档吃个饱呢,《金陵十三钗》,甭管几亿拍的,绝对是个大户。
他如果真的不给拷贝,《龙门飞甲》一部电影显然撑不起市场……
张卫平真会玩,电影开拍就宣布定档2011年12月16号,就是让大家避开……
现在,大部分电影都上映了,就算有存货,仓促上线,观众又不一定买账。
就是逼着院线!
第一百五十章 入场
《小狐狸和捉妖师》首日4900万,是什么概念?
目前为止,国产电影首日开画成绩最高的还是《让子弹飞》的3680万……
你说《画皮3》?
它周二上映,工作日,相当于自缚双手双脚,首日成绩是3100万。
《小狐狸与捉妖师》首日刷新记录……
当然,只是在国产片领域——《变形金刚3》的记录市首日8700万!
于是,第二天,媒体们纷纷刷屏,无外乎:《小狐狸与捉妖师》首日接近五千万,刷新记录巴拉巴拉。
业内各种震惊,首日接近5000万,最终票房至少十倍以上——除非是《姜子牙》这种打着封神旗号,讲得却是另外故事的电影……
《小狐狸与捉妖师》属于衍生电影。
什么叫叫衍生电影,就是可以一部部拍下去的系列片。
《007》系列、《速激》系列、《变形金刚》系列。
一般系列片是好莱坞的专属特例,韩国也就出了一个《老千》系列……
《小狐狸与捉妖师》证明了市场是欢迎画皮系列的!
梦溪公司完全可以在画皮世界观下,一年上映一部到两部作品……
这叫什么?
固定金矿啊!
别的不说,张卫平急了,《金陵十三钗》还没上呢,你丫已经刷新记录了?
……
又是连夜赶回北京,直接上床睡觉。
第二天,洗漱下楼,看到柳亦非在看剧本。
小姐姐也看到沈梦溪,扬了扬手上的剧本:“这个剧本……还不错。”
沈梦溪接过陈阿姨递来的牛奶,一饮而尽,然后问:“什么剧本?”
“《搜索》,是陈虹姐给我的……”
“陈虹姐?”
“嗯,我跟她见过几次面……”
该不会拉你加盟导演太太吧……
那也太Low了!
沈梦溪点了点头:“陈楷哥邀请你拍摄《搜索》?”
“我还没见陈导演呢。”
“这剧本我看过……老胡演男一号杨守诚,你演叶蓝秋……也行,逍遥哥哥和灵儿妹妹……”
柳亦非表情有点尴尬……
“怎么了……”沈梦溪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该不会让你演陈若兮吧?”
“她想让我客串一下杨佳琪……”
草,杨佳琪,女三号……
“……这是典型利用你抬其他演员啊!”
“所以,我很犹豫嘛……”
这还不是番位之争,就是典型地利用柳亦非的人气抬高电影分量的方式!
“别接了,你就说没有档期!”
“可我明年就一部《地心历险记2》……国内方面,只有《左耳》的制片工作……”
“不是有《夺宝联盟》吗?”
“……我想跟陈楷哥合作一下。”
老陈?
爱讲大道理可就是讲不好故事,指导天赋实打实的太过于出类拔萃,奈何对剧本没有鉴赏能力,总爱把简单的一件事讲得云里雾里,偏偏又对自己写剧本无比自信,只能汗颜之。
而且,这几年阅片量明显太少了,《甄嬛传》没看过可以理解,连《寄生虫》都没看过,有点说不过去!
沈梦溪摆了摆手:“明年的档期留一下,我争取让阿某拍一部戏!”
“阿某?”
“张一某导演……我们已经秘密接触半年了,就等《金陵十三钗》下映了!”
柳亦非立刻把《搜索》丢在一边,兴致勃勃问:“要跟张一某合作了吗?”
“嗯,不指望他票房大卖,但是口碑不能丢了,阿某指导演员这块很厉害的,你跟着学吧!”
小姐姐立刻点头……
……
阿某电影里的女主角,都有一个共性:倔强!
他的选题也都契合史诗命题……
他可能拍不出《药神》、《流浪地球》之类的作品,但是《影》只有他能拍的出来!
沈梦溪一直觉得他的那股劲没有卸下去……
《别告诉她》这种电影,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
他来担任导演,挺好的!
沈梦溪跟小姐姐吻别,然后驱车前往会议举办地——中影。
这次会议本来是全国37家主流院线,百余名院线代表现身《十三钗》看片会,准备联合抵制《金陵十三钗》“涨价”!
电影局出面协调……
你看这报道,其实,院线抵制的是涨分成,但是报道肯定要让院线方面占据正面形象,所以,就成了院线跟观众站在一起,抵制《十三钗》涨价……
就这局面,张卫平还好意思喊10亿票房?
你把院线都得罪了,还指望他们帮你摇旗呐喊?
沈梦溪很少出现在院线会议上,这次是收到佟钢的邀请,帮忙掠阵的。
……
徐小峰跟叶宁一块,两人同仇敌忾……
一个是嘉禾院线经理,另一个则是旺达院线。
嘉禾院线并不算传统的八大院线,但它市场份额排名第六,算是市场新贵。
徐小峰生气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碗里的肉少了,而是临时通知……
早不说,晚不说,临上映了,一则通知告诉院线,老子要涨分成,不涨的话,我就不给你拷贝!
太嚣张了!
叶宁边走边提议:“《小礼服》如果15号上映,我们完全不需要《十三钗》!”
徐小峰摆了摆手:“……老大的态度我捉摸不定。”
“他难道也赞成分成涨两个点?”
“……不知道,他没说,但他说了,电影局肯定会出面的!”
叶宁想让梦溪把《小礼服》提档到12月15号,直接封堵《金陵十三钗》——让你丫涨分成,看清楚了,离了你,我们有备选的!
这也是后世一直不敢提涨分成的原因——备选太多了,你提了,等着被院线们围剿吧。
乐视当年发行《消失的凶手》,想玩线上、线下同步上映,直接院线抛弃了——排片从原来的30%砍到了14%……
否则,《消失的凶手》作为《消失的子弹》姊妹篇,就算拿不到高票房,破亿没问题的。
“你觉得他站哪边?”
“……在那边……”
徐小峰指了指会场门口,沈梦溪跟佟钢站一块,迎接远道而来的各大院线代表……
沈梦溪其实也懵逼,他本来以为自己只是旁听者,没想到被佟钢抓了壮丁……
直接让他陪着一起迎接院线代表们。
他不知道,这种行为,在院线看来,沈梦溪就是官方钦定的第一人!
第一百五十一章 还得我来说!
全国院线代表……
沈梦溪只认识几个,新影联的高君,上海联合院线的吴鹤沪,南方院线的赵君,旺达的叶宁……
这些都是业内鼎鼎有名的院线经理。
当然,也是抵制片方抬高分账的领头人。
他们见了沈梦溪,很客气的寒暄几句,大都是恭喜《小狐狸和捉妖师》首日破纪录之类的,沈梦溪则回一句‘同喜同喜’……
然后,张卫平也过来了……
……
有一种说法,中国电影很烂的原因之一就是院线掌握着唯一的变现入口。
某种程度上是对的,渠道垄断,缺少竞争!
院线垄断导致电影想卖出好的票房,就必须“跪舔”院线。
否则,再好的片子,不给排片也别想票房高。
从这个角度,制片方为何要去花尽心思、费尽老力拍好电影呢?
维护好院线的关系,只要电影水准还勉强,再请几位当红明星,不愁卖不好。
即使电影太烂,还可以刷票房、发广告,总能吸引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来观影。
幽灵场电影就是这么操作。
晚上12点,电影院一个人都没有,票务却显示满场,甚至十几分钟就刷一场会造成电影火热的假象。
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想拍好电影的人也是有心无力……
这几年,通过拍电影成名的人越来越少。
电影的造星能力越来越差,相反互联网的造星能力在增强。
为什么呢?
主打新人的电影,不给你排片的!
在娱乐圈里,电影是艺术的殿堂,电影演员鄙视电视演员,电视演员鄙视网红。
但当电影不行时,先去成为网红,打造个人IP,再去拍电影镀金,那不比跑一辈子龙套更有机会?
长此以往,演员把电影当成镀金渠道,那就无所谓质量了……
所以,沈梦溪才这么看重土豆视频……
他以前有个做网大的朋友,说过一句话‘院线电影市场其实是非常畸形的,中间商太多了,二十亿的票房,最后片方可能只能拿七亿。’
也就是说:一张四五十块的电影票,真正为影片价值付费的只有十几块。
沈梦溪当时也同仇敌忾,但到了他自己,不可能做变革者、颠覆者……
银幕八万目标写在了《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里面……
这说明什么?
电影局、文化部都是站院线的!
他们把银幕增长算在政绩里的……
你跟大环境对着干?
……
先放电影。
毕竟这是看片会!
《金陵十三钗》放映结束,张卫平志得意满,上台准备发表讲话——我把产品摆出来了!
张卫平还没开口,底下一堆院线经理开始诉苦……
“什么叫影院躺着赚钱?如今市场渐好,租金、人力费用近几年都大幅上涨,经营成本飙升,影院经营也并非易事。更何况除旺达、嘉禾等极少数院线外,不少院线的很多影城属于加盟型,院线也只是拿一点分成而已!”
“商场刚建成给电影院免了三年的房租人家才愿意建的电影院,为什么不愿意建?就因为不赚钱啊。”
“影城平时场均上座率都很低的,一场几个人很正常,全靠大片和档期……”
“影院靠天吃饭,票房不好就赖影院不爱护,但有人看哪家影院不是大力支持?人次不拉上来就说观众没热情,等到没人盖影院了你们拉幕放露天去?”
单纯做影院,确实不赚钱。
平均来说:盈利周期需要五年。
所以,越往后,影院成了巨头和资本游戏。
人家为了品牌知名度,为了掌握更多的渠道终端,亦或者是为了提高自己商业地产的顾客滞留时间和顾客粘度等等目的,赚钱变成了一个次要的目的。
当然,也有例外,12~16年,四年时间,影院的上座率平均在15%以上,一年就能回本!
后来嘛,随便查查上座率就知道了,除了春节档,大部分影院的上座率稳定在5%上下……
这是慢慢走上成熟期了……
所以,全球范围内,影院是夕阳产业……
不理他们,张卫平自吹自擂:“大家对《金陵十三钗》有什么看法?觉得我们的产品怎么样?”
没等人接话,张卫平接着道:“《山楂树》《三枪》我都没提,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希望和院线双赢,既然我六亿投资,既然你们都是专家,我先给你们看货,你们一看就知道这片子值不值,是不是能让你们今年大丰收。”
“从拍片到宣传发行,全是投资方一家承担的,但既然要双赢,就应该风险共同承担。这次《金陵十三钗》卖给北美发行商,我们65%,他们35%,如果影片发得越来越好,我就降低分账比例,他们就提高,这就很良性,而不是一上来就给定了。”
“你们可以问问沈梦溪,他不是经常在美国卖片子嘛!”
沈梦溪跟佟钢坐在边上,观察事态发展,听到他的话,愣了一下,然后道:“我们的电影一般交给布伦屋或者华狮发行,最多只能在1400家影院上映,分账比例首周70%,然后65%,以此类推,反正至少能占到一半以上的分账……但那是美国,国情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