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美利坚传奇人生 >

第552章

美利坚传奇人生-第552章

小说: 美利坚传奇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它的全称比这个要长很多,是莉莉丝花了两周时间为它取的,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不如送他们一些股份,也是时候要学会打理生意了。”西莉亚的建议正好击中李子涛的心思。
  接班的问题,从双胞胎刚出生的时候,李子涛就已经在考虑了。
  他不是个老顽固,更不会手握权力不舍得交出去。
  其实,他很希望双胞胎能尽快成长,好接手一切让自己好好放松,李子涛很期待他的‘退休’生涯。
  前提是他们不会搞砸,那么尽快接手熟悉商业规则,自然是个好的信号。
  具体该怎么做,李子涛要先和妻子玛丽谈谈。
  正好她正处于养胎的时候,有很多时间用来讨论,现在只需要等他先搞定手头上的事,回家就好了。
  北美华联的问题很严重,李子涛从未想过自己眼皮底下会出现如同泥潭的破事。
  事实是它发生了,李子涛不想承认是自己搞砸的,但其实他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算了,现在还是别讨论这个,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进行到什么程度了?”这句话李子涛每天都会说一次,华联的‘大屠杀’他需要了解每一步进展。
  前两周的时间里,他们仅仅解雇了400余人,这比预期的要慢得多,原计划可是两周1500人。
  幸运的是,后续进度要快上许多,因此李子涛都没时间再去关注别的问题。
  就连第二颗萝卜种下的好消息,也仅让他会心一笑。
  李子涛知道有点不道德,毕竟,有太多无辜的人丧生在这场残酷战争里。
  可只要想到小鬼子做了什么,他的嘴角就止不住上扬,脑海里反复回荡着同一句话;天道循环好报应。
  从第三周开始,裁员速度暴涨,或许是熟能生巧的因素。
  为此,李子涛也学会很多各地风俗不同的骂人方言,整个管理层的十八辈祖宗,大概也就被问候了几万次吧!
  每天……
  为了让自己的耳朵清静些,李子涛聘请了第三方机构,也就是专门为公司负责解雇事件的公司。
  是的,做这项业务的公司,它的名字叫‘拯救天使。’
  不过李子涛能肯定的说,那些被他们热情接待的人,没有任何一个感到被拯救。
  “招聘工作开始了,对吗?”第六周,公司里已经冷清的不像话,有人进来会以为自己回到逃荒年代的无人小镇。
  “对,明天你就会看到这里充满了人,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想要认真工作的人。”新晋全球华联CEO西莉亚充满信心。
  其实也该满怀信心,因为返乡潮的原因,到处都是穿着军装,炫耀自己军功,把老掉牙的英雄故事改编到自己身上的白痴。
  又或者是英雄……
  但有一点是最重要的,不管是白痴或英雄,他们现在都需要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稳定工作。


第1047章 小孩子不该玩火
  招聘工作进展的很顺利。
  不对,是太顺利了。
  来应聘的人差点挤爆招聘室,他们已经更换了第六张桌子,因为前五张桌子都被激动的应聘者撞毁了。
  查理·李旗下的企业向来以慷慨和高福利著称,不会有人想拒绝为他工作。
  除非有人不喜欢高福利、高薪资又长期稳定的工作机会。
  这样的工作机会对于刚返乡的军人们来说,就像是在冬季泡在舒适的温泉里,面前的托盘里还放着最佳年份的冰霜酒。
  “天呐,这已经是第几份简历,我快要疯了。”负责初审简历的女人扶头抱怨道。
  她已经连续加了一周的班,到现在也没有确定最终名单。
  而她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因为这是有关高管的初步审核,搞砸就等于亲手递交辞职信。
  “嘿,别灰心,我们就快搞定了,只需要再选出,呃。。。”看了看手中全空的名单,同事果断放弃自我安慰。
  “今天的报纸又是头条,真是好极了。”办公室里,西莉亚正为《洛杉矶先驱报》的报道恼火。
  这些家伙添油加醋的报道,就像是唯恐天下不乱,好在有其他消息吸引人们的关注。
  比如发生在日本的两次大爆炸,还有对方的正式投降和在美利坚各地举行的‘把英雄带回家’活动。
  可以说二战让每个家庭都走进战争,这件事也影响了未来美利坚的思想与方向。
  正因为二战的惨烈,才让全美公民对战争话题格外抵触。
  20世纪末发生的战争,就是在一片反对浪潮中推进的,最终撤军不仅在于他们被打懵了,也有来自国内的巨大压力。
  可惜,到21世纪后,新生代忘记战争的残酷,不少人开始认为战争到了该发生的时候,叫嚷着‘霸权’‘开战’
  如果战争真的来临,希望他们不会在战场上吐到腿软,被环绕的硝烟和残尸断臂吓尿裤子。
  “你们该来看看这片报道。”本边和咖啡边把一份《纽约时报》放在办公桌上。
  上面的标题有些犀利,与李子涛内心的想法有些不谋而合,兵不血刃的静默屠杀,后面还印了中间带问号的卍字符。
  编辑署名是;乔伊斯。
  “有谁认识她吗?”西莉亚脸色发青的放下报纸。
  这篇报道里的言辞一点也不柔和,应该用利刃来形容,每一句话都像是把尖刀,狠狠插入西莉亚的心脏。
  但有人比她更气愤,就是把消息交给乔伊斯的男人。
  李子涛认为他们已经达成协议,《纽约时报》肯定会对此事进行报道,他只希望对方的言辞能够缓和些。
  又或者是站在‘中立’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
  但是现在看来,对方是要掀起一场舆论风暴,顺便把全球华联钉在耻辱柱上。
  因为他们不仅对北美华联的裁员行动进行报道,甚至还从欧洲和远东调来真实数据。
  看来《纽约时报》的消息网不容小觑,报道里引用的众多数据本该是机密的,而现在全都公诸于世。
  “我们的公关部呢,该让他们闭嘴,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本也从中看出危机,对方以点概全的报道有失偏颇。
  更要命的是非常具有煽动性,让人自发的站在‘被害者,’也就是雇员的角度,狭隘的看待解雇问题。
  这很容易煽动员工抗议,引起公众和政治的广泛关注,为正在进行的工作惹来麻烦。
  “我认识她,我来搞定。”李子涛拿起报纸向门外走去,顺便说道:“接下来的事就靠你们了,我回纽约。”
  走出办公室,李子涛把报纸扔进纸篓,吩咐秘书立刻为他准备返程航班。
  纽约,纽约时报中心。
  乔伊斯正在享受功成名就带来的风光和权利,她现在已经不再是坐冷板的不知名小人物。
  而是公司里炙手可热的火辣新星,经理有计划把政治版面交给她来负责,之前的负责人则降为她的副手。
  这让乔伊斯很激动,但也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因为她很清楚自己干了什么,对方是不会喜欢她这么做的。
  可她已经等不及慢慢向上爬,再过个七八年才能坐到现在的位置,她需要爆炸性新闻。
  于是,在得到那个男人传递的消息后,她做了一个决定。
  在堆好的柴堆里,悄悄点一把小火,等到积攒足够的热量再把‘火’引向别处,反正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新闻。
  但是,乔伊斯忘了,点火容易灭火难,报社也不是由她说了算的。
  不仅如此,想要功成名就的乔伊斯小姐还忘了小时候祖母的告诫;小孩子不该玩火,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危险。
  “乔伊斯,有电话找你……”办公室里的短暂庆功结束,乔伊斯新上任的小助理捂着话筒,看向她的目光敬佩里带着羡慕。
  谁都想要一步登天,而做到的只有一个,就是他的新BOSS乔伊斯,这在任何行业都不简单,特别是对女人来说。
  “谢谢。”微笑着接过电话,乔伊斯的表情变得有些诡异,接着匆忙挂掉电话,看上去很是诡异。
  “没事,只是线人找我,有新的消息。。。”乔伊斯向助理解释,其实她并不用这么做。
  “是啊,我想他一定很有料。。。”助理尴尬的搓了搓手,让BOSS向自己汇报行程,窃喜的同时他还有点不适应。
  乔伊斯也发现了自己的失态,于是在挂断电话,无措转身到处看了看后,她就提起皮包离开公司。
  第四十五街区,一家不起眼的快餐店,之前从公司离开的乔伊斯出现在店里。
  “李先生,很高兴再次与你见面。”坐在李子涛对面,乔伊斯身上的每个细胞都在散发紧张信号。
  “是吗?我可不怎么高兴,你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吗?”李子涛面前放着杯玛格丽特,手指轻敲桌面说道。
  “给公众真相。。。”这话乔伊斯说的很没底气。
  因为她知道什么真相不过是谎言,她想要的只是成名,更好的职位、待遇,能够拥有自己的独立院子和三居室。
  还有温暖的地热和壁炉,能够让她在周五晚上感到享受的独立浴缸,最好是带针刺冲浪的。


第1048章 名利诱惑(为舵主我是暴发户我怕谁加更)
  “乔伊斯,身为一名记者,应该时刻清楚自己的立场,不已任何形式动摇,我以为你能做到。”
  “现在看来是我高估了你,所以我们的交易取消了,从今天开始,你将不再得到我的帮助,祝你好运。”
  李子涛没准备把她怎样,前提是这件事到此为止。
  结束合作,也就代表着他之前提供的资料不能再用,滥用将会有人为此付出代价。
  那个代价乔伊斯付不起,她身后的《纽约时报》也同样如此,这点毫无疑问。
  “李先生。。。”乔伊斯起身想要挽留,看她的表情和转动的眼珠就知道,大脑正在快速转动,寻找合理的解释或借口。
  但李子涛没打算给她希望,义无反顾的离开快餐店。
  他们之间的交易到此结束,之前所做的决定不过是一时兴起,如果对方听话也许会一直保持下去。
  既然没了信任,也就没必要再持续下去,接下来如何就要靠她自己去努力了。
  这场交易她已经赚够了,贪得无厌是可耻的。
  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贪得无厌的一面,只在于它们是否被发现、控制。
  在这方面乔伊斯的表现很烂,她的自控能力就像贪婪一样无可救药。
  所以,在离开快餐店回到公寓,喝个酩酊大醉,又睡醒一觉后,她就把昨晚发生的事抛在脑后。
  《纽约时报》的新闻依然火辣,在发现华联仿佛没什么动作后,一些报社也开始引用他们的报道。
  但在他们还未享受到成功之前,雪花般飞舞的律师函飘入总编办公室的桌上,堆的满满当当不留缝隙。
  《纽约时报》是收集到了不少数据,有关华联的报道看上去也很真实。
  可实际上他们所说的信息,认真推敲只不过是某种‘猜测和推论,’没有直接的证据能够表明,北美华联正在进行一场有意识、针对性的裁员计划。
  所有的数据都表明,华联在北美的销售出现断崖式跌落,耗材和库存损耗直线飙升,短短几年达到惊人的峰值。
  这些都能证明裁员是有据可依的,而他们没有选择追究责任,只是需要换一批有责任,愿意认真工作的新员工。
  从招聘情况来看,华联没有针对性倾向,白人、少数籍都能够得到工作机会,只要他表现的足够优秀。
  而军人也受到了优先录用的优待,每家店甚至会招聘一名身有残缺的退伍军人,极大意义上缓解了军队压力和社会矛盾。
  要知道这些在战场上遭到摧残的家伙,发起疯来才是最让人头疼的角色。
  既不能轻易招惹,又不能把他们像犯人一样拘禁关押,还要时刻注意政府的形象和处理方式。
  一个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军方的误会。。。其实倒也没什么。
  但如果让退伍军人反叛联合起来,就不再是丁点小问题,而是一场雪崩式的可怕灾难。
  有趣的是李氏所有产业都与军方保持着良好关系,华联的招聘更是一则友好信号。
  军人优先,只要不是有明确心理问题的家伙,应聘成功率百分之百,这就已经是最好的回答。
  或许正因如此,让《纽约时报》后续的报道变得虚弱无力,因为他们始终无法证明什么。
  北美华联却在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它们只是想要变好,为愿意付出辛劳工作的人提供客观的酬劳和应有待遇。
  只是,大伙儿都在好奇,为什么《纽约时报》没有被找麻烦,这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但在报社内部,几个陌生的身影接连出现数日,有人看到大老板气急败坏的摔门离开,暗流涌动让人感到不安。
  “查理,今天要来点什么?”蓝格酒吧,李子涛再次出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