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北国科技 >

第204章

重生之北国科技-第204章

小说: 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这是个流淌着利润的行业!
  LED行业的几家大企业,可锐,月亚,加起来的利润,都没有一个光电来的多。
  风险资本的属性就是,只要有1%的可能性,就可以进行押注。一旦冯言是另一个成永兴,她的价值有多大?
  在这种情况下,冯言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与还在国内的成永兴,在LED科技界,形成了双星闪耀的局面。
  ————————
  冯言用自己有保密协议来推脱,但是各家都不准备放手。他们的律师都准备好了,如果需要赔偿,他们都会处理。
  面对如此多的诱惑,要说不动心,是不可能的。
  冯言拼命跑来美国的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出名吗?
  她现在有点感觉在做梦,灰姑娘一夜变公主!
  曾经被她羡慕和仰望的大公司,大企业,全面对她敞开了大门。
  各种夸张的奉承,不要钱的从这些衣冠楚楚的人事经理,猎头经理,投资经理的嘴里,迎面而来。
  “You Deserve the Best!”
  专业人士的世界级马屁,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得了的。
  仅仅20岁出头的年轻女孩子,没有被拍迷糊,还是因为她从小到大,就是在恭维声中长大的。
  不过就是这样,她的承受能力,也在一寸寸消融。
  “This is your only chance!”
  冯言对这种处境患得患失,希望它能持续,但是又不忍放弃自己的诺言。
  当初成永兴跟她说的话,她还当做一个笑话。论文刚发表那两天,根本就没有人理她。恐怕就是他,也无法预料到现在的情况吧。
  冯言是个聪明的女孩子,虽然她没有想明白该怎么做,但是不妨碍她利用这个优势,为自己争取眼前的利益,例如提前毕业。
  现在各家厂家都在帮她推动学校。
  痛苦而又快乐着,就是她的真实写照。
  ————————
  学校也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再以本科生对待她,显然是不公平的,她的提前毕业已经提到了日程上来。
  学分不够
  没有问题,免修就是了。
  这两篇论文的分量非同小可。它的价值,也许重建个学校有问题,但建个实验室,绝对没有问题。
  如果不能迅速给她以应有的待遇,匹兹堡大学就会迅速的成为死板,教条的代名词,这是不可接受的。
  另外,检测专业的这批学生,也引起了相关媒体的关注。
  她是这批学生里第三个爆发的天才了。连远在西海岸的袁帅他们,都受到了这股风潮的波及,被各学校特殊关照。
  匹兹堡大学也是这波风潮的获益者,郝云丽与冯言,连续两个天才的出现,明显拉高了学校的声望。
  一些以猎奇著名的报纸,开始编造离奇故事,分析这些天才产生的土壤,还有背后的联系了。唯一可惜的是,这批天才里,最有价值的那个,一直不肯来自由的美国。
  ————————
  冯言身边的追求者迅速多了起来。
  冯言对美国这点,其实很不满意。
  她皮肤白皙的优势,在这里根本无法发挥,反而是林婷那种线条硬朗的女孩子比较受欢迎。
  林婷的颧骨比较高,肤色也不算白,在国内,不算丑女,但绝对不算美女。但是在这里,西方人居然更喜欢林婷!
  但是这几天,事情发生了逆转,她身边多了很多免费的保镖。
  美国的男孩子还是很有骑士风度的,发现冯言需要帮助的时候,很多人都站了出来。
  有人主动出面替他查资料,与厂家和投资人谈判。一些有法学朋友的把朋友拉过来,替她免费提供建议。如果冯言想创业,只要她振臂一呼,一个完整的团队,立刻就会成形。
  在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的地方,崇拜强者,跟随强者,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冯言已经成为了一个强者。
  郝云丽在阶梯教室前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场景。
  冯言领着一帮小伙子,前呼后拥的走了过来。
  看到这一幕,郝云丽甚至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
  见到了冯言,两个人简短的一沟通,就明白发生了什么。
  大家约定中午吃饭的时候,再好好聊聊。
  ————————
  中午的时候,三个曾经的同寝同学聚在了一起,几个人有好久没有聚在一起了。
  郝云丽的项目进入尾声,她开始找工作了。虽然有了几个意向的Offer,但都需要她一个个的谈过去,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精力。
  谈到冯言现在的困局,几个人心态不同,但是大家都不赞同冯言毁约,不论美国公司开价多少。
  郝云丽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建议,那就是尽快与老同学取得联系,或者电话,或者信件,听听他的意见。
  大家不知不觉中,都对这个曾经的小弟建立了信心。
  她们都相信,成永兴会为她们的利益着想,即使损害的是他自己的利益。
  ————————
  郝云丽看着对面沉思的同学,很是有些羡慕。
  自己是在暑期访问的那个月,名闻天下,而冯言则是寒假回家探亲的一个月里,一举成名。两个人虽然情况不同,但是异曲同工。都是在成永兴的扶持下,走到了聚光灯下。
  而且冯言更有优势的地方是,那个人居然开口挽留了,这是自己都没有的待遇,不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虽然她不打算吃回头草,但对冯言还是有点淡淡的嫉妒。


第463章 潇洒走一回
  冯言接受了建议,先写信说明情况,过一个星期后再打电话,反正事情还没有急到这种程度。
  但信件发出去没有两天,她就忍不住拿起了电话。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她的价值也越来越高,学校也开始出面,加入对她的劝说。
  各方提出的筹码也是越来越高。只要她点头,实验室,团队,学位,工资,甚至自己的公司,都可以摆在桌子上谈。
  她已经抵挡不住这些诱惑了,只好找成永兴谈谈。
  哪怕谈崩,也算有个心理安慰。
  经过多次转接,电话终于打通了,现在的电话是真难打啊。
  成永兴还没有收到冯言的信件,但他对事情有所耳闻。给他通风报信的不是一个两个。
  ————————
  大概的听了一下情况介绍,成永兴就把自己的建议拿了出来。
  冯言之所以得到这么多青睐,主要是大家对她的未来有所期待。
  资本是逐利的。
  当他们付出一百万美元的时候,自然希望可以拿回五百万,甚至一千万!
  而LED行业,自这次的绿光LED之后,就很难有什么突破了。
  下一次的突破,来自硅基底。那次的突破发生在20年以后。
  即使冯言跳槽过去,也能在绿光LED的亮度上有所成就,但价值不大了。
  当然了,也不排除一些大企业,例如得仪,仙同,会以这些较小的成就为筹码,挤入LED专利联盟,但那完全不是冯言的贡献。
  只要绿光LED的风潮一过,冯言的日子就会难熬了。
  期望越高,失望就会越大。
  最好的结论,还是希望冯言能够回来。只有《巨大高科》这个平台,才能够给她足够的施展空间。
  至于创业,成永兴答应会在适当的时候,把《巨大高科》的部分股份转给她,这跟她自己创业也没有区别。
  只有这样,才能双赢,否则就是个双输的局面。
  ————————
  冯言听到这个建议,虽然有些失望,但是也可接受。
  但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马上毕业,然后回国来帮成永兴来开发LCD技术。
  LED既然没有前途了,那就进你认为有前途的领域!
  这个建议被成永兴拒绝了。
  在LCD领域,严亮和叶静干得还不错,没有中途换人的道理。
  换不了他们,还有个思路,那就是成永兴把自己的位置让出来,但显然还没有到时候。
  重生者的羽翼还没有足够丰满,来给所有人提供足够的上升空间。
  再说了,他给冯言的定位,并不是LCD。
  ————————
  冯言手里还有个提议,那就是把博士学位拿下来再回国。
  有个博士学位在手,将来不论干什么,总算是有个好的平台和退路。
  如果是回国,一个美国的博士,就更加重要了。
  她现在正处在风口,这个机会不好好利用,实在可惜。如果运作好了,郝云丽用两年才拿到的博士,一年硕士,一年博士,她要试试,一年拿下来!
  这个决定得到了成永兴的支持。
  过去的这一年间,光电科研公司与半导体各专业接到很多合作开发意向,他一直以拖待变,没有回应。
  这次成永兴准备破例,哪个学校肯给冯言博士学位,这边就会跟哪个学校合作!
  这样,冯言就可以继续用LED项目骗论文。
  ————————
  冯言放下电话,想了两天。
  接受高薪或者是创业这条路,彻底被否定了。
  成永兴的建议,没有人可以忽视。他不喜欢的事情,大家也不敢去做。更不要提舆论的压力。
  郝云丽去了趟美国,使她在同学间的形象大坏,自己要是反叛,就一点退路都没有了。
  立刻回国也被否定了。
  就这么回去,这次轰轰烈烈的出国是为了什么?
  如果只拿个本科回去,实在有些搞笑。
  去年的LED大会之后,冯言就已经具备了直接从工大本科毕业的条件。只不过,当时她是一门心思想出国,忽略了这个选项。
  现在就是回去,也只能做LED方面的项目,那还不如留在这边,边读博士,边搞科研,这样还两不耽误。
  另外,在冯言心底,始终有个不服气的想法。那就是郝云丽能做到的,我没有道理做不到。LED论文的成功,把她曾经压下去的野心又激活起来。
  两个曾经的好姐妹,又站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决心下定就好办了。
  冯言于是开始联系学校,探讨本科毕业,以及直接读博的选项。
  她的条件实在是太好,那两篇LED论文,直接拿来做博士论文都是够格的。很快的,她的一系列要求就被满足了。
  从下个学期开始,她就可以开始博士学习了。
  ————————
  周日。
  匹兹堡三姐妹,难得聚在一起。冯言的事情,算是聚会的一个主因。
  这一年里,虽然大家近在咫尺,但是很少聚会。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忙,另一个原因则是身份上的差异。
  不知不觉间,曾经亲密无间的姐妹们,身份上出现了差异。大家真正见面以后,居然发现共同语言越来越少,自然就没有了下一次。
  但冯言的异军突起,改变了这种难堪的局面。
  冯言终于有了和曾经的助手,面对面对话的底气!
  几个女孩子,在和煦的春风里,漫步在繁华的莱利街头。
  与国内的商业街不同,这里没有汹涌的人潮。逛街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云丽,你说我们搬到你那里去住,怎么样?”
  林婷走了一会,突然开口询问。
  “为什么呢?你们现在住的不也挺好吗?”
  几位女士,都不缺钱。冯言和林婷,有专业基金的赞助。郝云丽则各种津贴和奖学金,加起来也不少!
  “我们那里,房东不让做饭!”
  单独租房间,就有这个问题。不是每个房东都允许房客使用厨房的。尤其华人的烹饪,煎炒烹炸,油烟大得很。
  “行啊,你们想搬就搬过来吧!不过我也住不了多久!再过两个月,我就该毕业了。”
  郝云丽的IBM项目终于收尾。是时候开辟人生的新篇章。
  “好啊,我们下周就搬!”
  林婷吃食堂也是吃得够够的了。吃腻了不说,还死贵!
  “等你走了,那套房子,我和冯言两个人住,也挺好!”
  想到可以自己做饭,她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
  既然要搬家,几个人的逛街,立刻有了新的含义。总要买点日杂用品什么的。
  女孩子们,开始货比三家地逛起来街边小店。
  “这家老板是华人哎!”
  大家一进门,就发现了这家店的不同。空气中播放的音乐居然是中文歌曲。
  “老板娘,你播的是什么歌啊!磁带有卖的吗?”
  冯言朝躲在收银台后面的少妇,用华语直接打招呼。
  “我可不是老板娘!”少妇听见声音,站了起来。“你们都是大陆来的?”
  “对!你也是?”
  “我不是,我从台湾过来。在这边帮亲戚的忙!”
  少妇一指后面的货架。
  “播放的歌曲是我哥从香港带过来的。是Sally新出的大碟,你们要是想要的话,到后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