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国金融 >

第389章

大国金融-第389章

小说: 大国金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清清没多说,老板怎么交待怎么落实就好。
  三十岁不到的男人,精力是很旺盛的,别看缴税的时候腿酸脚软,但不缴税的时候照样生龙活虎,在松园吃过午饭,睡了一觉后沈老板就满血复活,起来去了公司。
  周末两天全部搬了过来,他得去看看自己的新地盘。
  院子里挺冷清,一个车都看不到,全停到下面去了。
  地上车位本就留的不多,可以说都是给沈老板留的。
  星海投资的员工没那么不自觉,所以都主动把车停到了下面。
  进门的时候有两保安,也不是星海投资的,是物业公司的人。
  物业公司的法定代表和控制是沈璐,但目前由星海投资代管,以后肯定要分开。
  乘电梯上了三十八层,进门是前台,已经全部就位,两妹子看到沈老板忙招呼。
  沈辉点着头四下打量,先到接待室看了看,就碰到正在做清洁的小姨。
  “啥时候来的?”
  沈辉还挺惊讶,小姨和小姨父去陆军学院送齐小军,一直没给他打过电话,以为还没回来呢,没想到已经上班了,这速度还真是够快的。
  张银花说:“昨天就回来了。”
  沈辉就问:“到了这边工作咋安排的?”
  张银花说:“梁主任给分了,以后我负责下面两层,朱亚萍负责上面两层。”
  沈辉点了点头,梁胖子脑瓜子还是很好使的。
  自己身边的活未必就好干,大BOSS是最不好伺候的,这条法则放到哪都适用,亲戚就更不好干,干好了应该,干不好就招闲话,所以最好还是离自己远点。
  而且顶层全是自己的地盘,那么大面积不可能指望秘书去做保洁,反而下面两层人多办公室也多,各自的办公室各自负责,活没那么累。
  至于另一位保洁会不会有意见,这不是沈老板需要考虑的。
  梁超明同样不考虑,巴不得那位保洁阿姨主动辞职呢!
  到几个部门办公室转了圈,接到消息的梁胖子已经飞快跑了下来。
  看了下这一层的几个部门,办公室、人资部、组织部、法务等的都在这一层。
  看完三十八层,又上三十九层。
  三十九层没有前台,出来就是办公室,除了星海投资的两部专用电梯,其他电梯也到不了三十九层,只能到三十八层,所以外来人员去沈老板办公室,只能中转。
  或者公司派人到楼下去接。
  三十九层五个部门,五大投资部全在这一层。
  四十层除了高管们,还有财务、审计部、监察部和安息安全等几个部门。
  沈辉每个部门都看了下,除了财务是封闭式办公,其他全都是大开间,部门负责人虽然是单间,但外面一样能看到里面在干什么,基本上杜绝了上班摸鱼的可能。
  只有高管们的办公室是封闭的,外面看不到里面。
  高管办公室一共留了十间,目前用了六间,四间还空着。
  不但高管们在猜测沈老板让留十间高管办公室是不是还要增加高管,中层们同样也在私下猜测,当然猜测归猜测,没人敢在沈老板面前提这个话题。
  到高层办公室看了看,只有陈丽君在,其他几个都不在。
  吕云峰在美国,张悦和曹廷华去了欧洲,周佳慧去了港岛,连钟强也亲自带队下子公司调研作风去了,只有陈丽君这个负责行政的副总裁在家留守。
  看完高层们的办公室,最后才上了顶层。
  功能比较齐全,压根就不是办公室,比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功能还要齐,滨江花园那套房子有的,除了厨房剩下的基本上全有,甚至面积都是滨江花园那套房子的两倍。
  同样弄了一个露天的花园,就在办公室旁边。
  有点浪费。
  这一层一年就得几百万的租金。
  不过无所谓了,该享受还是要享受。
  艰苦朴素什么的听听就好,认真就错了。
  唯一不好的是太过冷清了,也太安静了。
  张欣还没回来,秘书室就蓝婷婷一个人,正在整理一堆文件,周六周日搬家,沈老板的东西不少,虽说搬东西这种体力活不至于让她干,可搬之前收拾,搬过来要整理,这些不能假手他人,都得亲自干,周末没休息,昨天整理了一天都没有整理完。
  蓝婷婷对新环境十分满意,超爱那个大花园。
  在沪市的写字楼上工作还有花园相伴,这绝对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自己的楼,完全按照需求重装设计和装修的,比起金融大厦那边租来的一层办公室不要强的太多,别的先不说,连秘书室都设计的套间,里面带休息室那种。
  这么好的工作环境,怎么可能不满意。
  陪着沈老板巡视完领地后,又下楼去了三十七层。
  这一层设计了的不少休闲活动的场所,有台球室,乒乓球室,也有健身房、影音室和卡拉OK音乐房,还有电子阅览室和超现代化的竞技室,深受员工喜欢。
  最贴心的是一百间休息室,虽然面积太小,放下两张高低床后就没活动的地方了,但休息室本来就不需要太大,中午有个躺的地方就可以了,要那么大地方干嘛!
  高低床可不是那种便宜的廉价货,而是带楼梯台阶的高档货,木制的,还带书架和柜子之类,看着就挺上档次,不少人觉得,就中午躺一会而已,有必要买这么高档的床吗?
  当然,档次代表公司的关爱,员工们都体会到了。
  “这个床弄的不错!”
  沈老板看了休息室,虽然觉得有点小,但还是挺满意,主要就是里面的床,床的价格他有印象,一张床一千块,当初还以为是那种铁架子高低床,没想到是这种看着还挺高档的全木头床,让本来狭小仄逼的休息室一下就变的温馨了起来。
  空间虽小,但有了这份关爱,空间就不是问题。
  如果摆上两张铁架子床,那绝对怎么看怎么觉得掉渣,甚至都不一定有人会来午休。
  这床买得确实不错,十万块钱花的值。
  甚至效果超出了沈老板的预期,就表扬了梁胖子一句。
  套上的垫子被褥之类全部都是配套的,沈老板还专门坐了下,不知是不是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感觉还挺舒服,心里就更满意了,梁胖子办事还是蛮靠谱的。


第557章 上眼药
  看完休息室,沈辉又去四楼看了看入驻的餐饮店。
  四楼被分成了五块,前期装修和基础设施是物业公司提供的,开放式餐厅,餐桌凳子是公用的,一共设了四十个窗口,分开招商,已经入驻了五家商户。
  “差的太远!”
  沈辉转了一圈后感觉不是太满意,这也太冷清了。
  “租金太高还是没人敢来?”
  梁超明道:“租金不高,一个窗口第一年才八万,在金融区这已是底价了,主要还是不敢入驻,现在就公司搬了过来,那些经营餐饮的主要还是担心人气不行。”
  “一年八万确实不高。”
  沈辉点了点头,金融区的写字楼租赁价格是沪市最高的,一年八万块钱的场租费放到星海大厦确实算是最低价了,连前期装修和基础硬件设施都是物业公司给提供的,比星海投资租赁写字楼的费用都要低,主要还是物业公司综合考虑后专门给优惠的。
  梁超明道:“好多人还在观望,等入驻的企业多了,经营餐饮的才会陆续入驻进来。”
  沈辉问道:“星海基金和星海资本什么时候搬过来?”
  梁超明犹豫了一下,实话实说:“那两家好像不太愿意搬过来,到是其他的私募积极性挺高,已经有二十家私募签了长期租赁合同,近期应该会搬过来。”
  “喔……”
  沈辉一愣,脑子转了一下,才有点明白过来。
  不愿意搬过来?
  特么的是不想呆在自己眼皮底下吧?
  沈辉有点不爽,自己什么时候这么招人厌了?
  特奶奶滴。
  转念一想,不来就不来吧,看看野蛮生长能长成啥样。
  “星海创投和星海证券呢?”
  沈辉又问。
  梁超明道:“创投那边纪总到没意见,已经决定了要搬过来,星海证券那边刘世光一直在打太极,看样子跟谢婧和费宁一样,都不愿意搬过来。”
  呵呵!
  沈辉无声笑了一下,刘世光咋得罪梁胖子了,在这给上眼药呢,按理说不应该,刘世光可比谢婧和费宁会做人多了,不过这是常态,办公室里要没点矛盾,一团和气才不正常。
  而且这种事情老板不需要干涉,看着就是了。
  只要不影响到大局,竞争和矛盾都是允许的。
  沈辉考虑了下,道:“算了,暂时不要让纪安萍搬过来了,一共就剩三十几层,弄的乱七八糟的也不像话,先紧着那些私募,要是私募能入驻满,就不要其他的了,以后这里就是私募的大本营,如果驻不下的话再设置门槛,让那些规模实力强的优先入驻。”
  梁超明应了声,心里就琢磨回头是不是挨个打电话给通个气。
  头部企业的带动效应在这个时候体现了出来,星海投资作为行业巨头,星海投资在金融投资领域对其他企业的影响力,比其他行业巨头对本行业企业的影响力要大的多,号召力也要强的多,国内那些私募跟着星海投资吃到肥肉,愿意跟星海投资亲近是肯定的。
  搬到一栋楼上办公,会增加许多便利。
  这也是那些私募积极主动要求搬过来的主要原因。
  以前星海投资也租用别人的地盘,没有那个条件。
  现在星海大厦开张,那些私募自然抓住这个机人。
  楼上楼下,打听消息能方便许多,可以更加紧密的追随星海投资的步伐,时不时的上去陪沈首富打个牌什么的,这机会不就来了,所以私募们才非常积极主动。
  梁超明也明白这点,所以很赞同沈老板的决定。
  与其弄一堆乱七八糟的企业进来,不如让星海大厦变成沪市私募的大本营,有星海投资坐镇,星海大厦不但是沪市私募的大本营,也会是国内私募的大本营。
  甚至将来,有可能会成为全球对冲资本的中心。
  这比弄一堆乱七八糟的企业进来,要更有商业价值和影响力多了。
  沪市是国内的金融中心,私募太多了,规模也是全国之冠,再加上这两年沪市私募比京广深等地的沪市跟随星海投资的脚步要紧的多,综合实力膨胀的很快,更是拉开了与京广深等地私募资本的差距,媒体纰漏的国内百亿私募只有四十几家,但就梁超明所知,仅沪市就有不下五十家,大多数规模上百亿的私募资金都很低调,从来没对外纰漏过资产状况。
  跟那些没上市的企业一样,人家不说,外人就很难知道具体情况。
  这么多私募资本,就算不全是跟着星海投资做全球市场的,但三分之一还是有的,随便驻进来一部分,也能将星海大厦给装满了,完全不需要再费心费力的去招租。
  转了一圈,沈辉去了牛肉拉面的窗口。
  已经入驻的五个窗口竟然有一家做牛肉拉面的,到是让他挺意外。
  更意外的是老板竟然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长相普普通通,沈辉挺好奇,就跟女老板聊了几句,二十多岁的女孩当老板的也有些,但开饭馆的不多见。
  “你是哪里人?”
  沈辉坐在窗口附近的长条餐桌上,跟女孩问话。
  梁胖子和办公室的几个秘书坐在一边,孙阳和吴杰则在一边溜达。
  女孩认识沈老板,明显有点拘束:“兰州人。”
  沈辉恍然,怪不得开牛肉拉面馆,原来是经营家乡美食的。
  “你干这行干了几年了?”
  “干餐饮干了三年。”
  女孩虽然有点拘束,但思路清晰:“之前大学毕业干了三年餐饮,六月份看到星海大厦的招商信息后,过来看了下,就跟朋友合伙开了这个拉面馆。”
  “投了多少钱?”
  “差不多十五万吧!”
  女孩掰着指头算账:“房租加押金十万,装修费省了,也不用买桌椅板凳,就是些厨具和锅碗瓢盆啥的,还有水电物业和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再做个牌子,加上原材料和前期的人工开销,五万块钱就下来了,要不是投资不大,我也不敢来这里开店。”
  沈辉问道:“一年八万的房租贵不贵?”
  女孩实话实说:“贵到是不贵,但就怕人气起不来。”
  沈辉点了点头,又问:“一碗牛肉面多少钱?”
  女孩迟疑了下,才道:“十八块钱。”
  好贵。
  沈辉觉得贵了,但没说出来,老家一碗牛肉面才六块,足足三倍,不过沪市本来消费就很高,金融区这边就更高,比这更贵的牛肉拉面比比皆是,也没啥好吐槽的。
  而且相比其他的饭菜,十八块钱一碗的牛肉面应该算是便宜的了。
  沈辉又问:“营业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