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颂-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候,大成至圣请向道尊,借阅连山,遭拒,并且告诉他,年纪太轻,见不得《连山》之变,有沉溺佚亡之险。
十七岁的至圣询问道尊,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本古老的易,道尊告诉他,等到他可以看的时候,自然就能够看到了。
不一定是在这里,不一定是在周宫。
道尊化身在周室记载历史,是因为天数轮转,六道尊轮到他显化于人间,代表世间运转,当年幽王的时候,六道尊中,是地劫显化,导致人间运数衰落,后来有圣人叛变,导致幽王战死,都符合了当时的运势。
从那之后,大成至圣便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情,直至他后来又三次见到了穷天道尊,后者也没有说他能够去看《连山》。
直至道尊的化身在人间消失,大成至圣也没有再踏入洛阳哪怕一次,故而也就一世未曾见过《连山》。
这是他心中的一处遗憾。
“可即使是至圣也没有看过《连山》,如果真的是《连山》……”
她深吸口气,把那卷竹简紧紧握住,随后向着理卷院的外面走去。
稷下学宫对于各圣门派来的监考,自然有自己的安排,住处什么的当然要负责好,环境那更是不必多言,是一等一的优越。
而负责这些的,则是一位姜氏的学子。
姜氏,这一支是姜氏,特别注意,并不是齐国原本的那支王室那支,那一支是吕姜氏,或者叫齐姜,而如今在稷下学宫的这一支,追根溯源是太公没有封在齐国前的那一支族人后裔,出于岐山,祖先是后稷之母“姜嫄”,更是齐国这一支的祖脉。
齐国这一支是吕尚的后代,而学宫这一支则是吕尚同族的其他人的后代。
若说是宗族关系,自然都是极近的,但是若说继承王权,那么这一支是没有资格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田氏代齐之后,把齐康王放逐滨海,使得齐国这一支绝了嗣,而田氏因为窃国心惧,所以想要把这支祖姜氏也给灭掉,但是被涂山氏阻拦,后来直接拉来天齐神,而田氏并非正统,窃国之后必须要保证人神和谐,故而便也妥协,让这支姜氏继续待在学宫,并且不剥夺任何权利,只是有一点,岐山祖姜氏,永远不得入齐为官,且学宫这一批,不允许再回岐山。
第二百六十六章 稷下后山涂山王
田氏对于治国还是有一套的,而居住在学宫中的姜氏们不能离开,于是只有不断钻研学问,故而在学宫中,抛开涂山氏,便是姜氏的学识最为渊博,而学宫之中,荀卿担任的是祭酒,也就是校长。
这样看起来,学宫的主体,倒是有些三权分立的意味,荀卿代表的自然是各大圣门,在为他自己的圣门谋取利益之前,他肯定还要明白,自己在大方向上,隐隐是和姜氏,涂山氏,互相为庭柱,亦为对手的。
所以蒿麓对彭鹜说的是,如果想要通过什么决定,必须要姜氏,涂山王,荀卿三方肯定,这才能够下定决议。
在龙素回到住处,开始对那卷案牍进行研究的时候,稷下学宫的后山,也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
如今的涂山王已经传承到了一百七十四代,他身形修长,容颜俊美,一眼看过去就是那种如玉无双,温文尔雅的类型,这也是涂山氏共有的一种遗传,毕竟从大禹的青丘到商朝的有苏,再到后来回归周朝做学问,涂山氏不仅仅是人均俊男美女,同时智慧亦是超群。
可谓是颜值与智商同在。
针对于寻常人来说,涂山氏任何一个人拉出来都是祸国殃民级的,也只有学宫中那些醉心于知识,无暇顾忌男女之情的莘莘学子们才能对他们的容颜免疫,当然,那些新入学的,难免会见异思迁,到处盯着涂山氏的少年少女看,这时候就需要姜氏的人出场,对他们进行一次完美的入学“教育”。
那当然就是考试,考试不及格的,直接退学。
而且回去的路费是不包的。
学宫的学子们有三大理想,一是考试全过,二是著书立命,三是娶个涂山氏的妻(夫)。
这已经成为一种追求,当然,对于历代学子来说,能完成这三个目标,哪怕是其中一个的,都是很少的,哪怕是如今的某些大贤,在学宫的考试也有过挂科,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今天的一百七十四代王神情很严峻,导致那些涂山氏的学者们一个劲盯着他的后脑勺,因为这个向来不怎么在意边幅的家伙,今日居然规规矩矩盘了一个儒门才盘的发型。
“我王,今日可是要见贵客?”
一位涂山氏的大学士很疑惑,正好一百七十四代王从他们身边经过,面对他们的询问,他点了点头,但没有多说什么。
“我王!有事禀告。”
忽然有人过来,神色有异,一百七十四代王停下脚步,那人递过来一卷新制的案牍,并且解释道:“这是前山监考们送来的东西。”
“监考?这是出好的试题?”
一百七十四代王很奇怪:“今年这么快就做好了,校订的速度还不错。”
那位送信的涂山子民则是神色古怪:“我王,他们说,这并不是学宫的试题。”
“嗯?”
涂山王看了送信的一眼,发出了疑问的声音,而后者此时立刻解释,是道:“回禀我王,这是…这枚卷宗据说是太学的试题,因为监考们商量之后,交给今年的法门主官,据说那位主官…”
“他是两眼抓瞎,根本解不出来,耗费一日之后,放弃,又不敢上报给荀卿……今年学宫的行程安排都是我们来负责,那位主官和监考们讨论过了,决定送给您看一下,让您做一下心理准备…”
涂山王更奇怪了:“什么心理准备?”
送信的道:“或许今年学宫开宫会迟一些。”
一百七十四代王眉头微微皱起。
他摊开来,然后盯着看了一会。
啪的一声给合起来了。
“我王?”
一百七十四代王显得有些懵:“这是什么玩意,让我做数字题?”
“所求的是什么,这些数字计算的先决条件呢?”
送信的一摊手:“不知道。”
涂山王:“…不知道?”
送信的道:“是的,就是不知道,这是太学今年出的题目,就是一串数字,一共是五十列,每列的数序都不一样,据说是易的一种,需要大家从数字里面解读易的卦象,然后再换成题目。”
“你说…从数字里面解卦象,再换成题目?”
一百七十四代王神情是十分的不可思议:“太学那三个先生有这种本事?”
“这个可以啊,有点挑战性。”
他这么说着,还夸了两句,送信的那位都有些无语了,还挑战性呢,前山的那帮家伙都要撕卷子了。
“我王…那什么…现在监考们解不出来,据说只有儒门的龙素大士解出了第一句。”
一百七十四代王很有兴趣:“第一句是什么?”
送信的道:“起手一个艮卦,是山天大蓄,就这个,剩下的具体解法,我也不知道,据说十分之复杂,我王,距离监考们受到这个卷宗试题,已经过去两天了。”
“历来三宫互相接题,解出来方可开宫,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如果没解出来就开宫,就意味着承认失败,对于名誉有损…稷下学宫解太学的试题,最长不超过十二天…”
说道时间,涂山王忽然反应过来,他看了下外面的太阳,把那个案牍收起,直是道:“十二天么,现在还有十天,慌什么,解不出来就慌了吗,做学问的,毛毛躁躁能找到答案?”
“我现在还有些事情,要稍微离开一下,这卷宗我拿走了,回头再看。”
那人应声而退。
很快,一百七十四代王去了稷下学宫的后山山脚,在哪里有一个行馆,里面有个姑娘已经住了五天了,门口还有她牵来的两匹马。
一百七十四代王再度整理了一下仪容仪表,他推开行馆的门,很快就听到了里面传出的礼乐之声,那是用埙吹出来的,这种乐器是亘古久远之前所用,而那位姑娘,在五天前刚到时候,就给自己递来了拜帖。
里面所附录的,就是这样一首曲子。
他今日来了,而又正好听见这样一首曲子,来的刚好,还是对方吹得适时?
这说明对方早就在等自己来了,甚至已经计算好了大致的时间。
那首曲子,只有上古时代的涂山氏才会吹奏,一百七十四代王也只是听过一点调子,但是完整的曲谱已经遗失,只是没有想到,今日居然有人还乐于涂山,而且看起来,这个少女,和涂山氏恐怕还有不小的渊源。
第二百六十七章 《七星》
五音婉转,如天籁悠扬,古乐《七星》,这是古时候青丘天官观看天象,歌颂浩瀚大宇星辰所作的歌谣,在最开始的婉转之后,会有一个渐渐平缓的时期,而后骤然拔高,赞颂伟大的诸天星海。
但是随着商代夏,周代商,青丘在一次次的王朝更迭中,如浪花般随着波涛一并起伏,有大起时,亦有大落时,故而古乐《七星》早已遗落,如今的涂山王已经不会演奏这首古乐了。
“《七星》遗落在商汤伐夏之时,青丘国崩,涂山王死,商汤念在祖先大契曾与涂山女一起相助过大禹治水,故而没有对涂山氏赶尽杀绝。”
“商汤认为大禹后裔已经不足以统治这天下,夏王暴虐,天下苦其久矣,涂山氏一意孤行,护佑大禹后人,是为不智。”
“商汤擒夏桀之后,放逐入南巢之地,使夏桀病逝于其中。”
“姑娘所奏的这《七星》之乐,敢问从何而来?”
一百七十四代王站在行馆的内门门槛处,伸手推开,眼前清光洒落,天日明芒,于是天地仿佛都为之一宽,他见到那个少女依靠在窗边,闭着眼睛,口中吹奏着古老的青丘之乐。
仅仅是第一眼,一百七十四代王就感觉到了那种血脉相似的感觉,他几乎是不可思议的看着那个少女,言道:“多少年过去了,居然还有涂山氏的血流落在外?”
“这不可能,你是谁的后裔?”
涂山氏之间相见会有一种感应,那是来自于血脉根源的呼唤,故而一百七十四代王在见到这个少女的一瞬间,便感觉到了那召唤的力量。
甘棠的红唇咬着口中的埙,悠扬的乐曲进行到最后的时刻,在一道轻缓极慢的曲调中落幕,她这时候才睁开眼睛:“我谁的后裔也不是。”
一百七十四代王沉默了一会,而甘棠把那埙轻轻放在竹榻上,失笑道:“我本来只是一个神怪,被困在梦幻之中不得解脱,后来我遇到一个仙人,他把我放了出来,并且阴差阳错之下,有了血肉之体。”
一百七十四代王听了之后,问道:“你是说,你本为世间之怪?那你如何会化为涂山氏的模样?你这副样子,你的记忆,你的存在,到底摹刻的是谁?”
“你是谁的道影?你是谁的遗意?”
“你叫什么名字?”
他一连问了几个问题,并且心中念头百转,在思考曾经离开学宫的涂山氏们,其实他的记忆中有不少人能够和眼前的姑娘对上号,这数百年以来,离开稷下学宫的涂山氏也有很多,或是遇到了心仪的情人,或是为了追求更高更远的道路,也有心灰意冷,不再钻研学问的人…
但这些念头只是闪烁过一瞬间就被他抹去,一百七十四代王摇了摇头,这不对,能演奏《七星》的涂山氏,绝对不是近三百年内走出去的。
虽然也有可能是谁找到了《七星》的抄本…但这种概率…
“你是过去的某位涂山氏,至少还是千年之前的?”
一百七十四代王在竹榻前坐了下来,与依靠着窗户边缘的甘棠相对而见。
甘棠笑了笑:“我现在叫做程召南,以前么…叫做甘棠。”
那话落下,顿时一股特殊的气息释放出来,一百七十四代王的眼中见到一片黑暗,巨大的天幕瞬间化为死寂的色彩!
大黑暗与大破灭,一只九尾白狐站立起来,模糊不清晰,仿佛如云烟构筑,全无血肉之体。
精神震动,晦暗卷曲!
“涂山死境!”
“王!”
涂山死境,只有涂山的王才能够施用!
一百七十四代王吓了一跳:“你…你是!”
他的脑海中记忆飞速翻转,甘棠的名字,在无数名讳之前,终于出现了这个黯淡的尊讳。
青丘国,第二十二代王!
“先王!”
一百七十四代王差点就站了起来,他的神情带着不可置信:“你…不,您…真的是‘青丘’的王?”
这个青丘二字被加了重音,因为这意味着,在甘棠的时代,青丘还依旧是青丘,青丘之国,存在于上古时代,而后面商朝时该称为有苏,直至如今,涂山无国,居住在稷下学宫的范围内,只称涂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