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剑颂 >

第328章

剑颂-第328章

小说: 剑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高在上者,依旧未变!哈哈哈哈!”
  秦商大笑:“程知远!我听说,你有变法之志,但这个世道,已经如破烂的衣裳,缝缝补补,何止万八千年!破旧的衣裳就要换,全部推掉,儒门将行大德之治,从此,天下大同,除去圣人外,无有尊卑之分!”
  “你若有德,更应该与我等同行,同来!”
  秦商道:“诚者,天之道也!至诚如神!我等不为君王,不为贵胄,只为自己,与天争命!”
  “把这世间掀翻,再造乾坤而已!”


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地之参化!
  圣言煌煌,世也为之震颤,众人骇然,而这种推翻君王的思想,其实比起改造来说,更为极端,颇有一丝苍天死,黄天立的决绝!
  这让程知远都不免目瞪口呆。
  如果不是眼前的圣人真是秦商,不能驾驭雷电,程知远还以为是遇到了张角。
  把这世间掀翻,再造乾坤,使得天下大同,这种思想,倒是和楚国的陆地神国不谋而合!
  只是一个是要以大德治世,重现古来圣人之时,而另外一个则是全部纳入神人的统治下,尊奉信仰,形成无忧无虑,没有生老病死苦的香火界。
  “理想都很美好。”
  程知远给予回应。
  “我年少时,也曾幻想过朝游北海而暮栖苍梧,闲来时游龙戏凤,低落时驾鲲鹏至北冥遥望终年风雪,但是这不过只是理想而已,存在于美好的梦幻中,但这芸芸大世,本就是一滩无法抽身退出的泥沼,进来了,出不去。”
  “那是因为,有些东西放不下,故而古之贤者,真正的大贤,绝不会出山,因为他们知道红尘甚深,何止万丈。”
  “你要掀翻这万丈红尘?”
  程知远道:“顺从天命,尊奉大德,率性而行,至诚如神,我承认这是很崇高也很美好的理想,那你为什么不看看,你脚下踩着的血肉呢?”
  秦商低下头,华阳的叛军在秦国内造成了很大的动乱,同样,也有国人伤亡。
  他没有说话,反倒是程知远突然嘲笑道:“你不会要告诉我说,这是通向成功阶梯中‘必要的牺牲’吧?这种言辞颠倒与混乱的蠢话,我不建议由你这位圣人来讲。”
  “颠倒,混乱?”
  秦商抬起了头。
  “不是必要的牺牲,而是天命所致,因为大德未降,故而众生苦难,顺从天命的轨迹,我们在与天争命,他们也是一样,只是他们没有成功,而我们还在抗争。”
  “圣人与贫民同!我不能降大德于此方,乃我之罪,但我与天争命,却毫无错误!”
  “尽心,知性,知天!”
  “尽其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国之将亡,必有厄难,此乃天地之参化!”
  秦商的这番解释,让程知远也感到惊奇,又赞道:“不愧是儒门七十二圣人,看来我是把你们的智慧看的太低了,也是,如你们这般的圣人,又怎么会说出‘此为必要牺牲’这种蠢货才会说的话呢?”
  圣人自有自己的逻辑,并且尊奉着他们认为的‘道’,其中与旁人却也不甚相干,而所有的道理,都不过是总结万物的一定规律所的出来的。
  “天地之参化?”
  漆雕晖忽然感觉有些蒙昧,并且察觉到危险与差距。
  他居然听不明白这个道理,但却又朦朦胧胧,感觉到这是正确的。
  “没有什么难懂的!圣人!”
  程知远的声音从风雨中传来。
  “我曾说过,天地之数五十五,万物行为皆在五十五数之中,天地参化,与五十五数同矣!这属于一种哲学与概率论,即相对发生与必然发生的一些事件,不论如何不可完美!”
  “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情,叫做随机事件,而人为去引导干涉天地的运算,以实验来反复印证,最后会出现三个分支,即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对立事件。”
  “天地之参化,子思一脉所印证出的便是对立事件,即一些事情必然会发生,但着却又是计算中的必要环节…不能舍弃,无法规避,用尽办法…”
  “最后,归咎于道的强大与不可逆,故而坦然接受,并且认为自己也属于对立事件中,可以抹除的一部分。”
  程知远说的一番话,其实在圣人的听闻中,并不难理解。
  “你说的不错,一切都是天地之参化!”
  秦商笑道:“程夫子学识过人,难怪年纪轻轻,已被世人称子,五百年内,不入圣人而称子者,张仪之后,你是第二人!”
  “你当有大德!”
  秦商拉拢之意毫不遮掩,此时随侯珠在他手中绽放浩浩光明!
  “万象更迭,当自秦始!”
  虽然华阳君,东昆仑,儒门子思一派,加上老氏族,四方心思各异,但是都不约而同在此时站在同一阵营,毕竟秦王的势力实在过于强大,隐藏的各个圣人,是秦国的中坚战力,如今全部爆发出来,虽然也确实是让很多人吃惊不已,但是同样,叛乱的圣人,势力也并不弱!
  远方荀子的面前,站着两个人老人。
  “儒门八脉,何至于此?”
  荀子叹息,而那两人,其中一人,居然是澹台灭明!
  陈龙右站在荀子身边,看到这一幕,吃惊的无以复加,而澹台灭明则是道:“老了,想要为庶首做些事情,荀况,你是我等的继承者,从秦国离去吧。”
  荀况道:“你是一个古人,如今却在行今人之事么?”
  澹台灭明道:“古,也是今。”
  荀况却是摇头:“古人可敬…”
  远方程知远声音传来:
  “今人可伤。”
  “古人感其饭,尚可杀其身,您已失去杀身之意!”
  澹台灭明道:“老师之恩永不敢忘…”
  “纵然仲尼以貌取人?哈哈哈哈!”
  秦商的声音传来:“失之子羽!失之子羽!”
  澹台灭明的另外一边,站着的儒门圣人,乃是南宫适!
  便是曾经说过“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最后被孔子评价为君子之表率,崇德之大贤的南宫适!
  荀况双手垂在两侧。
  “我观秦国之行,尚且刚刚开始,何来折返之说?”
  荀子的眼中,一股绝大的气息开始酝酿,澹台灭明原本古井无波的态度,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你二人,不再尊奉天礼了?”
  南宫适道:“礼,在新世,德,亦在新世!”
  荀子摇头:“我无法想象,他们是怎么样,让你这位大德者,也入了他们一边的,儒门七十二圣人,排除公孙龙子等几位已经离去者,加上那几位后补者,究竟有多少人,想要新世?”
  “仲尼还未死呢!”
  南宫适不给予回应,另外一边,程知远则是眺望远方。
  “真正的德,不在你们。”
  秦商一笑:“敢问程夫子,有何高见,要和我这个古人,掰扯掰扯呢?!”


第五百七十九章 人非天,焉知天之道德?
  “掰扯?”
  程知远忽然很奇怪,声音并不大,却很清晰,浸入人心的最深处。
  “你,身为儒门圣人,不知道周易所言?”
  秦商的目光一动,而后沉默下来。
  南宫适,澹台灭明,都不能言语。
  “天地之大德,曰‘生’。”
  程知远身边,整个咸阳穹庐中,万剑嗡鸣,而街头,巷口,道路,阴角,处处不是鲜红的血。
  “你们,想要代替秦国?”
  程知远:“秦,有它的国法,可以改,可以变,可以窃,但你不能冠上一个德字,然后,说这是为了天下贫民,是圣人与贫民同。”
  “管仲曾言,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
  “士,不可以不弘义,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这,是曾参的话,我不知道曾参是不是加入了你们,如果是,那他对不起他曾经说的这句话。”
  程知远指着秦商:“还需要掰扯?”
  “我窃以为,人之行,只遵循两点,那么所谓的礼义智信,便都有了,其一曰道,其二曰德,是为‘道德’二字。”
  “道,万物得道则生,失道则灭,道出有万物众生,此为道之德。”
  “德,道之用也,真正大德者,不求世人所记,根本不会看重世间的拜与礼,他是绝对的自由,是绝对的大生,是德之宗上,是至人无己。”
  “下一层,不求绝对自由,逍遥,他愿意改变世界,是主观性的,不是随手为之的至人,但这种人,也不求世人记得他,他只要能看到这片沧海桑田便已经是大乐,这是神人无功。”
  “再下一层,他所行所事,都有目的性,带着强烈的意愿,是因为‘愿意’与‘希望’采才去这样做的,他希望世人记得他的功勋,但又不喜欢世人把他的名字挂在嘴边,这便是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万古皆颂其人,这是圣人无名。”
  程知远反问秦商:“但这天下间,既没有至人,也没有神人,更没有圣人。”
  “你们,我们,他们,所有已成圣者,你可以有德,但不配为大德,而一旦摒弃了道,那么就连德都失去了。”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天的颜色是湛苍的吗,还是因为它极其高远的缘故呢?
  站的太高了,便让世人难以认清自己的颜色,什么圣人与贫民同?
  天一定是青色的?
  或许更高处,是黑色的,深邃到极致的…黑暗。
  秦商听出了话中的意思,不由得心神有了一瞬间的恍惚,他下意识去看那些死去的兵卒,里面甚至有秦国的国人,庶首,乃至于狡童。
  秦商横起剑来,那柄宝剑上的灵性流转,似乎很不情愿在这个时候出鞘。
  哗啦的声音,金铜摩挲的声音,锋利衍化锐利光华,另外一只手上,随侯珠被高高托起。
  南宫适,澹台灭明似乎也确定了自己的路。
  荀子的脸陷入阴影之中,只是那声音依旧清楚明晰:
  “人之初,性本恶啊。”
  “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是不会为善的。”
  南宫适不置可否,澹台灭明则是失笑:“仲尼的道,不符合我们现在的路了,都是古人了,还讲那些么……我老了,等候不住了,只想看一眼那理想中的乐土,就一眼。”
  “荀况,你还年轻,不明白我们…有时候,活的长久,却又不愿意去死,真的让人很为难,包括我们自己。”
  “我希望上天降下雷劫杀了我,但让我自己去找雷劫撞,我是万万不会的。”
  “你也会老的,等到你老了,成为古人了,这如今的,这些你所见到的面孔,也都早就埋入黄土了…圣人么…我死了,没想过升为真人,就让我也埋在黄土里,永远不再起来,这是最好的。”
  荀况的身边,青风与大雪开始汇聚,这片天地中再次被割开天象,而那些雪花飘落下来,南宫适接了一片,笑道:“仙法。”
  “你见过哪一位仙人,得了这种厉害的天象之术?这传授天象,留下仙法传承的,必须是十二重楼,即将飞升的仙人。”
  “而且常人学习了,也发挥不出仙法全部的威能,能有七分,已经是当世无有。”
  荀况道:“七,多了,我只能发挥六成。”
  南宫适十分讶异,却又失笑:“圣人没有仙气,六成,很厉害了。”
  庞大的雪域瞬间把三位圣人包裹进去!
  秦商看到荀况与澹台,南宫二人纠缠,再望向远方,王阐以一敌八,游刃有余,而白起、祁毋山、百里邙、嬴渐等诸剑宗亦被阻挡,他高举随侯珠,竟是不欲再与程知远多言半句了。
  德?
  或许他们真的已经没了吧。
  但程知远认为的德,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不也是前人所定的么?”
  秦商的声音很轻,而程知远却依旧听到了。
  “如果道也算前人的话。”
  程知远的手腕抬起,手臂抬起,缓缓指着天空:“圣人们都想把自己的道理摹刻在天道中,夏之天矩,商之天纲,周之天礼,秦之天律,莫不如此而出,但以人之道驾驭天之道…”
  “人非天,焉知天之道也?”
  程知远摇头:“你可以说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但却不能说子非我,焉知我不知天之道。”
  “天之道,谁能摸透呢?道有德,人承天之生,承道之德,却…不能知德。”
  “所以,究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真正能够得到道之一角者,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程知远目光望向远方:“你以随侯珠对我,这是春秋双至之器,天下无二,我以寻常宝剑哪怕是整个咸阳的兵器对敌,却依旧稍显逊色。”
  程知远的手臂上,忽然小黄蛇爬了出来,张开嘴巴,做凶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