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还是再考虑考虑。”
郝云丽虽然轻声做着劝说,可总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由于出国,LED项目她就没有参与,也就没有拿到光电最初的原始股。
虽说后来搞平均主义,因为MEMS项目,成永兴补给了她十万股全彩股票,但跟曾经的室友相比,大家已经不是一个阶层的人了。
这些年,她闯荡世界,吃尽千辛万苦,但到最后,结果反而最差。心里总是觉得有些不得劲。
幸福是对比出来的,痛苦也是。
光电的原始股可不仅仅是全彩股票。多彩,林液晶,林晶圆等子公司,他们实际都有份。
如果她有赵梦佳的身家,她的项目根本就不需要融资。
这次的创业,对她来说,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唯一令她欣慰的是,成永兴一如既往,对她给于了支持。
————————
“坏了!”
身后孙宇的一声惊呼,打断了两位女士各自的沉思。
“怎么了?”
“你们没有听吗?白老师刚刚宣布,全彩要在冰城和四川绵新建两条5代线。冰城的这条5代线,不是面对电视机市场的大尺寸屏幕,而会采用切割方案,主打对象是3英寸,5英寸的便携市场。”
“这又怎么了?”
“怎么了?我们准备上的项目就是小尺寸TFT液晶啊!”
“那现在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凉拌!全彩是正规军,我们能怎么办?真是的。”
一条5代线的建设成本,少说也要10亿美元起步。这个行业,已经到了拼成本,拼投资阶段了。
小玩家已经玩不起了。
————————
观众席发生的故事,无人知晓,大会的进程还在有条不紊进行。
领导发言之后,就是重点项目推介及投资方介绍。
冯言领军的多彩科技第一个登场,就赢得了开门红。
几家适逢其会的国际投行,分别为其站台,上台说了几句好话。
几个西装革履的大鼻子,在台上大吹法螺,宣称多彩的技术是如何如何先进,LED龙头,IGBT独一份。是全彩之后,冰城又一个重量级项目,甚至将来有机会超过全彩,也未可知。
几个老外的话语,令台下的一干领导心花怒放。
记者们也纷纷抓起了照相机。
不断亮起的闪光灯,把冯言的狗眼,彻底晃瞎。
————————
接着登场的是光电物贸。
按理说这个项目属于传统项目,但它却另类引爆了会场的气氛。
一群股票贩子,抓着话筒就不撒手,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能看得懂的项目。
光电物贸的财务数据极为漂亮,使其具有了相当大的想象空间。
当然了,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肖大叔坚决不会承认,公司的快速发展,得意于其垄断了光电生活小区高素质客户人群的缘故。
而是不断强调科技创新,计算机联网应用,零库存,用户数据挖掘等别人听不懂的名词。把一群只知道追涨杀跌的票贩子,忽悠得五迷三道。
————————
第三个登场的,是一个意外的项目,奉天科仪。
几家国际投行的投资经理,听到公司名字立刻就站了起来。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全彩虽然光彩照人,但它身后的TFT设备厂商才是真正的英雄。
随着全彩的上市,世界范围内兴起一股TFT…LCD产线得投资热。林液晶此时融资,也是抢这个风口。
LCD产能,眼看就有一轮大爆发,光电设备下面的两大核心企业,一个是精密光机,一个是奉天科仪,才是真正的金矿。
以前各投行也都进行过试探,但没有结果。大家都认为光电会把两个企业作为核心机密雪藏。
奉天科仪的融资,是否意味着光电,这个神秘的科技公司,终于向资本投降,全面敞开了大门?
机会既然来了,就绝对不能放过。
准备在投资大会上走过场,打酱油的投资经理,汗毛都竖了起来。
第689章 大会,微笑(3)
在李丽娜的面前是两张桌子,每张桌子上摆了台AST4。86 电脑。电脑的画面上显示着小组一年来的努力成果。Lina 电路板设计辅助软件。
这两台进口电脑是他们小组的镇山之宝,一台就要两万多。
302房间里一共四张桌子,四台电脑,两个软件,另一个是个机械应力分析软件。
这两个项目当初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对于大二学生,算是高大上了。更高大上的数据库,操作系统等,都被高年级学长们拿走了。
从早晨到现在,偶尔有学生走进来,但转身就绕出去了。专业的几个老师觉得他们太孤单,还特意跑过来与他们聊了会天。
房间里,就他们几个人守着四台电脑。其境遇与招生大会时,正好反了过来。
校长们感兴趣的软件,学生们不感兴趣。
李丽娜已经忙了整整一年多,而且大多数人都牺牲了暑假,放假也没有回去。不仅仅是他们,计算机学院的学生们都在为这一天而奋斗。
李丽娜羡慕地看着对面房间,从敞开的房间门里,不时传来阵阵叫好声。
对面一排四个教室,展出的都是游戏,当时立项的时候,最多的项目就是游戏了。
游戏项目组招人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进,觉得掉价。而且几次领导视察,游戏项目也是难登大雅之堂。
但是今天的情况,实在是出人意料。
这次的大会,对外公开,学生以及和社会上的人也可以参加。其他院校放假不回家,以及提前报到的学生,跑到工大来凑热闹。这些来参观的学生,都被游戏吸引走了。
这边一排的工具软件项目组,几个房间都差不多,根本没有人访问。
百无聊赖的李丽娜,干脆拉开椅子,转到计算机前。把运行的程序,停了下来,调出了Turbo C编辑器,继续编程了。
程序已经交给几个客户试用,有些反馈,需要修改。
跟她一组的男生,一直站在门口。
他回头看了一眼,什么也没有说,转身就走到对面房间,去凑热闹,玩游戏去了。
在背后门口传来的阵阵声浪对比下,房间里越发安静起来。
————————
李丽娜挺喜欢编程的工作,屏幕上的画面,随着她的指令修改而不断变化。
她的工作就是界面编程,在度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后,她觉得编程工作趣味十足,只要肯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这跟她前几年艰苦的学习,截然相反。
她大学就考了三次,每次分数都差不多。
也就是说,不论她怎么努力,结果还是一样!
一年级的课程,她是连滚带爬。大二的课程稍微容易了一些,但她一点也不觉得轻松。每次成绩发表,她都是倒数。
要不是她已经习惯于被生活不断打击,忧郁症是没跑了。
直到软件小组的成立,她才发现自己还是有用的。
不是所有的事务,都对她的努力无动于衷!
————————
她的任务计划逐渐超过了其它同学。
终于有一件东西,是她愿意在寝室里自豪地宣传!
当然,这也与她可以独占一台计算机有关。
计算机是如此的昂贵,即使是软件专业学生也需要两个人甚至三个人一台机器。
她自从入学起,就被院系特殊关照,在排计算机的时候,独自分到了一台3。86。虽然型号比同学们的机器落后了一些,但是她不需要与别人分享。更不要提,即使是3。86电脑,很多人也是两人一台机器。
在机房和辅导教师的手把手教导下,度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她就像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变化带来了兴趣,
兴趣带来了成果,
成果带来了赞扬,
赞扬带来了自豪,
自豪带来了责任心。
不知不觉间,她变成了界面开发小组的组长。
软件名字,也以她的谐音名字命名,作为对她努力的认可。
最近几天,她差点不眠不休的赶工,就是希望能以最好的姿态迎接这次会议。
融资,这个怪异名词,她还不是很能理解。但是她知道很多外国人会来参观,她要把软件调整到最好,来迎接观众们。
就在她聚精会神反复调试软件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咳嗽。李丽娜回头一看,吓了一跳。
在她的身后,一大群人站在那里。
成永兴站在人群中间,微笑着望着她。
第690章 大会,软件(4)
“那半边都是游戏,这半边就是工具软件了。这位是电路板软件小组负责人,我的高中同学,李丽娜。”
随着成永兴的介绍,从他的身后,伸出了几只手,互相寒暄。
李丽娜无法记下每个人的名字。不少人早已出国,她从未见过。
除了这帮同学,外面还围着黑压压一群,房间转眼间就被装满了,有些人只能站到走廊。
成永兴现在充当了导游,兼项目托的作用。
计算机学院把稍微成形的软件项目,都拿了出来。但看的人多,看明白的人少,也就没有人肯下注。
不同于传统的商业项目,利润,成本,一目了然。这群票贩子,大多数甚至连软件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
就算是喝过美国墨水的洋同学,也对投资心存疑虑。
这些人虽然骤然暴富,但时间太短,心态里还是小农意识,一分钱总想要分成两半花。
造富神话,对创业者适用,对投资人也适用。
成永兴准备扶持出几个投资暴富的典型,一如软银。
这批天使轮项目的规模太小,尚不值得他伸手。所以,他没有什么事情,就拉着几个同学到处乱转,见到好的项目,就随口点评两句。
自从他被认出以后,身后的人群就急剧膨胀,迅速形成了黑压压一片。
这一大坨人,就这样跟着他。
除了手里没有小旗以外,他与后世的导游,没有两样。
————————
“计算机软件是下一个经济爆发的重点,你们想要投资的话,我建议把关注重点放到软件上。”
成永兴没有对PCB软件本身进行点评,而是借此机会,进行宣讲。
“软件项目与传统的工业项目,有个至关重要的优势。这个优势使得它占据了几乎是不败的地位!”
成永兴稍微停了一下,想看看这批从美国回来的同学里,是否有人能接话。
“卖什么关子,我们大老远被你喊过来,不是看你耍宝的。”
郝云丽出手推了他一下。
成永兴把脑袋一缩,不敢继续耍下去了,刘璇就在门口站着呢。
“软件的最大优势是,没有物料成本!”
一张软盘被他举在手里。
“这张软盘,成本是十元左右。但是它里面的软件,售价可以上万。更重要的是,软盘可以重复使用,从这个角度来计算,软件的利润率是多少?”
全新的解读方式,引爆了全场,人群中一片哗然。
“如此高的利润,为什么没有被人关注呢?”
这次是赵梦佳在问了,虽然她人在美国,但她的思维,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工业项目上。售价减去物料成本,就是毛利。
“因为没有人做,或者是很少有人做!”
“那为什么没有人做呢?很难吗?”
“你是开发者,你觉得很难吗?”
成永兴转过头来,面向李丽娜,
“不能算难吧,我的项目组,全都是大二的学生。随便换一批人,也是能做出来的。”
李丽娜,犹豫了一下,
“这根本说不通啊!利润又高,成本又低,还不难。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人群中有人喊道。
成永兴在人群里找了一下,看到了右天和顾明。他们两个人在汽车厂的研究所工作。
“右天,你来回答一个问题。你是在做VVT发动机项目吧,你觉得是蓝光LED项目难还是VVT发动机难?”
“应该是各有各的难处吧。”
右天本来就对困难没什么感觉,在他的印象里,做什么都差不多。
“那我换种问法,在设备齐全的情况下,没有助手,你一个人能完成哪个项目?”
“当然是蓝光LED了。发动机项目怎么可能是一个人能做的?
铸造,锻造,机加工,至少要一个小工厂才能支撑!
而蓝光LED,我一个人做,在实验室里就能做出来了。”
“这里面,都是难。但难度是有量级的。全球从事发动机研究的科研人员,至少有20万人,汽油发动机出现,也超过100年了。
从这个角度看,VVT发动机的难,是20万人研究一百年都没有研究出来的难题。
蓝光LED呢,全球专职的研究人员,能有一千人就差不多了。所以蓝光LED的难是,一千个人,研究10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