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金融-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子博狐疑道:“上面还有CFO和CEO呢,轮得到你给大老板述职?”
巩欣也不隐瞒,笑眯眯道:“我要升官了。”
“升官?”
张子博愣了下:“升到哪去?”
巩欣道:“吴总不干了,我接她的班!”
“吴天明不干了?”
张子博更吃惊:“怎么回事?”
这个就不太好说了。
巩欣没说原因,道:“具体我不好说,你慢慢打听吧!”
张子博瞅瞅她,一脸羡慕:“行啊,你这进步够快的。”
巩欣笑呵呵道:“这就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初要不是周老大偏心,你这个机会就是我的,但不跳出星海投资至少十年就动不了了,跳出去也高,天地宽广。”
张子博心里更酸了,当初几个主管自己先行一步,没想到这女人后来居上,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却一路从弯道超车,这都要接汇丰CFO的班了,怎不让人羡慕。
“晚上一起吃个饭!”
“好,把财务的都叫上。”
巩欣坐了一阵,又去了周佳慧那里。
“恭喜了!”
周佳慧把她让到会客区坐下,亲自给泡了杯茶,笑呵呵道:“你这进步够快的,当初就看好你,才推荐你去了港岛,没想到现在都赶到张子博前面了。”
巩欣笑道:“当初要不是你偏心,去港岛的应该是张子博。”
周佳慧笑容不减道:“这不证明你比张子博更优秀吗?汇丰的CFO含金量很高,有了这份履历,你的职业生涯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以后的路也会更加宽广。”
巩欣不想多说这个,道:“晚上一起吃个饭吧,叫咱们财务的都叫上。”
“行,让张子博去安排。”
周佳慧道:“你啥时候回伦敦?”
巩欣道:“沈老板给我放了一个礼拜嫁,后天先回家看看。”
“也好!”
周佳慧忍不住叮嘱:“早点解决婚恋问题!”
巩欣翻了个白眼道:“能不能别再跟我说这个,在沈老板那被催婚,到你这又说,我爸我妈那就够烦了,你们还给我当家长,好像我嫁不出去了似的……”
……
8月1号,星海投资的又一位美女中层举办婚礼。
沈辉带了黄佩佩去吃席,惹的一帮中层和高管们惊讶。
都知道老板娘素来低调,不大喜欢跟着沈老板出各种风头,很少参加星海投资的各种活动和热闹,星海的管理层们一年也见不到老板娘几次,偶尔见到一次那真是喜闻乐见。
老实话说,这样没有多少存在感的老板娘,大家都挺喜欢。
要是碰上个那种喜欢出风头,喜欢指手划脚的老板娘,大家反倒会头疼。
想象一下,要是哪天老板娘对公司的事指手划脚,大家该咋办?
不听不行,听也不行。
所以才会两难。
现在就挺好的,老板娘没有多少存在感,大家反到觉得这个老板娘有大智慧,不像绿茶妹妹那样,风头出的多了,会让人觉得反感,相比之下还是老板娘印象更好。
“黄老师,岛买了吗?”
陈丽君把黄佩佩拉到女人堆里,问起了买岛的事。
周佳慧、张悦、冯美琪、杨姗、谢婧等一帮女人立马竖起耳朵。
这事大家早就知道,沈老板让夫人出去买岛,都等着呢。
只是对黄佩佩的称呼有点奇怪,直接喊名字明显不合适,叫太太或夫人也不合适,黄佩佩又不上班,没在任何单位或企业担任职务,好在当了不到一年的老师。
虽然已经辞职不干,叫老师也说的过去。
所以黄老师就成了星海管理层对黄佩佩的称呼。
“买了!”
黄佩佩拿着手机翻给大家看:“买了六个,三个在欧洲,两个在美洲,一个澳洲,最小的岛只有三百多亩,最大的是摩卡西岛,面积六千英亩,上面还建有机场,开发程度也是最高的,能接待好几千人,你们要去的话早点给我说,得提前订酒店。”
“我看看!”
陈丽君接过手机翻了下,连连点头:“真漂亮,看的我都想去了。”
黄佩佩笑着说:“摩卡西岛在加勒比海的南部,全球最大的珊瑚礁集中地之一就是加勒比海地区,摩卡西岛最吸引游客的还是海岛的珊瑚礁花园,确实非常漂亮。”
女人们围着手机看的连声惊叹,眼睛里冒着这种光。
杨姗怂恿:“陈总,赶紧给沈总提一下呗,出国度假说了两年,也该提上日程了。”
陈丽君瞥了她一眼:“就算真去,也没你的份,你都出去了还想啥呢!”
杨姗不服:“出去了我也是星海的人,公司的福利一样有我一份。”
陈丽君道:“那你自己找沈总说,我这可不给你开后门!”
杨姗报怨:“你可是我的老领导,不能厚此薄彼。”
陈丽君道:“别跟我扯这个,我好处我就是你老领导了,争执的时候怎么不说这话。”
杨姗无语,干瞪眼睛。
黄佩佩笑呵呵,从来不参与这种话题,就听一干女人扯。
大家也没往她身上扯,都没走夫人路线的心思。
掰扯一会,男方家的人过来招呼入席。
大伙才上了桌,沈辉和黄佩佩坐一起,没按以往那样坐,男的坐沈辉旁边,女的坐黄佩佩身边,泾渭分明,坐黄佩佩身边的陈丽君还时不时和黄佩佩附耳几句。
等了一会,新人入场,大家全都停止小话,给新人鼓掌。
穿了婚纱的江悠兰光彩照人,不少女人都羡慕了。
确实该结婚了!
不到一个月参加了两场婚礼,岁数都差不多的杨姗和谢婧等人多少有点触动,忽然就觉得女人还是得有人家才行,事业再好,没有家,人生依旧不算完美。
有了家,或许奋斗才会更有动力。
正心思百转呢,沈老板老话重提:“冯美琪和江悠兰都结婚了,杨姗,谢婧,你们几个有什么感想,幸福不是来自事业,家才是幸福生活的根本,你们几个啥时候结婚呢?”
第539章 办学
我去。
怎么又来。
几个女人用沉默表达不满。
刚刚升起的一点感触不翼而飞。
陈丽君忙转移话题:“沈总,岛也买了,度假是不是该提上日程了。”
沈辉咂了咂嘴,暂时放过对下属的关怀,点着头:“那就搞吧,七月份事太多,总算忙完了这阵,最近也没什么大事,那就分批出去吧!”
陈丽君笑孜孜点头:“那感情好,八月正是旅游的好季节,回头研究一下,第一批人尽量一个星期后出发,沈总和黄老师要是没什么事的话,不妨一起过去。”
“你们自个组织吧!”
沈辉道:“我们明天就走了。”
陈丽君挺惊讶,但没表现出来,笑着说:“貌似沈总和黄老师结完婚就一直在忙,都没去度蜜月呢,确实应该陪黄老师去度个蜜月,那我们就不打扰你们了。”
其他人则眼神交流,不一起去更好。
跟沈老板一起,大家出去也放不开。
各走各的最好,可以尽情放松,不用那么多顾忌。
聊了一阵,新人行完礼,婚宴正式开始。
沈辉吃没几口,俞志东和江悠兰一对新人就过来敬喜酒了。
刚喝完新人的喜酒,男方的家人又过来敬酒,还不是一波,而是好几波。
喝了两杯,沈辉就有点坐不住,这敬酒喝下去下午又得酒休了,不等第二波敬酒的队伍过来,就和黄佩佩先闪人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好坐着,干脆都起身闪人。
搞的男方女方家亲戚追了出来连声留客,俞志东和江悠兰也赶过来挽留。
留个辣子,这么灌酒明显不想让人吃席。
把人送走,江悠兰才抽空埋怨:“谁安排的敬酒的,也不知道悠着点,席都没吃完呢就把人给敬跑了,回头我还得被埋怨,真是的。”
俞志东也无语,这事闹的,把老家那一套搬到沪市来,明显不合适。
可还没法多说,只能先过了今天再说了。
回家小睡一会,下午,黄佩佩起来去看陈娇娇。
沈辉去了公司,在办公室见了来述职的薛鹏兴。
星海汽车公司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人员全部到位购买的各种设备也在陆续到位,花钱如流水,短短一个多月撒出去了上百亿,烧钱速度让薛鹏兴心惊肉跳。
盖楼其实花费并不大,主要还是那些科研用的仪器设备,贵的令人发指。
还有一些高端的制造设备,要么有钱也买不到,要么就是天价。
薛鹏兴这次来沪市,一是要钱,二是汇报筹备学校的事。
说完钱的事情,又说了说学校筹备情况:“市里一路给开绿灯,手续已经批了,地也没什么问题,而之前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员工希望孩子的教育能够以素质教育为主,唯一担心的是成绩跟不上会影响高考。”
沈辉没有说话,还在翻着薛鹏兴带来的调查报告。
确实如他所说,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员工对以成绩为主导的教育不满意,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上该以素质教育为主,只是对高考这座大山却毫无办法。
对应试教育再不满,大学还是要上的。
这个问题无解。
沈辉也没有好办法,站在他的立场了,以他现在拥有的一切,就算将来他的黄佩佩的孩子考不上大学,最多觉得丢脸,但也不会强求,但没办法要求别人也跟他一样的想法。
毕竟别人没有庞大的资产让子女继承。
想要出人头地,高考上大学就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我们自己办个大学怎么样?”
沈辉早有办大学的念头,只是一直被各种因素拖累,没能提上日程。
薛鹏兴谨慎道:“办大学到是可以,但想要得到认可很难。”
沈辉揉着眉心,这个确实难,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
不过,正因为难改变,所以才要改变。
人总得啃几块硬骨头,才有奋斗的目标和意义。
定下给星海汽车公司的拨款计划,沈辉就召集高管开会。
“说一下办学的事……”
沈辉从头说起,把星海汽车公司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办学的初衷讲了讲,最后才说起办学要面临的问题:“都反感现在的教育模式,觉得以素质教育为主,但考虑过是个迈不过去的坎,所以我考虑从小学到大学一块办,大家有什么想法?”
大家脸脸相觑,都不知道怎么说。
沈老板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这是想要当校长了?
搞汽车大家都理解,搞医疗和医药大家也能理解,毕竟这些都是产业项目类投资,不管投入多少,只要有成果,将来就会有产出,属于企业投资行为。
就算周期长点,就算沈老板要求高点,但总还有开花结果的希望。
可办学是个什么鬼?
教育不是商业,不可能用来盈利的,那就是个无底洞,不是一年两年,也不可能是十年八年,只要开了头,就得一直坚持下去,年年都得源源不断投入。
哪家企业敢这么玩?
那几家巨头都不敢,虽然办了大学,但不过是一个内部培训机构,与教育无关。
现在沈老板要从小学到大学一块办,那就不是小打小闹了。
沉默一阵,陈丽君率先打破了沉默。
“我觉得首先得有个定位。”
陈丽君思路转的快,一边琢磨一边整理思路:“我们办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解决星海汽车公司员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大可跟地方合作,帮助地方政府解决一下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问题的成本应该比我们自己办学的成本低的多。”
“如果要进行教育试点,小打小闹肯定不行的,必然要走面向社会招生这一条路,那么这样一来,需要解决的问题难题就不是一个两个了,学校如何定位,怎么跟体制对接,政策上能不能获得支持,还有长远投入如何解决,都是绕不过去的难题。”
沈辉道:“那就一个一个说,先说说定位,你觉得如何定位?”
陈丽君坦然道:“我没考虑过这个,还是你来说大家讨论吧!”
其他高管连连点头,大家都是打工养家的,谁闲的没事去考虑这种国家大事,也就沈老板马老板这种钱多的花不完的人,还会考虑那些事情。
沈辉敲着桌子琢磨一阵,道:“那就一边说一边讨论吧,既然我们自己办学,那就不要再走老路,否则没必要费这个劲。现在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不用我说,大家心里都有数,调查结果也说明了一些东西。我是这么想的,既然要办学,那不妨尝试一下,能不能建立一套全新的办学模式,从小学到大学一体培养,不需要参加高考,直接升大学。”
这个很难。
不过大家没说,沈老板请大家来不是摆困难来的,而是解决问题的。
对于这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