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公主榻 完结+番外 >

第86章

公主榻 完结+番外-第86章

小说: 公主榻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华的皇帝有个习惯,那便是只诛首恶,并接受归顺。眼下突厥王主动交好,皇帝也就同意,下旨令两位将军立即停战,与使者袁寺卿往阴山中的突厥部落进行安抚和受降。
  可关于追击还是受降一事,并不是这时候才有的异议。
  晋国公长孙新亭自然主和,而宰相则截然相反,为这事情,朝堂已经争论过一番了。只是万万没想到,方将军在前头打着仗,即便收了受降的圣旨,可依旧要继续追击。
  自然猜得出,想一鼓作气打下去的方将军是宰相的拥簇,也受其影响颇多。
  晋国公站了出来,扬声回应道,“陛下,您的诏书已经同意了阿史那思力的投降,更何况,我大华的使者还在突厥那边,方将军欲此时追击,实在荒唐,不免令人猜测,是为了自己的军功而忽略了大局。”
  宰相在一旁听着,神色淡漠,半垂着眸子没有说什么。他本想着退出魏阙的,所以这些缠人的事情自然不想管。若是在平日,或是前一阵子,他定会出言反驳,可到了这一刻,他却迟疑了。
  宰相可以感受到身后众人的目光投在自己的背上,正等着他说点什么。房相如沉默着,他听见了那些人在叹气,甚至在疑惑,不明白为什么宰相如此少语。只有房相如自己知道,只要一开口,他便是又卷入其中,若想再罢相脱身,更不知道是何时了。
  虽说他不想辜负朝堂,可更不想辜负了等着他的人。仔细想想其实他和旁人不同,这辈子是白白得来的,又或者说,是完全因为对她的执念,命运才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如果再辜负一次,他不确定能否还有下一辈子。
  皇帝看了一眼下头,见没人说话,只得偏过头看向晋国公,道,“舅父所言有理。可方将军认为,阿史那思力并非真心投降,且他部下兵马依旧不少,如若此后撤回沙漠,恐难以北击……咳咳咳。”
  “陛下。” 长孙新亭抬了抬袖,长眉抬了抬,道,“赶尽杀绝非我大国之举,想先帝当年亦收了不少外族降将,如今不也是为我大华效力?如若兴兵再攻,恐叫人心寒。”
  这话一出,让不少人想起大行皇帝曾经的仁德之治,纷纷暗自点头称赞,又不禁抬袖缅怀起来。
  “果然是不再追击的好……如果先帝尚在,定也是这样决策。”
  “正是……那突厥小人已经是瓮中之鳖,再杀已毫无意义。怕是将军求胜心切……。”
  皇帝在众卿的纷纷议论中,缓了缓气,说朕知道了,他看了眼书简上的名字,顿了顿,又道,“与边关函报一同来得还有寺卿的奏报,说,阿史那思力愿两国联姻,望来日和平之时得尚大华公主……也就是永阳长公主……。”
  其实说来也奇怪,李睿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突厥王偏偏就要漱鸢,印象中突厥使臣入朝拜见先帝的那个大典上,漱鸢并没有出现过。那这个阿史那思力又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个人的呢?难不成,他们见过?
  与国公通过气得那些人,一听此言,也不管不顾起来,一哄而上地举着芴板附议,大叹:“此当为佳话!”“想前朝那是被迫送人,如今这是突厥王自己求的!彰显我大华国力昌盛!” “陛下初登帝位,边境和睦为上策!此举明智啊!”
  皇帝慢慢颔首,其实他亦不想再去追击。一来,和,是众臣所盼,若无必要,谁愿意连年征战。二来,是他吃不准这次的胜负。如果方将军全力而上胜了,自然是大好;可若是输了,天下人恐耻笑他这个君王无能。因此,无论如何,和,为上。
  “朕亦觉得如此,即刻传旨,令方、苏两位将军务必受降,不再追击……”
  “陛下此举断不可为!”
  李睿话音刚落,忽然一声低沉,如从天而降的冬雷,一下子震慑住嗡嗡扰扰的群臣,朝堂上顿时变得安静下来。
  那一刻,所有的目光齐刷刷地全都集中到宰相的身上……
  房相如握着芴板,毫不在意,缓缓一步步走出列队,抬头迎上皇帝的目光,先一垂首,随后不急不慢地道,“陛下,阴山之北,道路险阻且漫长遥远,如若到了那个时候再想追击敌军,定会损失十倍。依臣拙见,应当乘胜追击,活捉阿史那思力。”
  方才一言不发,此时忽然站出来侃侃而谈。众臣一时半会儿还没反应过来,等宰相说完,有的人这才回过神,纷纷抬袖应和道,“臣与房相所见类同。”
  长孙新亭瞥了一眼宰相,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哼声道,“本以为房相今日不开尊口,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站了出来。怎么,难道房相打算牺牲寺卿?他如今作为颁布天恩的使臣,如今就在突厥大营。”
  房相如并不看他,冷冷道,“韩信攻齐国亦如是。错失良机,恐再难得,还望陛下权衡孰轻孰重。” 他沉了一沉,提醒道,“陛下不可过于倚重外戚,以防干涉朝政。”
  “孰轻孰重?” 长孙新亭嘲弄地重复了一句,狭促地看向宰相,目光中似有几分意味深长的笑意,他上下打量一番,道,“宰相一向是公正淡泊之人,朝堂事与感□□,难道也分不清?”
  国公说得莫名其妙,在场的人无一不听得一塌糊涂,不禁面面相觑,却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难道,宰相就没有攀附所谓的外戚以求固权么?”
  房相如垂眸一顿,拂袖淡淡道,“国公慎言。”
  “宰相有私情也罢了,若是为了感□□徇私枉法,里外不分,是否枉为人臣?”
  长孙新亭负手走了过来,眸子里闪烁着奇袭者般得逞的光芒,看了一会儿宰相,忽然甩袖一挥,转身扫视着满朝文武,扬声道,“宰相与永阳长公主有私情!已然不是一日两日之事!不知宰相甘做公主的‘幕僚’,是否从中得利?”
  晴天霹雳。
  一时间,满朝一片哗然,人人脸上都是惊骇不已的神情……
  一向疏淡寡情的宰相,居然是永阳长公主的……‘幕僚’?这个词已经是委婉至极,然而已经叫人不禁浮想联翩起来。
  房相如浑身一震,只觉得背如芒刺,不禁狠厉抬眼盯着长孙新亭,却见他依旧是笑的。
  他想脱身,却被绊在这里!若不是听闻和亲之事重提,他断然不会开口说什么,谁想到,这长孙新亭居然在这里等着他,仿佛早有准备似的,要在今日将他拉下马。
  宰相眸中映着燃烧着的烛光,冷冷一哂,道,“国公此言差矣。无凭无据,何出此言?”
  “凭据?宰相若要凭据,自然可请他入殿。” 长孙新亭一拍手,高声唤道,“请宋博士入殿!”
  众目睽睽之下,宋洵垂眸走了进来。这不该是他这个国子监博士该出现的地方,可却以这种方式走了进来,更何况,他还是宰相的义子。
  宋洵不去看房相如的表情,先拜过陛下与国公后,立在那等候询问。
  “宋博士,你义父与永阳长公主是何关系?” 长孙新亭傲然立在那,胸有成竹地问道。
  果然,宋洵垂首答,“义父与永阳长公主有私。臣本不想说,可实在不敢隐瞒陛下。斗胆冒着不敬不孝之罪,大义灭亲,上禀天听。”
  他说着,将公主在府邸私会宰相,宰相又是如何在宫道上威胁他之事尽数说出来,“就连新进门生宁九龄亦可作证,曾目睹过二人一同在大慈恩寺出现。如若调查,或可询问寺中僧人。”
  宋洵说完,却只是一直不抬头,几乎不敢看向一旁的宰相,只觉得一股极大的压迫感自头顶落了下来,叫他心中惶惶不已。
  他到底还是怕义父的,哪怕是到了这一步,依旧为他所震慑着。
  房相如定在那一动不动,只觉得顿时天旋地转起来,身后的议论之声如潮水不绝,或惊讶或不屑,更多的则是不敢相信。
  窦楦一把宰相拉了过来,急得连尊称都顾不上了,大呼,“房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快和他们解释清楚,你是冤枉的!”
  房相如看了眼宋洵,随即轻蔑地收回视线,缓缓漫看向长孙新亭,不禁自嘲一笑。万万没想到,上辈子是李漱鸢担了那些风月丑闻,如今他为她改变了太多,谁想命运却将这避不得的灾祸转移到了他的轨迹上。
  这是天要灭他。
  所有人都以为宰相要与长孙新亭舌战一番,皆提起一口气站在那,双目一动不动地盯着他……。
  啪嗒——
  象牙芴板落地。
  宰相望着陛下,抬手解开腰间的鱼袋,一松手,便落在了地上。
  房相如步步走上前,忽然撩袍长身一跪,只见他慢慢抬袖停在上首,心痛地闭目,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决绝地长声禀告,“臣房相如对长公主心生爱慕已久,臣有罪!但,望陛下成全……”
  “房卿……。你这是。” 李睿震惊不已,虽说他为宰相大权在握之事有所忧虑,可不曾想过会出这种事情。
  宰相抬起头,有视死如归的神情,道,“臣请战突厥,若胜,求陛下准臣尚公主,臣愿献上相权,自请罢相!若败……臣将献上项上人头,只求陛下不要勉强公主出降。臣昭昭之心,天地可鉴,求陛下,恩准……”
  他说完,俯身拜了下去,双手在袖中握紧,又握紧……
  作者有话要说:注1 第77章 昨天有2000字没有贴过去。已经补上了。
  注2 结局是he不要担心。
  注3:木炭使。
  唐朝户部设木炭使,专门管皇家官员用炭的事宜。老百姓冬天也可以从炭商处买,唐代最繁荣的西市里有专门制造、贩卖木炭的商店,还有许多炭商将炭放在牛车或驴车里,或者直接背在背上走街串巷地叫卖。冬日木炭的价格随着气温波动,天气越冷,价格就越高。木炭昂贵之时,并非所有人都买得起,有的人就会冻的死。
  帘幕、地毯、毡帐都是唐朝人的取暖方式,除此之外,还穿皮裘、袍袄、纸衣被。
  别的不奇怪,就是这个纸衣纸被很奇特。唐代造纸技术发达,普通纸张的价格相对较低,经过书写使用之后的纸张更加便宜,许多穷人都会将废纸收集起来,制成纸衣、纸被御寒。除此之外,御寒用的丝绵是从蚕蛹中抽取而来,因此使用丝织品是以杀害丝蚕为代价的,许多僧人不愿沾染杀生的罪过,便也选择穿着纸衣御寒。纸衣纸被虽然看起来单薄,但是纸本身的导热性比较差,厚厚穿上一层还是能起到保暖作用的,晚唐文人徐夤曾写过一首《纸被》诗,诗中说上好的纸被“披对劲风温胜酒,拥听寒风暖于绵”,足见纸被在防寒防风上的功效。
  以上内容来自游修龄《纸衣与纸被》,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唐朝人的纸衣~
  注4:特别鸣谢晋国公长孙新亭挑破窗户纸,把私情的事情说出来。多亏您,我可以以后光明正大的写宰相和小公主了……


第79章 
  宰相的话已经表明了这是一场很合算的交易。
  至少对于皇帝来说, 很合算。
  清剿突厥打算归顺的残部, 若胜了, 宰相什么都不要, 只要李漱鸢;而若败了,宰相自裁,虽然事情会麻烦一些,但也是少了些后顾之忧。
  更何况,宰相当众立下军令状,其后果该如何, 是满朝文武都会作证的。
  可国公却完全没有想到事态会往这个方向发展……他本想借此'风月丑闻',将宰相及其党羽一并铲除个干净, 不想,宰相居然自请出征, 打算拿军功补过,为了长公主,连命都不打算要了……
  女色蒙心啊!
  多年的同僚兼好友窦楦站在房相如身边, 瞪着两只眼睛一个劲儿地摇头, 显然是吓坏了, 口中喃喃道, “房六做了长公主的幕僚?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呢?!你不是一向……”
  走到这一步,连房相如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那么爱惜羽毛、洁身自好的一个人,风月二字几乎和他沾不上关系。眼下就可以看出来,从前的名望有多高洁,如今跌落下来, 就会摔得有多惨。
  房相如跪拜不起,冠上垂下来的两根帽带上穿着的檀木珠子散在他身前,落尽尘埃的模样。
  他听见四周有无边无际的议论之声一波接着一波地涌来,政敌在暗暗讥笑,属僚们失望叹气。从断断续续的碎语中,他能听见“丢脸”,“可惜”,“罪过”,之类的字眼……可是很奇怪,他居然一丁点所谓都没有,更毫无羞愧或是耻辱之心。
  本以为这种事情会很难,不想真的到了这一步,自己竟然可以对那些纷纷扬扬的议论无动于衷到这个地步。他觉得他没有任何错,漱鸢更没有。
  他甚至很欣慰,因为从听到的话语中,众人更多的是对他的惊异和失望,并没有牵连到公主太多。
  房相如想,大概他自己真的是没救了。
  “陛下……征战绝非儿戏,更何况,房相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