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小地精三岁半 >

第243章

小地精三岁半-第243章

小说: 小地精三岁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刘珍呢?她宁愿独守空房当工具人,也舍不得失去“厂长太太”的荣耀。
  这些事,顾学章不知道,可崔绿真是非常清楚的,现在就连菲菲也开始同情她这位“可怜”的继母了。
  正想着,胡雪峰下来了,客气的招呼:“顾局赶紧进屋,小绿真作业写完没?菲菲去她姨妈家了。”他以为绿真是来找好朋友的。
  “写完啦胡叔叔。”
  哪怕是一心向上其他都是浮云的胡雪峰,也不得不承认,这女孩是真漂亮,附近十里八乡都找不出的漂亮。
  对于女性的漂亮,他的理解是准确的。菲菲也漂亮,黄柔也漂亮,可她们的漂亮只是比一般人出众,比较醒目的漂亮。可崔绿真不一样,她的五官没有一样是特别特别出众的,每一样都只是刚刚好的漂亮,可走在人群里,她就是有一种光芒,能瞬间遮盖其他人的能力。
  同样是青春活泼的少女,可一个班在一起,哪怕是升旗仪式站个队,这女孩也能掩盖掉其他人的光芒,让所有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她。
  他觉着,这是一种明星的特质。不然你看香港的大明星赵雅芝,她漂亮吗?漂亮。
  她的鼻子眼睛有哪一样是特别让人惊为天人的吗?没有。
  可她哪怕素面朝天站在人群里,哪怕个子不出众,衣着朴素,她也是最吸引人的那个!
  胡雪峰算得上是赵雅芝的“影迷”,每一期出现过她的《大众电影》他都买回来细心的收好,他曾经看过她和其他影迷的合影。那些女性要放普通人里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漂亮,可跟她合影,立马被遮挡得黯然无光。
  他读了那么多书,找不到一个词来准确形容这种独特气质,大概就是明星气质吧?
  顾学章见他盯着绿真看,十分不爽的重重咳了一声,“绿真没事先回去吧,看看你妈。”
  幺妹本来还想听他们聊天呢,可知道爸爸这么说就是不想让她听的意思,只好乖乖走了。希望胡叔叔能同意挂靠的事儿,也不要狮子大开口,皮革厂虽然利润高,可付出的也多啊。
  胡雪峰泡了一杯茶,递给顾学章,“今儿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你那辆面包车怎么样?我听说驾驶体验不亚于小轿车。”
  顾家买了大河口第一辆汽车,这是个爆炸性新闻,自不用说,每天上门看稀罕的人都能把队伍排到市区去了。
  可就是这样的树大招风,才把张爱国招来,让他以为皮革厂是块肥肉,想方设法想要咬下一口来。
  顾学章接过来,同他客气两句,递上一堆让他十分不齿可又不得不递的礼品,直接开门见山道:“家里人搞了个家庭合作社的小作坊,这胡厂长也知道,可现在我们老家生产队不同意再挂靠,就来问问,贵厂方不方便我们挂靠个一年半载的?”
  也许,一年半载后,政策还真就变了呢。
  胡雪峰吹了吹茶杯里的浮沫,“顾局谦虚了,你们那样的规模可不是小作坊。”政策规定个体招工不能超过七人,他们怎么说也有十三人了吧?难怪公社能掐住他们脖子嘞。
  “生产皮革,跟咱们纺织厂,也倒是算相关行业,挂靠也说得过去,就是……”
  顾学章知道,他肯定不可能平白无故就同意的,“胡厂长有话可以直说,咱们万事好商量。”这样的软话这段日子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形势如此,为了让皮革厂生存下去,别说说几句求人的软话,就是给人敬酒溜须拍马他也不得不干。一方面是那么大的利润他也舍不得丢下,另一面嘛,崔顾两家算是脱离生产队和农业土地了,如果干不成再回头,在牛屎沟的处境将非常尴尬。
  他不忍双方老人灰溜溜回去受张爱国奚落,出来了就不许再回去!
  他必须背水一战!
  胡雪峰把厂长姿态做得很足,他喝了几口热茶,看向院子里独自玩耍的小儿子,似乎不是在看儿子,而是看一件跟他关系不大的物件,就像当年看菲菲一样。
  空气里一阵沉默,沉默就是对顾学章的处刑,他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干部。正要开口给自己找台阶的时候,胡雪峰忽然问:“你们厂的皮革需要用到纺织布吧?”
  “是有在用。”皮革基底部分,甚至整张皮革百分之八十五的部分都是纺织布。
  “你们从哪儿进货?”
  “这是家里人在负责,我也不太清楚,只隐约听说,好像是湖南。”
  “湖南……”胡雪峰喃喃自语,“这也不近啊,怎么就舍近求远了呢?”
  他这样意有所指的话,顾学章也不是傻子,顿时明白过来。市三纺做的可不就是纺织布吗?现在隐隐有成为阳城市一哥的架势,他们放着这么大的厂子不要,却跑湖南去拿货,他有想法情有可原。
  “这样吧顾局,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只要你们以后别那么舍近求远,我的厂子随时欢迎你们挂靠,管理费我也不会狮子大开口,每年给二百块钱吧……随便你们乐意挂几年。”
  二百块?!顾学章以为自己听错了,找了这么多天,他的心理预期价位已经提升到两千块了。只要哪家单位同意让他们挂靠,就是每年两千块他也愿意。
  不过,几乎是一瞬间,他就回过神来,天上不可能掉馅饼。“胡厂长说的就近拿货,是怎么个拿法?”
  胡雪峰的要求很简单,以后皮革厂的纺织布无论数量多少,全部从市三纺拿货,价格只是比湖南的贵一成,其实也贵不到哪儿去,因为这东西本来也就不贵。可他的要求是必须签三年合同,保证三年期间都买他的纺织布。
  顾学章思量片刻,免了运费,其实纺织布成本相当于是不变的,三年合约也不算太久,万一他们的布有问题的话,三年后就能更换厂家。
  更何况,据他所知,胡雪峰铁腕,他就是主抓生产的,产品质量应该是没问题的。
  “我能问一句,胡厂长为什么会这么要求吗?”
  胡雪峰苦笑,“以前我们厂的主打产品是纺织布,可最近两年不行了,销量走低,库存积压大,希望你们能帮忙分担一些。”
  也说得过去,顾学章一时倒不知道说什么了。
  挂靠的事就这么简单的解决了?
  “今天星期天,明天吧,你们带上资料到厂办去办一下手续。”胡雪峰还顺道把要准备哪些资料告诉他。
  不得不承认,作为厂长,比起那些一问三不知啥都有底下人操办的甩手掌柜,他的业务能力是非常强的!
  当然,礼物他也大大方方收下了。
  回到家,绿真赶紧跑上来问,“怎么样爸爸?”
  “成了。”
  “哇哦!太好啦!”小姑娘开心的跳起来,朝房间里喊,“妈你听见没,我就说我爸出马肯定能成吧?”
  黄柔扶着肚子慢慢出来,绿真赶紧跑过去搀扶,“妈你慢点儿,这事落实你心也踏实了吧。”
  黄柔一张肿脸漾起了笑容,“嗯。”
  她这几天肿得厉害,双脚已经套不进鞋了,只能穿仿佛的拖鞋。原本的瓜子小脸也肿成了发面馒头,只不过气色倒是挺好。
  中午,大家回来吃饭,听说厂子生存大计得以解决,都开心得不得了。大学生们甚至帮忙把资料也准备好了,黄永贵专门跑市三纺去看过他们的纺织布,质量绝对没问题,于是当天就给湖南的厂家去了电话,说明情况,感谢他们这一年来的支持和帮助,以后有机会会再合作。
  跟服装厂比起来,他们的用量不算特别大,但也不小,对方没想到他们做人如此厚道,不买了还专门打个电话来说一声,倒是毫无怨言。
  这也是做生意的人品。
  苏强东聊了会儿天,忽然道:“要不咱们厂里也安一部电话吧?”
  崔老太第一个摇头,她在大河口认识了不少老头老太,听人家说过的一部电话机得好几千块钱呢!有啥事去子弟小学拨打和接听就行,能省不老少电话费呢。
  刘惠也觉着太破费了,心道这苏强东脑子活是活,可就是屁事太多,一会儿撺掇装修办公室,一会儿又让装电话机,他不知道一部电话机得多钱吧?
  然而,崔绿真却忽然也赞成:“对,咱们自己安一部,到时候进货和发货都方便,有客户要联系咱们的,也不用大老远亲自跑过来了。”
  最重要的,小会计也有私心呢——这样就能跟四个姐姐两个哥哥联系啦,写信好是好,可要等待的时间太长了。至少半个月她等得心脏猫爪,以后菲菲也去北京的话,那她就更需要一部电话了。
  顾学章也觉着可行,“省得每次跑学校,阿柔也不好做人。”
  明明都调走了,却还天天用人电话办私事,值班老师跑来喊人也怪麻烦的。
  王二妹张了张嘴,还是小声道:“这又买电视又买车子还装电话,会不会太招摇了些?”
  “不招摇照样被人惦记,索性咱们就放开手脚,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吧!”绿真忽然大声道。
  小地精的声音豪气十足,成竹在胸。
  她平时都是笑眯眯软乎乎的,忽然说这么硬气的话,大人们都怔了怔。可不是嘛,一个孩子尚且有如此勇气和魄力,他们还怕啥?
  于是,大家都不反对了,得,干就干!星期一办完挂靠手续,崔建国直接上市邮局和电话公司交钱,下午就有人来安装电话机了。当然,他不会开车子,不然还挺想把大黄发开出去过过瘾的。
  没两天,电话线通了,所有人把电话号码背了几遍,熟记在心,以后啊,哪怕是去到外省,有困难也能打回家了。甚至,为了伺候这部昂贵异常的小家伙,黄宝能家大小子干脆直接搬来厂里住,就睡电话机旁。
  众人大笑,这小子急啥,电话机自从安上还从没响过呢。
  崔绿真写出去四面八方报信的信,北京和广州最快也要半个月才能打回来呢。
  几个孩子好奇的拿起听筒,听着里头“嘟嘟嘟”的声音,仿佛听见了来自地心的心跳,一个个兴奋得哇哇大叫!这日子啊,真是一天比一天好过,一天比一天有盼头啦!
  而,黄永贵打去各大供货商那儿报信的电话,很快就收到了回音——电话响了!
  一开始是两天能响一次,后来是一天一次,最近直接到一天两三次!有供货商的,也有老客户的,因为彼此信得过,直接在电话里下单,黄大小子拿着笔“唰唰唰”记录下来,客户姓名,联系方式,皮包数量,要求,价格,交货时间……记完再给对方念一遍,核对完毕,马上生产!
  当然,这是对双方都能信得过的老客户,新客户或者信誉不行的,他软磨硬泡也要让人亲自带着钱过来一趟。这小子虽然只念到初中,可嘴巴实在厉害,跟当年的刘向前有得一拼,自己拉来不少单子呢。
  晚上吃饭的时候,除了讨论电视剧,大家又多了一个话题,电话机和这位繁忙的话务员。正说着,黄卫红这话务员又跑来了,“黄老师,找您的电话。”
  黄柔已经走不了那么远了,崔绿真自告奋勇去帮妈妈接,她以为是妈妈的学校打来的,还揣上个小本子,如果有什么工作交接内容的话,她一定把每一句话记下来。
  厂房离家不远,跑快点二十多秒就能到达。
  可谁知接起电话,里头却没声音了。
  “喂?请问是哪一位老师找我妈妈,我妈妈不方便,我来帮她接,我会转达给她的。”她甜糯糯的说。
  电话里只有电流的“滋滋”声。
  她疑惑极了,莫非是等不及就挂了?可这电话看不见归属地和来电号码,也不知道是谁打的,就算要回过去也不知道该打给谁。
  “你,你是崔绿真吗?”就在她准备挂断的时候,电流声里忽然夹杂着一把苍老而沙哑的声音。
  绿真一愣,“是哒,爷爷您是谁呀?我认识您吗?”她潜意识里觉着,这一定是她家什么亲戚,所以说话一点儿也不见外。
  对方爽朗一笑,只不过笑声也挺沙哑的,“你妈妈好吗?”
  “好哒,妈妈马上就要生小弟弟啦!”她非常自豪的说。
  谁知道对方却又顿了顿,半天没声音。
  “爷爷您怎么不说话呀?如果是有特别急的事,您能等一下吗?我去扶我妈妈过来接电话,您不要挂哟。”
  对方沉默片刻,“不用了,照顾好她,再见……嘟嘟嘟……”
  绿真更奇怪了,到底是谁打来的呢?一时惊诧,居然都忘记记录笔记本啦。
  跑回家,她把这几句话如实传达给妈妈,谁知黄柔听了却面色一变,激动得涨红了脸,“是,是不是一口北京腔?就是你田叔叔和杨爷爷那样的口音。”
  幺妹点头,还真是诶,像普通话,但比普通话又多了一种胡同味儿。
  “是我爸,我爸他,他不是……”黄柔一把抓住丈夫的袖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