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剑颂 >

第270章

剑颂-第270章

小说: 剑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龙右看了一眼秦王,这才对程知远开腔,而程知远忽然对陈龙右道:“陈剑宗不想杀我吗?”
  陈龙右坦然:“当然想,但眼下乃是谈论国事之地,陈龙右一介武夫,岂敢僭越我王威严,岂敢当面拂去楚王威仪?故而只与夫子好言相谈,夫子不动剑,陈龙右便不动剑。”
  “杀夫子之机,来日方长。”
  程知远却是道:“可惜,只怕你这一次不杀了我,以后你就再也杀不得我了。”
  这句话十分狂妄,就好像是再说,现在不杀我来日你必然后悔,因为来日你就不是我的对手了。
  然而陈龙右却是微笑起来:“那不是更有意思吗,夫子上一次以剑阵困我,是因为杀不了我,故而才抢马匹逃去,如果夫子能够有把握杀了我,那么我与夫子,倒是可以既分胜负,又决生死了。”
  陈龙右说的都是实在话:“那日之耻,来日必报,夫子一念之仁,只是困了陈龙右而不过分加诸斧钺,虽然以夫子当初之剑,杀不得我,却也可以给我造成暗伤,然而夫子依旧未曾做,只是跑路离去,但程龙右来日,却不会放过夫子。”
  “夫子的剑,夫子的法,夫子的龙气,陈龙右必然笑纳。”
  程知远背过手去,此时秦王开腔:“好了,私人恩怨到此为止,我们言归正传。”
  他看向程知远,正色道:“一座武胜关而已,程夫子说的有道理,冥厄三关去其二,平靖关都给了,也不在乎武胜,如果本王想打,迟早的事情,楚国哪怕把这武胜关铸造的如天一般高,如山一般厚,本王也能给他挖塌了。”
  程知远直接夸赞道:“确实如此,中原众生皆有愚公移山之志,但以秦国国力,这武胜关又岂能与王屋太行相提并论,若秦国想,我所料,不出半月,武胜必落。”
  秦王呵呵一笑,而楚王没有说什么。
  “既然如此,十六城便是十六城。”
  秦王道:“先生与楚王,可与东皇告知,让他速速放人,不然,这十六城彻底为我秦国所有,他便是放,我也不给了。”
  楚王苦笑:“窃公孙之仇不共戴天,本王必然告知东皇知晓。”
  秦王忽然对程知远道:“先生既为异人之师,又破了千年玉连环,在中原名声似乎不弱,既然如此,正好乘此机会,请先生与我一道回秦,待异人归来,先生与异人,好在秦国安定,如此,也不必奔波劳累。”
  来了,这秦王果然是得了好处还想捞点,而且名真言顺让人挑不出毛病,这眼下协议还没签呢就想着挖人了。
  程知远却没有回绝,反而很有意思的回答道:“入秦入楚,皆无不可,只是在下此番入楚,不过是递交文书而来,负洛邑信使之职,而本来若无此事,在下与王孙递交完文书之后,便当返回太学。”
  “秦王应该也收到了我三宫合并的文书。”
  秦王点头:“不错,三宫合并,可喜可贺,学问这种东西,本来就不应该有国界之分,哪个国家有利于士人发展,他们就会去哪个国家,都是公平竞争吗…”
  他说这句话着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如今秦国厉害了,肯定有很多人向秦国跑,而且关键一点,秦国的国君不像是当年魏国国君一样,来个人才,话都不说就撂到一边,秦国往往会对人才进行考察,哪怕是范睢也是一样,还是白吃白喝王稽家饭菜许多天,才被秦王点名的。
  而像是弱小的国家,在眼下情况几乎明朗的前提下,像是韩国,燕国等,基本上不会有爬起来的机会了。
  当然,虽然也有很小概率,譬如韩国,燕国的学子中出现了开无双的超级人物,一举振兴小国,但这个几率有些太小了…因为春秋战国,包括商鞅能够把秦国变得强大,其实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地理位置问题。
  想要种田好好发展,必须要有个门口,门口把住,外面的人进不来,自己当然可以好好发展暴兵,而像是韩国,赵国,魏国,这些四战之地四面漏风,当然不好守,也不容易强大。
  魏国急速强大而又急速衰落,赵国算是偷偷摸摸苟着发育,但也因为他边上是不太想动弹的齐国和比较弱的燕国才能发育起来的。
  程知远道:“三宫合并,简牍需要整理,事务繁多,入秦之事,或许要等上一段时间,不过我听说,我家老师最近似乎有入秦的意思。”
  秦王的目光微动:“哦,是…”
  程知远:“自然是荀况。”
  秦王顿时笑了:“好好好,荀祭酒入秦参观,本王必然要好生招待,不能让天下士人看轻了我秦国,觉得我秦国寒酸了。”
  程知远道:“王上当示我师何景?”
  秦王道:“兵之雄,甲之坚,矛之锐,戈之锋,剑之利,法之正,律之严,民之安,猛卒之勇!声不流,乐不污,服不佻,恭俭敦敬、忠信不楛,风之淳朴,百官克俭。”
  “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
  “万里秦风,通于九衢!”
  秦王忽然一笑,气魄极大:
  “敢问先生,此般国度,可王天下否!”


第四百六十三章 先生可为少良造!
  荀子入秦的原因,已经变成了自愿,而秦王也不再像原本历史中那般,对荀况不太感冒,反而是颇为期待这位儒门圣贤的到来。
  程知远的推脱合情合理,而且如果荀况作为程知远老师前来,那么,自己那名为异人的孙子,是不是也要和荀况称一声师祖公?
  这倒是有意思了,秦王心中自有计较,安国君的二十几个子嗣内,嬴异人是哪个,说实话,秦王都没有印象,本来么抱孙子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但是当你有二十几个孙子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无所谓了。
  爱从来都不是均等的,一个孙子或者孙女,自然受到独宠,但二十几个…谁看得上眼,谁有本事,谁才能受到一国之君的青睐。
  这是有代价的,被受到青睐者,如果有了小君子的称呼,基本上…便是公孙了。
  因为嬴异人他老妈地位并不尊崇,所以外面的人称他一声秦王孙是给面子,但实际上内部人员不能这么叫,他老妈夏姬的地位在那些嫔妃内比较卑贱,所以才有了原本历史中,嬴异人为了取得真正王孙地位,而拜华阳夫人为义母的事情。
  如今,这个不得宠爱的孙子,居然阴差阳错为自己拿来了梦寐以求的淮西十六城,秦王当真是感慨,世事无常,楚国刚把自己的太子送到秦国为质子,这头东皇太一就绑了送信的秦王孙,然而一个不得宠爱的王孙,和楚国的太子,这地位孰轻孰重,还用说吗。
  倒也是风水轮流,沧海更替,当年秦国何其卑弱,而如今,经孝公,惠文王,武王,加上自己,四世秦王之力,把秦国打造成当今超世之强国,也正是如此,秦国四代而不衰,越发强盛,反观列国越发卑弱。
  也正是如此,秦王才有底气坐在这里奚落楚王,也正是如此,秦王才有本钱开口,言兵甲之雄坚,法律之严正,人民之安乐,士大夫之公明,也正是如此,秦王才有胆魄,在程知远这位“天子使者”面前直接发问“此般国度,可王天下否!”。
  嬴稷一只是一个很狂妄的秦王,而他也确实是为秦国做出了绝无法磨灭的贡献,可以说,原本历史中,嬴稷发动的战争,打下的版图,奠定的天下格局,至少让嬴政少奋斗了二十年。
  “一个不得宠爱的王孙,换取淮西十六城,以此道伐中原,终入吾掌中矣,只是没想到这个异人还有不小关系,程,荀等人引为其师……”
  “回去,安国君要好好培养一下这个孩子,当然,前提是他要完好无损的回来…我相信他必然会回来。”
  秦王的心中在呢喃,而在这里,也是当场签订了盟约,不过秦王本人,还多要一个条件。
  “不要你这武胜关了,本王要程夫子一个承诺。”
  程知远有些意外,而秦王笑道:“如之前所言,望夫子可以来秦一游,不管多久之后。”
  入秦?入的进去,只怕是不好出去,只好效力了吧。
  徐庶入曹营,有去无回么。
  程知远也不遮掩:“秦王要我的承诺,让天下人看看,秦王爱才,三年五年,七年十年,都等得起,如此,千金买骨?”
  秦王哈哈一笑。
  程知远却是坦然道:“那行,承蒙秦王看得起在下,当三宫合并,事务渐息之后,在下必然入秦一游,既然秦王拿出千金诚心,在下做一回马骨,又何妨呢?”
  秦王眼睛微亮,这老人笑的开心:“好,那本王先招待荀祭酒,再静候夫子来秦。”
  “若夫子有意,少良造之位,虚席以待!”
  他这话说的也敞亮了,国家风范向这里一摆,荀子看完秦之强盛,回去之后还不死力推荐?正好三宫合并,秦王这是不费一兵一卒,直接收拢了天下士人,而当那些人真正入秦之后,恐怕就不会走了。
  而直接许个少良造,这就不得了了。
  二十等功勋之中第十五等,大良造的副手!
  程知远却不推辞,言道:“既然如此,秦王也请记得此言!”
  秦王大手一挥:“桐叶封叔虞,君无戏言也!”
  这是周成王的典故,当年周成王即位之时,年纪尚幼。有一次在和叔虞嬉戏时,周成王将一片桐叶削成珪状,并且煞有介事地说:我以桐叶册封你。后来成王亲政,周公以记此事,成王允诺,以一片桐叶为信物,封叔虞百里唐土!故而在此世之中,周成王的天子信物,就是这片桐叶!
  这也是历史中“君无戏言”的开端!
  反倒是楚王,此时心中没来由一股郁结之气,有些忧心忡忡,虽然程知远并非是他楚国之人,而是天子使者,但是楚王之前还在犹豫要不要请程,庚二人行上大夫事,结果封赏未定,人家秦国就表示他那待遇好,想跳槽只管说,来了高官厚禄等着。
  这让楚王手里捏的官职一下有些寒酸了起来。
  当然楚王也很震惊,秦王一个少良造的重职,说甩出来就甩出来,眼皮都不带眨一下!而他楚国,若是说要甩个令尹,那楚王肯定要被老贵族的唾沫星子淹没了。
  楚国割让淮西十六城,秦国收下割让书,于是问道:“文书已收,章玺已下,楚王何时完成交割?”
  楚王道:“待我回见东皇太一之后,让他放人,方可交割。”
  秦王眉头一挑,这时候,范睢又说话了。
  “若是东皇不放人如何?楚王又要撕毁协定吗?如上一次秦楚战争一样?”
  楚王一窒,胸口起伏两下,忽然怒道:“本王承诺,一定尽力而为,况且这文书已签,章玺已下,便已经是定了论的事情,这土地之事,不比兵法诡计,我楚国若是背此割地之约,秦王大可堂堂正正来伐楚国,言明楚国割地,又言而无信之事。”
  他被说到现在,却也是动了点火气,突然对范睢骂道:“我以诚心待秦王,你这小人却百般饶舌,我楚国速来以礼乐拜交而闻于列国,承诺守信,当年秦国骗楚,张仪以商于六里地,谎称六百里,欺骗怀王,怀王相信,不曾听屈原,陈轸之劝,却是直接派人与齐国断交!”
  “一次断交不成,张仪谎称抱病不能来见,怀王以为是自己态度不够诚恳,这又派人去喝吗齐王,直骂的齐王三魂升天,七魄乱起,暴跳如雷,彻底绝交。”
  “我楚国素来信守承诺!可不比你等外邦秦客,诡诈多端!”
  他不说秦国诡诈,而是说外邦秦客,因为不管是张仪,还是范睢,包括商鞅,犀首,魏章,当年都是外来者,并非土生土长的秦人,而恰恰有意思的是,正是这些外来的“谋臣”,大大强大了秦国,反观秦国本土人士,除去一个文武双全的嬴疾外,并没有像样的谋臣出现。
  范睢被这一通骂,顿时又碰了一鼻子灰,楚王站起来,双目瞪着犹如吃人的猛虎一样,熊横再是懦弱,他也不至于被一个区区秦臣呵斥,泥像尚还有三分火气,何况人乎。
  秦王也是知道楚王是给面子,当然,他虽然看不起楚王,或者说看不起列王中的任何一个,但是该有的面子还是得给的,就像是西周公那个老家伙,虽然他对自己是唯唯诺诺,但自己也不能真把他当下人一样呵斥。
  所以秦王一笑,定了论调道:“好了,就这样了,老秦人从不饶舌,不搞那些弯弯绕绕的,而且我也想看看,东皇太一,是真的铁了心,要和我秦国作对吗。”
  “如我们之前所言,望楚王回去速速转告东皇太一,不要等到秦军拆了他的庙宇,他才反应过来要放人换他的城池香火,那时候,可就不作数了。”


第四百六十四章 莫须有也
  “王上当真相信此次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