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金融-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辉深表赞同,道:“日本人的制造业是真的强,拿铸造业来说,人家把材料配比和性能摸的透透的,我们的好多制造企业只掌握了个皮毛,嘴上喊的以创新研发为主,却不愿投钱搞研究,好多东西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基础研究差的太远了。”
李光明点头道:“这方面我们跟人家比确实有不小差距,就好比螺纹钢,都知道钢材的那个螺纹能更好地承受拉应力,可为什么螺纹是斜的,螺纹的倾斜度和间距多少最好,人家小日本早研究透了,我们却还是一知半解,想要赶上小日本,基础研究必须要跟上。”
沈辉来了兴致,道:“不光是基础研究,还有做事的态度,人家小日本地上的瓷砖开个口子裂了,会先组建一个团队,制定一整套修补方案,然后由专业技术工人动手修补,可我们自己呢,随便找个匠人比划一下,切一块补上就行,甚至压根不用找匠人,自己动手就补一下凑合着能和就行了,最终的结果能一样吗?”
“我在隆兴的时候,在对待产品质量上,从上到下都是‘差不多就行了’这种念观,怎么能赶上人家。还有呢,我们天天在喊工匠精神,可你看看,劳动节放假休息的全是不劳动的,真正劳动的全都在加班,还不给加班费,领高温补贴的全是吹空调的,工地上干活的却不知道高温补贴是个什么鬼,怎么能有工匠精神,换了我也不愿意当个苦逼的工人啊?所以我觉得不光要搞基础研究,还要真正俯下身来学习人家小日本优秀的东西,让研究人员愿意沉下心来搞研究,让工人愿意沉下心来提高手艺和技术,不然就是再过一百年,我们也还是只能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吃灰。”
“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李光明觉得沈辉立场有点问题,特么的都大资本家了,还老觉得自己是劳苦大众,明显屁股坐错了位置,道:“企业经营要考虑成本问题,制造类企业的生产线一旦开了就不可能随便停,有些问题想改变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沈辉不想说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观念也不同。
争论这个没啥意思。
还是琢磨一下,哪天真要轮到自己,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
第233章 突然袭击
李光明离开后,何东平又来了。
老何是来汇报房子情况的,开发商效率还算不错,只要钱到位,活干的相当快,去年框架就干完了,只剩些安装门窗和电梯的活,三月复工后,只用了二十多天就干完了。
现在已经开始验收,验收完就能交付。
沈辉问道:“装收多长时间能干完?”
何东平道:“正在跟装修公司谈呢,我准备找上三家装修公司同时开工,催紧点的话六月份应该能装修完,不过装修完还得晾一阵子,入住得到七月份了。”
沈辉敲着桌子想了想,干脆起身道:“走,过去看看去。”
何东平愣了下,连忙起身,出了门就给开发商打电话。
前行置业实力不算强,但也不算差,在沪市的地产开发商里算是中等偏上的,老板袁江在沪市的地产圈子也略有声名,据说身价能有三十亿。
上午,袁江正在开会,忽然接到何东平电话,得知星海的大老板要去现场看楼盘,哪里还顾得上开会,连忙宣布散出,出了公司就往新城时代三期赶。
路上接连几个电话打出去,反复交待着接待事宜。
没办法,有钱就是爹啊!
现在房地产行业不比以前,对于地产开发商来说,资本家就是爸爸,得小心伺候,除非把规模做到衡大、毕桂圆那样的规模,欠了银行几千上万亿,打个喷嚏银行也得感冒,不得不小心伺候,否则就得夹着尾巴做人,没资格跟资本家讨价还价。
特别像星海这种大资本家,更要小心伺候。
袁江的朋友圈本来就能听到一些星海的小道消息,再加上跟星海有合作,多少知道点星海的实力,现在星海的大老板要亲自去看楼盘,哪能不赶紧过去伺候着。
打完电话有点着急上火,现场职务最高的负责人是项目经理。
级别不够啊!
可谁也料不到星海的大老板会突然去现场,而且一点准备的时间都不给,关键是金融区离新城时代三期那边并不远,怎么赶也没法在星海老板之前赶到现场。
袁江只得催促司机,尽量开快点,再快点。
新城时代三期项目工地。
沈辉没有去售楼部,而是直接让孙阳把车开到了工地上。
工地还是全封闭的,车开不进去,只能停在门口。
项目经理已经带着五六个人等在门口,手里还拿着几个外宾戴的白色安全帽。
沈辉下车瞅了一眼,顿时直皱眉头。
这特么也叫完工了?
工地都还是封闭的,瞅一眼,好多地面都还没硬化呢,绿化更是不见影子,关键是这特么连车都进不去,就算房子装完了也没法住人,七月份能入住吗?
正不爽呢,项目经理已经带着人迎了上来。
“这是我们沈总!”
何东平介绍了下,项目经理忙问好,心里一片震惊。
这特么好年轻啊!
“走,进去看看。”
沈辉跟对方握了下手,没有说什么,就往里走。
“沈总,这个戴上。”
项目经理忙递过一顶安全帽,然后快步跑前面引路。
沈辉接过安全帽,随手扣在脑袋上,前呼后拥地进了工地现场。
刚刚下了阵小雨,工地上到处泥乎乎的,低洼处甚至还有积水,好在几条路都打了水泥地平,不然都没办法落脚,现场七乱八糟的,到处都是建筑垃圾堆。
再看其他几栋楼,框架全都起来了,估计快封顶了。
沈辉问:“几月份能具备入住条件?”
项目经理连忙道:“地面硬化完就具备入住条件了。”
沈辉听的直皱眉:“地面啥时候能硬化完?”
项目经理道:“六月份吧,地面硬化很快的,等楼盘主体施工完毕封顶,施工设备离场一个星期就硬化完了,绿化可能会慢点,但不影响入住。”
沈辉没说话,四处瞅瞅,对开发商的效率很不满意。
何东平在一旁道:“不是疫情影响三月份所有楼盘就封项了。”
沈辉点点头,这是实情,他也没法怪罪人家。
项目经理感激的看了何东平一眼,心想老板啥时候能到。
沈老板咖位太大,咱一个小小的项目经理都不知道咋伺候,万一说错话,办错事,惹人家不高兴,回头还得挨收拾,还是大老板亲自来伺候吧!
一路逛到二号楼,电梯已经通了。
“上去看看。”
沈辉抬头瞅了眼,带头进了电梯通道。
项目经理赶紧抢到前面,奔到电梯口按电梯。
沈辉冲他点点头,心里挺满意,还算有眼色,不错。
毛坯房实在没啥好看的,除了水泥还是水泥。
转了一圈到楼下,袁江紧赶慢赶总算赶到了。
“袁总,这是我们沈总。”
何东平先介绍了下老板,才给沈辉介绍:“沈总,这是前江的袁总。”
“沈总,久仰了!”
袁江忙伸出双手,笑的跟个弥勒佛一样。
“幸会。”
沈辉跟他握下手,瞅着旁边快要封顶的一号楼,问:“那栋楼卖出去多少了?”
袁江哪知道这个,就看一边的销售经理。
销售经理连忙道:“出售了三分之一的房源。”
沈辉一听就没兴趣了,不过考虑到公司日后的发展,多备点房源总是没错,不然以后再找开发商拿楼又麻烦,就问了一嘴:“能不能协调下,把一号楼也给我。”
袁江一愣,顿时大喜,连忙道:“沈总要当然没问题。”
本来这两年房地产就越来越难,结果一场疫情闹的更难了,除过二号楼被财大气粗的星海直接打包全部拿下,剩下的楼盘到现在预售出去的还不到三分之一。
就算顺利封顶了,空置率也会相当高,回收资金难度很大。
年底要是完不成70%的销售率,新城时代三期就等于白给银行打工了。
现在沈老板想把一号楼也拿下,这种好事哪有拒绝的道理。
至于已经交了定金的客户,那都不是问题,给调到其他楼就是了。
不满意尽管去闹,他袁江兜得住。
比起那些卷客户钱跑路的开发商,前置已经算是良心开发商了。
何东平也是一愣,忙道:“沈总,二号楼足够安排全部员工的住宿了。”
沈辉摆摆手:“多储备点房源总没错,以后有员工想买房的话也可以内部出售。”
何东平就不再说,心里却在琢磨,等交房后自己要不要先买下一套。
话说这地方位置确实不错,离公司近,上班也方便,现在的房子有点远,每天上班开车过来就是一个半小时,而且地段也没这好,不过老房子卖掉好像还有点不够。
再有三年房贷就还完了,还是先等等再说吧!
哎!
要是沈老板哪天大发慈悲赏套房子那该多好。
想想都有点羡慕杨姗了,真是一朝翻身把歌唱啊!
可这东西羡慕是羡慕不来的,整个星海要选出一个最辛苦的,确实非杨姗莫属,毕竟办公室业务最杂,上传下达后勤接待对外应酬什么的想想都觉头大,也难为杨姗一个女人能坚持下来,沈老板给人家评个年度先进别人也无话可说。
至于奖励房子还是车子,那是老板的事,员工更没话说。
看来自己也得再加把劲好好努力了,就算比辛苦比不过杨姗,但兢兢业业不出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指不定哪天沈老板一高兴奖自己一套房子呢!
临上车前,沈辉还不忘交待一声:“工期抓紧点,七月份必须要具备入住条件。”
“沈总放心!”
袁江连忙保证:“一定不让您失望。”
沈辉点了点头,上车走了。
袁江目送迈巴赫远去,然后立刻到售楼部召集开会。
“星海想把一号楼全部拿下,这是个好机会。”
袁江目光灼灼地扫过销售部所有人,振声道:“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可以说是房地产行业的寒冬,年过完到现在只卖出去了不到五套房子,我们现在要考虑的已经不是有没有利润的问题了,而且能不能生存,下去之后尽快跟交了定金的客户联系,给他们调到剩下的五栋楼,一号楼的房子全部腾出来留给星海,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
销售经理第一个表态,这事虽然有难度,但难度不大。
总比楼盘烂尾被客户来堵门强,只要好好沟通,总能协调好的。
袁江又对随行的财务总监说道:“回头抓紧跟何总联系,协调好资金问题,银行的账期马上到了,尽快从星海协调点资金过来,先把银行的那笔款子还掉。”
财务总监点头道:“二号楼马上可以交工,一号楼也快封顶了,星海应该不会再在资金使用问题上指手划脚,回头我就去找何总,星海资金充足,应该问题不大。”
袁江敲着桌子问:“能要多少?”
财务总监道:“星海给钱一直挺痛快的,只要工期按时完成,都是全额拨付,一号楼已经快封顶了,要个70%的资金应该问题不大,关键是价钱是不是还要再谈。”
袁江就看向销售经理:“你去一趟,底线跟二号楼看齐,能浮多少算多少。”
销售经理忙应下,大为振奋,当初何东平找房子时就是自己接待的,虽然最后成交价是老板拍的板,可业绩还是自己的,这次星海连一号楼也要了,业绩还是自己的没跑。
第234章 宝藏女孩
薛鹏兴今年三十出头,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打造一辆自己心目中的跑车,为此不惜辞掉车企的工作,开了家汽车改装厂维持营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研究汽车。
五年过去了,梦想还遥遥无迹。
有时候想想,梦想这种东西终究太过遥远,像老马那样能实现梦的又有几个。
薛鹏兴也是老马的粉丝,对老马的许多观点也比较认同,正如老马所说,人活着总得有点梦想,哪怕明知太过遥远,但只要努力了就不会后悔。
接到猎头的电话时,薛鹏兴有些纳闷。
自己又不是什么行业精英和企业高管,怎么会有猎头找上门来,电话聊了聊,才知道有大老板和自己一样,想打造一辆国产的劳斯莱斯,好吧,虽然不是跑车,但也差不多。
猎头极力邀请,实在不好拒绝,薛鹏兴就决定估且一见。
约好见面地点,眼看到了五点,薛鹏兴就开车前去赴会。
见面地点是一家湘菜馆,是郑学海让猎头打听了薛鹏兴的一些基本情况后,得知薛鹏兴是湘南人,就选了家湘菜馆,提前预定了一个两人卡座。
薛鹏兴被服务员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