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美利坚传奇人生 >

第605章

美利坚传奇人生-第605章

小说: 美利坚传奇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让我们来谈谈法本……都有哪些需要被出售的。”李子涛抓起桌边放着的一厚沓文件。
  里面是对法本工业旗下各部门的数据分析和人员调查,还有一项评分值。
  这是智库制定的一项评分标准,流程化的对企业各部门进行详细,较为准确的分析和价值评估。
  这项工作早在收购法本之间就已经完成,只不过现在他们需要再进一步的进行精简,也就是精益求精。
  这么做不单单是为了弥补损失,赚一笔快钱……
  更重要的原因是,奥斯本更希望轻装上路,而不是变成臃肿、腐败、碌碌无为的‘大’机构。
  这是李子涛在和奥斯本管理层讨论过后,大家一致同意的发展方案。
  其中一部分不符合标准,但也足够优秀的人才。如果他们同意来美利坚工作、定居的话,将会收到来自辉瑞的邀请。


第1234章 拆解打包卖卖卖(修)
  “能够接到你的电话我很惊讶。”
  “还以为你会问我过得怎么样。”
  “我不会无端的去侮辱任何人,你该清楚我的无奈。”
  “是的……如果有那么好的机会,我也会那么做。”
  “所以?”
  “送她离开的车已经出发6个小时,我想他们已经快要抵达边界线,今后她都会在加拿大生活。”
  “谢谢,约瑟夫!”
  “不客气,查理……有时间的话,我们该一起打一杆。”
  “会的,哈哈……”
  当电话挂断的那一刻,李子涛的笑容骤然收敛,对着身旁的莫莉说:“你说的没错,他不会成为朋友。”
  老肯迪要是放几句狠话,对从前的事开开玩笑,又或者对他一通臭骂,李子涛反倒更相信对方已经释然。
  但是,像他刚才那种绝口不提,既往不咎的样子,根本是在欲盖弥彰。这老家伙肯定在心里谋划怎么干掉他。
  “波士顿内部议论纷纷,有人并不希望看到他回来。”莫莉之前刚和亚当斯的秘书通过电话。
  实际上最初的时候,亚当斯正是肯迪家族的支持者,两间在政坛上有很多合作即将展开。
  但是,随之而来的变化发生的很快,也让亚当斯转移策略。
  时至今日他们已经不再需要肯迪,因为亚当斯已经有了更好的盟友,李氏集团。他们也不想再更多的分散自身的政治力量,特别是在经历了‘曝光风波’损失惨重后。
  “也许用不着我们担心,就会有人出头。”失去亚当斯的支持,想要在政界有所作为,获取一定地位的肯迪可不再是朋友。
  李子涛决定坐壁观上,先看看亚当斯的行动再说。
  两者同属波士顿财团,最初亚当斯家族资本雄厚,决定扶持肯迪家在政坛有所作为,成为自己的白手套和门面。
  现在,亚当斯家在风波后损失不小,需要财团的政治力量来稳定局面。而老肯迪也需要同样的资源来为儿子铺平道路,让他尽快走上高位,甚至是入主华府。
  双方的诉求和矛盾注定了会爆发一场冲突,除非他们中有谁能放弃自身利益,选择去成就对方。
  这样的圣人要是有的话,李子涛一定得和他成为朋友,多来几次直接就能把对方连肉带骨的吞下,岂不惬意。
  “智库的谈判有了结果,法本旗下的三个研究室,药物研究室,化学实验室和生物研究室,分别由英国葛兰素,法国赛诺菲和美利坚雅培竞价成功。
  价格分别是54。12万、88。25万和11。68万,是所有人出价最高的……在德、法,西欧等地的门店,由奥林巴斯会社收购……总计228。36万美刀。”
  “医疗机器研发1、4、5部,则打包出售给瑞士的阿斯特拉制药集团,对方给出的价格很有诚意……103。47万美刀。”
  “诚意?”李子涛讥笑的说;“他们买下的不仅是技术,还有之前的销售渠道和稳定的上下游……公平交易而已!”
  “但他们的出价比第二名高出近30万。”莫莉不得不提醒他,对方的出价已经高出其本身价值。
  “继续。”
  “按照评分标准,原韦勒化工、赫斯特制药、卡勒公司、拜耳、巴斯夫、阿克发将会完整并入辉瑞公司……
  卡赛拉公司和格力斯海姆电子化学公司将打包出售,目前有几家欧洲公司表示出兴趣,但还没有人出价。”
  听到这点李子涛并不意外,法本工业不是什么小鱼小虾。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化工工业康采恩之一,真正的行业巨无霸。
  康采恩是一种组织形式,与托拉斯的概念相当,只是双方的形式有所不同。
  法本是由同行业内十几家不同的公司组成的。要不是这样的话,他又何必花费近1年的时间,只为了确保它的完整性。
  “关闭法兰克福的旧工厂,对其进行合并,把所有力量整合到一起,组建两家全新的、大规模的新工厂。加入机械化作业,引进新的管理团队,对工人们进行考核。”
  说完李子涛仔细想了想后说道;“工会是什么情况?”
  “工会对拆解售卖的事很愤怒,之前已经发生过4次游行,因为人们还沉浸在战争的悲伤中,只有极少数人响应,但它终归是个威胁。”
  “向政府提出破产重组申请,只要能够申请破产,之前的工会就是无效的……游说反工会组织,让他们去找老朋友的麻烦,新公司不需要加入任何工会。”
  李子涛才不会让自己的公司被工会变相绑架,就像他现在拥有的产业里,但凡是有工会的也都在他的控制中。
  没有谁能领着他的薪水,每天听从别人的命令,还变着花的想要给衣食父母制造麻烦。
  闲的蛋疼找事儿,这种情况在他的公司里禁止发生。
  法本之前的工会是什么情况,李子涛不想也不需要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对他来说这些前臣毫无价值,只会是麻烦。
  这点在莫莉手中的资料上得到体现,整个法本工业之前拥有十几个不同的工人工会。不仅是劳资之间经常产生矛盾,就连这些工人工会彼此之间也时常对立。
  之前的管理层时常因此头疼,十几个工会之间相互敌对、扶持、欺瞒,搞得公司管理层不堪应对。
  现在的法本不需要这样的麻烦,它们应该做的是尽快完成‘瘦身,’精简重组后以崭新的面貌加入新的家庭。
  “BOSS,想要说服反工会组织,可能需要付出10~20万美刀,他们比工会更加贪婪。”
  “我同意了,去做吧!”贪婪才对,工会要的是长久利益,循序渐进的提高待遇、福利,减少工作压力。
  反工会组织做的却相当于‘一锤子’买卖,只要搞定工会让投票失败,提案就此付之东流,这边他们就得拿钱走人。
  要价高没关系,一分价钱一分货,只要他们能顺利搞定,让自己这个新老板获得应有的权利,他不介意多付点钱。


第1235章 企业公敌
  10万美刀的公关支出,收款方是法本内部的反工会组织。
  在国外公司内部,各种合法的组织层出不穷。
  其中,工会和反工会组织是最具影响力,权利最大,最能影响到企业发展和工人思想的机构。
  但凡是任何一家公司的老板、管理层,最喜欢的都是反工会组织,最敌视的都是对方的敌人,工会组织。
  最初的工会组织,是为了防止工会侵占工人本该拥有的权利,避免遭到压迫和剥削。
  但是,在工会出现的40年后,也就是20年代,它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从避免被剥夺,到与公司的管理层争夺管理权,再到一些强势的工会组织开始反制衡公司所有者,成为剥削的一方。
  自20年代到现在,被工会搞到破产的公司,没有上千也有数百家,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
  原本遭受经济危机,企业的发展就受到致命的打击。
  接着工会煽动工人,要求公司维持各项福利和之前的工资,进而举行各种抗议、罢工。
  然后,大家一起抱团完蛋,这种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不知有多少中小企业破产的老板,对工会组织者恨之入骨。
  大多数工人实际上是没有任何主见的,他们是最容易被煽动,丧失自我思考和主见,选择随众的人群之一。
  在被语言煽动的时候,他们总是不愿相信是企业真正的遇到困难,而是永远抱着一种;老板有钱准备带着小姨子跑路,也不愿意拿出来给工人们开应属于他们的工资。
  正因如此,李子涛对工会从来都没有任何好感,其名下企业内部的工会,也一直是公关部的关注重点。
  赞助反工会组织,提高工人福利,分化工会力量,是李子涛长期以来对付工会的有效方法。
  特别是在福利这方面,李子涛旗下的企业没有任何可被挑剔的地方,其他企业只有追赶仰望的份儿。
  不过,这些企业的工会成长都在他的掌握中。后来收购的其他企业,也都进行了破产重组,工会重组的经历。
  现在,这样的事也要发生在法本的身上,只是相比起美利坚的工会法,德国的工会法要更麻烦些。
  在美利坚企业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加入工会,也可以在企业内部成立新的工会,最终到全美工人工会备案。
  但在德国,工会的权利被进一步放大,就算是资产重组,其内部的工会也能保证其完整性。
  在企业重组阶段,工会进入停摆阶段。等到企业重组结束后,工人们回来上班的同时,工会也完整回归。
  为此,他们不得不在反工会组织上下功夫。
  虽然工会的完整度保留了下来,但是当企业重组完毕后,按照规定新的管理层可以要求再次举行‘合法性投票。’
  工会是否合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些都能够以投票来重新决定。李子涛为此下了死命令,他不想看到任何一个工会存活。
  给予高福利,高待遇,这些都是他心甘情愿付出的,因为他曾做过社会底层,同样也不希望因为这些事搞出麻烦。高福利和待遇能够让他和企业更好融入,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度。
  但这不代表他要接受某些不可理喻的勒索,智库收买的工会成员传来消息,其组织者有计划在完成重组后,进行几次大规模的罢工和抗议。
  理由是法本遭到资本的拆解,李氏收购法本的目的是不纯的,他们想要把整个法本冷血肢解,最终‘零售’获利。暂时的资产重组和迁移,是为了将来更有利于出手。
  当然,这是对外界的借口。实际上他们确实有这方面的担忧,但最终的目的却是逼管理层和工会进行谈判。
  对方的目的很大胆,竟想要从管理层手中争夺一部分的管理任命权,包括基层的管理者任命和利益分配。
  还有更多的福利要求;医疗、带薪休假、满勤奖和退休金,每年16个月的年终奖,呵呵,简直就是疯了。
  李子涛不知道是谁给对方的勇气,在他看来这些人怕是需要改名;姓石,名乐志。
  不管是谁在背后策划这些,李子涛都不可能答应,奥斯本更不可能答应。
  吞并法本后,他们想要的是进一步的发展,而不是被繁重的包袱拖垮。
  奥斯本的管理层在近期的碰头会上,向李子涛郑重表示,如果工会的问题无法解决,他们将会认真的考虑肢解拍售的方案。
  这不是玩笑或威胁,奥斯本不可能负担的起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
  按照对方的要求,最终整个奥斯本连同旗下的辉瑞都将被彻底拖垮,破产是他们唯一的结局。
  ……
  麦克跟随此次破产重组的富国…摩根团队前往法兰克福,飞机有些颠簸的降落在慕尼黑国际机场。
  他们需要在这里转乘火车,才能顺利抵达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国际机场在战争期间遭受到猛烈的轰炸,至今还没有完整修复。只有两条跑道投入运营,目前仅提供给国际重要来宾使用,就算如此几乎也没有空闲的时候。
  此次,身为奥斯本首席研究员,CEO的麦克亲自到法兰克福的法本总部,为的是安抚工人,参观工厂和研究院,对法本的研发实力做出详细的评估。
  “查理在来之前特别交代过,绝对不能与工会代表和反工会代表接触,在事情解决之前,身为领导层不能传达任何错误的信号和误导。”
  这次富国…摩根的带队人是劳伦斯,他的身份是李子涛的代表和借调的‘特殊经济顾问。’
  来自瑟琳娜的小麻烦已经‘解决’,接下来李氏和肯迪之间不会平静,李子涛私自决定让他到欧洲散散心,避免遭到牵连。
  “我明白,在得到授权前,我们只是来参观调研的医学工作者。”麦克自然懂得规矩。
  现在的他早已不是那个小小的社区医生,而是因发现‘能量剂’享誉全球的麦克教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