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金融-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戚们都来了,围着茶几坐了一圈,坐不下的就坐小凳子。
几个表姐表姐夫也不辞辛劳的专门请了假过来,帮着出谋划策。
沈辉忽然就觉得很满足,人活这一辈子究竟图个啥?
除了金钱财富,面子这东西也必不可少。
还记得当初他结婚时的情景,亲戚们虽然都在帮着支应,但没这么重视和热情,几个表哥表姐更是连人面都没见,就吃席的时候过来坐了坐就走了。
可现在,连上班的都请了假脱产来分担工作,这都是财富地位带来的变化。
沈辉没再计较亲戚们的现实,社会本来就是这样,到了他现在的财富地位,再计较那些未免小气了,看看老爹老妈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他们有多满足和开心。
这就够了。
“沈家的董事长来了。”
沈辉进门,亲戚们都站了起来,还有人开着玩笑。
大姑父笑着说:“掌总的回来了,大家伙心里都能安稳点了,不然来那么多富豪和大明星都不知道咋接待,看把三舅这几天愁的,头发都掉了不少。”
沈立伟摩擦着头皮说:“这还真不是个轻松的活,我这个副局在人那些富豪和明星眼里估计跟个村干部没啥区别,打电话都头疼,还好沈超几个年轻人能顶事。”
众人都笑,却没有兴灾乐祸。
一辈子都在青河打拼,干不到县领导那个层面,格局和圈子很难走出青河,像沈立伟这个副局,以前认识的最有钱的也就是身家几百万的包工头,身价上千万的土豪,人家未必就能看得上他这个没什么实权的副局,哪有机会接触那些京沪等发达地区过来的真正富豪。
陪家人聊了一阵,沈辉问:“新房收拾好了没?”
沈超说:“那个不急,后天才布置新房。”
沈辉又问起另一件事:“给县里领导们送请贴了吗?”
沈立伟道:“没送,就等你回来商量呢,要不要请县里领导。”
沈辉道:“请一下吧,不说人家也知道,请了是礼,不请有点看不起人家,这样,把请贴给我,下午我去县里给他们发,顺便找领导们说点事。”
“送请贴不太好!”
沈立伟道:“现在八项规定管的严,这种事你去趟县里亲自邀请一下,领导们来不来都会有个意思的,以沈涛的名义给送请贴不好。”
沈辉一想,也是,就从善如流了。
大姑父问:“结婚典礼呢,司仪定了没?”
沈辉道:“方芊雪吧,电视台主持人干这个应该没问题。”
大家都没意见,能请知名电视台主持人主持典礼,自然比随便找个婚庆公司的司仪更有面子,以前有土豪给儿子娶媳妇还亲董亲主持呢,那可比方芊雪牌更大。
沈立伟问:“那证婚人呢?”
沈辉道:“这个你们商量,肯定要长辈证婚。”
大家都松口气,就怕沈辉再瞎整,到时还真不好反对。
中午在家吃饭,下午亲戚们分头行动,继续准备。
家里这边的亲戚都由沈立民一手包办安排,不用老爹老妈操心,就舅舅家那边由老爹老妈负责,沈立伟则带着一帮小的接待沈辉这边来的人,分工很明确。
沈辉去了县里,拜访县领导。
去之前给李县长打了个电话,到县府大院,李县长的秘书已经等在楼下。
跟着秘书上楼,李县长在楼梯口迎接。
寒喧几句进了县长办公室,在沙发上坐下,秘书泡了茶出去后,沈辉才问起投资方案的事情,小青山的开发投资预算方案他看过之后,就让报给县里。
李县长信心满满道:“小青山的开发事关青河未来的发展大计,不但县里重视,市里也高度重视,县里收到项目方案后,汪书记就和市领导亲自跑了一趟省里,就小青山开发的具体项目跟相关省厅领导和省委省府领导进行了汇报,目前正在走项目审批流程,市里已经把项目报到了省里,省里组织专家会审后,才会正式上会研究。”
沈辉心里吐个槽,光是这流程走完,都不知何月何月了。
不过他一点不急,该着急的是县里。
坐了一会,离开的时候才发出邀请:“李县,我弟弟沈涛八号结婚,能来的话就抽空来吃个席,不能来的话就算了,知道你们领导有八项规定。”
李县长抱歉道:“这个是真没法给沈总答复,沈总在央企干过,知道纪律,这样,沈总也会邀请汪书记吧,回头我跟汪书记汇报下,不管人去不去心意肯定到。”
“李县人能来就好,其他都不重要。”
沈辉在门口跟李县长握手作别,又去了书记那。
李县长目送他走向电梯,着实有点头疼。
沈辉说的是实话他自然也明白,可正因为是实话才头疼。心意不心意的,送个千把块钱礼金沈老板也看不上那点钱,可最难的就是人过去。
八项规定下,领导干部参加婚丧嫁娶属于大忌,这些年为此丢掉帽子的不在少数。
沈老板的面子要给,但自己的帽子也不能丢啊!
真真是头疼。
算了,下午给书记汇报下,看书记怎么说,再想办法吧!
沈辉到书记办公室坐了会,离开的时候同样发出了邀请。
结果跟李县长一样,都没法给答复。
沈辉理解,出来后又去看了看上个月刚进常委班子的徐县长。
徐县长这半年来的工作能力和成绩得到了市里一致肯定,用上面的话说,就是要大力拔拨那些能干事、干事实,不但勇于任事、而且还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事的年轻干部。
徐县长今天才刚刚四十出头,的确算是年轻干部。
再加上有县里推荐,被提拔也就水到渠成。
对自己的贵人,徐县长还是相当客气的,把沈辉迎进办公室沙发上坐下,等秘书泡了茶出去后,才笑着说:“沈总是回来给你弟弟操持婚事的吧?”
沈辉点了点头,笑道:“共实也没啥让我操心的,家里长辈们都给操办好了,我回来也发挥不少多少作用,人在就行了,到是接待明星让县里费了不少力气。”
徐佑平道:“沈总可千万别客气,这事县里还得感谢你呢,这些一年明星来青河,就是对青河人文和旅游的最好的宣传,对提升青河综合形象和名声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说起来要不是沈总打了招呼,人家明星谁认得我们,更不会配合县里的宣传工作了。”
沈辉问道:“把沈家沟作为入山的景区大门,县里有没有别的意见?”
徐佑平道:“意见是有,不过都是东桥乡和南河镇的有意见,毕竟他们那边一直都是小青山景区入口,现在把入口放到沈家沟,三墩镇是高兴了,陈桥和南河难免闹点情绪,不过县里的意见很统一,沈总建设家乡的意愿县里可以理解嘛,而且规划也没有完全把东桥和南河绕过去,出口放在了东桥和南河,同样能拉动发展。”
沈辉点头,笑道:“项目审批就麻烦县里了,年过完能下来正好开工。”
徐佑平道:“资金方面呢,要不要县里帮忙协调?”
沈辉道:“不用,资金问题星海自己解决。”
徐佑平大喜过望,这更加省事了。
五十亿投资不是个小数目,本以为县里少不得还要出面协调贷款,资金不到位,就算项目批下来,也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才能开工。
没想到人家压根就没准备让县里面出,果真底气十足。
第193章 上热搜
从县里出来,沈辉又去了趟青河园工地。
腊月的青河天寒地冻,已经没法施工。
工地被围了起来,到处都是一堆一堆的施工垃圾,不过地面已经平整的差不多了,还挖开了好几个大坑,并且浇灌了混凝土,看样子是主体建筑的基坑。
工地就留了一个出口,看门的王老头是跟二叔干工程的。
老远的看到库里南开过来,王老头还以为是沈立国来了,赶紧跑过来开门,到了跟前才发现是沈辉,那个惊讶:“哎哟,大老板回来了啊!”
沈辉没下车,从车里扔给他一包烟:“看看整成啥样了。”
“就那样呗!”
王老头接了烟,咧着一嘴黄牙道:“工程太大了,几个月也就把地平了平,把该挖的坑挖开,管子埋上了,盖房子快,一个月就完了,关键那些花花草草听说不好弄。”
沈辉一边点头,一边说:“我去看看。”
王老头答应着,忙跑过去把门拉开。
沈辉坐着车转了一圈,确实没什么好看的,就去了青河宾馆。
青河宾馆他还是七八年前来过一次,环境到是挺好,封闭式的大院子,就是基础设施差了点,也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翻修过没有,要是没重新装修过,可没法接待住人。
路上打了个电话,到宾馆时一群人已经等在了楼下。
打头的是宾馆总经理朱长友,沈辉刚下车就忙上前握手。
“沈总好,我是青河宾馆的朱长友。”
没说职务,也不好意思说。
自己这个总经理,在人家面前和农民工没啥区别。
沈辉笑着跟他握了下手,能这样自报名号的肯定不是中层管理人员,更不可能是宾馆的服务员,不是总经理至少也是个副总,道:“我就随便看看,劳烦朱总了。”
“不麻烦,不麻烦!”
朱长友又介绍了下身边的人,不是副总就是大堂经理。
一干宾馆领导满面笑容地跟沈老板握手,仿佛在迎接省市领导。
朱长友介绍完,又赶紧前面带路:“沈总这边请,我带您看一下。”
沈辉就在一干宾馆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宾馆的客房,比七八年前好多了,明显重新装修过,虽然还是有点旧,但收拾的挺干净,用来接待勉强够了。
朱长友介绍着宾馆情况,心里却没什么底。
毕竟接待的不是普通人,不是富豪就是大明星,就怕人家看不上宾馆条件。
好在沈老板看完后终于点头:“还行。”
虽然就两个字,却让宾馆的一干管理层暗暗松了口气。
行就好,行就好啊!
这要是不行,丢人不说,县里也得有看法。这次的接待任务虽然是私人的,但接待的人不是商界大佬就是一流明星,对青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县里唯一的接待宾馆,县里早就通知了,务必高度重视,不能丢了县里的脸面。
这要是被人嫌弃了,自己这总经理可就坐蜡了。
不过还好,沈老板还是讲些道理的,没让自己难堪。
目送库里南开走,朱长友松口气道:“还好,总算过关了。”
几个管理层也跟着松口气,一位副总羡慕道:“这才叫人生啊,瞧瞧人家,在外面混好了回青河都是县领导的座上宾,弟弟结个婚,搞的整个清河都在跟着忙活。”
另一位副总笑道:“不忙活不行啊,好多有钱人和明星要过来,要是马路破破烂烂的怎么能行,至少也得弄整齐干净一点,不然上了媒体丢的可是青河的脸。”
朱长友点着头:“不错,虽然是人家私事,但来的人不普通,县里自然要重视。”
大堂经理笑着说:“最近青河满大街都是劳斯莱斯,已经被炒上热搜了。”
大家对对眼,都觉得想笑。
一个偏远小县城,满大街都是劳斯莱斯,想不上热搜都难。
大街上。
自从青河满大街劳斯莱斯的新闻登上了热搜,最近青河人开车都小心了许多,以往横冲直撞和各种加塞也少了许多,特别跑黑车的更是小心了再小心。
要说开车最野的,自然非那些出租车和跑黑车的莫属。
以往蹭下别的车也就蹭了,反正买的全险,咱也不怕。
可如今就算买了全险也不敢蹭啊,几万块钱的平民车,哪家保险公司的险种能赔得起劳斯莱斯,这要是万一不小心蹭了,可就真得卖房子了。
所以,好多老老实实开车的司机忽然发现青河的交通变好了,那些以往喜欢各种抢道乱插的出租车和黑车司机都变的文明了,在知道原因后,不由给某土豪点了个赞。
没想到劳斯莱斯多了竟然还能优化交通秩序,再多来个几百辆就好了。
说满大街都是劳斯莱斯有点夸张,但一百辆劳斯莱斯开到青河,就算很少集体出来,但天天在路上跑的,一天见个七八回甚至十几回还是很容易的。
不但司机们小心了,连路上的交警也精神了许多。
开到青河的劳斯莱斯哪里的都有,以京城和沪市的居多,都是二代们给找的,而且全是统一的款型颜色,每看到一辆,交警们就得评论一番,猜测一下是哪个大佬坐驾。
新街十字口。
刚刚过去了一辆幻影,又一辆库里南开过来。
交警们瞅了一眼,嚯,心里立马有数了。
一个辅警看了眼,道:“是沈老板的车。”
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