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植空间有点田 完结+番外-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杀猪,但称之为分猪更合适一些,就见杀猪匠称过猪,皱着眉头。
嘴上不停的嘟囔着:“亏了,亏了,往年这叶家的猪,明明要比这肥多了啊。”
“要是早知道这猪这么瘦,我哪会给八文一斤呐,这猪收了,说不得我还要赔钱呢!”
不远处的赵氏听着对方的话,老脸那是越来越黑,听到最后,简直和黑炭差不多了。
就听杀猪匠扭头冲赵氏说道:“你家这猪今年喂的可不咋好呐,一整头猪,统共也只有九十二斤,一半就是四十六斤,按照一斤八文算,一共是……”
“三百六十八文钱!”走到这边的叶杏立刻报出钱数。
杀猪匠楞了一瞬,连忙应道:“对对对,就是这个数!赵大娘,我这次就吃点亏,收了你这死猪。”
“但要是以后你家的猪都是这样的,下次再有这事儿,您老也别叫我了!我收你家的猪,说不得还要赔钱呢!”
赵氏老脸拉的老长,却又不想得罪这杀猪匠,勉强笑了笑:“行,行。”
分完这头猪,杀猪匠又称了称那头虽然活着,但瞧着精神已经不怎么好的猪。
“九十四斤,不是,我说赵大娘,你家往年的猪养的多好呐,每头少说也能有一百二三十斤重呐,怎么今年却少了这么多?”
杀猪匠满脸不解的问道。
他要是早知道叶家的猪今年这么瘦,他咋会报出那样实诚的价钱?
这年头,谁家的人买猪肉,不挑肥的买呐,这猪不上膘,身上除了骨头,还能有多少肉?
赵氏听了这话,沉着脸不吭声了。
还是叶杏,笑着说道:“赵叔,我家现在被分出去了,往年里,这猪都是我娘喂的呢!”
“哦哦,怪不得,怪不得呢!”杀猪匠恍然大悟,也不再说啥,利索的把银钱给赵氏一清。
拉着猪扭脸就走,远远的还能听到他的嘟囔声:“往日里听人说叶家三个媳妇,只有邢娘子是个勤快人,我还不信。”
“现在看来,这可不就是吗,这家才分了多久,一个多月?这猪就给喂成这样!这要是是从头开始喂,啧,这猪还不知道要瘦成啥样呢!”
本来每年年底杀猪,卖猪对赵氏来说,都是最高兴的事儿,村里哪家人不夸一句她家猪喂的好,长的胖?
可今年呢?
猪棚子塌了不说,就连这猪也喂养的这么瘦!
越想越气,扭头就想找马氏的麻烦,可这一瞧,人呢?
“老大媳妇,你跑哪了,还不快给我滚出来!这一个月猪可都是你在喂的,猪不长肉不说,咋还掉膘了?”
“哎呦,上辈子我是造了什么孽啊,才找了你这么个懒媳妇?”赵氏嘴上一边骂,一边四下找着马氏的身影。
叶杏瞧着这一幕,悄悄拽了拽姐姐的衣袖:“姐,我瞧着祖母这样子,说好要分给咱家的肉,是不是没戏了啊。”
叶蓁挑了挑眉,可不是吗,粗粗一算,和往年相比,两头猪,赵氏今年少说也少卖了好几百文银钱。
她想了想,凑近哥哥身边说了几句,而后就见叶铭大步走进正屋,不多会儿功夫就又走了出来,冲她比了个手势。
叶蓁欢呼一声,小跑着回屋,把刀拿出来,递个哥哥,笑眯眯的看着他手法利索的在半截猪身上,切下一大块肉。
几人趁着赵氏忙乎着寻找马氏的功夫里,静悄悄的拿着肉回了自家灶房。
“嘿嘿,哥,你这块肉切的不错,够肥的!”灶房里,叶蓁冲叶铭竖起大拇指,毫不吝啬的夸赞道。
叶铭笑笑没有说话,可看他脸上的表情,明显也是高兴的。
“你祖母要是知道这事儿,还不知道要闹腾成啥样呢!”旁边的邢氏,不是很赞同的说道。
“娘,那猪一年到头,几乎都是你辛苦在喂,况且当初分家时,祖父可是说好的,年底杀猪时,猪肉有咱家一份儿,凭啥不拿?”
叶蓁理直气壮的说道。
她话音刚落下,就听赵氏呼天喊地的大嗓门响起:“我的天爷啊,这是哪个杀千刀的干的?我的肉啊!”
“老二媳妇,是不是你,你快给我滚出来!”
“老伴儿,你进来,我有事儿和你说……”
第200章 登门感谢
傍晚时分,雪终于停了,二房屋内,一家人坐在炕上,吃着热乎乎的肉汤面。
配上清爽可口的凉拌绿豆芽,清炒黑豆芽,吃的那是不亦乐乎。
叶杏咽下嘴里的食物,冲身侧的姐姐说道:“姐,你发的这个豆芽,吃着为啥这么好吃呐?”
清脆爽口,内里还带着丝说不上来的清香味,让人忍不住一吃再吃。
她以前也没少吃豆芽啊,可她感觉,那味道和这个差远了呢。
叶蓁吃饭的动作顿了一息,若无其事的回答道:“可能是这次买来的豆子好吧?那些豆子,可都是我精挑细选的呢。”
能不好吃嘛,这豆子,这浇豆芽用的水,都是出自她的空间呢。
空间出品,必属精品!
叶杏倒是没有怀疑,在她的心里,姐姐现在已经能和无所无能挂上勾了!
“嗯呐,这些豆芽要是拿去镇上卖,肯定能卖出个好价钱!”她信心十足的说道。
提起这事儿,旁边的邢氏倒是突然想起一事儿来。
她扭头说道:“蓁儿,二郎,你们明日带上谢礼,随我往李郎中家去一趟吧?”
“当日是你李伯两人发现了你父亲,还把他抬下山来,这可是大恩,你父亲这阵子身体也好了不少了,咱家也该上门去谢谢人家。”
叶蓁啪的拍了下额头,对对对,这可是大事儿呢,这阵子也是忙昏头了,竟然忘了这事儿。
“是,娘,咱家明日要带啥东西去?”
邢氏目光瞥了炕头的木箱子一眼,犹豫了下,正准备说话。
就听叶蓁提议道:“娘,咱家那些绸缎不还没用呢吗?明日不如带半匹过去,再添上两条肉,一篮子豆芽,一斤糖,您看怎么样?”
“好好好,这礼已是极厚的了,李郎中是个善心人,送多了人家说不定还不受呢!”邢氏连声应道。
炕上的叶父赞同的点头:“是该去谢谢李郎中,蓁儿之前的病,也是人家给治好的呐。”
第二日一早,一家人吃过早饭,叶蓁两人随着母亲走出大门,向李郎中家走去。
此时地上的雪还未化去,走起路来“咯吱”“咯吱”的响着,一路上,叶蓁专挑雪厚的地方走,小脸上的笑容就没退下去过。
邢氏在旁边看着这一幕,眼神温柔:“蓁儿还真是从小到大,都玩不腻这个呢。”
我吗?叶蓁楞了一瞬,赶紧翻找了一下脑海中的记忆。
唔……似乎还真是呢,以往每年下雪的时候,这具身体虽然一直吃不饱,穿不暖的,但却依旧很喜欢玩雪,尤其是像她刚刚那般。
“咳咳,哪有。”叶蓁嘴硬不肯承认自己幼稚的举动,拎着竹篮向前方跑去。
邢氏远远的看着这一幕,心底曾经升起的一丝怀疑突然尽去,她是从小看着女儿长大的,女儿的变化,她怎会发现不了。
但因怕伤了女儿的心,这丝怀疑一直压在她的心底,从不曾透露出来。
今日女儿的举动,倒是让她释然了,或许是……生了场病,突然开窍了呢?
李郎中家虽然和叶家同属桃花村,可一个在村东头,一个在村西头,三人走了一刻多钟的功夫,才走到了李家门外。
“李爷爷,我们来看您啦。”刚走进院子,叶蓁清脆的嗓音就响了起来。
李郎中的两个儿子,还有他们的媳妇白氏,牛氏闻声从屋内走出。
白氏一眼瞥见几人手上拎着的,抱着的东西,脸上立刻就有了笑意。
热情的招呼道:“哎呀,邢娘子今日怎地来了?外头冷,快,快进屋暖和暖和!”
邢氏三人得到了超高规格的待遇,被白氏热情的请进了正屋。
正屋里,李郎中和他的妻子郑氏,瞧见进屋的几人,笑着道:“都炕上坐吧。”
七个人,闻声全都脱鞋上炕。
就见叶蓁把拎着的竹篮,推到李郎中面前,笑眯眯的说道:“李爷爷,这是我自家发的豆芽菜,冬日里吃着还算爽口,您回头可以尝尝。”
“好好好。”李郎中笑呵呵的应了声,接过竹篮,示意身边的老伴儿收起来。
扭头笑呵呵的问道:“蓁丫头今日带重礼前来,是为了何事啊。”
说起这个,叶蓁正了正神色,回答道:“当日多亏了李大伯和李二伯,在上山发现了我父亲。”
“让我父亲能及时得到救治,这可是大恩!我父亲的腿这阵子也好些了,因此特意前来感谢!”
“为人医者,救人本就是分内之事,这礼实在是有些重了。”李郎中沉吟几息,开口说道。
提起这个,旁边的邢氏连忙说道:“不重,不重,李郎中救了我当家的,我还怕这礼轻了呢,你们不嫌弃就好!”
另一侧的白氏眼瞧父亲有把礼推回去的意思,连忙笑着说道:“不嫌弃,不嫌弃,我们哪会嫌弃呢。”
“哎呀,我瞧着二郎的年岁和我家那小子差不多吧?日后说不得还能当上同窗呢。”
邢氏疑惑反问:“同窗?你家小子过了年,也准备去镇上私塾读书?那倒是可以搭个伴。”
“哎呦,我忘了你们还不知道这事儿,咱们桃花村过了年,就要出钱请先生,来教村里孩子读书了呢。”
白氏解释道:“往日里,那私塾只有镇上才有,孩子们去读书太不方便了,每日大半的时间,都要花在路上。”
“这要是遇到下雨下雪天,说不定就没法去读书了呢,这时不时耽搁几天,一年下来,也要耽搁不少日子呢。”
“张叔就寻思着,不如在咱们村里办一个,也能让孩子们专心读书,这不,前几日才上我家来商量这事儿呢。”
邢氏闻言精神一振:“这可是好事儿啊,就是这房子咋整?”
白氏回答道:“房子就有现成的,村里的宋家知道不,他们前阵子搬去县城住了,听闻这事儿,说是房子可以免费让咱们用呐。”
对于这事儿,旁边的叶蓁和叶铭也都很关注,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抹欣喜。
尤其是叶铭,他往日里总是觉得,如果自己每日去镇上读书,可能就顾不上家里了,要是突然发生点啥事儿,他都赶不及回来。
此时总算是放下了心头的一块大石。
第201章 受挫
“那这事儿过了年能定下来吗?”
邢氏现在最关注的就是这个问题,她之前打听过了,想要去镇上的学堂读书,年前就要过去,交钱定下名额。
如果村里这事儿能定下来,那她就可以安心再等等了。
白氏信心满满的说道:“放心,这事儿肯定能行,我听张叔说了,他都已经说好先生,就等过完年就能来村里了。”
“你们想想,这去镇上读书,不仅交的银钱多,也没有村里方便,村里往日里不少人家,都是因为这点,没能送孩子去读书。”
“可这学堂要是办在村里,那就不一样了,那些原本在镇上读书的孩子,估计都会在村里读书,不愁这学堂办不起来,请先生的银钱,肯定能付的起!”
叶蓁和叶铭对视一眼,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还真是好事儿一件呢。
“我家的四郎和五郎,过了年都准备过去呢,你家二郎要是也去,他们年岁差不多,倒是可以互相照应着。”
白氏又笑眯眯的说了一句。
“如果是这样,那可就太好了。”邢氏抚了抚儿子的后背,满是感慨的说道。
这么些年,儿子有多喜欢读书,她可是看在眼里的。
“嗯,我估摸着张叔过几日就要去你家说这事儿了……”
第二日一早,叶蓁一家吃过早饭,几个小的收拾好东西,就走出屋门。
邢氏连忙跟了上来,一边往小儿子身上又裹了层衣服。
一边冲旁边的大儿子叮嘱道:“路上注意着点,这地上的雪还没化呢,可别摔了。”
“娘,您放心,我们是做牛车去呢,不会有事儿的!”叶蓁笑嘻嘻的应了一句。
拉过弟弟的手,她扭头冲母亲挥手告别。
豆芽今日算是彻底发好了,虽然地上的雪还没有化完,但却不能再等下去了。
所以今日他们四个小的全都出门了。
弟弟是因为到了瞧郎中的时间,至于妹妹,纯粹是在家待不住,想跟着一起去。
当然,叶蓁更愿意相信,妹妹是嘴馋想吃啥了。
天冷,加上地上有雪,村里今日只有他们几个出门,就连这牛车,也是叶蓁提前和赶车老伯说好,约好时辰才有的。
坐上牛车,几人很快就到了镇子外。
下了车,叶蓁拎过背上背篓,拉着弟弟的手,先进了医馆一趟,让郎中号过脉,拿了药,几人这才往此次的目的地走去。
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