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学霸也开挂 >

第76章

学霸也开挂-第76章

小说: 学霸也开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稳吧。”
  张翰林一听,忽然眼睛一亮!
  从上往下,不就是说自己呢吗?学校换了个科研的校长,可以说龙头都贴上了科研的标签了,还不是从上往下?
  只是从下往上怎么走,白烨的话给张翰林内心点拨了一下,这一下让他思维活泛了起来。
  这件事,下去得和各个院长好好讨论讨论,如何从下往上走带动科研的发展!
  想到这里,张翰林忽然心情好了起来,对白烨的印象和评价更高了。
  一时间,笑着看着白烨,说道:“说说你的事儿吧,今天找我什么事儿?”
  白烨点了点头,拿出准备好的一份材料,递了过去,说道:“校长,您先看看这份材料。”
  张翰林接过材料,看了一眼标题,顿时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第149章 :课题计划(求订阅~)
  房间里一时间安静了下来,张翰林盯着白烨递过去的文件,皱着眉,一会儿抬眼好奇的看一下白烨,一会儿又低下头去仔细揣摩。
  大约过了一刻钟,张翰林把文件放在桌子上,双手交叉放于桌子上,看着白烨:“你是认真的?”
  白烨郑重的点了头应道:“是的,这件事我慎重考虑过了。”
  只见桌子上的文件上写着一个标题:“关于赞助晋西中医药大学试验用小白鼠事宜。”
  张翰林长出一口气:“你知道这得多少只小白鼠吗?”
  刚刚说出口,张翰林就自己摇了摇头,最近忙的糊里糊涂的!暗道一声胡说八道,因为白烨的文件里写的明明白白:
  “我方将赞助三万只KM实验小鼠,用于学校各项实验以及观察。”
  一般学校用不了这么多小白鼠,平时做实训课在小老鼠身上做实验也是一个小组两只老鼠,不可能做到一人一只。
  一方面是学生能力有限,一个人独立完成不了任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小鼠的成本。
  除了学校教学任务使用老鼠外,还有很多承担课题的老师,他们需要的相对多一点。
  可是需要再多,三万只老鼠也已经不少了,足够他们做很多实验和观察了。
  虽然KM小鼠价格并不高,但是一般来说也在四五块左右,三万只就是十几万。
  而且,学校大多数老师的课题经费并不多,一般市厅级(科技厅)课题也就是2…5万不等,高官课题也就5万左右,可是这些申请比较困难。
  绝大多数的课题一般都是院级课题,一般经费就是两万元左右。
  两万元能干吗?
  说句不好听的,人力物力都不止这个钱,想要出成果怎么可能!
  而实验老鼠购买的话也得几千块钱,现在直接免费给你提供,你说你愿意不愿意?
  不愿意是假的!
  毫无疑问,白烨的赞助老鼠对于学校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相当于变相的赞助了学校和老师的科研经费,他们怎么会拒绝?
  张翰林好奇的看着白烨,慢悠悠的问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白烨早知道这些东西肯定要问,就有所保留的说道:“张老师,其实我是想做一个测试,老鼠肯定是要免费送的,我只希望他们昨晚实验的时候,可以对老鼠的各个情况进行打分,表格我已经做好了,到时候领老鼠的时候,直接把表格拿走就行。”
  “当然了,老鼠我是分成了三组,三万只,每一组一万只,分给不同做实验的小组,主要是观察一些基本情况,只是做实验顺手而为的事情罢了。”
  “但是您放心,这三种老鼠的质量绝对是可以的,都是KM小鼠,一种是我们特别培养的,一种是普通培养,一种是市面上常卖的。”
  ………………
  白烨把自己的目的都说了出来,主要是做一个三种小鼠的对比。
  数据来源于他们做实验的时候一些基本的操作评分,主要是对老鼠的,顺手而为罢了。
  也就是白烨提供小鼠,他们只需要在做完实验后做个评分。
  听完白烨的话,张翰林沉默了,这其实就是一个做小鼠对照实验的观察,可是他为什么要做呢?
  难道他在培养小鼠?或者是他要寻找几种老鼠之间的不同?
  张翰林此时看白烨的眼睛已经有点不一般了,他感觉到了白烨的成长。
  白烨这是要有大动作了!
  张翰林忽然心念一动,问道白烨:“有没有兴趣把你要做的事情做个课题?”
  白烨忽然眼睛一亮!
  自己怎么没想到呢?
  要是弄了课题,就有了科研经费,而且,还有大量的课题参与者帮自己做。
  虽然最后结题的时候,会有别的参与人,可是这个和自己有关系吗?
  自己是项目负责人,他们只是参与者而已。
  而且,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一来,很多实验都可以做了!
  成果可以更快的出来,这么一所大学给你做靠山,想想白烨都觉得很爽。
  白烨兴奋的问道:“张老师!我……可以吗?”
  因为学校申请课题是有严格限制的,你必须要具备很多条件,而且还得经过严格的审批,然后是层层筛选,审批下来自己都毕业多久了!
  想到这里,白烨问道:“可是……时间我怕不够了,等审批下来我都毕业了吧?”
  张翰林笑了笑:“特殊时期、特殊人才、特殊对待!”
  “我们学校现在面临的就是科研危机,上头下来文件了,要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给予特殊人才特殊优待,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给予学校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由发挥的权利。”
  说到这里,张翰林把手里的白烨的文件递给他,说道:“你回去详细写一个开题报告,我在最短的时间内,会召集人来帮你审核,走学校经费让你开题!”
  白烨面色大喜,连忙称谢,转身就要离开。
  张翰林忽然想起什么,轻声笑道:“你回来,我话还没说完呢!记得把课题经费算清楚了,否则到时候钱不够用了我可不管你!还有……省着点用!”
  白烨嘿嘿一笑,就离开了!
  张翰林看着白烨离开的身影,笑了笑,搞科研其实说白了是培养一种科研思想。
  就像白烨所说的,从上而下比较快,从小而上走,则是更彻底!
  只有从上到下普及,从下到上去渲染,逐步形成一个科研思维,这是更持久更有效的办法。
  现如今,晋西中医药大学,从上到下有了他张翰林,可是从下往上呢?
  他忽然觉得白烨是一个特别合适的人选。
  白烨具备很多素质,而且现在晋西中医药大学名气最大,最受欢迎的人不是他张翰林,也不是胡风云,而是白烨。
  不管白烨的课题能不能成功,这都不重要,只要是白烨的科研实验可以收到全校人的关注,这就够了!
  吸引、带动、榜样作用的力量是十分大的!
  一位哲学家说过,改变一群人最好的办法不是约束,而是改变环境,如果白烨的成功可以口口相传,让人们得到一种对于科研的向往和努力,他的目的就实现了。


第150章 :课题任务领取
  白烨刚刚离开办公室,就听见系统的提示音响起:
  【叮!接受张翰林的科研任务,任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毕业前)完成开题报告,并且通过专家组审核,获得院级课题基金赞助,成功开题!任务完成奖励:1。科研技能经验奖励;2。科研抽奖奖励。】
  白烨顿时一惊……这竟然是个任务?
  科研任务?完成任务奖励的是科研经验?还有科研抽奖奖励?
  自从系统更新以后,技能出现了分支,科研技能和临床技能。就连经验、抽奖也和以前不一样了。
  白烨忽然一切充满了新奇,科研经验的难度白烨算是认识到了,而且白烨感觉这个经验是不受限制的经验,可以升级的经验。
  想明白之后,他匆匆的赶回了宿舍。
  白烨回到宿舍,他打开抽屉,取出一个本子,开始策划他的课题。
  开题报告之前,要写出一个综述,综述是什么?综述就是你即将进行的这项研究内容的研究进展。
  怎么写?
  难道写BY…1型饲料对于实验用小鼠的BPFH评分的影响?
  现在BPFH评分都还没有通过认证,并不能确定是一种官方的,或者是普遍公认的有效的评分制度。
  所以,白烨想了想,还是觉得稍微等等比较好,等MIO下属的官方杂志《实验动物推广应用》发布了自己的BPFH评分准则再说。
  不过……估计也快了吧?
  想到这里,白烨把本子合了起来,看了看时间,11点多了。
  白烨下午约好了杨展,去电视台录制节目,今天不是直播,而是提前排演试练一期。
  三天后正是直播,提前去了看看场地,顺便熟悉一下舞台各种,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甚至白烨忙的,就连自己要讲什么都没想好,今天去了还得和主持人交流一下,方便配合。
  中午白烨自己一个人去餐厅吃了点饭,让白烨高兴地是,自从自己出名以后,打菜阿姨的手不抖了,这应该是个好事……
  不过白烨心里也留意了一下,难道自己还能治疗帕金森?这个问题得深度挖掘和研究一下!
  毕竟,生活处处是科学,事事是学问啊!
  白烨记得学校有个学长,在研究生期间发了几篇核心,甚至还有一篇SCI,写的就是论四季吃西瓜的影响和禁忌,还有什么西红柿对于心脏功能的康复等等……
  也是火爆一时,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
  ……………………
  这虽然不是第一次上电视,但是确实是第一次被邀请参加这样的节目,白烨还是有点激动的。
  杨展是电视台编辑部主任,其实并不负责节目的录制,不过因为白烨第一次来,特意跟过来引荐和介绍一番。
  《走进养生,关注健康》是一个养生保健栏目,邀请的都是医院、学校的老专家教授,以及一些民间颇有威望的老中医传承人。
  而白烨之所以入选,一开始杨展也是好奇,因为这是上面安排的名单,但是后来知道了白烨的事迹,以及《懵懂中医》之后,忽然发现他低估了白烨。
  论看病,白烨肯定心虚胆怯的不行,因为临床实践能力太薄弱了,并不适合作为一个医生来讲。
  可是论养生,白烨可以说是信手拈来,讲的头头是道。
  以往很多专家都是讲的相关科室疾病的预防和防治。
  比如上一期的主讲的是皮肤科的王建强主任,他讲的是湿疹和荨麻疹的一些常见的鉴别诊断,以及如何积极地预防,生活中对于这些疾病应该如何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如何治疗。
  相对来说,专业性比较强,这对于医生来说其实也是一次宣传,所以能参加这样的节目,大家还是十分愿意的。
  白烨到了之后,杨展带着去了演播室,虽然晋西卫视不是一款十分火热的节目,可是演播室做的还是很专业的。
  主持人是一个35岁台风老练的女人,穿着一身修身的旗袍,很有韵味。
  杨展笑着看着白烨,说道:“你不用紧张,咱们是录播,那天下午录制好了,晚上9点播送,所以时间还足够,咱们今天主要把讲稿对一对,哦,对了,这是何玲,咱们晋西卫视的主持人,小明星!”
  白烨笑了笑,主动伸手:“何姐您好,第一次上电视,还要麻烦您。”
  何玲抿嘴一笑:“没事,早就听说了咱们晋西天才的名号,今天终于见面了,长得真精神,都能做明星了。”
  下午时间,白烨临时想好了一个需要讲的内容,找来编辑把内容核对一番,主要是一些和何玲的交流,以及一些互动。
  讲的内容是众人讨论一番决定的,主要讲的是一些生活中的食疗。
  中医食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为太多的中药其实和生活中有密切相关的联系。
  比如萝卜、生姜、干姜、茴香、羊肉、山药、葱白、花椒都是一些常见的中药。
  就连古方中也有很多名方的来源,比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是治疗虚寒的一种良药,或者不能说是药,而是一种膳食。
  白烨的知识量很大,对于这些基础知识更是信手拈来,根本不需要费劲。
  结合那些古代有趣的故事,讲的栩栩如生,让人痴迷,在感觉有趣的同时,深感中医的博大精深。
  原本应该排演节目的,结果成了一次科普大会,因为白烨的确用一种神奇的方式,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何玲满脸期待的问道白烨:“饺子真的是那么来的吗?”
  白烨笑着点了点头:“其实,这也是历史上流传的一些故事,可靠性有限,不过,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是道理一定是真的!”
  据说当年华佗路过一个村庄,那里人每年过年的时候,人们总要生病,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