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颂-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称大不敬之语,当年天子,分封东西二周公,不论是出于真心还是无奈,都实属荒唐之举,遗害千年!”
他说着有些激动,而祭酒大人沉默不语,事实上心中也是同意他的说法的。
二周公对于当下的周王室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就像是两只吸血的蚂蝗,扯之不断,拍之不去,即将把周王室的最后一点气运也给吞噬殆尽了。
但最关键的,他们吞噬了周王室的气运,却没有让自己壮大,在天下七国眼前,哪怕是最弱小的韩国也能突破他们的防线,以碾压般的姿态击垮二位周公。
玩政治需要兵权,没有兵权的政治就和烂泥一样,随意被旁人践踏,就好像是荒野中的一株小树,各个枝干勾心斗角,想要争夺根须吸取上来的水分,每一根枝干都想让自己变得更加茁壮,却没有想过,主干的逐渐衰落,以及远方正在熊熊卷来的沙尘暴。
力量才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力量,要么大家都没有,那还可以玩,若是有一个人在集体中拥有了不平衡的力量,那么其他人再想和他耍心眼,那就要多多小心了。
否则,对方一个不高兴,是足以掀翻了这盘棋局的。
“祸害又怎么样呢,他老了,我也老了,这周天下也老了,世间没有恒久的王朝,七千年的天礼,恐怕也已经走到头了。”
“我所关注的不是这个天下,而是我太学的传承,那些卷宗还在,对于天下来说传承就在。”
祭酒大人说了这么一句,随后失笑:“好了,讲的跑题了,荀操,你与我,确实是都对《连山易》钻研不深,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不仅仅是这本卷宗常年束之高阁,还有重要的一点,《连山》过于奇怪与深晦,它的推衍,与《归藏》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牢势
“而你之前所说的四个问题,也都是正确的,确实是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但是我这里有一个人,兴许可以解出《连山》,他在藏书殿废寝忘食,一鼓作气不眠不休的研读了十七日,至如今已有一月整。”
荀操皱眉,听到前半句,感觉有些胡扯,于是道:“不知道祭酒大人寻到了何人,居然对《连山》还有造诣?”
他对于这个是有些不相信的,太学很大,他一般都在东头活动,且不常待在太学府,很少来祭酒所在的西头,所以对程知远被收留的事情,并不了解。
祭酒大人的脸上终于爬上了一抹笑意,而荀师看的有些担心,且生出不满,认真道:“大人可要三思!这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儒门七十二贤圣敢称可解《连山》,而且,哪怕是那些大贤可解,如子张,子夏,子思…他们所需要的时间,也绝不仅仅只有三十日!”
“三十日!大人说的好像是三百年似的!便是读《周》,想要精通,再是千年不出英杰,少说也要十载才能通读七八,若有一丝灵光方得九重,但这种人天下又有几个?”
“再说《乾坤》,得其精髓者,十五载,四十载,百载,一百六十载,皆有之!再说《归藏》,至少三十余年,上至七十,若有修行之身者,可达三百余年方可明悟通彻,拿捏八分。”
“若要通读《连山》,拿捏八九,莫不是要五百年方可!”
荀师伸出一个巴掌,递到祭酒大人眼前晃了晃,同时还扯起了自己的袖子。
“三十日,大人……?”
祭酒大人此时也有些心中无底,但转念想到当初程知远那一道惊天剑势,一剑风雨倒卷人间,仅仅是一月便创出这等剑势,融合百家经文,虽然并没有完善,并且程知远自己说那一剑是学错了,失败了,但祭酒大人觉得那一剑并不是残次品,所以极力之下,让程知远给出了一个“洞阳”的名讳。
“荀操,你说的对,但是我心中有一种直觉。”
祭酒大人转过头,望向藏书殿的方向:“在我太学危难之时,天降此人,黄河之水载其前来,冥冥之中,必有上苍安排。”
“群星高耀,云汉雄伟,大势大意不可违。”
荀师很不高兴,极力道:“大人究竟寻到了什么人?大人把《连山》借阅出去,那还不如自己观看来的更好一些!”
祭酒大人咧嘴:“我捡到了一个仙人,天上掉下来的。”
荀师一愣,随后猛然一惊:“大人说的什么?仙人?”
他迅速冷静下来:“大人如何知他是仙人,这世间又有几人见过仙家?”
祭酒大人道:“前些日子,赵国榆次发生妖神破封事件,龙渊来客屠戮赵国百万生灵,万里大地化为泽国江山,这事情,都过去近两个月了,你应该有所闻。”
荀师点点头:“妖神可恨,杀生无度,但也闻,那妖神已被斩了。”
祭酒大人点点头,随后瞥了下眼睛,荀师愣了愣,紧跟着,那双眼也瞪得越来越大!
“大人…你是说……”
他感觉脑袋里有些嗡嗡的,祭酒大人捡回来一个仙家,还就是杀了那个上古妖神的家伙?
顺着黄河而来…对了,汾水决堤,导致少水,阳水,漳水全都暴涨,蔓延出千万里的泥泞洪泽,只是那个仙人与上古妖神厮杀,居然一路打到了黄河之畔吗!
“妖类称神,往古方有,仙人行走,千年不遇…”
荀师喃喃自语,神情微变,而祭酒大人则是道:“这个事情其实还有隐情…你知道那个妖神,是另外一个仙人放出来的吗?”
“什么?!”
荀师感觉今天自己受到的冲击有些大,上古妖神居然是另外一位仙人放出来的?
祭酒大人道:“那小子自责呢,把自己关在藏书殿里这么久,钻研卷宗,焚膏继晷…皓首穷经…他看《连山》三十日,必有所得,你该是知道,仙人的领悟力,远远超过我们啊。”
荀师面色复杂:“天地六尊,神人主天,圣人主世,贤人主万民,真人主山川,道人主吉凶,仙人主风雨……神人古传乃先天而诞,圣人乃众生后天修成,贤人要立德开志方显,道人据说为不详聚集,真人乃是古来魂灵化成,仙人…传说是自九天谪落人间,不同于此界之人。”
他这么说着,但同时又道:“但饶是如此,在下也依旧不敢轻易相信此事,祭酒大人说他观《连山》三十日必有所得,如此我便必须要前去会一会他,他若是连我这关都过不了,《连山》为题之事,大人还需从长计议。”
“此并非万全之法。”
祭酒大人点头:“自当如此,只是你去会他,莫不是要考他《周》?”
荀师道:“我司礼,主礼乐易变之事,与伊篱不同,我这番前去,祭酒大人既要他出题作易,我前去考校他的,自然也是《易》。”
……
一夜阴霾,天未曾放。
黎明未见,天边鱼肚刚白。
荀操来到藏书殿前,门口处孤僻寂静,他轻声敲打了两下,随后走了进去。
嗡——!
一步之后,他的耳边忽然传来刺痛。
一道细微的伤口从他的耳根处显出,殷红的鲜血从缝隙中流淌滚落。
荀操的精气神明瞬间提升到了极点!
他的双眼中逐渐升起一股精气,渐渐凝聚成一种“法”。
“洞若观火!”
双目泛起火光,能驱散黑暗的迷雾,窥破幻象,对于妖类来说是不折不扣的致命凝视。
只是此时,他在看清楚昏暗的藏书殿内之后,瞬间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要找的那个少年就一动不动坐在前方,大约离自己只有十五步的距离,然而就是这十五步之间,天上地下,密密麻麻的,整个藏书殿内,全都布满了剑气!
“一一,艮;一五、旅;二六、困;四单、震。”
“起手,山势不阻,来则困之,群山叠移,震肃百里……天牢势。”
程知远抬起头,此一刹那,有意无意,这藏书殿内所有的剑气都开始指向荀师,让后者浑身汗毛倒立!
第二百五十九章 可使你为出题人(上)
嗡隆隆——!
那些剑气开始移动了,如同群山一般,一剑之气高过一剑,紧跟着一剑之势高过一剑,层层叠叠,不断增加,荀师在这种状况下感到震怖,他的身体僵硬,不能移动,而程知远的额头渗出汗水,并且越来越密集。
剑势似乎叠加到了一个很密集很强大的地步,紧跟着,程知远开始把这些剑气收回,让它们逐渐消散。
这个过程用了一个时辰。
程知远的两肩都被汗水浸透,而荀师就在剑阵之中呆了两个时辰未曾移动,直至程知远收回最后一道剑气,荀师这才放下提着的心,转而面色就变得极其难看。
“你…你……你可知这里是藏书殿!你居然敢在这里推衍剑势!”
荀师大步冲上前去,一把将程知远拎起来,对着他喷唾沫:“你这个混账!知不知道这些典籍有多珍贵!祭酒大人让你进来观书,不是让你进来搞破坏的!”
“就是把你杀了十七八遍也不能挽救受到损伤的典籍和卷宗!”
程知远这一次确实是知道自己错了,观《连山》有感,突然心灵开悟,故而立刻就着手试验,结果回过神来的时候,整个房间已经都布满了剑气,想要收也不能立刻就动手。
荀师足足骂了有一刻时间,差不多都吼的自己嗓子沙哑了,才送来拎着程知远的手,他剧烈的喘息,而程知远默默抹掉自己脸上的唾沫星子,在这种情况下,做错了事情当然还是沉默为好。
“呼…呼…好,好…”
荀师边喘气边开口,弄得程知远以为对方要对自己进行惩戒,他想要苦笑一下,然而因为笑不出来又失去了愤怒的方法,所以此时表现的就很平淡,用严重点的话来说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但是未曾想到,荀师突然一巴掌拍在程知远的肩上:“来,跟我来,咱们去院子里。”
在这里太容易损伤到典籍了,而从愤怒之中清醒过来之后,荀师也再一次从心底生出了震惊与喜悦。
刚刚那种剑势,那些剑气,那类推衍,绝对不是《乾坤》,也不是《周》,更不是《归藏》!
那就是《连山》衍生出来的剑法!
两人来到大院里,因为打扫不勤所以满地都有杂草,从各个石头缝里面钻出来,顺着秋天的风轻轻摇曳,并且已经呈现枯黄败落之势。
“你方才那种剑阵,真的是出自于《连山》?”
荀师向程知远发问,并且紧紧盯着对方的眼睛,此时他的心情也是有些激动的,但理智告诉他,这个事情必须要谨慎再谨慎。
太学丢不起人了,可如果真的能够以《连山》作题,那天下人必然答不出来。
只有高深的知识才能吸引那些人才的加入。
程知远心道您到现在也不介绍下自己是谁,开口就问自己问题,不过想来应该是这太学之中的另外两位老师,不然寻常人如何能来这藏书殿,除了采桑女外,程知远还没有见过有其他人轻车熟路的过来。
程知远道:“是《连山》所衍不错,但我观《连山》时日尚浅,此时只从中学会了一些粗浅的变化,《连山》不同于《周》,不以卦辞为主,而是以数字变化为主,卦辞为辅,对于数字变化,卦辞的作用近似于无,只是起到一个注解的作用。”
“数字蕴藏着天地之间最元始的玄妙,我刚刚那种剑势,称呼为天牢势,是用意志精神遍布,操纵剑气移动,使得凝而不发,聚如沙塔,积累成山,群山连绵,移动层叠,呼如天盖。”
“该称为是‘叠山象’。”
荀师喃喃复述了两遍,且仔细回味,山中藏有万象,生机与危险同驻,山中万象有云霭,无尽剑气按照人的意志与精神触及的地方进行分布,并且越叠越多。
程知远也不知道这算不算真正的“叠山象”,《连山易》是以艮为起手,而其中艮山生八,以山为基,称“君、臣、民、物、阴、阳、兵、象”,等级由大至小,由宏至微,此为连山八变。
这是后世的一种说法,程知远不知道自己解出来的是不是这些东西,所以也就试探着一说。
他只是按照自己所领悟的东西进行操作罢了。
荀师啧啧称奇,并且心中希望火苗更旺一分:“稍待,你方才用的那座剑阵,是以困为主,称天牢,其中我看,好像还有《周易》的一部分影子?”
程知远点头:“我对周易涉猎不深,只是粗通皮毛,故以周易辅连山,其中很多解释,包括之前推衍出来的那座剑阵,也是我试探之下所成,当不正宗。”
荀师突然呵道:“什么正宗不正宗,周易一家尚有一家解法,一卦还有一卦看法,千人便有千解,这东西本就是以恒定变无定,以正辅奇,以奇改正,哪里有什么正错之分!”
“你解出来的东西,就是你的!这就是《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