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公主榻 完结+番外 >

第62章

公主榻 完结+番外-第62章

小说: 公主榻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渴望天授君权,渴望名正言顺,更渴望光明磊落。
  或者,父亲对她这个洛阳之变的目击者之所以如此疼惜,只是因为他内心的忏悔和不安,他无比希望一切都如他给她的封号那般,堂堂正正,无可置喙,从此获得他自己的解脱和新生。
  大概,这也是他沉迷丹药和长生之术的原因吧。
  漱鸢觉得有一阵子没有去看望父亲了,于是择了天气还算舒爽的一日往含凉殿走去。这还没到,石子甬道上有个眼熟的小内侍上前朝她行礼。
  “公主留步,圣人含凉殿传召。”
  漱鸢惊奇地看了下冬鹃,笑了笑,道,“真是巧了,本宫正要去含凉殿找父亲呢。”
  内侍躬身,“公主请。”
  那含凉殿离大角观最近,这段时间,父亲总会在那里休息。
  一走近,只听大角观里头的怪声似乎没有了,她似笑非笑地对冬鹃调侃一句,“倒是奇了。那天竺方士驾鹤西,神游去了么?”
  冬鹃答,“听闻他前几日就离开大明宫了。”
  漱鸢点点头,“总算走了。”
  这方士成天在宫里装神弄鬼,蛊惑圣心,她早就看着不喜。可陛下想求长生不老之术,谁阻拦,谁就会被怀疑有不轨之心,哪里还有人敢谏言呢?
  内侍先与公主行礼后,进殿通传,得了陛下传召后,漱鸢提衫走了进去。
  绕过帘幔,越往里走去,闻到的那御前香沉沉的味道越是发重。她觉得颇有些怪异,可还是唤着父亲走了进去。
  皇上正靠在榻上的案几旁闭目养神,神色安宁淡然,漱鸢看了一眼,不再像往常那般笑闹着跑上去,而是规规矩矩地行礼,低声道,“父亲安好。”
  这话是问候,又像个问句。
  皇上自然听得出来,微微一笑,睁开眼道,“朕很好。鸢儿不必担心。起来吧。咱们父女之间,何时这样多礼,你不胡闹些,我倒是不适应了。过来坐。”
  漱鸢闻言后,转而微笑起身,轻手轻脚地走了过去,坐在案几的另一旁,看了看四下里燃烧的金笼,还是忍不住道,“父亲这是怎么了?含凉殿的熏香似乎……比往常的量重了些?”
  皇帝按了按太阳穴,道,“这几日总有些困倦,也不知是夏末神思绵长,还是秋初人都爱乏累,总是觉得,打不起精神来。”
  他说完,冲漱鸢摆了摆手,轻呵道,“你不必太过紧张。年纪大了,总是多多少少有些不爽利。”
  漱鸢赶紧反过去安慰起父亲几句,然后顿了顿,鼓起勇气试探道,“父亲,儿听闻,那天竺方士,走了?”
  “嗯。朕,准许他暂时出宫修行……”
  漱鸢听后立即沮丧,喃喃道,“他还要在中原呆多久?真是祸害人。”
  陛下扬声诶了一句,“鸢儿如何说话呢?怎能叫国师是祸害?”
  这一下更叫公主目瞪口呆了,“什么……父亲居然还封他做了国师?他既无钦天监观星断事之术,又没有宰相力缆狂澜之能,他何德何能,能做我大华的国师。再说了,他可不是中原人呀!”
  皇帝望着漱鸢一通抱怨,她说完后,他不由得扬唇笑了笑,“听听,朕的女儿,逻辑如此犀利,可惜了,只是个公主。”
  漱鸢道,“父亲莫要说笑。我是认真的,他做国师,恐有不服。”
  “只是个虚头的封号罢了。我自有要事交由他,碍不到朝堂上那些人。”
  漱鸢摇了摇头,担忧道,“那些丹药,父亲还在吃?”
  皇帝不说话,这就是默认了。
  漱鸢不禁无奈,好言劝慰起来,“父亲可是万岁,何需丹药呢?上次房相劝父亲的话,父亲都忘了吗?”
  皇帝听后奇怪地笑了笑,有些困惑地望着她,喃喃道,“你倒是与往日不大一样,我怎么听着,鸢儿总是提及房相如。”
  漱鸢一听,立即有些难为情了,垂眸有些心虚,小声辩解起来,“房相是国宰,号令百官,也曾经是我的少师,所以,我和他,多少有些交情在。房相是个良臣,自然说的话要有些道理。于父亲和我大华,总是好的。”
  皇帝哦了一声,慢慢点点头,道,“其实我今日叫你来,正是因为他。”
  漱鸢心里猛地沉了一下,可还是脸色挂起一层笑容,乖巧道,“因为他?不知父亲想说什么?”
  人总在心虚的时候最紧张,开始懊悔从前种种是不是做的太过火了。漱鸢的脑中细数她与房相如见面的过往,总是担心是不是哪次被发现了什么。
  含凉殿大殿宽广,漏夜一滴一滴的打在铜碗里,仿佛砸在她的心上似的。
  时间无比漫长。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一会儿漱鸢,终于缓缓开口道,“我听说,你前些日子去大慈恩寺了?”
  漱鸢一听,稍稍松了口气,笑道,“是。母亲忌日的那天,我去大慈恩寺祭拜,父亲知道的,每年我都会去的……”
  皇帝道,“是该去看看你的母亲……” 他眸中神色哀伤,有追思之意,流转片刻,他皱眉疑声问道,“有人说……是宰相同你一起去的?你们,又同车而归?”
  此话一处,宛若晴天霹雳似的,叫她瞬间怔住。
  漱鸢身子一震,万万没想到会有人传出来她和房相如的风言风语。
  不过,那所传的事情倒是虚妄之言了!可是,她虽然不是和房相如一同去的,可那日她与房相如一直在一起倒是真的。
  她的确是在大慈恩寺遇到了房相如,或者说,是他来寻自己的……
  “嗯?此事是真的?” 皇帝见公主不说话,又问了一句。
  漱鸢片刻间语塞,对于此,竟不知道怎么样的回答才是万无一失的。
  父亲先是君王,再是父亲。好在这一点,她从未忘记。
  漱鸢到底是摸不准这事情,更担心拖累房相如,立即舒怀一笑,堂堂正正地解释道,“这事情是不假。不过,儿是在大慈恩寺偶遇房相,而并非是一同去的。房相那日刚好也在大慈恩寺办点事情,与儿也就碰上了,是个巧合罢了。事毕,房相又送儿归宫,这之后,也就分道扬镳了。”
  她说完,不自觉地吞咽了下嗓子,然后又装作若无其事地样子,眨了眨眼,试探道,“怎么,旁人以为是……?”
  皇帝听后,神色稍微缓解几分,觉得这倒是顺理成章,点着头道,“如此……朕还以为是他和你一同单独前去的。” 说着,他呵笑一声,“这些宫人的口舌啊,就是三人成虎,起初我听旁人给我说起来的时候,还以为你和宰相……”
  他欲言又止,随后笑着摇摇头,继续道,“上次你们二人下双陆的时候,朕在旁边瞧着,总是有几分疑惑,似乎是说不来的感觉。前些日子,又听宫人说起大慈恩寺那事,更是有些惊讶。我如何也想不到,你和他房相如,会出现在一处。”
  漱鸢心里忽然一窒,偷偷观察起父亲的神色,却怎么也捉摸不透那笑容背后的寓意。
  父亲难得说起她和房相如的事情,这个机会倒是很不容易。只是,父亲的态度却是并不明朗的。
  如果她就此承认她喜欢房相如,或者直接坦诚他们二人已经两情相悦很久了,是不是父亲就会成全他们呢。
  漱鸢再三犹豫,终于,深呼一口气,缓缓道,“其实,我和房相他,没什么的……”
  皇帝爽快地笑了笑,挥挥手沉声道,“那就好!其实朕都知道。房相如已经是国宰,是位高权重的朝臣。朕就说,他不会如此的!我对他很是放心,他并非贪权争利之人,绝不会做出揽权拥名这种事情的。。”
  揽宰相之权,拥国戚之名。前者是父亲给予的权力,而后者,大概是就是和她有关了。
  父亲的意思是,他并不会认同宰相尚公主的?
  漱鸢听罢有些恍惚,本来因为紧张而半坐起的身子,微微向凭几无力靠去,她怕父亲发现什么,连忙笑了笑,笑容中有些难过的意味,她慢慢道,“是啊。房相高风亮节,克己守礼,绝不会如此。这些宫人,真是多心了……”
  她觉得心中很不是滋味,一口闷气堵在心里
  可随后她立即清醒过来,她和房相如在大慈恩寺的事情,究竟是何人传出来的?


第60章 
  皇帝见漱鸢像是走神了,于是微微一笑, 道, “鸢儿放心,这些风言风语,早晚就散去了。人活着, 哪有不被说的?就连父亲每日在朝堂上, 还得受下头那些谏官监督指正, 烦心得很呐。”
  漱鸢听出父亲宽慰的意思, 只得淡淡笑了笑,说儿都明白,“我只是担忧此事会叫房相烦扰, 他为朝堂鞠躬尽瘁, 可背地里还要被人这样质疑,实在是寒心。”
  皇帝端起茶碗正要抿一口, 忽然听见公主这般说着,不由得失笑了一下, 颔首道, “鸢儿不懂前朝事。这房相如啊, 没有你想的那么不堪一击。这点小事, 不会干扰到他的。再来, 为宰相者, 必要能屈能伸,有大将风范,此等闲言碎语, 又如何能叫他困扰?”
  说完,皇帝笑了笑,然后低头啜饮起煎茶来。
  漱鸢虚应地接话道,“父亲说的是。是儿目光短浅了。”
  皇帝皱眉反对了一句,“鸢儿可不是目光短浅,朕知道,其实你很机灵。很多事情明白,却也不会说。朕,很欣赏你这一点。”
  漱鸢依偎在父亲身边,劝慰道,“儿不懂那些事情,只希望不会给父亲添乱。父亲千秋万年,儿就心满意足了。”
  皇帝听后不由得捋须而笑,很是宽心地拍了拍她的手,道,“等过一两年,朕会为你寻个好人家,让你一辈子衣食无忧,依旧舒舒服服的做这个永阳公主的。”
  漱鸢一听,没有立即反驳,只是推说自己还不想出降,然后与父亲又闲聊了几句,这才退出了含凉殿。
  出殿之后,她脸上的笑容一点点消失了,变得面色冷淡。走下宫阶的时候,见到了皇帝身边的元珞,见他托着个精致的木盒子正要进去。
  “公主万安。”
  漱鸢抬了抬手,朝那盒子一扬下巴,问道,“元公公,这是何物。”
  元珞答,“回公主。这是大角观每日供奉的金丹,眼下到了大家该服药的时辰,奴这才呈上来的。”
  “每日?” 漱鸢蹙眉吸气,漠然薄怒道,“父亲现在每日都服食么?那些身边侍奉的人,为何不规劝?”
  元珞弱声说是每日服食,然后对于后面的质问,却是面露为难,支支吾吾起来。
  漱鸢听出了意思,大概这事情是谁都劝不住的。她揽袖叹息,沉思片刻,吩咐道,“这样吧。以后父亲食用完丹药后,叫太医令奉上参汤。总吃这些也不是办法,不如用参汤平衡一下丹药的药性。”
  元珞说是,然后试探道,“陛下那头若是问起……”
  “便说是本宫执意要人送过去的。父亲,会理解的。” 漱鸢不假思索地回了他,然后正要拂袖离去,忽然想起来什么,又叫住了元珞,微笑道,“元公公,近来宫中有些关于本宫的传闻,不知公公可知?”
  元珞神色温和,恭敬答道,“奴不曾听闻。”
  漱鸢看了看他的表情,然后不再多言,只是简短地说了一个好。
  宫里人总是小心谨慎,看见了说没看见,听见了说不知道,这都是旧惯例了。
  漱鸢仔细想了想,这种传闻可是事关宰相与皇宫内眷的,即便是有宫人听见了传言,也断断不敢直接叫圣人听见。唯一有这个底气和胆子告诉父亲的,大概只有跟了他多年的贴身内侍了。
  元珞对父亲很是忠诚,若是从别人那听说了她和房相如的风言风语,就此悄悄地禀告皇帝,倒也不是什么怪事。他作为父亲的心腹,是一定会将所看所听,全数告知的。
  可是,他究竟是从何处听来的,源头又在哪里,便不得而知了。
  就她和房相如在大慈恩寺一起同行这事情,算起那些目睹过他们的人,若较真的一一细想,也是有一些的。
  比如,当日去拜佛的香客,寺院里的和尚,随侍的幼蓉,她的车夫,还有临走前遇到的宁九龄。
  怀疑香客和和尚,这似乎不是个明智之举。天南地北的香客那么多,且大多是百姓,应该是不会认出来公主和宰相的样子的。
  而寺院里的和尚,这些红尘之外的人,一向讲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便是看见了,也不该会如街头妇人一般喜欢嚼舌根。
  那剩下的,只有幼蓉,车夫,和宁九龄了。
  漱鸢回了宣徽殿,屏退了左右,自己则进入书室。
  公主要独处,冬鹃幼蓉都明白。赶紧吩咐内侍和其他宫人出去前将笔墨纸砚都备好,幼蓉则走到金笼前,点了一粒降真香,又拿着香勾将下头沉积的香灰整理好,立即拉起屏风与冬鹃一同退了出去。
  降真香其实就是芸香,不似平日用的翠云香那么浓烈,且燃烧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