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也开挂-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除体内的钴铬残留物是中级任务要求完成的,而高级任务更是在中级任务的基础之上,这相当于两次豪华奖励,白烨自然不想这么眼巴巴的从手中溜走。
白烨紧了紧手里的开题报告,深吸一口气,就朝着高岳阳办公室走去。
按理说,开题报告的事情是经过科教科上报的,可是走流程累死马,走后门多爽啊?
白烨到了高岳阳办公室之后,高岳阳眼睛扑闪扑闪的亮了起来:“怎么样?开题报告弄好了?”
白烨点了点头:“恩,好了,先给高院长拿来看看,审批一下有没有什么不足。”
高岳阳摆了摆手:“走吧,咱们去化工学院,找程教授去。咱们在车上看。”
高岳阳招呼司机准备车,一起起身朝着化工学院走去。
刚上车,高岳阳就对白烨说道:“消息你应该也知道了吧?世界卫生组织委托帕西克研究所和哈佛医学院来做这件事。”
“这虽然对于世界人民来说是一件好事儿,但是……无疑要和咱们的研究撞车。”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马上开始研究,我还就不信了,凭什么都是那群人就要领先,我还真不服气了,小烨,这次你可一定要加油,让咱们清华在世界人民面前露露脸!”
边说,高岳阳便打开白烨的开题报告。
不得不说,白烨的开题报告写得很完善,从每一个分组,每一个实验的规划,技术路线的设计,包括人员的分工都写得清清楚楚。
从协和到化工学院将近半个小时的车程,堵车多加了十来分钟,四十多分钟的时间,高岳阳从前到后把白烨的开题报告看了一遍。
整个开题报告,精炼简洁,井井有条,路线清晰,技术完备。
这是一个很有水平的开题报告!
其实,一份开题报告恰恰的就可以反应一个科研者的基础能力。
这一份报告就能说明,白烨的科研水平。
只是……当他看到最后几页的时候,高岳阳皱了皱了眉头。
咿?
经费:10000万?
一个亿?
这么多事情一个亿够吗?
高岳阳看了白烨一眼,发现他正在安静的望着窗外,脸上满是平静,波澜不惊。
高岳阳欲言又止,算了到了那儿和程然一起商量一下吧。
一个亿……
经费不少了。
可是这对于这个课题来说只能说是满打满算紧紧巴巴的刚刚够用。
因为国内经费能超过一亿的课题还真的不多。
即便是有也是属于国家规划计划里面的项目。
比如863计划、975计划等等这些重大研发计划。
因为这个钱,真的一点都不少。
到了化工学院之后,程然已经在等待两人,很明显,他对这个课题的的重视程度绝非一般。
而且,这次科研,是一次竞速!
要和世界级大型科研单位进行一次面对面的竞速。
哈佛、帕西克,这些都是举世闻名的单位,程然没有去过哈佛和帕西克,但是他去过世界第三大的科研机构西西可里研究院。
所以程然自认为自己不输于任何人,而且白烨更是不可限量的一个年轻人。
祖国需要一次光明正大的胜利。
这次就是一个机会!
白烨的开题报告他看的很仔细,作为一个资深科研者,他对每一个科研步骤可以说是了然于心,他的逻辑推理和判断思维能力以及运算功底极强,对于开题报告中的每一步都进行思考和判断。
判断他的可行性,甚至经费运算都可以计算出来。
越看,程然越是满意,白烨的开题设计的很好,而且……很省钱!
因为白烨在设计方案的时候,选择的是一个最经济实惠的方案,而且在人员选择和劳务费上面选择很“小心”。
看完之后,程然看了一眼高岳阳,然后两人相视一笑,对白烨说道:“有一点小小的建议。”
白烨一愣,连忙说道:“你的每一步经费设计,都有些……太小心了。”
白烨尴尬一笑:“小心?”
高岳阳点了点头:“恩,是的,太小心了。我刚才一开始就准备和你说的,你的经费按照你的实验流程发展下来,只能说是刚刚够用,可是,缺乏一个上下滑动的空间,而且在人员劳务费,协助人员费用,实验费用都有些拮据,我觉得应该胆子大一些!”
白烨听完两人的话,小心翼翼的问道:“可以吗?已经一个亿了,我记得国内对于大经费的课题审核十分严格,很难过审,而且……一般不给批,即便是给,也得削减经费。”
程然和高岳阳忽然呵呵笑了起来:“你知道现在哈佛和帕西可研究所做这个课题拿到了多少经费吗?折合人民币将近一百亿,咱们要用1亿和100亿进行pk,而且对方是成名已久的世界名校,胆子大一点。”
“而且,我和高院长还有你老师刘院长,三个双院院士的脸面还是值点钱的,你放心、胆大的去重新算一下科研经费,给孩子们的多写一点劳务费,这次参与的人比较多,你把劳务费稍微提一提,不能让咱们国家的科研工作者当廉价劳动力不是?”
第459章 :明白你要的是什么
白烨听完两人的话之后,也是暗自一想,的确如此,什么大型课题可以让三位不同领域的双院院士同时参与?可不多啊!
能有一个院士来参与的都已经了不得了,而自己只有三个,而且是不同领域的双院院士,要是不多申请点费用,自己都对不起那些参与课题的人。
他在计算经费的时候,为了让课题好通过,所以大规模的缩减了很多步骤,甚至能省则省,而听到两人的建议之后,白烨忍不住问道:“高院长,程教授……这个经费上限是多少?”
高岳阳的眼角没来由的挑了挑,连忙喝止:“你小子,不要胡来,你要真的写一大堆,我告诉你肯定不给批的!”
他可知道白烨的性格,一向不按照常理出牌,而且总是不走寻常路:“你得结合国内的国情,你不能跟人家国外比,世界卫生组织每年会员会都是多少亿美金的,费诺集团还赞助了5亿,这次有了如今的大笔经费,你可不能乱来,啊呀不行……不行,白烨我告诉你呀,我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总觉得心脏不好使,你以后有事儿可别找我,我他娘的还想多活几天。”
程然则是笑笑,对白烨说道:“这样吧,你回去改一下,把经费预算充裕一点,合理就行,具体多少都行。”
程然知道白烨的性子,也不贪图那点钱,对于白烨还是比较放心的。
等白烨离开之后,高岳阳好奇的看了一眼程然:“你对他挺有信心的嘛?”
程然委婉一笑:“你对他没有信心你会带他来找我吗?”
高岳阳一愣,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的确,对于白烨,他很有信心,就像世界卫生组织对帕西克和哈佛一样有信心。
白烨这次回去之后,把经费稍作修改,大概在两亿左右,比较合理的一个预算。
弄完之后,白烨找到自己的导师刘薄礼。
刘老仿佛永远那么云淡风轻,用时髦点的形容就是佛系。
白烨在做课题之前跟刘老打过招呼,刘老只是没想到程然会参与其中,用心看完开题报告之后,刘老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这个课题很不错,还有高院长和程院士的帮忙,你可不能辜负大家的苦心。”
白烨恩了一声,点了点头,一直以来,大家报告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导师的时候,都希望报哪些行政职位高的,因为只有有行政职位的导师,手里才有权利,可能毕业的是时候会给学生一个不错的安排。
可是说句良心话,研究生报考导师,一定要慎重,因为这就是你今后的一个模板。
大多数学生毕业以后,会跟导师很像,行为处事,待人接物,学术观点等等惊人的相似。
因为在你人生道路中很少会遇到这样一个人,去教你做人和教你做学问。
而且,这个时候你的性格往往都要定型了,在你步入社会之前最后一站,如果有一个好的老师带你成长,对于你的未来来说,不可限量!或者说是,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而一个行政级别高的导师,可能会给你好的资源和条件,但是他们真的很忙!
很可能,研究生三年,你们相处的时间不到两天!
这一点都不夸张的!
白烨记得大学时候有一位师兄,他报考的是院长的研究生,他入学的时候,和老师见了一面,然后导师给了他一个研究方向,然后三年,他全部都在做研究,院长给他分配了一个带教老师,三年之后,他做出了成果,导师很满意,给他介绍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同样一位师兄,研究生期间报了一个导师,是一名别人看起来十分普普通通的导师,这位导师因为生性平淡不爱纷争,而且闲了就爱和学生们在一起聊天。这个学生的性格和导师很像,导师也很喜欢他,教他做人出事儿,教他各种各样的东西,三年以后,这学生毕业了,自己找的工作,两人相处的很不错,直到老人的时候,男子亲自去披麻戴孝的。
人,一辈子很短,直到你想要的就够了。
这些东西白烨以前也不懂,就像赵虎秋一样,很厉害的一个人,博士报考了刘薄礼,可是很少见面,两年以来基本上都是在研究所做科研,很有可能毕业以后刘薄礼会给找一份工作,甚至是留在中医科学院。
白烨并不是去评价什么好,什么不好,但是一定要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
白烨是个例外,做的事儿有些不同凡响,就连刘老都在想,或许自己应该找个普通的学生,这样一来能跟自己出出门诊聊聊天,不至于太孤单。
人老了,其实就怕一个人。
就跟孩子一样。
刘薄礼甚至在想,人其实很有趣,小时候记不住东西,懵懵懂懂,到了老了以后,记忆力也下降了,认知度、智力都在下降,其实感觉就是一个轮回,或者说一辈子又回到了起点。
白烨的优秀,让他感觉到找一个普通的学生也挺好,起码能陪他聊聊天喝喝茶,但是他没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普通人他可能还看不上眼。
人就是这样,缺啥想啥,即便是你是院士,你就是总统也是如此。
这一天,刘老和白烨在一起坐了整整一上午,刘老很忙,一上午有十几个人来找刘老签字,他一周两个门诊,还得去中医研究所,两头跑。
周一还得在医院开例会,周五还有党会。
除去两个半天的门诊,基本上没有闲的时候,但是即便如此,每次白烨提前打电话找他的时候,他都要抽出时间,在他看来,这个学生相比之下更加重要。
他很喜欢白烨,但是性格使然却不会说。
白烨每次找刘老都得提前打电话问清楚在不在,约好时间再去,可是刘老对于白烨找自己,从来没拒绝过。
一来是因为白烨找自己都是比较重要的事儿,还有就是他想和这个学生多待一会儿。
普泽院长,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两个院长加在刘薄礼身上,担子很重。
一上午,两壶茶,两人聊了很多,唯独没聊课题。
如果说,导师这个词意味着责任。
而学生,这个词,却也意味着承诺。
ps:这些东西也是老手真实的感受,希望给准备上研的朋友们提供一点建议。
第460章 :豪华阵容
开题报告是高岳阳亲自提交上去的,由清华的科教科提交到了科技厅,然后再到国家课题管理中心,这次的课题刚刚被提交就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重视。
三位院士参与,课题经费两亿,课题项目负责人是白烨?
难道是白烨带着三位院士来搞这一次的课题吗?
这次课题经费来源是中央财政拨款,数额巨大,课题中心、财政部都亲自派人来审核课题,为了这次开题,国家邀请了五位院士来负责开题报告技术审核,而财政部、课题中心分别派人监管。
白烨带着高岳阳、程然、刘薄礼三位院士亲自参加开题报告,其实,准确点说应该是三人带着白烨更加合适一点。
不过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次开题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不仅包括清华大学的诸多领导和教授,就连外校的很多专家和院士都来观看这次开题报告。
本来这样的开题报告并不需要太多人参加,可是因为其特殊性,引来了太多的关注。
白烨站在前方,看着下面一群头发苍苍的一群老教授,鞠躬之后,开始了自己的汇报。
开题报告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答辩,下面专家评审会针对这次的开题报告进行提问。
毕竟,这是两亿经费的大课题,十分严格!
两亿能做多少事儿?
这是国家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