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左道江湖 >

第699章

左道江湖-第699章

小说: 左道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完美。”
  沈秋看着满地支离破碎,有些遗憾的说:
  “兄长尚未掌握完全,剑意生出,未得圆满,否则这一剑,让我也要难受很多。不过,兄长这剑意倒真是有趣的很,似有千般变化。
  但又万变不离其宗。”
  “以书为剑,以剑为书。”
  山鬼拍了拍手中书,对沈秋说:
  “这还是我在金陵见任豪与张莫邪的问道之争,在临安见你与那老祖对搏那一剑,才有所感悟,如今心中所想,以世间道理契合,再以手中剑衍化之。
  剑术,剑意,剑道,三个阶段,于我手中,相辅相成。
  以前的我太过自信手中长剑迅捷。
  如今却才知道,世间第一的快剑,也只是个起点罢了。”
  “兄长大才。”
  沈秋赞叹到:
  “假以时日,兄长剑圣之名,必传遍天下。”
  “那有何用?非我所愿也。”
  公孙愚摇了摇头,眺望门外重新洒下的豪雨,在那雨打芭蕉的声响中,他说:
  “如今已成家,立业,比起持剑游走天下,不如退而居于山中,好生操持这学堂课业。
  武者善战,文士治国,大乱已过,大治将来,天下百废待兴,未来可期。
  有我一人纵横世间,比不得门徒千百,桃李成蹊,十倍百倍有用于天下,此大善也。”
  “以后,此山中,再无山鬼。”
  公孙愚回过头来,对沈秋笑了笑,他说:
  “只有夫子了。”
  “那这可就麻烦了。”
  沈秋遗憾的说:
  “我还请兄长镇压太行山外初生鬼境呢,苍岚真人说,那里怨气不消,数年之后,恐成大患。”
  “无妨。”
  公孙愚摆了摆手,说:
  “有我在此,吾弟放心,人能教化,鬼物亦可。吾一手持剑,一手持书,不愿教化,当以剑斩之。
  太行山境,必保无虞。”
  听到他毫无犹豫的回答,沈秋心中涌起一股温暖,他上前几步,站在兄长身边,眺望门外豪雨阵阵。
  几息之后,他轻声说:
  “兄长,这么多年,谢谢你了。”
  “自家人,不说这些。”
  山鬼的回答,依然如旧,他看了一眼身旁沈秋,说:
  “这一趟去,务必回来,我与婉儿,在此地等你,待吾弟得胜归来,便为你接风洗尘。”
  他好似预感到了一些事情。
  像是叮嘱,又像是要求。
  沈秋沉默几分,最终,在门外雨声中,在山鬼不容拒绝的注视中,他点了点头。
  “嗯。”
  “兄长放心,我,一定回来。”


第670章 琴剑双绝
  江南之地的苏州城,这些时日热闹的很。
  这座城市本就繁华,多年战乱,也奇迹般的未曾波及到这里,哪怕是在南北两朝交战最为激烈的时刻,远方的混乱,也未曾影响到这座城市的烟雨软红。
  而在大楚重建之后,苏州城的繁华,便更上一层。
  大楚定鼎燕京,临安城又经战乱,几乎被付之一炬,那处的热闹,就转移到了并不远的苏州,各大商号,也乐于在这城中多做交易。
  究其缘由嘛,除了苏州地理位置本来就好之外,这里还是大楚女皇的“龙兴之地”。
  青青并不是出生在苏州的。
  但她从小确实是在苏州长大的。
  她对于这座城市的感情,绝非一两句话就说的清楚,朝廷重建大半年,南方战事已尽数终结,整个天下不仅是名义上,而是真真实实的重归一统。
  再加上第一次科举非常成功,朝中各处都有新人上位,统治体系虽还并不完善,但总是可以正常运行。
  有良臣辅佐,女皇的重担也少了很多,于是便在礼部建议下,往江南巡游一次。
  当然不仅是巡游天下,看民间风物,更重要的是,女皇要往南方各地走一遭,亲眼看看那里的情况,顺便将大楚的威仪,也从北方,拓展到南方来。
  国主出行,自然是大事一件。
  青青还未从燕京出发,国主亲军摇光卫就已赶赴江南做准备,以及整个听谛司,除了东瀛事务部分之外,其他成员都被动员起来,在整个江南巡查。
  声势极大。
  不但是民间各色妖邪被清扫一空,连江南武林都像是被抽了一鞭子,被动员起来。
  女皇毕竟出身武林,这趟南巡,肯定是要召见江湖人的,而武者们往往鲁莽无度,若是被有心人煽动一下,难免会出现一些乱子。
  毕竟,大楚朝和武林严密结合,将整个江湖纳入朝堂管理的体系,并非所有江湖人都喜欢。
  总之,听谛司总部所在的苏州城也因这事,变的相当热闹。
  “无锡丐帮送来消息,有疑似隐楼余孽,正在太湖附近活动,很是积极,尚不知他们欲做何事,但很可能和女皇南巡有关。”
  烟雨楼中,穿黑袍,带面纱,身段优雅的听谛司总捕头,原五行门长老幽寒,正在对自家老大汇报最新情况。
  而听谛司主管,女皇心腹沈兰沈大家,则如往常一样,坐于墨家制作的玻璃镜前,一边收拾头发,一边随口说到:
  “隐楼?已是小猫两三只,竟还敢露头,是该说他们胆大,还是该说他们疯癫?罢了,当年武林巨擘,如今也不过是小角色。
  你分派部下,三日内,了结此事。”
  幽寒神捕应了一声,但并未离开,又说到:
  “大人,隐楼余孽好说,但与他们牵连的,目前查证,已有门派七八个,牵连人数怕在五百之上,这些人,该如何处理?”
  “东瀛那边,战事激烈,总不缺炮灰的。”
  沈兰轻声说了句,幽寒长老当即了然。
  她欲退下,但又想起一事,便又对沈兰说:
  “我之前听闻,女皇此次南巡,第一站便是苏州,而且还带了封赏前来,门主你据说要被册封为听谛候。
  这千年之中,以女子之身,得此重任封赏,门主可是第一人,当真可喜可贺。”
  这话带着些谄媚,且称呼也从“大人”,转为更亲近的“门主”,显然是幽寒长老有心在沈兰这边,刷一个恭顺的印象。
  她其实也有私心。
  以前是江湖动乱,没办法。
  自己和曲邪的孩子,不得不隐姓埋名,寄样于他人家中,虽然生活的极其优渥,但作为生母,要和孩儿分离,心中总有不忍。
  如今天下大定,自己这见不得光的五行门,也摇身一变,成了朝廷心腹,正儿八经的官方人员,幽寒长老就动了小心思。
  她如今也是朝廷经制官员,便想把自己孩儿接回来,认祖归宗,也好给曲家留个正统名分。
  但这事,不得沈兰点头,肯定是办不到的。
  “唉,到底是江湖人出身,连说好听的话都不会,如此直白,也太不讲究。”
  沈兰叹了口气。
  她自镜子前左右动了动脸颊,觉得今日这发型无误,便站起身来,头顶金步摇摇动几丝,对身后幽寒说:
  “你也不要做如此谄媚,你心中所想,我都是知道的。这些年,你做事也算恭顺得力,想念人伦,也是人之常情。
  我本该许你接回小福。
  但幽寒,曲邪当日身死时,所留遗言,并不希望小福再入江湖,只求一生平安。
  你如今乃是听谛司总捕之一,虽是为朝廷办事,但总归会在江湖上惹来一些恩怨。
  我听谛司所管辖,可也不只是江湖事,这些时日,咱们在天下各处搜寻怨灵精怪所生,以后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也要由咱们处理的。
  那可是九死一生的活,你确定小福跟着你,能让他一生平安?”
  幽寒长老站在那里。
  她眼中有思索,迟疑,显然是难以下决断。
  “不如这样吧。”
  沈兰对下属说:
  “我许小福改回曲姓,你也能与他相认,但此时除了熊小四,你,我,小福之外,不得再有他人知晓。
  小福以后还是养在熊家,等他长大了,你再酌情把曲邪之事告知于他。
  或者别告诉他,免得他心生别样心思。
  你呀,这些时日,忙于司中事务,对小福疏于管教,我听说,那孩子这些时日,正瞒着熊小四,与琴台护卫偷偷学武呢。
  真不愧是高手血裔,听说进展极快呢。”
  幽寒长老悚然一惊,她想让儿子随她生活,但绝对不想让儿子学武艺,涉江湖之事,如今听沈兰提点,当即晓得轻重,立刻告辞离开。
  要去落月琴台,好好教训一下那小王八蛋。
  幽寒告辞后,沈兰意味深长的笑了一声,作为听谛司主管,如今她手中除了五行门之外,还有丐帮,天机阁等等消息渠道。
  这天下间大小事宜,无她不知,而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不管面对什么事,都能游刃有余。
  且方才幽寒所说封侯之事,沈兰虽未曾表露,但实则心里也是欢喜的。
  女侯爷呀,这可真是千年未有之事。
  青青对自己人,当真没的说。
  不过以沈兰在大楚攻伐天下过程中,以一己之力,承担起大楚所有的情报往来,这等贡献,得一个侯爷爵位,也是理所应当的。
  “这下,面对刘卓然父母,自己也有些底气了。”
  沈大家心中愉悦些,便推开房门,往烟雨楼后院去,她成了朝廷大员,自然不能再抛头露面,登台表演,不过烟雨楼到还在。
  依然是苏州最火热的宵金窟。
  沈大家却从当红歌姬,上升到了“妈妈桑”的地位,还偷偷公器私用,从天下寻访有名歌姬舞姬,填充此处。
  人嘛,总要有个爱好。
  有秀禾陪着,入后院,就见瑶琴正抱着一个婴孩,在院中走动,还时不时晃一晃怀中,让那婴儿睡得更香甜些。
  “哟,这是把人家孩子,当成自家孩子了。”
  沈大家一开口就是刻薄损话,这是她对自己人表达善意的方式。
  论起戳心窝子的功夫,沈大家称第二,世间无人敢称第一。
  但瑶琴也不是那等刻薄性子,她也不理会沈兰打趣,将那孩子递给身后侍女,瞪了一眼沈兰,说:
  “你这大忙人,今日怎有功夫过来打趣我?”
  “自然是有好事啊。”
  沈兰笑嘻嘻的抓起瑶琴手腕,两闺蜜往院中石桌坐下,她对瑶琴说:
  “你家那负心汉,前几日从昆仑离开了,这会也不知游荡到何处去,你看他下了山,也不第一个跑来看你,或许先去私会那小妾慧音了。
  果真是妻不如妾。”
  “我忘川宗人才济济,却就你沈兰长老话多!”
  沈兰话音未落,便听得院后房中传来熟悉声音,她悚然一惊,回头看去,便见沈秋负着手,从房中走出。
  沈大家撇了撇嘴,这些高手,一个个就喜欢玩这种神出鬼没的游戏。
  但如此想着,却还是起身,对沈秋躬身行礼,说:
  “参见宗主。”
  “罢了,别多礼。”
  沈秋摆了摆手,从侍女手中接过那睡得香甜的孩童,不太娴熟的抱在怀里摇晃两下,动作或许有点大,不慎将他惊醒。
  眼见孩子要哭,他急忙将体内灵气化作温润的通玄气息,如甘霖般融入婴孩体内,这一阵舒爽,让那孩子又眉开眼笑,还发出咯咯笑声。
  “赵廉老头倒是好心思。”
  沈秋抱着孩子,坐在爱妻身边,说:
  “青青已说,不会追究,但老狐狸就是不放心,远征东瀛,还要把自己侄孙,寄养在我家夫人这里,就怕被旁人害了。”
  “人之常情嘛。”
  沈兰看了一眼那婴儿,如狐一般的眼中闪过一丝锐芒,随后又变得温和。
  她说:
  “女皇还是心善,这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据妾身所知,南方那边,还怀念赵家江山的人,可是多得很呢。
  据说还有赵家余孽,渡海跑到域外阿瑜陀耶那边,一个个藏得好,让妾身也是非常头疼。”
  “他已经够可怜了。”
  瑶琴看着那孩子,叹了口气,母性大发,说:
  “从小无父无母,却又有这个麻烦血统,这孩子以后一生,注定不得自由快乐,沈侯,还是莫要在对他动心思了。”
  这一声沈侯,自然说的是沈兰了。
  说的沈大家眉开眼笑,便不再多说此事,她看了一眼沈秋,说:
  “宗主这次下山,是要游历天下?还是要在苏州城,等女皇巡游过来?”
  “是回来看看你们。”
  沈秋说:
  “顺便看看青青,她说有事要找我帮忙。”
  “唔,那应该说的是武林大会之事了。”
  沈兰想了想,说到:
  “武林大会两月后在燕京举行,但那时,女皇估计还在南方巡游,安定民心,赶不回去主持,天下武者齐聚,自然要寻个能压住场面的。
  我大楚将武者文人一视同仁,文士科举三年一次,武林大会十年一度,还有洛阳英雄会五年一度,都是为国选贤,不可大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