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我的梦幻年代 >

第243章

我的梦幻年代-第243章

小说: 我的梦幻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教授的母亲,也就是归亚蕾出场。
  其实,你如果认真分析,归亚蕾饰演的孟丽君挺不错的:独立自强,身体健硕,头脑清醒,做饭讲究……
  没成为家庭的负担!
  但在电影里,她的存在却是不被需要的,甚至让家人厌烦——婆媳关系不和,宠儿子溺孙子,毒舌吧还唠叨。
  一家人决定把她送去养老院,当然,定期来看她……
  聚餐之后,她独自一人回养老院,遇到了一家‘青春照相馆’,然后剧情正式开始!
  剧情就是排练乐队,寻找爱情,弥补了年轻时候的人生遗憾。
  这是一种典型剧情模式,用美式剧本教材《救猫咪》的分类判断,叫美梦成真式故事,美国有一大批此类电影,比如《辣妈辣妹》,《重返17岁》等。
  对了,还有《艾玛的心愿》——七十五岁的老人回到四十五岁,为了挽救自己跟女儿的亲情……
  在好莱坞,这类电影多是紧扣时尚而略带肤浅的模式化处理,多以青春和爱情为主题,虽然票房容易取得理想成绩,但是电影整体的定位气质毕竟偏于浮躁,大多随波逐流……
  但在中国,这类故事,至少银幕上很罕见!
  而且,整个故事围绕在家庭内部的人物关系下展开,让剧情显得温情饱满,真实可信,尤其是在家庭观念较强的东方社会,无论韩国或是中国,显然这部电影要更加讨人喜欢。
  还有,《重返二十岁》其实是柳亦非的个人秀!
  灯光、摄影完全围着她,衣服漂亮,后期调色得当,够饱满,最关键皮肤没有任何瑕疵……
  彩蛋部分,沈梦溪出场,扮演回到年轻时候的李大海……
  童话继续……
  虽然只是彩蛋,但让人很舒服,没有那种压抑的感觉!
  而且,彩蛋是不是预示着要拍续集?
  ……
  三部影片,而且都是及格分以上的作品。
  影评人高兴坏了!
  作为电影产业链的一员,他们当然愿意国产电影越来越好——这样,他们写的影评才会有更多人看!
  都去看好莱坞了,国产电影没人关心,影评人还有什么地位可言?
  《让子弹飞》16号公映;
  零点场的票房是110万,创下纪录;
  《非诚勿扰2》22号公映,零点场票房超过200万,刷新纪录……
  《重返二十岁》不甘示弱,零点场票房320万……
  再度刷新纪录!
  这个是真的,基本上都是柳亦非的粉丝还有韩更的粉丝贡献的票房……
  大部分影评人给《让子弹飞》打了九分,给《非诚勿扰2》打了五分,甚至有不少极端的影评人给了一分——因为《非诚勿扰2》其实是王朔的个人随笔《李香山传》……
  当然啦,影评人的意见没那么重要!
  否则,《非诚勿扰2》不可能三天票房破亿……
  还是写一下大部分影评人对《重返二十岁》的看法,毕竟这玩意还是刷屏了!
  “青春偶像的人气,和睦的家庭气氛,用奇幻的方式串联起老中青三代受众群,复古气质和怀旧老歌,细腻的亲情流露,是近期少有适合全家共赏的华语佳作。”
  “剧情演员都挺好,至少贺岁档中上的水准,我个人愿意给满分!真心希望这样题材的片子成为现象级电影,然后有更多年轻人带父母去电影院看——毕竟片子里的情况在中国真的挺常见的!”
  “一部童话一般的电影,只关心生活的阳面,不在乎那些阴面的苦与涩,这样的电影未必不是好的,因为你能看到一只神奇的手柔软地撩拨着时光。”
  对了,院线给了《重返二十岁》30%的排片,《非诚勿扰2》38%,《让子弹飞》,30%……
  还剩2%要给《赵氏孤儿》……
  ……
  24号。
  创下了大盘新纪录:1亿!
  简直是神话一般,要知道《阿凡达》上映时候,大盘最高值才6800万……
  一年时间,增加了2000块银幕,终端影院建设,终于在最后一刻爆发了威力。
  话说首映日的情况,《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依然火爆,《重返二十岁》题材、明星明显更适合圣诞档期……
  首日拿下3100万票房……
  排名第三,没办法,另外两部势头太猛了!
  根本拦不住……
  但是《重返二十岁》的上座率高于《非诚2》——黄金场次有接近80%的上座率。
  ……
  首日3100万……
  没干过《非诚勿扰2》,也没干过《让子弹飞》,甚至连《唐山大地震》、《画皮2》都比不上~
  但是呢,口碑完爆《非诚勿扰2》……
  沈梦溪看到数据,挺满意的!
  能在两部现象级电影的夹击下硬生生撕下3100万,你还想怎么样?
  “已经很不错了,咱的成本没到4000万,算是这三部电影里最便宜的,口碑已经超过《非诚勿扰2》了,我估计明天的票房应该能反超了!”
  赵劲松反问:“你不担心吗?”
  沈梦溪有点无语:“这电影回本不愁,盈利更不愁,就看最终能赚多少了,有什么可担心的?”


第十八章 炮轰
  没达到预期就算输?
  资本家的嘴脸真让人无语!
  首日3100万,你还想咋滴?
  这口碑,这首日成绩,3个亿妥妥的!
  “行了,你让宣传部门多关注一下,还有,韩国那边的票房情况实时跟进报道,我有预感,韩国版这次也能创造不小的拍票房收益!”
  “……知道了。”
  赵劲松扭头欲走,沈梦溪又交代了一句:“别不上心,这可是咱们一本两拍的第一部作品,很关键的!”
  “梦溪,我有点不太明白。”
  “什么?”
  “为什么一本两拍不选择中美?”
  沈梦溪愣了一下:“选了呀,《鲨滩》就是中美各一版!”
  “我是说《重返二十岁》,我说说不是中美各一版?美国市场的回报率、影响力远超过韩国市场!”
  沈梦溪有点尴尬:“……我也是快拍完了,才想到的美国市场……”
  “行,我知道了……”
  为什么不是中美各一版?
  因为一本两拍这个策略最开始针对的就是中韩合拍!
  沈梦溪压根没往美国方向想!
  后来,他查阅了相关资料——类似电影的票房,比方说《重回17岁》,北美票房6500万美元;《长大成人》,北美票房1。01亿美元;《辣妈辣妹》,北美票房也破亿了……
  说明什么?
  只要故事讲的不差,搭配几个还算不错的演员,这类‘美梦成真’式电影在北美还是很有市场的。
  鸡汤流行全球,不是没有理由的!
  这是坚定他独立制作的最重要原因。
  但这个事发生的时候,中韩两版《重返二十岁》已经宣传了——上影节、中韩电影峰会、釜山电影节,都有宣传过……
  总不能砍掉韩国版,改制作美国版吧?
  ……
  赵劲松离开,沈梦溪才点开电脑准备看看新闻,宋航一脸严肃的走了进来,告诉了沈梦溪一个挺悲催的消息:
  “托马斯不想做《长城》了?为什么?”
  “……他觉得这个故事不符合美国人的口味……还有……他可能不太信任你的导演能力!”
  “重点是第二个吧?”
  沈梦溪挺生气的……
  符不符合美国人的口味,根本就是借口!
  北美外语片票房票行榜前十就有《摩托日记》,甚至《切·格瓦拉》也在美国上映了……
  ——只要有利润,别说军民鱼水,就是《卡斯特罗》他们都敢拍!
  这个事归根结底,传奇影业还是看不上沈梦溪!
  宋航苦笑一下,解释:“……他们可能觉得你之前没拍过类似的电影,所以不太敢投资吧!”
  “……我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全球卖了接近4亿美元,论票房并不输给很多商业片导演!”
  “但《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剧情片,属于边缘题材……”
  “他们怎么想的?”
  宋航:“他们想邀请好莱坞导演执导这部片子……”
  没错,沈梦溪并不算主流导演,而且他还是《长城》的制片人、监制。
  传奇影业有理由怀疑沈梦溪的能力。
  但是,找好莱坞导演执导《长城》?
  沈梦溪无语:“好莱坞懂个蛋的中国!”
  “传奇影业对《长城》的预期是4亿美元,其中北美票房必须要过亿……内地票房他们觉得最多也就1。5亿美元……”
  “他们看不上中国市场?”
  “怎么可能……”宋航先是否认,接着又道:“但中国市场还没到日苯市场的程度!”
  倒也是……
  即便是今年,梦溪好几部电影丰收的加持下,内地票房被也才120亿……
  比不上日苯、英国、法国。
  暂列电影市场票房收入排行第五名……
  “汤姆克鲁斯那部《最后的武士》成本多少?”
  “一亿美元,日苯市场贡献票房超过1。2亿美元!”
  “……区别对待!”
  沈梦溪有点不爽……
  当然不是《最后的武士》那电影有多好……
  那破电影宣扬的其实也是白人救世主:阿汤哥的角色杀人老公,捅人哥哥,最后还泡到寡妇,这是赤果果的殖民侵略!
  又称《第一个驻日美军》……
  结尾:汤姆克鲁斯最后回到基本没有男人剩下的村庄,接管了一切:土地,老实巴交的农民,当然也包括了死去武士留下的女性们……这个是不是太过讽刺现实了点?
  这破电影豆瓣评分高达8。0分!
  有没有搞错?
  “他们不愿意投资,也不愿意把项目交给我们……”
  “那就甩开他们,我们自己玩!”
  “那……片名我们也不好用啊……”
  “这倒是个问题……《长城》这个片名太好了!”
  沈梦溪也犹豫了一下……
  好的电影片名就能保证电影收益过半,比方说《夜闯寡妇村》、《闺蜜》……
  “过几天我去参加洛杉矶新人电影节,到时候找托马斯·托儿面谈!”
  “洛杉矶新人电影节?”
  “给《驴得水》还有《钢的琴》找一些海外发行……”
  ……
  沈梦溪这边注意力都在《长城》方面……
  但是电影市场正如火如荼。
  为此,《重返二十岁》不得不抓紧一切机会争取曝光率……
  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当然是路演……还有音乐传播!
  《重返二十岁》可是有一堆称得上金曲的原创音乐。
  《记·念》、《等风来》都登上了各大音乐排行榜榜首。
  此外,《重返二十岁》还有一个宣传点:新人导演苏仑,还是女导演!
  还没等公司准备好好炒作一下苏仑,冯晓刚首先开炮了。
  25号,携《非诚勿扰2》走进北京电影学院“新讲堂”,与众多学子畅谈分享了影片拍摄等种种心得。
  然后对植入广告的问题进行公开回应。
  “贴片广告和植入广告并非一个概念,关于《非2》的贴片广告,出品方华宜兄弟是严格按照广电总局八分钟的规定来操作!我们并没有费被任何法律规定!”
  “我觉得有一部分媒体利用这个问题拼命打击,泄私愤,包括新华社,说的都是踏马屁话。那记者我知道是谁,在《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就说中国电影跟GDP有关。我们的首日票房超过《阿凡达》,那个记者又专门到电影局看数字是怎么样,核对后却仍有质疑。我不明白为什么要一腔怒火对中国电影?然后就发表这种文章,还挑拨离间式的,那边赞扬姜闻,这边贬我们这个!”
  不止如此,他还连发五条微博针对这个记者:
  说他极尽能事给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有产业抹黑,把中国电影业形容的不堪入目。而他却拿不出任何过硬的依据,只是以小人之人心无端揣测,请问新华社周宁,你何以对中国电影怀有如此深仇大恨?


第十九章 这不是我想要的曝光度!
  冯晓刚炮轰很正常,小钢炮嘛!
  也就小崔能治他。
  但他炮轰的时候提到了‘《重返二十岁》也有是十几项广告植入……’
  ——‘贴片广告情况同期上映影片大致相同,比方说《重返二十岁》,为什么周却把矛头指向《非2》?我可以理解你也是利益驱动吗?’
  对此,沈梦溪在微博回应了:‘我必须要赞成晓刚导演,事实上,除了厂商,没有人喜欢植入广告。但很遗憾,植入广告从电影诞生那年就有了。’
  “大家应该知道卢米埃尔兄弟是谁,一个瑞士商人承诺帮助他们推广和发行影片,作为回报,卢米埃尔需要在片中植入该商人拉来的广告,就是阳光香皂的广告。”
  “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翼》植入了Hershey的巧克力。”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