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花间色 >

第159章

花间色-第159章

小说: 花间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嗒,她将一盘鱼饵尽数倒进池子里。
  “准备下接我的位置。”
  “出去吧。”
  三个月后,明谨传位于褚邺,而后施施然离开了都城,没人再知道她去了哪里,很多人都以为她走之后,昭国朝廷会内乱,比如褚邺跟萧容会有厮杀,但没有。
  萧容一如既往该领兵领兵,该交权交权,也不成婚,闲云野鹤一样,只是偶尔假期长了,会往都城外跑,但不知为何,新帝褚邺反而因此越爱委派他重任,非要把他绑在都城跟边疆,让他分身乏术。
  日子久了,有些人就品出一些滋味来了,却是不敢多说。
  终究是不能说的隐秘。
  一如她走那一天,褚邺含泪站在宫城最高的阁顶,望着远方怎么也看不到边的山河世界。
  他不是不知道当年殊王跟姚远所谋,但很多年后他才明白姚远为何如此谋。
  因为看穿了年少的他难以控制的心悸,违背了礼法,触犯了他父王的禁忌。
  仲帝不死,他必死。
  谢明谨若在宫廷,他也会永远跟姚远一样,一辈子都困在可望不可得的痛苦之中。
  或许,她也知道,很多年就知道了,只是没说。
  到如今,他都不知为何她对自己如此宽容。


第252章 结局 (上章251,今天结局,编辑让我给个番外结束,看改天)
  ——————
  有人说,当今的缙帝既不像历代的君王那样或狡诈,或勇猛,或阴冷,更不像他的父王仲帝那般隐忍又残忍。
  冷淡,但颇有君子之风,只是风雨时又有雷霆之怒,颇像江湖侠客一般豁达而不拘小节,坚毅而不失宽厚。
  说起来,这是极完美的君王气度。
  但时日久了,一些当朝老臣又总觉得这位缙帝其实更像是两个人的结合——曾经的谢明谨,后来的谢明谨。
  为君王手中扶持而成长,为君王座下恩威而苟生,为君王舍天下而承天命。
  这就是缙帝,但他也是孤独的,孤独到国事之后,再无个人私事。
  无论后宫,无论子嗣,他平静如秋水,孤独似冰川。
  但大抵上,君王总是孤独的吧。
  仲帝是最可怜也最任性的君主,可他到底凭着任性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而不能任性的人,最终也只能守着这万里河山,空看日月星辰。
  内外总有风云,从无平静之江山。
  但是否还会有人念想起当年的那个人,那些事?
  不管如何,她终究是走了,也许再也不回来了。
  后来,本固守在都城的谢明容也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但接管她位置的谢至臻跟非谢家人但更似谢家人的谢之檩以及经受过波澜而成长起来的下一代依旧在朝堂跟军部耀眼摧残。
  仿佛谢家的血脉本该如此。
  强大,克制,耀眼,不曾屈服。
  这就是世代,也是王朝更迭的魅力,也无人知道谢明谨走的那一天,带着谢明容跟接管了明谨手下生意网络而早已在都城各地开了无数饭馆的谢明月上了白衣剑雪楼。
  这是她自登基后第一次上山,仿佛此刻她才有资格走在这清雅小道上,也能心无旁骛履行十五年前许下的诺言。
  跟着她们的还有大毛,不过它贪玩,在林子里霍霍了不少山禽,鸡飞狗跳的,正在练剑的梨白衣不由收剑,往下眺望,看了好一会,回身进去煮茶。
  等明谨她们到山顶,茶香正好。
  谢明容道了谢,看了一眼这些年来沉稳了许多依稀有几分琴白衣气质却又更坚毅的梨白衣。
  但后者如旧,气质依旧纯洌如山中青梨花。
  “你这是……突破了?”
  梨白衣闻言,微微惊讶,看向明谨,“你教她习武了?”
  莫怪看着年轻了许多,依稀复原了当年谢氏长姐的风采。
  明谨还没说,坐没坐相的明月就咬着果子嘟囔道:“大姐年纪大了,不好弄,不像我,我推骨一次就可以了。”
  永远学不会优雅言辞的谢明月依旧得了谢明容端方冷然的一瞥。
  明谨转着茶杯,却是淡淡道:“你推骨一次,可以给她推骨三次。”
  明月一愣,“啥意思,我习武天资不及她啊?”
  她一直以为自己比明容好啊,是个武学奇才。
  明谨:“不是,你胖。”
  明月囧了下,扑过去要掐明谨,但明谨淡淡给了一个眼神,后者顿时怂了,一转方向,扑到明容身上。
  “大姐,她凶我!”
  明容无可奈何,攥着她,提出能不能让自己两人在白衣剑雪楼住几天,接受下天下武林之至地的武学熏陶。
  梨白衣自然乐意,应允后,两人被剑雪楼的其他弟子带走了,留下明谨跟梨白衣两人。
  十五年,本来庇护君王身边的白衣剑雪楼再无人随驾君王侧。
  梨白衣跟明谨也有许多年不见了。
  “听说你苦修去了,怎么没去渡海?”
  梨白衣抬眸,道:“师傅说放下了一切的人才有渡海的决心,我还做不到。”
  明谨瞧着她,凉凉道:“放不下我么?”
  为君王多年,她的一言一行都自带威严,哪怕她刻意弱化,也尤有几分摄人的滋味。
  毕竟也才刚卸任。
  但……似乎又似曾相识。
  本来还有些紧张的梨白衣恍惚了很久,终究红了眼,点点头,没有否认自己内心的偏执。
  “大抵是吧。”
  她既无法找到再陪伴昔日友人身边的理由,又放不下往昔。
  多少练剑的日月,她都深刻清楚自己的决断——假若那位女帝会遇到危险,她一定还是会如同从前一样,二话不说,提剑便去。
  哪怕当年的她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世家贵女,后来的她是一人斩断大荒武道的昭国武道第一人。
  “都快上善若水了,还不渡海,让当年的前辈们情何以堪?”明谨问她。
  梨白衣一时不明她的意思,“你的意思是?”
  明谨却没明说,至少喝了茶,伸手抚了梨白衣的脑袋。
  后者如今也早过了年少青涩的摸样,却仍旧被她当小妹妹看。
  大抵是因为梨白衣心性从未老去,依旧是年少至纯。
  但明谨……她已经历太多太多,心怀山海,可比日月。
  明谨走了,去见书白衣,梨白衣还在原地沉默思索。
  她到底什么意思啊?嫌弃自己还没上善若水?还是不悦自己十五年都没去随侍左右?
  ——————
  后院僻静,依稀可以听到崖对面的峰头有一些白衣弟子在练剑切磋,也可听到阁内的谢明容两人本着半吊子的武学知识被白衣剑雪楼的白衣儿郎亲自辅导。
  “你这是要带着她们走了?”书白衣从后面走来,笑问道。
  明谨回头,淡淡一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她们想怎么样都可以。”
  年纪不小了,不成婚,想到处走走,习武健身,做生意,这些都可以。
  书白衣看着她良久,叹道:“十几年前世人以为看尽了谢明谨的命,十几年后,其实又都看错了。”
  “你要的不是天下,也不是成就谢明谨独立在身世之外的价值,而是为了一种信念。”
  十五年前,下了祭台的书白衣是有些遗憾跟感伤的。
  大抵以为看到又一个人被权势所束缚。
  但十五年中,他又通过许多事,看到出了一些什么。
  “信念?”明谨反问他,似笑非笑。
  “是,不管是蝶恋花,还是跟褚氏的恩怨,都是你后来遭遇的,但一开始,你接受的是谢氏一脉自古相传而下的教育,我想,你应当很崇拜谢高祖。”
  “而这也是你能承受这些伤害,最终抗住九天蛊惑而维持理智的本因。”
  因为不管是谢远,还是谢宗,无论他们是为她好还是为她不好,他们有一点都是共通的——他们始终骄傲于谢家的光辉门楣,想维护谢家的祖辈荣耀。
  是谢褚结束了大周的乱世,开创了安稳的昭国太平局。
  他们值得为自己的血脉而昂首挺胸。
  可是后来一个个都被折腰了。
  “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生死,而是信仰被崩溃。”
  她懂了自己爷爷忍着对姑姑的敬爱痛心,为了庇护剩余族人而不得不亲手勒死亲弟弟的痛苦,因为这种毁灭性的痛苦,再后来任何人的牺牲都不再被他在意,包括他自己。
  也懂了谢远对第二剑心的一生痴情跟半生无言以对,这种愧疚跟痛苦让他舍弃了自己本该由的所有野心跟骄傲,不惜去放弃家族信仰,只为遵守对她的承诺,庇护好唯一的女儿。
  她更懂谢明容被谢隽击溃所有骄傲的痛苦,那也是一种信仰的崩溃……
  因为懂,所以她要结束那个局面,重新开端,哪怕这种开端是残忍的,撕裂的,血流成河的。
  她都无所谓。
  好在,她成功了,既成功了,其余细枝末节就不必计较了。
  “是,弱者在乎生存,强者更重信仰,不过,你今日上来,也不仅仅是为了履行当年承诺吧。”
  明谨:“当年没必要问,今日可以问了——褚高祖为何会留下这样的遗命?”
  十五年前的卷轴上留有的遗命出乎她意料,因为上面写的话很简单。
  ——王权若有颠覆,若是谢氏,当为国家社稷继往开来者。
  “一开始我也不懂,后来我师傅被我缠紧了,后来说了他同样缠了我师祖才问出的答案。”
  “大抵是两个原因吧,其一,在高祖看来,谢褚两家无差别,因为他只把自己的兄弟视为世上最亲近之人,甚于自己的后代血脉。其二,高祖托遗命者,乃是我白衣剑雪楼的创派祖师琴无忧,她当日很好奇,问了,高祖就给她说了一件事。”
  明谨若有所思,却没问,书白衣却笑道:“其实说出来可能也没什么人相信,你可知谢褚当年定鼎天下分君臣时,麾下从者其实更多愿追随你家老祖?”
  明谨不置可否,“大抵知道一些。”
  这也是褚氏后代如鲠在喉非要处理许多氏族的隐秘原因。
  “因为你的老祖……怎么说呢,可真不像是一个正常人,他会这个。”
  哪个?
  明谨偏头,看见孩童心性的书白衣手指点算,那摸样有点像是……算命的?
  明谨一怔。
  “奇门八卦,算计无双,当时那个时代,很多人都说他是半个天人,只可惜不能习武,但凭着一手预判之术,足以盖绝天下,而当年大周姬王朝也大抵是这般被他算计的。”
  他骤然提道大周姬王朝,明谨寡言了片刻,后才淡凉问:“我父亲一定不知你早已得知我血脉隐秘,否则也不敢托付隐疾。”
  “我也无法明说,命数这种事情,太玄妙了,当年你家太祖算到三百年后有谢氏女会入宫,并颠覆褚氏大业,他就跟褚高祖明说了,让他子孙后代别动谢家女歪心思,这才有两个家族起初一直坚守的规矩,但三百年太久了,总有些不听话的,坏了规矩,祸乱也就跟着来了。褚高祖自然知道自己兄弟的预判从未出错,所以思前想后,为了保谢氏血脉,找了琴无忧,又特地留下青雀令,这才有了这最后的遗命。“
  书白衣想起当年那些长辈的旧事,也是唏嘘不已,但总体他是满怀钦佩的。
  “不过总体对这件事,那两位也没太在意,有一次他们来琴无忧那喝酒,还曾笑谈若是谢氏有女儿做了这样的抉择,定是褚氏的儿郎不好,逼到了绝境,反了也就反了,左右谢家人的弟子定然是比褚氏的好,于家国有利。”
  “对这两位的闲谈,琴无忧没多言,只是后来选继承人的时候,都会将这些事一代代告知下去,待三百年这一代,王朝真正更迭,我的使命也算完成了。”
  不论是褚高祖的豁达跟对兄弟的情谊,还是谢高祖的半天人之术,都是超越时代的瑰宝。
  但书白衣这个早已看穿一切的人,一言不发,守着秘密,任由乱世波澜,最终维持本意。
  明谨固然天赋超绝,却也没想到世事这般宿命,尤其是……
  “琴白衣前辈,是琴无忧一脉?”
  “是的,算起来,她也是我白衣剑雪楼的嫡脉。”书白衣露出感慨之色,“对了,她前些年第二次渡海而出,你可知晓?”
  “知道,我还让褚邺去送了一程。”
  明谨轻描淡写一句话,书白衣何其敏锐,倏品出了点什么,惊愕后良久,最终苦笑。
  “我说……其实还有一件事,琴无忧说最后一次见谢高祖的时候,后者朝她笑得很奇怪。”
  琴无忧是女子,也是当年大周跟昭国更替后天下公认的第二高手。
  至于第一……
  “琴无忧前辈有说姬武是什么样的人么?”
  昭国开创后,关于大周的很多事都被抹除了,连一些史记都没记载。
  哪怕谢家历史深远,家传典籍无数,明谨也只知一些蛛丝马迹。
  “大周太子姬武,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