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尘缘仙踪 >

第7章

尘缘仙踪-第7章

小说: 尘缘仙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杖降至山脚一处石阶旁,凌空悬浮不动,即自杖上跃下,张然羽也抱着小貔貅从杖上爬下来。

醉道人又是一道灵力发出,那碧云杖逐渐恢复本来面目,飞回老道身后。醉道人回头招呼道:“徒儿快来,今晚咱们就住这儿了。”说着,自己已是大步迈上台阶,向山顶一座雄伟庙门走去。

张然羽向上看去,只见这石阶沿山路而上,总数只怕是有数千级之多,直入云端,由清一色的宽白石板筑成,恰似与这山峦融为一体。石阶之上,宽阔平整,一尘不染,显是常有人打扫。尽头之处,四颗数人合抱的大石柱,矗立于天地之间,撑起了一座巨大山门。山门之顶,一块巨大石匾,上刻“玄心寺”三个大字,刚劲有力,凭添几分雄伟壮观。庙门之后,隐约露出大殿一角,传来阵阵梵唱之声,暖风拂过,带来缕缕檀香之气,肃穆庄严,令人心生顶礼膜拜之感。

老道回头叮嘱道:“这玄心寺外围被一层佛门强力结界覆盖,这结界威力极大,可防外人自空中趁虚潜入。因此欲入这玄心寺内,只能自这石阶而上,这点你务必牢记,切不可冒昧行事。

他微顿了顿,面容上严肃不少,道:玄心寺中僧人,悲天悯人,以苍生为念,深受百姓爱戴,在正道之中也颇受尊敬。”张然羽心中对这佛门圣地肃然起敬,随师父直向山颠登去。他二人边走边说,好一会儿才上得石阶。

那石阶尽头,寺门紧闭,大门之上另有一小门。老道上前敲门三下。良久,小门打开,两名小沙弥探出头来,右边沙弥举手一礼,道:“不知二位施主来我寺所为何事?本寺香火之期未到,尚未向信徒开放,两位若是来祈福那便请回吧。”

醉道人哈哈一笑,道:“你这小庙还轮不到老道我来祈福,你去通报你们住持,就说醉道人来访,让他切勿声张,不要太多人来迎接了。”

那小沙弥皱眉不语,以为这老道士大放厥词,面上现出不快之色,但他毕竟修佛论道,涵养远较他派弟子为好,便简单施礼道:“施主请稍候片刻。”转身回去通报。这老道说话毫不客气,那另一名小沙弥心中不悦,也不开门,只在寺前和他大眼瞪小眼。

半晌,门后传来一阵杂乱脚步声,沉重的木制大门“吱呀”一声,无风自开。老道叹气道:“说了让他不要声张,真是麻烦!”

张然羽向寺内看去,只见十数名白眉白须的老僧立于大门两边,这些老者身披纯白僧袍,神情恭敬。从那开门小沙弥吓得战战兢兢,即可看出这些老僧无一不是地位极高,。但此时再看,这些僧人个个低头垂眉,立于寺门两旁,眼中还隐隐现出几分激动之色。

一名灰衣老僧排众而出,那小沙弥慌忙施礼道:“方丈师祖。”老僧却不理会他,径直来到这师徒二人身前,向着醉道人躬身施礼道:“不知醉仙人前辈至此,有失远迎,前辈勿怪。”那老僧赫然正是这玄心寺住持,正道领袖之一,渡相大师。

第十章 仙草龙刍

醉道人嘿嘿一笑,拍了拍渡相肩膀,道:“我说渡相小子,老道我无家可归,只好来投奔你了。这么打扰你,实在是…不好意思,嘿嘿,不好意思。”他口中致歉,面上却是一副自得之相。这醉道人看上去远不如渡相大师那般苍老年迈,却仍是大大咧咧,一口一个“小子”,那渡相方丈丝毫不恼,反倒一副理所当然之状,看来这老道果真是辈分极高。

渡相大师听醉道人如此一说,赶忙道:“前辈言重了!您肯架临蔽寺,实在蓬荜生辉,何谈叨扰之说!不过……据天机道兄所言,前辈已于七十年前……”醉道人急忙开口打断他,道:“上面不好玩,我是偷偷跑下来的!不说这个了,你也别再对他人提起我来过之事,我不想他们知道,你明白吧?”

渡相点头道:“小侄知晓了。”他回头对那一众僧人道:“不可将醉前辈来到之事外传。”那些僧人纷纷应是,渡相这才道:“前辈请随我来,小侄为您介绍我这些师弟,他们皆是久仰前辈威名,还请前辈日后多多提点他们才是。”

老道心里嘀咕:“我们就在你这里住一个晚上,明儿个早早就撤了,还提点个屁啊!”他心里强忍笑意,面上却是一派高手风范,淡然道:“渡相住持客气了,佛门高僧名扬天下,法力无边,哪还需要我这糟老头子指手画脚的。”他倒也不敢造次,不再叫方丈“小子”了。

渡相方丈口中连连自谦,引着老道一一向他介绍这门内两排白衣僧人。那些老僧,皆是德高望重的寺内长老,此时却也满脸恭敬,于那老道纷纷见礼,免不了又是一番虚言客套。

渡相方丈向老道身后一看,这才发现还有一个少年,心中不解,向醉道人询问道:“不知这位小施主与前辈……”醉道人正大感无聊,听他发问,登时眉开眼笑,将张然羽拉至身前,献宝般道:“这是我醉老道新收的徒儿,如何,很像我吧?”他一提徒弟便是掩饰不住的得意,似顽童一般。

渡相方丈心想:“这少年俊朗质朴,哪里又像你这脏兮兮的老道士了!”他却只敢在心里想想,嘴上急忙接口道:“果然聪明伶俐,前辈慧眼,收了个好徒弟。”

这话可说道醉道人心坎里去了,他虽常年云游在外,却是出身混元宗这般名门大派,一生从未正式收徒授业,嘴上不说,心里却着实羡慕师兄弟们桃李天下。如今得了这么一个宝贝徒弟,忍不住就想炫耀炫耀。听这老僧说话对他胃口,心中大为舒畅,连带着看那一众光头都顺眼了许多。

这玄心寺方丈亲自将师徒二人请进主殿,奉上香茗。醉道人接过茶杯,细细品了一口,笑道:“方丈实在客气,竟连‘龙刍’也端上来,这可真是让老道我受宠若惊了。”

张然羽听这茶名古怪,也喝了一口,只感觉这杯中之茶美妙无比,初饮之下微微泛苦,却又于入喉之时现出一丝甘甜来。品毕,只觉唇齿间尚留有莫名余香,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陶醉其中。

要说这名茶“龙刍”,可是大大有名之物,要说它来历,却得先从这玄心寺说起。

玄心寺,号称神州第一古刹,位于神州北部,有佛门圣地之称的阳华山中,靠近西域。这阳华山上生有仙草,曰“龙刍”。

据《神异经》中所载,这龙刍草为上古龙涎所化,仅生长于阳华山阴,乱石险峻之地。以之炒制为茶叶,并以阳华山中清泉之水煮沸浸泡,味道甘醇无比。加之更有增长灵力之效,且生长极为缓慢,故珍稀异常,为华阳山所独产。此仙草每成熟之时,皆尽数被那玄心寺僧人采去,用作招待贵宾之用。

以龙刍草泡茶招待张然羽他们,实在可以说是大给面子了。

众人于大殿之中,相谈甚欢,不知时光。眼见已至晚饭时分,渡相方丈这才唤来小沙弥,将他二人带去客房休息用斋。沙弥将师徒二人引至客房,奉上斋饭,即告退而去。

醉道人见那沙弥关门离开,这才大大出了一口气,向张然羽笑道:“这和尚庙里不让喝酒,刚才可憋死我了!”说罢,解下背后葫芦,细细品了一口。看向桌上饭菜,却见唯有几样素斋,不外乎青菜豆腐加白饭。醉道人失望不已,哀叹道:“怎么又是这几样,也没点儿荤腥,都这么多年了还是全无长进!没道理,没道理!”他自己明知佛门清静之地忌荤忌酒,却连连叫嚷“没道理”,其实他自己才是个好没道理的酒肉道士。

醉道人站在桌边,正大发感慨,斜眼却瞅见张然羽在一旁早已开吃。摸摸肚皮,中午那穷奇肉早已消化殆尽,此时腹中饥饿,也顾不得许多,抓起饭碗,大叫一声:“臭小子,给我留点!”师徒二人抢起菜来。

赶路半天,两人早就饿了,又都是饭量不小,这一顿饭只吃得风卷云残。不过盏茶时分,这方桌之上,便连汤都不剩了,只把那进门收拾残羹的小沙弥惊了个瞠目结舌。

醉道人打个饱嗝,伸伸懒腰,眯着一双醉眼,道:“然羽徒儿,为师这就再给你讲讲修真之事。却说这正道之中,更有佛、道两大分支。我们道家之人,修的乃是灵力,而似玄心寺这帮和尚,则是修佛力。”

“依灵力多寡,修真之人也分不同级别。入门之时称作道童,其后随灵力增涨,依次分为道士,灵人,真人,散仙,地仙,每一级别更又细分为上、中、下三阶。而这地仙之上,则是最高级别的天仙,如若修成天仙之境,则可以飞升仙界,成仙灵之体。

他说到此处,突然停下,小心环顾四周,这才压低声音继续道:“世人皆以为这天仙即是修真顶峰,其实仙界之中另有分级,天仙也只是个仙界之人的统称罢了。”

醉道人言语之间,已将一个关于天界的秘密透露给他这徒儿知晓,只是张然羽年少懵懂,这才没有细问。

醉道人拈须沉默半晌,方续言道:“无论仙魔妖怪,抑或佛门子弟,飞升之时皆会受那九天雷劫之苦,方可脱得浊气,荣登上界。只是这天劫凶险异常,稍有不慎,便落得个神形俱灭的下场,一世苦修,皆成空谈。”

第十一章 仙人弟子

醉道人眯着一双眼,又道:“人皆传说仙界是个美妙无比的所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不过,嘿嘿……仙界虽说确实是灵气充盈,更胜人间百倍,比之人间世界,修行之时也容易许多,却实在不是我这糟老头子喜欢的地方,规矩太多,烦都烦死了。哪比得上人间大千世界,老道我云游四海,以酒为乐,逍遥自在,却不是比在那仙界修炼快活百倍!”

张然羽心中似有所明悟,不禁插嘴问道:“师父已是仙人了?”

醉道人轻叹口气,垂头道:“然羽徒儿,为师也不瞒你,七十年之前,我便已突破地仙之境了,受得天劫,飞升上界了。”

张然羽心中惊讶至极,追问道:“那师父你……”醉道人苦笑,点头打断了他,道:“不错,为师是私自下凡来的,现在仍受仙界巡捕使通缉。”

张然羽千想万想,也没能想到,眼前这邋遢师父,竟是个传说中通天彻底,无所不能的仙人,插嘴道:“师父是神仙,还要怕谁?”

醉道人面容沉重,低声道:“你师父我别无所求,只盼能在仙界逍遥快活,却不想仙界之中等级之森严,远超人界啊。”他出神半晌,方道:“以你师父我飞升时的实力,在仙界之中,也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被派作看守青木神殿的小吏。”

他一拍大腿,怒道:“明知我散漫惯了,却还非要派个如此无聊的苦差事给我!我在那青木神殿门口待了数月,实在枯燥乏味,就索性趁着那看守天门的仙将换班之时,偷偷溜下界来了,只怕至今仍是受天界通缉。不过似我这般小角色,也无人理睬,再加上师门之中,在仙界也算有些势力,那些个天界巡捕使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你师父这才能逍遥至今。”

醉道人屈指算算,道:“说起来,我下界也已有十余年了,也不知仙界近况如何。”

张然羽又问:“神仙不能随意下凡么?”

醉道人失笑道:“若是神仙妖魔;都可以任意下得凡尘中来,那者世界岂不是乱套了!”

原来,传说之中,无论仙界抑或魔界,甚至幽冥地狱,皆乃是天地初开之时即存于世。其中,幽冥之地为生灵死后,鬼魂居所,自成一界,兼之行事低调,一向不为外人所知。而人界则为其余各界之根本,等级最低。各上界之中,除那些出生于斯者外,皆为下界飞升而来,故各界均传下修行功法,是为修仙、修魔、修佛之法。更以此化作诸般信仰,传于人间,凡修行不同功法者,则飞升至不同上界。

而在这各界之上,则更有天道顶峰。传说得窥大道者,即可自创世界,拥有无尽法力。故各上界之人,亦勤加修炼,只盼终成正果。而上界之中,奇珍异宝之多,灵气源力之盈,皆远超人间,修行速度,更是天壤之别。故人人皆盼飞升,以求更快提升灵力,以达天道顶峰。

洪荒末年,有惊世奇才;号曰“伏羲大神”,自人间飞升仙界。他苦修数万寒暑不成,却于一日酣眠之时,终成正果,超脱宇宙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乃是自天地初开以来,终成大道之第一人。伏羲大神领袖各界,再无门户之分。他见各界之间,屡屡相互干扰攻伐,特设下灵力结界,将各界隔开,只在人界与其余各界间留有通道,以便生灵飞升。又感众生平等之念,遂令身边四只得道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传自身修行法门于人间兽类生灵,使得兽类也有自身修行之法,如若勤练不辍,亦得以飞升上界。

各界之间,为争下界之人信仰,补充自身实力,相互争斗不休。遂与万年之前订下规矩,各自派出兵将,守住这通道入口。且相互监督,严令上界之人不得随意下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