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两者,市面上呼声最高的是MIPS 阵营。
日本的一些厂家,对MIPS最热心,希望靠此摆脱来自美国的限制。
可是,令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是,名不经传的ARM成了胜利者。
ARM的成功,跟GSM技术的普及,有很大的关系。
GSM与CDMA正在争夺2G手机制式的主导权。欧洲采用了GSM ,美国采用了CDMA。
作为GSM的大佬发起人,NOKIA选用了以ARM为核心的TI基带芯片之后,结果就注定了。
随着GSM的获胜,ARM就成了手机,智能手机领域的唯一胜利者。
永远站在胜利者一边,是重生者获胜的重要法宝。
宇航电子一成立,差不多全体人员,被成永兴打包送去了英国。
——————
“说真的,你是从哪里听说的ARM啊,我们费了好大劲才算找到他们。”
ARM此时名声不显,但如果提起它的母公司,艾康电脑,倒是无人不知。可是,成永兴只知道ARM,艾康是谁?
这就给孙宇带来了很大麻烦。
“是吗?最后还是让你们找到了嘛!”
“那是!不过这家公司是真破啊。最开始我还以为他们是骗子呢。”
ARM没有在城市里,而是离城8英里的农村,而且办公室居然是谷仓改建的。
宇航电子已经算是轻资产方式运行了。它采用无Fab方式,只有设计部门,没有生产部门。生产全部委托给了林晶圆。但即使是这样,像模像样的办公楼,还有硕大的园区,都是有的。
要不是看在对方都是大鼻子的份上,大家集体打道回府,都是有可能的。
“是吗?他们对你们肯定很热情吧。”
“可不!他们老热情了。我们在那里呆了两个月,他们差不多是手把手教了我们两个月。”
经过一轮亲身接触,孙宇认为,在美国上学期间得到的信息,有很大的错误。
美国人对英国人,肯定是有什么系统性的偏见。
英国人多热情啊,人多好啊!
“那就好。以ARM为依托,我们短期无忧了。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大不了可以找他们搞联合开发。”
成永兴倒没有想着去解释什么。
ARM现在处于青黄不接的程度,有奶就是娘。
TI之所以采用了ARM核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便宜。
ARM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连续开发几个CPU核心,都不成功。
ARM的下一代核心,ARM8,被DEC的SA系列吊打。
直到1997年底,NOKIA的6110上市,以及1998年ARM9 核心的成功,ARM才算真正缓过气来。
如果这个时候出手,拿下ARM不是什么难事。但拿下ARM 的后果很难预料。
欧洲的技术专家们,高科技企业,多少有些理想主义。Apple曾想收购ARM,未果。
另外,后世看待成功者,总是夸大个人以及技术的因素,忽视了当时的环境。
宇航集团如果收购ARM, GSM联盟,NOKIA, TI,会怎么看?他们是否继续用ARM为核心,就成了一个问号。
ARM固然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商务和战略决策,更为重要。
ARM后世,彻底退出低价便携芯片市场,就是明证。在起家的宝地上,他们也失去了优势。
GSM联盟,如果想扶持出一个新的当红炸子鸡,分分钟的事情。
而且另外,就算收购成功,ARM的核心技术人员,是否会出走?
ARM的辉煌,远没有到来。
ARM9系列,ARM10,在改变了管理结构,改变了市场预期的情况下,能否如期到来,都成了问号。
所以,走一步看一步吧,把握当前。
别的不说,孙宇带回来的ARM7核心,就是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IP。
后世它一直活跃在市场上,直到2019年还具有生命力,在智能机之前,统治了整个功能手机时代。
现在还没有人认识到ARM7 IP的价值,甚至ARM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它只是市面上众多产品里,价格最便宜的那个。
————————
“芯片有了,下一步是找市场,你先去找郝云丽。让她用我们的芯片。”
数码相机的销量,是以十万为单位的。在没有智能手机之前,算是少有的大客户了。
“好!你够狠。我去找她,就说你让我找的。”
宇航科技与在丽云科技没有任何瓜葛,也没有共同股东。
想要打开市场,只能靠卖脸求生了。
如果真卖,还是成永兴的脸更值钱。
孙宇的脸,没有人认识。
“另外,通用型的芯片,生产出一批来,我有用。”
“好,你是老板,你说了算。”
“你搞错了吧。这摊交给你了。除非特殊情况,我不会干预的。”
“行,没有问题。你就瞧好吧。我准备把冰城的企业都跑一遍。”
孙宇搓了搓手。
冰城崛起了一大批电子类企业,再加上原有的冰飞等军工企业。把成永兴的脸一卖,市场就没有问题了。
真没有想到,芯片设计如此高大上的东西,如此容易就搞定了。
ARM那帮人,守着参考设计不去直接做芯片,想不明白。
不过想不明白的事情就不想了。
这批芯片一出炉,估计会掉一片下巴吧。
————————
宇航电子的产品一出货,立刻以适中的价格,良好的性能,迎来了巨大市场。尤其是在军工领域,对芯片的需求是巨大的。
高性能嵌入式芯片,一直都是国内的短板。
ARM7的高性能,在绝大多数场合,对DSP起到替代作用。也许解码视频还力有不逮,但是音频文件,例如MP3,没有问题。
这使得许多电子设备复杂度,难度,还有成本大大降低。
数码相机,无人机,平衡车等工大系关联产品,成了首批吃螃蟹的客户。
宇航科技集团,因此一炮而红。刚成立几个月,就打响了名头。
孙宇人前人后,趾高气扬,俨然一副成功人士的样子。
他成了继郝云丽,冯言之后,创业有成的代表人物。为89检测神话,增加了一个有力证据。
在孙宇的回忆录里,他始终认为,宇航集团,就是为他而成立的。
《宇》字,就来自他的名字。另外,宇航集团,第一个成立,第一个出成果,第一个上市的,都是宇航电子。
第724章 真假3D芯片
林晶圆,南湖园区职工食堂。
一群物理系的研究生,到晶圆厂参观,中午吃饭的时候,碰到了熟人。
“师姐,你的团队是研究什么的啊?”
郑珊燕跟过魏惜寒一段时间,私人关系不错。
“我那里,主要是研究三维芯片。”
“三维芯片?那不是和张师兄研究的东西一样了吗?”
她们上午刚刚参观完的张百华团队,其主攻方向正是三维芯片。
张百华是少有的,刚从林大毕业,就独自领军。其它几只团队,基本上都是冰城工大的人在主持大局。
当然了,魏惜寒就更难得。
张百华好歹还是半导体专业博士,魏惜寒只是硕士出身,而且还是物理专业。但所有人都知道她的情况特殊,反而没有人攀比了。
“张百华团队的研究方向,更倾向于应用。研究方向是内存。”
“不明白。”
“张师兄它们的技术,怎么说呢?它们的3D芯片,只能算是3D封装而已。是把多层的芯片上下叠加在了一起。”
魏惜寒发现,几句话根本解释不清,干脆用手指在饭桌上画了起来。
“可为什么要把芯片摞起来呢?这完全看不出有什么好处啊?”
同桌吃饭的其它师弟们加入了讨论。
这次参观林晶圆,众人均有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一般来说,国内的科技,普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一两个时代。而林晶圆完全是个异类,其技术和发展方向,很多都是闻所未闻。
这次参观,让很多人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什么时候中国在芯片产业上,如此先进了?
“立体封装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内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因为层与层之间的垂直距离,比起平面布置,要短了很多。。。”
魏惜寒,好不容易,连比划带划拉,才算把多层封装的好处说明白。
芯片内部,也是分功能模块的。各模块之间存在大量的数据交互。所以,一个芯片中的数据传输量,最大的部分,不是对外,而是对内。
如果数据量过大,数据传输路径过长,会导致芯片过热,继而影响芯片性能和运行速度。
芯片堆叠之后,模块间的距离,极大缩短了,能耗降低,温度降低,延迟降低。另外垂直方向上的连接,也使得布线出现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这么好的技术,为什么以前没有听说过呢?”
“可能是国外厂家觉得麻烦吧。毕竟这种技术,加工成本比较高。如果不考虑数据带宽,从功能的角度出发,相同的功能,单层芯片技术也能实现。”
魏惜寒耸了耸肩。毕竟不是她的直属部门。
—————————
其实3D封装工艺出现得相当晚,直到2011年,才进入正式研究。
这个技术,也是因为光刻机发展遇到瓶颈,才发展起来的。
提高芯片的集成度,除了提高光刻机精度以外,普遍采用的就是多层图案技术,其中又以林晶圆的看家秘籍,LELE技术为主流。
除了多层图案技术,还有几个发展方向,多层封装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提高芯片的集成度,本质上来说,就是提高单位面积上晶体管数目的过程。
LELE技术,把一个图层分批加工刻蚀,达到图案增密的效果。
多层封装,干脆就是把多层芯片摞在一起。
这多简单。
(在中芯国际发生的,梁孟松辞职案,梁孟松与蒋尚义之间的分歧,就是LELE技术与多层封装路线之争。)
多层芯片技术成熟后,在内存,Flash闪存等领域得到了普及。因为这些芯片的图案,各层之间是一致的。
于是内存芯片的层数,就开始了不断增长的过程。后世投入商用的层数,高达256层了。
在3D封装技术的加持下,内存芯片上的有效晶体管密度,算起来,早就低于1纳米了,甚至低于0。1纳米!
林晶圆的多层封装技术,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即将进入实用阶段。
多层封装中最困难的步骤,就是层间打孔技术。
这个技术一突破,剩下的就没有什么了。
在3D封装技术的加持下,林晶圆的内存产品,即将面世。
张百华团队,将被独立出来,成立内存事业部,将来甚至会被分拆。
虽然Flash闪存市场还没有成气候,但仅仅是RAM内存一块,其市场规模和容量,就达到数千亿美元级别,接近,甚至超过TFT液晶了。
这个市场,林晶圆无法独享,但是先手一步棋的价值,至少以百亿美元计算。
—————————
“师姐,张师兄他们的内存马上要面世了,你的真三维芯片什么时候面世呢?”
一群人来了兴致。
真三维芯片,肯定比假三维来得高大上啊。
“嗯,我也不知道。现在有很多困难。我感觉弄不好十年之内都实用不了。”
魏惜寒团队研究的东西,被后世称为FinFET,和GAP。至于是否真的是同一个东西,就连成永兴也无法确认。
3维芯片面世的主要难点在于加工成本,和材料。
虽然3维结构的半导体原件,有很多优点,例如更低的电流损耗,更高的密度等。但不是所有半导体器件都能做成三维结构。
在同一层电路上,有些是三维结构,有些是二维的,那么在向上加工的时候,就会在高层空间上产生浪费现象。
所以,采用3维芯片结构,获得的收益,远远低于付出的加工成本。后世是在14纳米遇阻的情况下,硬着头皮突破的。
“就这样光研究,没有产出?”
大家闻言,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暂时是这样,不过也不能算没有收获。至少专利申请了一大堆。”
即使面对的曾经的队友,学妹,魏惜寒还是没有实话实说。
一些研究成果,已经有了相当的实用性。
但技术什么时候能够商用,则取决于公司的战略需要。
随着时间的流逝,林晶圆的立身之本,LELE技术慢慢曝光了。3D技术,就是新的杀手锏和战略武器。
不过据魏惜寒估计,这个时间不会来得太晚。
首先,林晶圆不是一个军事化组织,保密协议签个三五年也就到头了。再多根本不现实。
LELE开发团队,已经出现了人员流失。
这些团队成员,他们只要点头,百万年薪,移民,股票等,都有人送上门。
指望民间企业,长时间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