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国金融 >

第165章

大国金融-第165章

小说: 大国金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一年的磨合,队伍越来越大了,新员工也变成了老员工,刚入职时的那种小心谨慎已经没有了,热情和奋斗的精神也难免消退,办公室觉得自己最辛苦,投资部觉得自己是给公司创造利润的核心,就该享受更好的待遇,人心的复杂完全展现了出来。
  就算没有人敢说,至于没人敢跟沈辉说,沈辉也能感觉出来。
  毕竟当初他也是从一个岗位工,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中层管理岗位。
  即使公司福利待遇再好,也肯定会有人不满意。
  如何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利益,让这种不满意和竞争保持一个良性的循环,不至于产生矛盾,就是沈辉这个火车头要时时考虑,经常考虑的问题。
  考虑的越多,就越觉得自己的不足还很多。
  这是思维和视野的局恨性,不是拿几个学历,报几个高逼格学习班就能够解决的,需要不断的开阔眼界,不断的提升思维和视野的高度,才能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
  琢磨一阵,沈辉又让秘书张欣去叫杨姗。
  杨姗很快来了:“沈总叫我?”
  沈辉嗯了一声:“你跟湾流公司联系一下,听说最近有好多富豪取消了飞机订单,问问有没有近期可以交付的,再订上三架湾流G650型公务机。”
  杨姗一愣,忍不住说道:“已经订了一架波音747…8大型机,下个月就能交付了,其实再订一架湾流公务机就够了,订多了有些浪费。”
  沈辉摆了摆手:“照我说的办吧!”
  杨姗就不再劝,答应一声。
  沈辉指指椅子:“坐下说。”
  杨姗不明所以,难道还有事情?
  心里转着念头,依言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沈辉敲着桌子说道:“星海规模越来越大,境外的办事机构也越来越多,你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我考虑了一下,得给你配个副职,你觉得谁比较合适?”
  杨姗又是一愣,随即就是大喜:“确实该配个副职了,不然我都有点忙不过来,特别是跟您出去的时候最头疼,安排谁暂时负责办公室的工作都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沈辉问道:“那你觉得办公室谁合适?”
  杨姗考虑了下,道:“我觉得梁超明可以,他能力挺强的。”
  沈辉问了一下具体情况,道:“你去叫他过来。”
  杨姗说了声好,连忙起身去叫人。
  没一分钟,梁超明就过来了。
  岁数不大,看着就三十左右,个子不高,再加上又太胖,所以不显高,目测也就和杨姗差不多,聊了几句,沈辉就发现这家伙是个老于职场的人精,说话滴水不漏的。
  办公室的工作迎来送往,要跟各种人打交道,就需要这样的人精。
  沈辉面试了下,就让张欣通知杨姗下文。
  没多久,总经理的任命文件就发到了内部办公平台和通讯平台上。
  “我草,梁超明那货升官了。”
  信息安全部,一个技术宅第一时间看到了红头文件,羡慕地匝了匝嘴,惹的另外两个技术宅也来了兴趣,忙点开看了看,跟着羡慕,这就中层了啊!
  升官就意味着发财。
  以星海中层的薪资待遇水平,中层都能顶好多大企业的高管了。
  即使是副职,也比主管要多拿不少。
  怎能不羡慕。
  一个技术员匝匝嘴:“韩哥,办公室都配副职了,是不是其他部门也要配?”
  姓韩的技术员砰然心动,嘴里却说:“你想多了,办公室事多,二十多号人呢,配个副职很正常,咱们这部门一共就三个半人,都成领导了谁干活。”
  另一个技术员不以为然:“咱们部门也挺辛苦啊!”
  第一个技术员连连点头:“对啊,韩哥,你说咱们经理也挺辛苦的,公司是不是也该给咱们江经理配一个副职,到时候韩哥也能升职加薪了。”
  “别乱说,经理听到了又得挨训。”
  韩哥虽然也挺想的,可也就只能想想。
  星海这种金融企业,升职加薪轮谁也轮不到自己啊!
  不但信息安全部躁动了,其他部门看到红头文件也躁动了。
  升职加薪啊,多少人的愿望。
  自从去年公司成立以来,中层管理人员全都是通过猎头挖来的,还从来没有内部提拔的先例呢,现在这个先例一开,立刻让许多有志升职加薪的员工们看到了希望。
  各部门的主管们首先动起来,认为自己部门老大也很辛苦,应该给配个副职。
  能当上部门经理的就没一个是傻的,特别是沪市这种地方,哪能不知道手下这些人的小心思,压根不为所动,开什么国际玩笑,这种事要跑去找老板,怎么死都不知道。
  除非是不想干了。
  这可不是要几个人那么简单。


第247章 CEO负责制
  下午上班,何东平和薛鹏兴回来了。
  出去学习了一个月,在星海股东们的协调下,两人跑遍了国业的车企大厂,不但深入参观了各大车企生产工厂,而且还跟各大车企的研发和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一路走一路写,回到星海时,一份规划方案就出来了。
  董事长办公室。
  沈辉翻着十几页的规划方案,看的很认真。
  薛鹏兴很大胆,开始就憋个大招,大胆提出建立星海汽车研究中心的规划,建立九个核心研究室,专门研究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的核心零部件,另外十九个二类研究室研究关键零部件和动力总成设计、金属车漆等项目,并建立相关的试验室。
  规划非常大胆。
  沈辉不知道如果按照这个方案建立一个研究中心得花多少钱,但绝对不便宜,烧钱是肯定的,不过他看了却很满意,要实现梦想就不能考虑钱的事,否则不如不做。
  “二十八个研究项目够不够?”
  沈辉边看边问:“一台汽车上万个零部件,剩下的怎么解决?”
  薛鹏兴道:“研究是按项目来分的,根据不同门类,有些项目承担的研究任务可能涉及到十多个零部件的研发,有的可能只涉及七八个,二十八个研究项目基本上已经涵盖了发动机和变速箱大部分核心零部件,还有一部分可以通过市场采购。”
  沈辉问道:“市场采购的话质量行不行,会不会受制于人?”
  薛鹏兴道:“不会受制于人,好多零部件国内有些厂子就能生产,质量的话,可以定向研发生产,实在不行可以跟国内的研究机构合作,进行定向合作研究。”
  沈辉又问:“你打算把研究中心建在哪里?”
  何东平接上道:“我跟鹏兴讨论了,建立研究中心和相关的配套设施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比较大,要说沪市自然是首选地,毕竟这里人才资源丰富,不过沪市拿地很难,而且生活成本太高,所以我和鹏兴觉得还是放到二线省会城市比较好。”
  沈辉问道:“有备选目标吗?”
  何东平道:“我觉得西京就不错,那边交通便利,关键是西京教育资源十分雄厚,有几所理工科院校都是国内顶尖,人才优势十分突出,关键是西京的产业大而不强,没什么支柱产业,在西京落户的话,应该可以争取到最好的政策支持。”
  沈辉听了摇头:“我觉得你们的思维还有局限性,有点舍本逐末了,西京的人才优势确实很突出,但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人才流向的问题,我们的目标不是一天两天能实现的,可能需要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实现,怎么才能让研究人员专心去搞研究,让技术人员专心去提升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并且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去,这才是关键,如果没有这份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决心,我对能不能实现目标是持怀疑态度的。”
  何东平和薛鹏兴没有吭声,都在认真思考。
  沈辉道:“所以,把研究中心建在哪里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最缺的是人才,最不缺的也是人才,只要待遇给到位,说句不好听的,只要舍得花钱,给那些真有水平和本事的专业人才一人送一套别墅,就算把研究中心建到西疆也有人愿意去。”
  何东平道:“沈总这么一说,我们考虑的确实不太全面。”
  沈辉道:“先联系一些真正有水平的专家开个讨论会吧,好好讨论一下这份方案,看还有没有再需要补充完善的,顺便放个风声出去,看看谁对这个项目比较热心。”
  何东平点点头,心里就琢磨怎么把风声放出去。
  薛鹏兴忽然道:“沈总,我有个小小的建议。”
  沈辉道:“说。”
  薛鹏兴道:“其实从无到有建立一座汽车研究中心很难,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要出成果需要的时间也太长了,我觉得可以跟国内各大车企进行联合联发,有些已经成熟的技术,完全可以从各大车企拿过来,有了新的成果再跟他们共享,就是不知道……”
  “没问题。”
  沈辉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当即拍板:“回头我找人去跟各大车企协调,你们做好后续对接,尽快把方案再完善一下,等选好落户的地方,就立刻上马。”
  两人应下,又讨论了一阵,薛鹏兴先走了。
  他的改装厂也得尽快处理。
  沈辉问何东平:“你觉得周佳慧能不能胜任财务总监?”
  何东平早有心理准备,道:“我觉得可以,周经理还是很有水平的。”
  沈辉点了点头:“你专心把汽车研究中心抓好就行了,财务就不用管了,现在公司投资的项目越来越多,资产管理这一块从财务分出来,交给你来负责吧!”
  何东平松口气,这个安排也不错。
  否则要是挂个高层的名,却只管个汽车研究中心,委实有点不太好看。
  毕竟和公司的财务大权比起来,一个下属子公司的分量确实不太够看。
  资产管理就挺不错,公司现在投资了好多项目,包括之前的风投项目,评估投资什么的在风险投资部,但挂到财务账上就成了资产,却没有具体的资产管理部门。
  现在项目少还没事,等以后项目多了肯定会出问题。
  商量一阵,沈辉又把老魏叫过来,开了个高层会议。
  会议结束之后,办公室随即下发了两份董事会的红头文件。
  第一份红头文件是关于调整组织架构的决定,将董事会的执行机构总经理负责制调整为总裁负责制,执行机构首脑是首席执行官,也就是CEO,副手是执行副总裁。
  第二份是任免文件,免去何东平财务总监职务,任执行副总裁,分管资产管理,陈丽君和魏宗如也转任执行副总裁,周佳慧任首席财务官,直接对首席执行官负责。
  文件下发后,当即引发热议。
  最热闹的还是财务,周佳慧升官了,那财务经理会是谁?
  几个有希望的主管会计都不淡定了,毕竟这可是唯一的机会。
  或许错过这次机会,还不知道又要等多久。
  随着星海飞速发展,部门经理的职务含金量也越来越高,看看杨姗就知道,每天接触的都是些什么人,就算抛开人脉不说,部门经理的薪资待遇也是相当诱人的。
  每月发到手都在四万以上,再加上年终奖,得有多少钱?
  去年营业也就半年,中层年终奖都发了五十万。
  今年就算再少,也不可能会比去加差。
  再加上每月的工资,年收入妥妥上百万了。
  这么好的待遇,怎么可能不动心。
  只要能奋斗到中层,在沪市买个房子基本没有压力。
  吴宁宁甚至跑到周佳慧办公室打听:“周总,恭喜啊!”
  “谢谢。”
  周佳慧笑眯眯道:“你们也好好努力,以后都有机会。”
  吴宁宁满不在乎地道:“我对升职没什么兴趣。”
  周佳慧笑着说道:“知道你家不差钱,不过只有更高的职务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再说公司的氛围还不错,既然短时间内没有跳槽的打算,为什么不锻炼一下自己呢?”
  吴宁宁连连点头,问:“那个,周总,你高升了谁当经理啊?”
  周佳慧头疼,对这些小年轻的直白毫无办法,道:“不是不告诉你,我真不知道,财务部负责人这个岗位毕竟比较敏感,用谁不用谁沈总也不会征求我的意见。”
  吴宁宁有点失望:“那好吧!”
  ……
  财务在议论。
  其他部门也在议论,想看看究竟谁会上去。
  上午梁超明才刚刚升了官,下午就又来了个大动静。
  员工们心思都活络了起来,公司发展这么快,对外投资项目也会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机会也会很多,就算公司的位置有限,将来被外派的话估计也会升个一官半职。
  只要好好表现,未必没有机会。
  千呼万唤之中,半个小时后,文件总算下来了。
  是CEO签发的。
  一份也是机构调整的,将部门经理负责制改成负门总经理负责制。
  其实屁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