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左道江湖 >

第474章

左道江湖-第474章

小说: 左道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样送到眼前的胜利,却让他有些提不起精神,天策军都是好汉子,讲究一刀一枪争功名。
  眼前这样的“大胜”,确实缺了点味道。
  “校尉,旁边发现了些东西,需要你去看看。”
  一名副官扶着腰刀,快步走来,在校尉耳边说了句,校尉丢下手下寻来送上的好刀,吩咐了一句要入库。
  然后就跟着副官,往另一处去。
  在那半倒塌的木屋外,已有精卒团团围住,看到校尉过来,便让开道路,待校尉走入其中,迎面便看到了一物。
  在那木床上,一男一女,
  但两人身上,却已覆盖了一层厚重冰块。
  就像是最精致的冰雕一般。
  “哈哈哈哈”
  校尉抓着胡须,哈哈大笑,他说:
  “这位高手,还当真是个妙人。”
  眼见长官发笑,周围憋得很辛苦的兵卒们,也纷纷笑的开怀,待众人品头论足一番后,校尉的目光,落在了房间另一侧。
  在那里,一座寒气四溢的冰台上,盘坐着个五短身材,尖嘴猴腮,全身是血的老头子。
  低着头,身上寒气包裹,如死了一般。
  “还活着,但只剩一口气了。”
  副官将一封信,递给校尉,轻声说:
  “这是在这老头身边发现的。”
  “嗯?”
  校尉接过信来,刚要打开,却看到信上一行大字。
  “李定国将军亲启。”
  校尉的动作立刻停了下来。
  他确认了一下,信封里只有一张纸,没有其他毒物之后,将信贴身放好,又看了一眼冰台上垂死的老头子。
  他思索几息,挥了挥手。
  “将他一起带走!
  给他换衣服,用药。这老者应也是魔教中人,高手既留他一条命,想来,他的生死,应是由将军来裁定了。”
  校尉一声令下,当即就有两个兵卒上前,顶着四溢寒气,将龟息垂死的杨北寒架起来。
  也幸亏这七绝长老五短身材,兵卒架起他时,就如拖着个半大孩子,并不费力。
  对于这外界的刺激反应,北寒长老已无法应答。
  被抽取一魂一魄,让他也如外界的武者们一样,由自内而外的虚弱,针对心魂的攻击,是他亦无法豁免的。
  若不是体内留有一口温和的通玄真气,护住心脉,经朔雪寒气如此摧残,这老头怕是撑不到天策军前来,就要身死道消。
  看这情景,就知道,杨北寒输了。
  与张莫邪一战,输了。
  和人生前半段的无数次尝试一样。
  这最后一次尝试,还是没能超脱那如向日葵般,追逐阳光的人生。
  就如在日光之下的苍白剪影。
  看似光鲜,却尽是流离。
  ……………………………
  往长安回返的小路上,黎明初显时,一头青驴拉着辆破车,慢悠悠的走着。
  也不见有人挥动鞭子,驱使毛驴加快脚步。
  不过有人别出心裁的,给毛驴头顶上顶了根棍子,在棍子前方绑了个胡萝卜。
  在那头前不断摇晃的橙色胡萝卜的引诱下,青色毛驴就像是被画了大饼的工具人一样,干劲十足,尾巴摇的很欢,脚步也轻快。
  一边发出得儿得儿的叫声,一边载着破车往前走。
  只是驴儿并不知道,它跑的再快,也是吃不得那香甜的胡萝卜的。
  狭小的车厢,在这糟糕的路况上颠来颠去,不过坐在马车里的两个人,却安之若素,丝毫没有被颠簸影响的感觉。
  穿着白衣外衬黑纱外套的沈秋,稳坐在马车的椅子上。
  在他身边,盘坐着一个陌生的人。
  五心向天的姿态,似是在调动体内真气,温养着受创颇重的躯体,仔细去看,这人的四肢有明显的折断痕迹。
  穿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还有被撕裂的痕迹。
  这人。。。
  赫然就是昨晚那个被沈秋十招秒杀的烈刀宗宗主。
  但外表是。
  内在就不一定了。
  “宗主为何不取了那人性命?”
  双眼紧闭的烈刀宗宗主,轻声问了句。
  “杨北寒?”
  沈秋反问到:
  “为何要拿走他的性命?
  老头子一生孤苦,无儿无女,已经很惨了,取走一魂一魄,已要了他大半条命,留着残躯,以后长做楚囚,终老于长安狱中,已经够惨了。”
  “宗主仁厚。”
  那人似是谄媚一般,回了句。
  几息之后,他睁开眼睛,本是汉人的黑白瞳孔,竟如猫眼一眼,变了几次,瞳孔放大缩小,最后又变为灰蒙蒙的样子。
  不正常。
  “这具身体本还有些根骨天赋,可惜修了邪法,看似速成奇技,实则将人生未来的可能全投入这烈火燃烧一样的短暂辉煌中。”
  他举起手臂,放在眼前看了看,颇为不屑的说:
  “越是贪婪,越是短视。”
  “无尘子道友这话说得好。”
  沈秋很认同的点了点头。
  但随后话音一转,又说到:
  “但若沈某从小和这烈刀宗主一样,生于魔教影响之下,从小耳濡目染,所见所闻都是这等牺牲未来,换取现在的事,那沈某估计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这事,和人性无关。
  就如道友这等有百两纹银可花的人,是理解不了手里只有二十两银子的人的想法的。”
  以神魂入烈刀宗主这无主之躯的无尘子,也不知是真心认同,还是谄媚,迫是认可的点了点头,破车中两人再次沉默下来。
  几息之后,无尘子问到:
  “宗主可选好‘显圣’的地点了?”
  “嗯。”
  沈秋摸了摸胡须,说:
  “说起能被人熟知,被很多人看到,曝光度极高的地方,还有比长安城墙更好的选择吗?你我在那里好好打上一场,给那些有心人看看。
  若是幸运,还能引蛇出洞呢。
  只是,道友,沈某请你相助,便是信你,你不会趁此机会,给沈某来个‘惊喜’吧?”
  听闻这话,无尘子哈哈一笑。
  他下意识的做出了捻须的动作。
  但尴尬的是,这烈刀宗主,并不留胡须,伸出的手,便僵在原地,但他轻咳一声,掩饰了一分尴尬,说:
  “宗主多虑了。”
  “且不提老道已识的真仙手段,见过纯净灵气,又得宗主许诺,便死心塌地的为宗主大业助拳。
  就说这具躯体吧。
  就算老道真有不轨之心,依靠这命相天赋皆不同的容器体魄,老道怕是连四分力都发挥不出来。
  若是神魂长久困于这容器之中,病气入体且都不提。
  时间耽搁长点,引来天人五衰,躯体破损,怕是这段时间苦苦修复的神魂,都要被牵连到。”
  说到这里,无尘子一脸坦然。
  他对沈秋说:
  “老道我已从宗主那里,知晓了蓬莱隐秘。
  本就想说,现在正趁着这个时机,对宗主坦言一番。所谓转生夺舍之事,看似神异难防,实则限制颇多。
  它蓬莱就算真有万灵相助,一时半会,也决计弄不出足够容器。
  宗主行事不需兵行险着,处处落子,到时一朝事起,便能让它蓬莱措手不及!”
  “嗯。”
  无尘子这一番话,说的条条有理,让沈秋连连点头。
  但他并未再说更多,只是摩挲着下巴,看着破车门帘外,那被空许的胡萝卜,牵着向前奔行得青毛驴子,他说:
  “一步一步看吧,先做好长安之事,稳住江南武林,我才放心往潇湘一行。”
  沈秋轻笑了一声,他说:
  “红颜知己将登掌门之位,我应下她要去观礼,若是不去,未免会让美人伤心。”
  “宗主做事太拧巴了些。”
  无尘子撇了撇嘴,评论道:
  “我辈修士,讲求道心通达,不为外物所惑,欲求取,无法割舍之物,用尽千般手段,也要拿在手中,免得道心生出漏洞来。
  以宗主如今之能,莫说是一个女子,就算是要它南朝国主之位,抢来便是!又有一众好友助拳,横行天下,自由自在,绝非虚妄。
  宗主对自己,也太克制了些。”
  沈秋久久无语。
  数息之后,他轻声说:
  “她又不是器物,也有自己想法。我既做不到将心都给她,又怎能有脸面,去求人家好女子,将一切都无私的给我?
  这些事,以后慢慢说吧。
  来吧,我先给你易容,从今日起,你便是江湖奇人何忘川了,凡我所至之地,你都要出现露露面。
  无尘子道友,机会给你了,所行所作,皆由你依着本心来决断。
  莫要让沈某失望。”


第453章 神剑伏魔何忘川
  六月二十九。
  今日长安天气糟糕,阴云密布,有经验的老人,说今日下午,可能会有大雨,便叮嘱家人,赶紧收取衣物。
  但城中繁华热闹之处,却还是不受影响。
  做生意的依旧做生意。
  玩耍的依旧玩耍。
  正值盛夏时分,还有很多闲人,文人雅士,结伴出行,这个时候,正是一年中外出避暑踏青最好的时候,终南山那边也是很好的去处。
  整个城中,到处都充盈着市井的热闹气息。
  这才是寻常人的生活,每日为生计奔波,填饱肚子,喂家人温饱,养孩子,真实的世界里,也没那么多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江湖,确实是江湖。
  但江湖之外,世界还大得很呢。
  “城墙上有江湖高手决斗!快去看啊!”
  也不只是谁,第一个喊出这一嗓子。
  消息传得很快,像是城中一群无事可做的街溜子闻风而动,又带起了很多喜欢看热闹的人。
  紧接着,从小听大侠故事,仰慕江湖武林的年轻人们,也纷纷从家中跑出来,还有城中居住的,武馆的武师们,也要凑凑热闹,见识一下江湖高手的风采。
  最后,连长安城中公认的江湖高手,五六年前就已金盆洗手的“金刀银环”卓老爷子,都被惊动了。
  六十多岁的老者,一身黑衣,起着快马赶来城墙之下。
  为的就是不错过今日这场,突如其来的江湖对决。
  城墙下,人越聚越多,人声鼎沸。
  城墙上,两人对立而战,一老一少,隔着十丈远。
  城墙那般高,普通人肯定是看不到这两人的具体容貌的,不过练就真气,打通了眼部穴位的武者,却看得清清楚楚。
  年轻人身穿白衣长衫,外套黑纱短袖,不用武器,只是双手上套着黑色的拳套,有奇诡徽记点缀。
  那年轻人面色肃然,看上去刚过弱冠的样子,却留着一头古怪而飘逸的碎发,下巴上也留着口子胡,完全没有掩盖身份的意思。
  只是眼神冷漠,看上去就如寒冰铸就。
  而与他对立的老者,一身黑衣,弓着腰,满头银发,也是不走寻常路,辫着满头小乱辫,看上去垂垂老矣。
  风一吹,似乎都能吹倒。
  他手里抓着杆黑木白玉的烟杆子,吊着烟包,还时不时从口中喷出一缕烟气,背负着右手,也不见高手风范。
  城头插着的天策军大旗猎猎作响,城墙之下,有天策军老卒拦着好事者,不让他们上城墙去。
  人群中传出种种声音,有人问到:
  “那两人为何不动手?就这么对峙了快大半个时辰了!这是斗老少爷们开心吗?”
  “就是就是!再不打,咱们就回家去了。”
  还有人随声附和。
  这一看就是不修武艺,纯粹来看热闹的,那些真正有武艺本事的,也懒得反驳这些人,讲也是白讲。
  这些江湖之事,懂的都懂。
  “卓老爷子,您怎么看?”
  人群前方,一群镖师,年轻人们,簇拥着那个白发苍苍,手里把玩着铁球的老爷子,七嘴八舌的问到。
  这位卓老爷子可不简单。
  按江湖辈分来算,他应该算是圆悟和尚那一代的武林高手,据说年轻时拜过江湖隐士为师,学的一手金刀银环的绝技。
  在整个关中西域地区,那是大大的有名,烈刀宗还请他去做长老,但被卓老爷子拒绝了。
  年轻时浪荡江湖,好不容易老来得子,便想守着家人过日子。
  虽说是前几年才退隐江湖,但早多年前,就已经不在江湖走动了。
  年轻一辈几乎没听说过他的名号,和张莫邪,任豪这样的“后辈”相比,卓老爷子也实在没脸自称是武林泰斗级的人物。
  但在这长安城的武林圈里,这位老爷子,那可是大大的有名。
  他在金盆洗手那一日,为免武艺传承给家人招来祸患,便效仿张莫邪传《江湖心法》,将自己的金刀银环之术,赠给了前来观礼的所有人。
  每人一份。
  可惜,这两套武学,对悟性要求有点高,就算得了传承,也非人人都能学会。
  但只此一事,就让这老爷子在长安城中,人人敬仰。
  这会,听到有人询问,把玩着手中铁球的卓老爷子,也摸着胡须,眯着眼睛,开口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