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想做个好人-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事,他对朋友们也不会解释。他知道滨崎步分手,肯定有拿长濑智也和他做比较的原因,但他不认为他们会有未来。
他相信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两人一年也见不了几回面,不可能有什么发展了,这辈子应该就是普通朋友。
梁坤和滨崎步不是一类人,猜不到对方的想法。在他看来,情侣应该经常见面,这样感情才能深厚。所以当初朋友们提议搬到一起住,唐傿也参与,他非常开心。
滨崎步却不是这样想,她想找的是一个能包容她的帅哥。最重要的不是天天见面,而是在她空闲的时候陪伴她,爱护她。长时间不见面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事,只要那个人对此没意见,不让她做出改变,不提乱七八糟的要求就好。
说白了,滨崎步大部分精力是放在事业上的。她太喜欢唱歌了,离不开的不是男人,而是舞台。所以她才能说出一番令歌迷们感动的话来。“我不会因此放弃歌唱事业,除非右耳也失聪!”
长濑智也和滨崎步的分歧并不是长期不见面,而是长濑智也希望她能听他的。
在平行世界,2012年11月,伴舞男内山縻我在博客上自曝和滨崎步的恋情,并且得到了滨崎步本人的承认。随后有媒体爆料内山縻我是个有妇之夫,导致恋情火速告终。滨崎步连对方是有妇之夫都不在意,只要不影响她的工作,就是这么奇葩。
内山縻我爆料说,跟滨崎步共事了6年,真正交往仅3个月,期间都昵称她为“小步”。他跟滨崎步出去用餐时,几乎都由女方买单,这就是个吃软饭的。
总之,滨崎步做的有争议的事太多,梁坤用看待普通人的思想来看待她根本不合适。
梁坤还没意识到,滨崎步是个不在乎做小三的人。哪怕这个男的吃软饭,滨崎步都愿意包养对方,只要颜值过关。梁坤和唐傿只是谈恋爱罢了,男未婚女未嫁,她已经准备好倒追梁坤了。
她要纠缠梁坤没什么压力,她认为梁坤就是一时糊涂才和唐傿这种普通人好的,迟早会分开。
身在魔都的唐傿,现在动不动就会打喷嚏,被人惦记上了……
梁坤敷衍对待,媒体也没有证据把分手的事怪罪到他身上,新闻的热度渐渐转淡。
一周后梁坤又上了新闻头条,并再次引发了全国性的讨论。并不是关于绯闻,而是他的小说《鬼吹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
第两百二十四章 【顶级!想象力太丰富】
这次发行《鬼吹灯》,梁坤的版税直接提升到了15%,一跃成为了华国顶级。
版税制是国际出版业通行的使用作品的付费方式,近年来华国也在逐渐实行。尤其是在中外合作出版物方面,版税制是最主要的付酬方式。版税率一般多在6%到10%之间,最高的可达15%。目前,10%左右的版税率是大部分华国作家的酬劳。
人民文学出版社没法把梁坤当普通作家来看待,他这个人比书红,写了东西就有人看。
他不同于其他演员、主持人出书,因为他写的不是自传,而是真正的小说,内容还非常吸引人。
梁坤一口气写了《鬼吹灯》的前两部,编辑部的人看了《怒晴湘西》和《精绝古城》后,都表示很精彩。最后领导拍板和他签了新合同。
市面上并没有类似的小说,《鬼吹灯》注定会成为畅销书。只是开印,出版社就印了100万册,完全不怕卖不完。单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有多看好梁坤。
新书上架第一天,华国各大书店都有学生抢购梁坤的新书,多地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央视新闻报道:“梁坤是个现象级明星,仿佛任何事都能做好。很多人表示从来没有哪个明星写书像他这么成功。这其实是错误的说法,他是跨界去玩音乐的作家。”
一位出版社知名编辑接受采访说:“梁坤爆红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往出版社投稿,抱着功利之心去写作。寒寒、梁坤的少年成名和接踵而至的高额版税,对他们都是一种巨大的诱惑,这是我们要反思的问题。”
这位老编辑认为:寒寒的一炮走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的因素。在当时颠覆传统应试作文的背景下,需要由同龄人写同龄人自己声音的代表性人物出现。
近年来,青春文学作品的出版可以说泛滥成灾,涌现出的青春写手越来越多。梁坤横空出世,又证明了年轻作家也可以写出真正的小说,很刺激的故事。
同时他表示:“模仿寒寒、梁坤写作方式投稿的人很多,但他们的作品是无法复制的。我们其实特别关注、寻找那些老老实实写身边事情的写手。别模仿梁坤,他的故事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是写不出来的。”
编辑的话无法阻止年轻人们前仆后继尝试写作,他们想要发财。
梁坤自己给小说打过广告,说要写成超长的系列,300万字以上,类似《夺宝奇兵》,于是很多人开始看这个系列的老电影,找感觉。
实际上,梁坤只是为自己能写出盗墓小说找个理由罢了,《鬼吹灯》和《夺宝奇兵》根本就不像。印第安纳…琼斯和**PK过,他什么时候遇到过六翅蜈蚣这种东西?
原本人们觉得《对不起我爱你》肯定是2002年最畅销的小说,现在《鬼吹灯》一出版,人们不太确定了。梁坤的对手就是自己,他的新小说销量也许会更高。
华国高校内又掀起了讨论《鬼吹灯》的热潮。梁坤的风格和上本完全不同,学生们却不觉得奇怪。天才嘛,不能以常理来推断。
书中的主角们各个出彩,三大盗墓门派的高手各显神通。怪物和机关的设定,更让读者们拍手叫绝,闻所未闻。
遗憾的事情也有,《怒晴湘西》的结局又是一个悲剧,梁坤仿佛特别喜欢写死女主角。红姑娘没死在古墓,出来也和鹧鸪哨订了婚,然后竟然病死了?
主角们死的死,残的残,全都没有好结局。胡国华在古墓里伤的最重,反而成了最幸运的一人。至少他为养伤,没有跟着鹧鸪哨去黑水城,否则可能他就死在那里了。
第二代主角们的冒险故事则比较有趣。
胡八一和王凯旋重逢后,为了发财决定去盗墓,王胖子是个逗逼,闹出了不少笑话。胡八一是部队出来的,性格比较内敛,和雪莉杨这个美国华裔的互动也很有趣,既有默契也有文化差异产生的矛盾。
故事内容被梁坤魔改了不少。牛心山的剧情,改成了在辽国萧太后的古墓里冒险,他把日军要塞的事去掉了。这样将来写《寻龙诀》时就不会有太强的违和感。只是彼岸花像尸香魔芋没关系,如果日军要塞也出现两次,重复的地方就太多了。
回到燕京后,胡八一和胖子加入了雪莉杨投资的考古队,去寻找精绝古城。第二部 的故事同样非常精彩,只是主角团的战斗力不像前辈们那么强悍,他们初出茅庐倒也可以理解。
看过小说的网友们都开始讨论盗墓,几乎没人讨论《对不起我爱你》了。
“梁坤第一部 写的有点宿命论的味道,两人说的话都没做到,然后应验了。搬山求珠,卸岭为财,偏偏鹧鸪哨因为红姑娘的一句话去了有财宝的西夏黑水城。最后鹧鸪哨断臂,陈玉楼瞎了眼,红姑娘病死。唉……假设要是红姑娘没看到那副壁画,鹧鸪哨没去黑水城,他们的结局也许会比较幸福。”
“只有我一个人感觉梁坤对盗墓懂的太多了吗?以前我看过新闻,说他出生在普通家庭,父亲是当兵退伍,母亲曾经下过乡,他父母的年龄和胡八一是对得上的。梁坤他爸好像叫梁国徽,连名字风格都很像。而且泉城的英雄山有个著名的文化市场,全是卖古玩旧货的。”
“梁坤能写出这种书来,我怀疑他写的就是自己曾祖父的事,是摸金校尉世家出身。《怒晴湘西》的结尾说了断臂的鹧鸪哨最后去了外国,只是没有说他去哪里。我想很可能去法国了,梁坤有个关系很好的法国朋友。大家知道那个法国人叫什么名字吗?他叫康斯坦丁,和地狱神探重名,真的是巧合吗?”
“大家好,我是牛心山的牛叔,我可以证明《鬼吹灯》里写的故事都是真的。当年胡八一和王凯旋确实到我们这里来过,认识了我们这里的村花刘英。我当年追求过英子,不过她后来和一个叫永强的男人走了……”
反感这部小说,质疑梁坤的也大有人在。尤其教育圈子的人,更想把梁坤拉出来教育一番了。央视再次邀请他参加访谈节目,他依旧拒绝了。
辩论不成,反感他的人只好接受采访直接说他。“一个大学生,竟然写这种有关盗墓的小说,引得无数年轻人叫好,梁坤这是做了一个什么榜样?他写的东西全都不是他这个年龄段的人该写的,没有任何教育意义。”
更有人说:“《鬼吹灯》迟早会被国家封杀。原因是许多盗墓贼会用小说上写的盗墓技巧去盗墓。鬼吹灯成了盗墓贼的一个脚本。”
网上有“梁粉”看了新闻后讽刺起来。“那学生应该写什么?作业吗?这帮人自己的书没人看,看梁坤每本书都畅销,妒忌了吧?”
“以前寒寒《三重门》火了以后,也有一群人出来喷他,挑他的毛病。现在这帮人又开始闹腾了,不看《鬼吹灯》,难道看他们写的那些垃圾?”
“有些人肯定很着急,当年寒寒好歹还上节目和他们辩论过。靓坤是直接不搭理他们,完全不把这些人当回事。《鬼吹灯》说好了要写300万字以上,是长篇系列,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叫停的。”
“太可笑了,还盗墓贼的脚本,鬼吹灯大部分是编的,假如盗墓贼真用这些方法来盗墓的话,那他们就有的乐了。”
无论评价好坏,对《鬼吹灯》小说都是一种宣传,使得销量持续增长。很多原本不喜欢这类小说的人,都因为看了新闻后好奇,去书店买了一本。
因为梁坤的版税提升了许多,整个系列小说的字数又比上一本高得多,他这次靠版税要赚翻了。
这次梁坤又拿到了三十本小说,寄了几本回家给亲戚们留做纪念。其实他不寄,亲戚也都能看得到,小说在泉城又卖火了。
梁坤的名气越大,一些人就越倒霉,119中一直被人们提起。当初梁坤考了状元,119中都没有给他半点奖学金,现在却拿他天天做宣传。
可惜当初119中对梁坤不够好,他的新闻又太容易在网上查到了。119中拿他做宣传起的都是反效果,在网上多次被网友群嘲。最后报考这所学校的人,不是因为看好这里的师资力量或为了和梁坤做校友,而是这所学校的分数线在泉城高中里是比较低的。
小说发行了一周后,梁坤的父母、爷爷、奶奶都被记者采访过,也经常被邻居拉着聊天。
邻居问的一些问题相当奇葩。“老梁,小说该不会写的就是你的故事吧?你和英子(王秀英)年轻时是不是一起去盗过墓?”
“老梁,你胳膊的伤真的是在部队伤的吗?是不是在盗墓的时候伤的?”
“……”在尬聊的时候,梁国徽和王秀英的表情相当精彩。
在他们看来,儿子的小说是很精彩,也非常有才,可这些故事假到不能再假了。
他们也想问问梁坤是怎么想出这些故事的,想象力太丰富。
第两百二十五章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
媒体更想知道梁坤是怎么写出这种小说的,想方设法的采访他。
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希望梁坤做活动,宣传小说,他不能一直在学校和家里藏着了。
负责的编辑刘毅特意到学校找梁坤商量,和他一起吃了顿午饭,聊宣传小说的事。
“你的小说是今年全国最畅销的新书,按说不用做什么宣传也能卖的出去。但你办一个签售会,书迷们会更高兴。你不用全国各地跑,只管燕京的书迷就行。”
“那好吧,我答应了,什么时候?”
梁坤可以接受在燕京签售,其他地方他是坚决不去的。这年头没有高铁,做飞机纯粹是受罪。哪怕头等舱,在机场也会浪费很多时间。
“这周六,到时会有很多记者采访你。你开个小型的记者会,除了小说方面的事,估计还有记者会问你去日本出专辑的事。有熟人和我说过,你做好心理准备。”
“谢谢,我知道了。”
4月6日,梁坤在燕京书城举办了签售会,和他第一次签售会是同一个地点。
不同的是,这次来的人更多,不但有书迷还有歌迷。梁坤的海报也比过去种类多,书城内外都挂上了他的大幅海报。梁坤穿了一身蓝色条纹西装,在保安的簇拥下进入现场。签售在三楼,书店里到处都是人。
他只是通过音响讲话,就让到来的粉丝们很兴奋。“请各位稍安勿躁,尽可能的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