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国金融 >

第404章

大国金融-第404章

小说: 大国金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靠官方,是摆不平这些人的。


第577章 一百吨
  非洲小国穷,相当穷,搞定官方没难度。
  有难度的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势力和各种看不见的黑手,遍地黄金还穷的要饭,不是没有道理的,投资环境烂的一塌糊涂,所以那些大财阀才不得不组织武装力量。
  没有相当的力量,想在这里发财就是痴人说梦。
  多少跑过来的淘金者被坑的骨头渣子都没剩下。
  邓朝阳出去之后,沈辉叫来了霍东洋。
  “组建一支安保队伍有没有难度?”
  霍东洋并不意外,早在来非洲前就有这个心理准备了,想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财没有武装力量保护是绝对不行的,道:“这个我需要请示一下。”
  沈辉点点头,道:“抓紧时间请示,最好在我离开非洲前能定下。”
  霍东洋雷厉风行,答应一声就出去了。
  隔天,沈辉主动拜会和总统,表达了投资意愿,又在总统府蹭了顿饭。
  至于具体的投资细节,下面人去谈就行了,不能让大BOSS像个市井商人一样,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讨价还价,那也太不好看的,所以邓朝阳被派了出去。
  邓朝阳顿觉明智,之前的决定是实在太英明了。
  现在看来,沈首富在这边没有可用的人,给沈首富跑腿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之前只能跟那些掘金人和黑商人搞点小买卖,还得时时提防被黑吃黑。
  现在可好,直接跟官方谈生意去了。
  “特么的段位不一样,玩法也不一样啊!”
  去外委会的路上,邓朝阳还在咂着嘴心里感慨,沈首富就是沈首富,搞定了官方,剩下的都不是大问题,地下的那些黑鬼虽然难缠,但官方才是这片土地上最大的流氓。
  以沈首富的能量,随便拉一支武装没什么难度。
  那些阴影里的黑鬼上不得台面,对付起来不难,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就行。
  难的是官方这个大流氓,半白不黑,两道通吃,什么都人家说了算。
  在邓朝阳这样的淘金商人眼里,只要搞定官方,剩下的都不是问题。
  晚上,沈辉应邀参加一个饭局。
  饭局是国内过来的商人组织的,国内人多,来这边淘金的人可不在少数,这几天的官方新闻上不是沈首富跟政要会谈,就是在政要陪同下参观考察的新闻,怎么可能看不到。
  出了国门就得抱团,不然太难混了。
  沈首富的大腿太粗,自然人人想抱。
  参加饭局的人不少,有四十多号人,有些是做正经生意的,也做安保生意的,更多的则是邓阳朝这样的淘金人,龙蛇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
  沈辉对几个黄金矿主有点兴趣,多聊了几句。
  但也就是聊了几句,这会跟这帮人多说什么。
  等回到酒店,才问邓朝阳:“那几个矿主在这边势力如何?”
  邓朝阳本不想多说,却不敢不说实话:“能在这边拿到矿的都是有点实力的,但也就是有点实力,我跟他们也有生意往来,这帮人货出不去,基本都是当地消化。”
  黄金不是别的货物,不是想运就能运出去的。
  中东王室那帮人都是开飞机来拉的。
  这个沈辉知道,问:“那些矿主一年能有多少货?”
  邓朝阳道:“多的两三百公斤,少的也就几十公斤吧,不过这些人日子也不好过,他们自己没办法把货运出去,本地消化的话也卖不到价钱,那些倒手的把价压的很低!”
  沈辉嗯了一声:“你跟他们谈,以后他们的货我全接了。”
  邓朝阳嘴皮子动了下,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
  沈辉扫了一眼:“说。”
  邓朝阳道:“好多倒手的要么是地方势力,要么是中东王室和欧美财阀的人。”
  沈老板明白了,但没说什么。
  东霍洋那里还没消息,他也不能说什么。
  黄金贸易不是日用品,想做就能做,非洲的黄金很便宜,便宜的超出普通人想象,所以才会有无数人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跑来冒险,掉坑里的不少,但淘到真金的也有。这地方龙蛇混杂,各种势力交错,没有黑白通吃的能耐,想在这里淘到金真就别想了。
  要想横插一脚,就必然要触及那些固有势力的利益。
  这个是必然的,所以才得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等了三天,霍东洋终于有了回复。
  “可以成立安保公司,但人员不太好办。”
  霍东洋道:“星海投资是民营企业,身份上不会太敏感,只要把尺度把握好,问题不是太大,但不能用我们的人,不然的话会产生一些问题,我建议从外面找人。”
  沈辉问道:“外面找的人可靠吗?”
  没法用自己人他也能理解,你一帮中国退伍军人跑人家地盘来开安保公司想干嘛,不说引发国际纠纷,人家当地官方就得死死盯着你,上个厕所都有可能被监视。
  可从外面找人,信任方面又是大问题。
  武装力量可不是公司雇员,不只单纯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也不是简单的引薪水干活的问题。
  霍东洋没说话,这个他也没办法保证,考虑了下道:“骨干成员可以用我们的人,但其他人员可以招募其他国家的退伍军人,甚至从本地招募,这样可以避免被官方盯上。”
  沈辉拍着沙发扶手沉思,没立刻表态。
  外面的人他不想用,但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琢磨了好一会,才点了点头:“那就这样,尽办找人。”
  霍东洋道:“其实可以跟本地军方合作的。”
  沈辉问道:“怎么合作?”
  霍东洋道:“我们只是安保公司,不是恐怖分子,也不用接其他的安保业务,可以通过特派训练的方式让本地军方派人到我们的安保公司,这样可以避开许多麻烦。”
  “就这么办!”
  沈辉果断拍板,这个思路也不错,他只要保护自己的财产生意就行,又不想搞什么恐怖活动,也不跟官方开战,拉军方入伙不但能避开不必要的麻烦,还能扯虎皮扛大旗。
  这种一举双得的事情自然没拒绝的道理。
  至于保密问题,真要有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自然有别的办法。
  隔天,沈辉就再次拜访了总统,表达了下组织安保公司的想法。
  组织安保公司没问题,这地方遍地都是安保公司,跟军方合作更没问题,主动请军方派人协助训练,说明不想搞事情,还有好处拿,哪有拒绝的道理。
  具体怎么跟军方接洽,沈辉没参与,霍东洋亲自出面。
  这种事他不能参与的太多,下面人出现就好。
  隔天,邓朝阳和官方的谈判和扯皮也终于有了个结果。
  沈老板给官方提供五亿美元的无息贷款,十年到期后偿还,美元或等值黄金都行,回报则是贸易进出口权和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权,以及一系列不能写到纸上的条件。
  “我已经让人组织安保公司,回头你们配合好。”
  沈辉交待邓朝阳:“要从尽可能的从小矿主手里拿货,那些大矿商也的货也都要,价钱都可以谈,不管从本地拿还是境外拿都可以,另外抓紧组织人探矿,官方给承诺的那几个矿点要尽快组织好生产,一年最少十吨货,完不成你后别回国了。”
  “保证完成任务。”
  邓朝阳连忙保证,又喜又忧,喜的是一年十吨的任务,按照沈老板给定下的抽成,那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比自己辛辛苦苦倒买倒卖一年的收益翻了十倍不止。
  忧的是一年十吨的任务,怎么能完成。
  首富不愧是首富,这胃口大的让人只能拜服。
  可十吨的任务确在不太好完成,这边一年的产量就那么,就算不惜跟中东王室和欧美财阀开火抢肉,一年想要完成十吨的任务也绝对不轻松。
  “别光盯着这边。”
  沈老板继续交待:“坦桑尼亚也就那样了,南非、加纳才是非洲主要的黄金产地,这边搞顺了之后抓紧时间从那边找货,非洲这边都交给你负责,明年开始每年至少一百吨。”
  “这……”
  邓朝阳一下惊住,每年一百吨,没听错吧?
  这可是黄金,又不是铜和银子。
  每年一百吨,那得多少钱,关键是这任务不好完成。
  非洲的黄金产量每年就那么多,虽然私货不少,许多淘金的也在借此发财,但相对一百吨的量实在有点微不足道,那些大产区的货基本上都被欧美财阀或者中东王室包圆,就算能抢到一点,可又能抢多少,相比一百吨的量依旧有点微不足道。
  “别说完不成。”
  沈老板不给他讲困难的机会:“你要完不成,我另外找人来负责。”
  “我尽量!”
  邓阳朝硬着头皮应下,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好不容易抱上沈老板得大腿,就这么错过机会实在可惜。
  一百吨就一百吨。
  咬咬牙,大不了多从二道市场抢点货,实在不行从那些大矿区拿货,唯一麻烦的是价格问题,那些大矿区要么是官方的,要么是欧美财阀和中东王室的。
  从那些人手里拿货价格肯定是个硬伤,可得想想办法。


第578章 不能年年亏
  穷和乱似乎是人们对非洲一贯的印象,穷是肯定的,但乱是相对的,坦桑尼亚在非洲算是比较稳定的国家,当然,不要拿来跟国内比,不具备可比性。
  不过,穷也有穷的好处。
  虽然挖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小,但比起工业污染要好的多了,所以这里天很蓝,好多没有矿产的地方原始生态保存的也相当好,国内不好游客跑来旅游。
  成群的野生动物,这玩意在国内可不常见。
  沈辉领略了一番大自然的风光,在坦桑尼亚呆了十天,就飞往欧洲。
  本来还打算去趟南非和加纳的,奈何年底事情多,在坦桑尼亚耽搁的时间比较长,只能下次再来了,欧洲有几个重要的活动还要参加,这个不能耽误。
  飞到法兰克福时,家里的旅游团正准备前往柏林。
  黄佩佩没有陪着,飞去了澳洲。
  负责领队的是顾清清,还有七八个空姐和十几个保镖。
  沈辉赶到酒店的时候,一大帮子家人亲戚也刚狂完街回来。来的人有点多,竟然有四十多号人,不但姑爹姑妈们全来了,连已经嫁出去的几个表姐也全家来了。
  沈立仁和沈立孝两家也来了,就差个在部队上的沈跃。
  队伍很庞大,老少皆有。
  听说沈老板到了,所有人都围了过来,把套房围了个水泄不通。
  听着家人和亲戚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这一路的见闻和异国的风情,沈辉不知道说啥,家人和亲戚少有出过国的,除了沈涛两口子和两个表姐,基本上都没出来过,即使二叔这种有点家财的,到了发达国家也有种强烈的乡下人进城的感觉,更别说其他人。
  第一次出来,差距感觉不到,习惯方面的差异到是很明显。
  国内的有些习惯的行为,到了国外搞不好就会犯法。
  这一点是最让人头疼的,好在有专业导游,顾清清带着七八个空姐全程安排提醒,到不至于闹出什么乌龙事件,家里也没那种脑子抽风的二货,都很小心听话。
  “多出来几次就习惯了。”
  沈辉听了一阵,笑着说:“资本主义国家也就这样了,第一次来觉得新鲜不习惯,来的多了就没啥新鲜了,就跟外国人去中国旅游是一个道理。”
  “这辈子能出来一趟就够了,哪能三天两头来。”
  沈立民道:“吃个饭都不能大声说话,怕影响到别人,这哪是人呆的地方,发达国家有多发达还没见识到,到是规矩多的人记都记不住,就怕一不小心惹麻烦。”
  二姑爹笑着说:“总比你第一次去深城好多了,蹲地上啃红薯,跟要饭的一样。”
  沈立民也不怕糗事,同样笑了:“所以我们这代人这辈子就只能在青河混一下,外面都是年轻人的世界,国外更是来一次就够了,连人家说话都听不懂,出个门都得人带,连厕所都找不到,以后快别出来丢人了,我们老了丢点人没关系,不能给儿子丢人。”
  大表姐问沈辉:“你来德国有事?”
  沈辉点头:“参加几个活动。”
  二表姐道:“法兰克福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你们公司在这业务不少吧?”
  “还行吧!”
  沈辉道:“跟几家德国银行有外汇上的交易,还有一个合资公司。”
  哈啦了一阵,出去餐厅吃饭。
  出了门,沈辉才问老爹老妈:“咋赶的这么急?”
  沈立国道:“天天呆在一个地方有啥意思,出来了就多走走看看,都是第一次,都想多走几个地方,以后还不知道啥时候再有机会出来呢!”
  沈辉道:“想出来有啥难度,以后多出来几次不就行了。”
  老妈说:“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