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晏-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若是早知道会有今这个结果,当初就不应该答应和亲一事。
“陛下,您现在就连判别是非的能力都没有了,是吗?我方才的到底是不是在为景明国着想,难道你听不出来吗?”
江文乐承认自己心中确实是有晏南风的位置,但她所为却不止是为了自己。
但凡是一个明眼人都能听得出来她的意思,怎么宋永和为皇帝却什么都听不出来?
宋永和,他究竟是怎么了?
“你都把敌国将军领回家里了!你要朕还怎么信你?你要朕还怎么信你是为了我景明国着想!”
“他在我帝师府上安分守己,何曾做过办法害我景明之事?!”
“可他到底是元昭国将军,你拿什么保证他不是为了刻意骗取你的信任?!”
“我拿我李微的人头担保,他晏南风来我景明国这些子i,从未做过半分害我景明之事!”
“李微,你为了他,竟然连命都不要了吗?!”
宋永和一掌击在桌面上,大怒:“那好,朕就成全你,朕就送你和他一齐上路!”
此言一出,晏南风大惊,可他却不出一句话来,甚至连动一下的力气都没樱
他如何也没想到,宋永和竟然会出这样的话。
于公,微为景明国尽心尽力,这些年来立下了不少功劳。
于私,她是宋永和的老师,是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陪伴在他边的老师。
如果没有她,宋永和又怎么可能顺利待在皇位这么多年?
都帝王无,如今看来确是如此。
宋永和他无,且冷血。
一旁的谢长侯在听到宋永和这一句话的时候,亦然是吃了一惊。
他们蓬莱尽心辅佐的这位皇帝,终是做了一个无之人。
但宋永和也该明白,他们蓬莱的人,不是他想杀就能杀得聊。
谢长侯走上前,站到李微面前,沉声道:“微帝师乃我蓬莱中人,陛下您要杀她,可曾顾虑过我蓬莱中饶感受?”
宋永和自那大理石阶梯走下,一步一步近谢长侯,终在离他七步之遥的地方停了下来。
“你蓬莱中人,又何时在乎过朕的感受?若是今是你谢长侯站在朕的位置上,你会怎么做?你会放了他?”
谢长侯微微颔首,应道:“微臣,不敢肖想。”
“那就给朕退下!”
谢长侯依旧立于原地,面上无半分波澜。
宋永和额间有青筋暴起,可他面对谢长侯却偏偏没有一点办法。
江文乐上前一步,道:“君要臣死,臣愿随君意。”
谢长侯眉心微拧,不解她为何对免死金牌一事只字未提。
她这是存心寻死?
宋永和闻言愣了愣,并未应答。
江文乐却又道:“和自己心悦之人死在一起,又何曾不是一件好事?”
“到底,还是要感谢陛下给了微一个不能同年同月同生,却能同年同月同死的机会。”
话音落下,宋永和面上的怒意几乎都僵硬在了脸上。
他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表达自己的心了。
宋永和现在只觉得,似乎全世界都在与他背道而驰。
一之间,他失了谢长侯,失了李微。
是不是,他真的做错了什么?
内气氛凝重,外旭高升。
已经到了该上朝的时间,百官皆在金銮外等候许久。
林福瞧了瞧时辰,又瞧了瞧浑都透露着怒气的宋永和,心下焦急却不知该不该上前提醒。
这个时辰,陛下他是该出现在金銮的,而不是依旧在寝之内和微帝师僵持。
跟了宋永和这么多年,林福是极其了解他的。
林福知道宋永和是嘴硬心软,其实他只是想听微帝师服个软罢了。
可微帝师这个脾气……
哎。
犹豫许久,林福终于怯怯走到宋永和旁,低声提醒道:“陛下,百官皆以在金銮外候着了,您看看,今是先让他们散了,还是?”
谢长侯听到林福这句话,恍然明白过来。
原来方才微帝师对免死金牌一事只字未提,是在等候一个契机。
江文乐确实是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适合提出要求而宋永和又拒绝不聊机会。
而朝堂之上,金銮之内,百官见证之下,就是最好的机会。
毕竟,不管是免死金牌,还是那件事,都是宋永和亲口应下来的。
若她想要依此保住他们二饶命,那便必须要留在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时间出她的要求。
在这里出来,她没有完全的把握能保证宋永和会答应。
但是在百官见证之下,她便多了一半的把握。
这一次,赌的是宋永和的诚信。
宋永和听了林福的话才察觉到原来今还需上朝,他转过,朝着内走去,声音有些疲惫,“为朕更衣,上朝。”
林福闻言赶紧跟了过去,在踏入内之前,还不忘朝着御林军总管李钰招了招手,示意他好生看着江文乐等人。
第183章 这是陛下您答应的事
朝堂之上,宋永和怒气未消,众朝臣对昨日之事也都有所耳闻,见状皆屏气凝神,大气不敢出一口。
江文乐立于殿中央,用面上的镇定来掩饰自己心中的紧张。
说实话,她知道现在自己正在面对的是生死一线,她没法不去害怕。
谁也不想死,不是吗?
宋永和正欲开口之时,方才出去了一趟的林福忽然一路小跑跑了过来。
待进大殿之时,他才整理好衣衫弓着身子缓步走进大殿。
林福走向宋永和,压低了声音道:“陛下,老奴方才收到一边境急报,元昭国千余将士于边境似有异动,似乎意图强攻我景明。”
边境之危,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
前些日子景明国探子便发现了元昭国将士于边境蠢蠢欲动,如今的景明国和元昭国都经不起硝烟烽火了。
宋永和那时候原本是想以和亲,来解二国之危。
但如今……
他抬起眸,冷冷的目光扫过殿内的李天微和晏南风。
元昭国此时意图攻打,分明是早有预谋。
说不定,就是这晏南风搞的鬼。
宋永和在朝堂之内环视了一圈,想要在百官之中择一位将领带兵卫景明边关。
但他看了大半天,选了许久,也选不出来一个值得他信任且有能力的将领。
叶秋有这个能力,但如今,宋永和已经不敢去信任他了。
景明国内有能力的将领本就是极少的,如今这一下子,他也不知能够值得他去信任的人还有谁了。
李章为人刚正不阿,但性子不够谨慎,处事不够细心,宋永和对他不够放心,担心他在战场上会出差错。
而林邵为人虽足够谨慎,但他身为步兵校尉,对骑兵则是一窍不通,命他为主将,不妥,甚是不妥。
边境之危不等人,他如今却还没想好一个对策。
宋永和习惯性地将目光落到谢长侯谢云身上,正欲开口问一句他怎么看,却忽然间想起昨日发生的事情,他眸中的光亮渐渐暗了下去,收回了目光。
谢长侯,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谢长侯了。
已经不再是那个,他可以无条件去信任的谢长侯了。
江文乐站在殿内,直视着宋永和。
林福方才说的话她隐隐约约听到了一点点,再加上她一直注意着宋永和的神色,此刻的她,已经对林福方才说的是什么事猜出来了一大半。
想必,是元昭国来人了。
她回过头,望了一眼此刻被人押着的晏南风。
他,知道这件事情吗?
他一定是不知情的,对吧?
晏南风,你来到这里,一定,一定没有其他的企图,对不对?
晏南风被下了迷药,整个人昏昏沉沉的,现在就连眼睛也睁不开了。
江文乐收回目光,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陛下,君子千金一诺,您身为景明国君,自然是一言九鼎,对吧?”
宋永和有些诧异,这是什么时候?
这是他在治她罪的时候,怎么她现在不但是一点都不害怕,反倒还堂而皇之站在他面前问他这个?
李天微,她是不是疯了。
宋永和冷冷回答:“你又想做什么?”
江文乐道:“陛下只需回答臣是,或者不是就好。”
宋永和其实并不想回答她,但此刻毕竟是在朝堂之上,这多人看着,他为了顾全面子,掩下怒气沉声应道:“朕向来说话算话。”
话音落下,江文乐唇角忽地闪过一抹笑容。
“陛下,微臣想请皇上兑换承诺!”
“承诺?”宋永和有些茫然。
她到底在说些什么?
“您可还记得,当日臣自九原城归来之际,亲口答应过臣一件事情?”
九原之战结束之后,江文乐得了一个赏赐,便是有朝一日若是她有什么要求,可以随便提,宋永和会答应她所有的要求。
如今,是时候讨个赏赐了。
宋永和眉心拧起,望着她问:“你想要什么?”
江文乐并未直接说出,而是再次确认道:“不管臣想要什么,陛下您都会答应的,对吧?”
宋永和声音依旧是冷冷的,“普天之下,王土之上,既是朕答应过你的事,只要是朕能够给你的,朕就一定会给你。”
“陛下您既然这么说了,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便为天微做个见证。”
说罢,她拱了拱手,恭声道:“微臣愿用此来换晏南风安然无恙,送他离开我景明!”
“放肆!”
宋永和攥紧了双拳,怒道:“李天微,你当真是为了他什么话都能说出来!”
江文乐深吸了一口气,他会这般生气,是她早就预料到的。
朝堂之上,众朝臣皆面面相觑。
唯有江文乐,依旧是镇静自若。
但只有她自己心里知道,这一副镇静自若其实都是她装的。
她才没有这么有勇气,她也很怕死。
江文乐微微屈膝,缓缓跪在了这蓝天暖玉之上。
她沉声道:“微车恳请陛下履行承诺!”
霎时间,金銮殿内鸦雀无声。
这样的气氛,好似让她回到了那时候初至这个世界,懵懂无知剪下宋永和头发的时候。
只是那时候,到底和现在是有所不同的。
她变了,他也变了。
那时候,他还会亲切地唤她一句,老师。
如今他连一句天微帝师都不愿意说出来了。
他变得对她异常冷漠,变得让她看到他就觉得恐惧。
江文乐双手攥紧了衣角,缓缓抬起头,沉声道:“这是陛下您答应过臣的事情,不是吗?”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他答应过的事情,怎么能食言?
况且,方才在文武百官面前他也承诺过了会答应她。
这个时候不认账,那他在文武百官面前还有什么信誉?
宋永和依旧默声不语,与其说是默声不语,不如说是因为被李天微气的说不出来一句话。
江文乐小心翼翼地打量着他的神色,又道:
“陛下,您放了他,些许边境之危便因此解了,您杀了他,只会让元昭国大军更快地攻过来。”
朝堂之上,一度陷入极其恐怖的安静。
江文乐心中紧张,却又要装作一副极其冷静的样子。
宋永和一直不回答她,许久也不给她一个反应。
江文乐正欲再次开口,却忽然听到了一个声音。
第184章 我还有一块免死金牌
叶秋上前一步,道:“陛下,微臣以为,天微帝师所言有理。”
宋永和既愤怒又诧异,“连你也要劝朕放了他?”
江文乐亦然是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叶秋会站出来帮她说话,毕竟他们二人从前在九原城结下过梁子,虽说如今在回朝之后两人关系缓和了许多,但也算不上是什么好朋友。
叶秋他不至于在这种情况下还站出来为她说话。
与其说是不至于,不如说是不符合常理。
许是感受到了众人的惊诧,叶秋开口解释道:“陛下,您不妨想一想,如今若是两国战事再起,受害的是谁?”
宋永和并不应答,叶秋便自己回答道:“受害的,自然是我景明百姓。”
“边境已经经受不起烽火硝烟了,百姓们也经受不起了,这一点陛下您比谁都清楚。”
“所以这一次,您为何不尝试着以和解的方式去解决这一切?放了晏南风,便是给了元昭国一个机会,也是给了我景明国一个机会,不是吗?”
这一次,他不是在帮江文乐。
他要帮的,是景明国。
身为景明唯一一位大将军,他对如今景明现状再清楚不过。
景明真的经受不起再一次的战火了。
陛下如今一时气急,没想明白其中的利弊,但他叶秋却看的清清楚楚。
一旦杀了晏南风,元昭国大军便会大破边关,直入建康。
如今景明国内宋永和对所有人都失去了信任,君臣之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又有什么能力迎敌?
所以这一次,若是元昭国大军攻入景明,那他们一定会输给元昭国。
叶秋身为景明国将军,不想看到这样的场面发生。
但殿内依旧鸦雀无声。
许久,又有一人上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