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金融-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佛和麻省理工都是全球最顶尖的学府,漫步在哈佛校园中,看到最多的是一个个自信的面孔,草地上、咖啡馆、露天广场上随时随地都能看到读书人,路上的车辆会无条件的理论行人,似乎不忍心打扰那些天马行空的思想者。
哈佛广场上,一个东方女孩摆了把古筝,正在弹奏上海滩的主题曲,四周围了不少学生在看热闹,但没有人鼓噪,所有人面带微笑,眼神中全是鼓励。
沈辉也当了一回吃瓜群众,站在人群里围观。
杨姗小声说:“这种自我放松的方式现在国内也不少,好多人都喜欢挑战自我,不过美国这边人们的接受程度很高,但国内好多人见了都会觉得稀奇。”
沈辉点点头,刚想说话,一个黑人女孩已经转头唧哩呱啦说了一通英语。
虽然没全部听懂,但大概意思是:打扰别人是件很不礼貌的行为。
“sorry!”
杨姗忙道歉,有些不好意思。
沈辉则面无表情,心里说了句MMP。
都说美国人爱管闲事,今天可算是见识到了。
等离开哈佛广场,谢云峰才笑道:“美国就是这样,习惯了就好。”
杨姗捋了捋长发,笑着说:“我到觉的挺好,刚确实有点唐突了。”
心说以后可得小心了,不能再出洋相。
本来不算啥问题,可当着老板的面委实有点面子上过不去。
在波士顿转了两天,六号下午,沈辉一行原路返回,经纽约到了费城。
费城是美帝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华盛顿建市前是美帝首都,也是美帝第五大城市,美帝的独立宣言就是在这里通过的,也是美帝第一个列入世界遗产的城市。
下午到费城,吃过晚饭已经七点了。
沈辉和黄佩佩都没有出去,准备明天再转。
可次日一早,沈辉取消了出行计划,黄佩佩和几个女人出去逛街。
国际黄金价格自六月以来持续上涨,但前几天欧美公布的几份经济数据却让市场普遍看空黄金价格,沈辉去波士顿的路上,还接到了郭旭民的电话。
星海投资七月开始做多,现在已经成了黄金市场上的死多头。
虽然市场普遍看空金价,但黄金价格被几番打压后却牢牢守住了支撑位,就在多空双方激烈厮杀时,今天亚市盘中,现货黄金价格大涨,日内金价进一步冲高上了1490。00美元/盎司的高点,创下了2013年4月以来现货黄鑫价格的历史新高。
虽然后期有所回落,但依旧报收于1485。00美元/盎司。
金价冲上了六年来的新高位,国内各大机构和专家们立刻纷纷撰文发表评论。
沈辉看了看消息面,基本上大同小异。
专家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而贸易战则给资本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感,避险资产受青睐,再加上美联储降息,是促成此次金价大涨的主要原因。
专家B表示: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6。4万人,低于前一个月增长的22。4万,且7月薪资也仅小幅增长是金价上涨的重要诱因。
专家C指出:黄金远没有达到利好出尽的地步,鲍威尔打压下去的降息预期再向上修复时金价将迎来新一轮升浪,令后市降息幅度的预期差出现,但趋势上仍将向上,且降息预期再次回升时将没有任何因素能够阻碍,黄金价格的上涨将十分顺畅。
沈辉心里送了几句MMP。
就在前几天,市面上的消息还是以唱空为主。
现在金价一大涨,各种利好消息就来了。
美市开盘后,EX期金继续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
沈辉看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字,默默地等待着出货时机。
虽然感觉金价不会再跌下去,但大涨之后必然会有一个调整期,吃到嘴里的肥肉只有咽下去才能落袋,咽不下去,等潮水退潮的时候就得再吐出来,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次调集资金重仓做多黄金,等的就是这一天。
沈辉不敢分神,放空心神密切关注着金价走势。
第121章 巨额收益
星海投资,半夜十点。
偌大的交易室里灯光明亮,虽然没人说话,但却有一团烈火在酝酿,所有下单员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感觉血液都在沸腾,甚至有人出现了幻觉,眼前一片金光闪闪。
从七月中旬开始做多,到八月初重仓杀入。
加上杠杆,账面利润已经超过五十亿美元。
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下单员从业一生,也没机会参与这样一场大战,怎能不让下单员们兴奋到肾上腺素爆表,即使挣了钱也是老板的,但能亲自参与这样的大战也值了。
“突破1500了!”
眼看金价强势突破了1500。00美元/盎司,一个女下单员没忍住,大叫了一声。
哗!
交易室内的气氛瞬间被点燃,所有人兴奋的如同打了鸡血。
郭旭民也有点激动,金价突破了1500,这绝对是历史性的一刻。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
是老板打来的,郭旭民接起来听了几句,挂了电话后当即下令:“马上平仓。”
“什么?”
下单员们一愣,还以为出现了幻听。
金价涨势如此之猛,看这情形,估计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
不管是技术面还是消息面,都是一片向好。
这个时候不乘胜追击将利润最大化,可是会被雷劈的。
“发什么愣!”
郭旭民有点火大,沉着脸再次下令:“马上玉仓。”
下单员们这才反应过来,接了个电话就下令平仓,不用想也知道是谁的电话,除了老板没人敢做这么大决定,虽然感觉还有上涨的余地,但老板既然下了令,不能不听。
没看郭老大脸都阴了吗?
再墨迹估计得挨收拾了。
没人再废话,数十名下单员操作各自的账户开始平仓。金价涨势正猛,上万手的大单不时砸下来,甚至还有五万手的巨额大单挂在买盘上,这时候的交易量极大。
这个时候出货最容易,再等下去可就不好说了。
纽约,一栋写字楼内。
布雷登看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血沸在莫名沸腾。
辛苦了两个月,终于等到了丰收的时候。
买盘上每一个数字的跳动,都代表着以亿为单位计的利润进账,那感觉委实美好,可惜的是不敢分神,否则这个时候要是有个美人相伴,再做点少儿不宜的事情,那该多少。
正在飘飘然呢,忽然卖盘上出现的一些卖单引起了他的注意。
本来还没在意,但看着看着就感觉有点不太对劲了。
这个时候金价涨势正猛,多方势头一时无两,空方早就偃旗息鼓,虽然也有获利后平仓套现的,但也不可能这么多,虽然都是些小单子,但也未免有点多了。
“埃里森,去查查谁在出货。”
骂了声娘,布雷登抓起电话打给助手。
“好的,boss。”
助手答应一声,立刻去搜集情报。
很快,消息打听到了。
“boss,是星海投资在出货。”
埃里森怕老大不知道,又说了句:“就华夏的那个星海。”
“废话,我当然知道,用你提醒?”
布雷登不爽道:“你在侮辱我的记性?罚你去吃屎。”
埃里森赔着笑,心里则在骂娘。
赶走助手,布雷登捏着下巴继续骂娘:“fuck,狡猾的东方小子,跑的还真快,虽然这次没埋下地雷,可辛辛苦苦种的树,却要跟别人分享果实,还真是不爽啊!这个该死的中国小偷,莫非上帝那个老家伙给他开了一扇窗?为何如此狡猾呢!”
……
费城,酒店。
沈辉合上笔记本电脑,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轻松。
这段时间虽然人不在国内,可他却一点都不轻松,大部分心思都在黄金市场上,每天都要抽时间研究黄金的价格走向,以防行情反转,反应不及时被人薅了羊毛。
如今总算是顺利收官,可以放心的将收益装进口袋了。
这次跟在一帮国际炒家后面在国际黄金市场做多,收益着实不小,三十多亿美元的本金加上杠杆,利润超过了170%,收益至少在五十亿美元以上。
而他的私人账户也不错,收益也有三十亿左右。
虽然感觉黄金价格短期不会再跌下去,但这波行情同样已经结束。
即使不被套住,再继续等下去也不会再有多大的收益。
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将现在的收益装进口袋。
“接下来就只能跟以前一样,慢慢一小口一小口吃了。”
沈辉摇了摇头,这样的行情很难遇到,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就算遇到了,也未必能抓住机会将效益最大化,更多的时候,还是像以前那样,抓住波段做差价。
正准备去找大部队,手机又响了。
李光明打来的:“还没睡吧?”
沈辉嗯了一声。
李光明说:“今天亚市早盘现货黄金突然大幅度上涨,刚刚美盘的黄金期货价格又突破了1500,收获怎么样,别说你没抓住这波行情。”
沈辉重新坐下,往后靠在沙发上,说:“还ok吧,五十亿美元左右的收益。”
“你牛逼!”
李光明只剩下惊叹:“国内一年净利润五十亿美元的企业都没多少。”
沈辉说:“这种行情几年也就碰上一次,不能一概而论。”
李光明问:“后市你怎么看?”
沈辉说:“已经出货了,跌不下去,但也没啥行情了。”
李光明说:“不是薅羊毛?”
沈辉说:“你又不炒外汇,问这个干啥?”
李光明说:“有人托我问一下。”
沈辉问:“谁?”
李光明没说谁,道:“有几家做空黄金的这次中招了。”
沈辉一愣,就呵呵了:“金价一直在涨,就连普通老百姓都看好黄金,国内竟然还有人做空,这是太自信,还是脑子进水又被人忽悠了?”
李光明说:“迷雾散尽前,谁也不知道退潮之后是人还是鬼,市场和方向也逃不过资本掌控,如果有必要,战争也在所不惜,除了上帝,我想没人知道行情背后究竟是什么。”
沈辉琢磨了下,觉得有道理,说:“损失很大?”
李光明说:“是挺大,据说三十多亿美元。”
“啧啧!”
沈辉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李光明问:“你什么时候回来?”
沈辉说:“月底吧,这次出来得好好逛逛欧美。”
李光明说:“有几个人想见你,回来了打电话。”
沈辉没问是谁,嗯了一声就挂了电话。
第122章 原油的展望
打算是好的,可计划却赶不上变化快。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沈辉本来打算花上一个月时间,把欧美好好转一转的,结果家里打来的一个电话,让他不得不取消了旅游的行程,匆匆踏上了归国之路。
正在西川游的起劲的沈璐,也匆匆往家赶。
月初,从刘庄到沈家沟的公路在多方协调到位后总算是开工了,沈立国闲着没事,三天两头都会去工地上看一看,昨天去工地上一个油桶破了要进行补焊,临时找不到焊工,沈立国就亲自动手,结果乙炔瓶爆炸,被烧伤住进了医院。
沈辉接到电话后,都无力吐槽了。
这特么算什么事,真是闲的蛋疼了呀!
虽说这么说老子不对,可他心里就这么想的。
好日子不过,非要给自己找罪受,能不能别给儿子少添点乱子?
可不管怎么吐槽,旅游是没法旅游了。
沈辉只得匆匆赶到纽约,跟驻美办事处负责人见了一面,就匆匆回国。
魏宗如物色的驻美办事处负责人叫张静,是个美籍华人,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士,之前是从事金融咨询方面业务的,年薪五十万美元,在美帝也算是高薪了。
第一次见面,也没什么好说的。
沈辉给她交待了些工作,就匆匆返航。
飞机上,魏宗如还叹气:“这也算是祸从天降了。”
沈辉说:“有些人祸是可以避免的,也不能完全算是横祸,我们国家最多的群体就是农民工,在工地上受个伤其实都是很普遍的现象,只不过没人关注罢了。”
魏宗如笑道:“正因为农民工这个群体太过庞大,所以有些问题才不好解决,这些年国家也在不断改变现状,甚至通过政策和立法来解决农民工的一些根本问题,听说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是人口大国,想彻底改变的确很难。”
沈辉点点头,没有说话。
魏宗如也不再说,又说起了另外一件事:“原油您关注过吗?”
沈辉说:“之前看过几次,但没有深入研究过,怎么,原油有行情?”
魏宗如点了点头,道:“各方面的消息对原油价格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